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梭的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0391发布日期:2021-11-29 19:4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梭的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绞线牵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梭的牵引机。


背景技术:

2.钢绞线通常用于承力索、拉线、加强芯等,也可以作为架空输电的地线、公路两边的阻拦索或建筑结构中的结构索。预应力钢绞线中常用的预应力钢绞线为无镀层的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也有镀锌的,常用于桥梁、建筑、水利、能源及岩土工程等,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常用于楼板、地基工程等。
3.当钢绞线完成穿梭后,通常是先将穿梭后的钢绞线进行适当的牵引,当牵引出合适的长度后,再进行张拉。现有的牵引设备通常采用人工牵引,但是钢绞线通常跟被张拉的物体之间会产生较大的阻力,人工牵引非常费力而且在张拉前如果牵引不到位,则会延长后续张拉过程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在钢绞线完成穿梭后对钢绞线进行牵引的用于钢绞线穿梭的牵引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梭的牵引机,包括空心液压缸,空心液压缸包括缸体和伸出管,所述的缸体上固定套装有连接环,连接环远离所述的缸体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和连接环通过连接杆固定,所述的伸出管的外侧端以及固定板上均分别设置有钢绞线固定装置,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包括限位套管,限位套管的内腔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采用圆台形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活动套装有夹片,夹片的内侧设置有钢绞线夹持腔,夹片远离空心液压缸一侧的限位套管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内腔和空心液压缸的内腔通过所述的钢绞线夹持腔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套管的内腔还包括第二内腔,所述的第二内腔采用圆柱状腔体,所述的弹簧位于所述的第二内腔内,所述的第二内腔内还设置有压力调节管,压力调节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环,弹簧的一端和压力调节环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驱动环,驱动环和夹片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的数量不小于两个,两个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位于同一轴线,每个第一腔体对应的夹片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所述的钢绞线夹持腔采用虚拟的圆柱形腔体。
8.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的数量采用四个,四个连接杆呈十字交叉均匀的分布在空心液压缸中轴线延长线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的空心液压缸的缸体底部设置有连接法兰。
10.优选的,所述的夹片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采用纵横交错的槽状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的钢绞线夹持腔的中轴线、弹簧内腔的中轴线以及压力调节管内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轴线,压力调节管的内壁和压力调节环的外壁固定连接,压力调节管和
限位套管螺纹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在进行在钢绞线完成穿梭后对钢绞线进行牵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产品通过膨胀螺丝将连接法兰固定在被张拉物件上实现了本产品在预定工作区域进行稳定的固定,工作更加稳定,避免了牵引装置因固定不牢固而出现的安全事故。
13.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片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采用纵横交错的槽状结构。提高了夹片的内壁对进行牵引的钢绞线的摩擦力,减小了因摩擦力不够而导致的钢绞线和夹片之间打滑的现象。
14.最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绞线夹持腔的中轴线、弹簧内腔的中轴线以及压力调节管内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轴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卷扬机作为牵引钢绞线的牵引方式,本产品这样的结构布局便于动力的最大转化,提高了有效的作用力。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梭的牵引机,包括空心液压缸1,空心液压缸1包括缸体和伸出管,所述的缸体上固定套装有连接环2,连接环2远离所述的缸体一侧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和连接环2通过连接杆4固定,所述的伸出管的外侧端以及固定板3上均分别设置有钢绞线固定装置,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包括限位套管5,限位套管5的数量采用两个,其中一个限位套管5的内侧端和所述的伸出管的外侧端通过螺纹连接管14相连接,螺纹连接管14固定套装在限位套管5内,螺纹连接管14和所述的伸出管螺纹连接,另一个限位套管5固定套装在固定板3上,限位套管5的内腔包括第一腔体,限位套管5采用圆管状结构,限位套管5内固定套装有夹片安装管13,夹片安装管13的内腔作为所述的第一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采用圆台形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活动套装有夹片6,夹片6的内侧设置有钢绞线夹持腔,夹片6远离空心液压缸1一侧的限位套管5内设置有弹簧7,弹簧7的内腔和空心液压缸1的内腔通过所述的钢绞线夹持腔相连通。所述的限位套管5的内腔还包括第二内腔,限位套管5远离限位套管5一侧的内腔作为所述的第二内腔,所述的第二内腔采用圆柱状腔体,所述的弹簧7位于所述的第二内腔内,所述的第二内腔内还设置有压力调节管8,压力调节管8上设置有压力调节环9,弹簧7的一端和压力调节环9相连接,弹簧7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驱动环10,驱动环10和夹片6活动连接。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的数量不小于两个,两个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位于同一轴线,每个第一腔体对应的夹片6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所述的钢绞线夹持腔采用虚拟的圆柱形腔体。所述的连接杆4的数量采用四个,四个连接杆4呈十字交叉均匀的分布在空心液压缸1中轴线延长线的外侧。
20.所述的空心液压缸1的缸体底部设置有连接法兰11。通过膨胀螺丝将连接法兰11
固定在被张拉物件上实现了本产品在预定工作区域进行稳定的固定。
21.所述的夹片6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层12,防滑层12采用纵横交错的槽状结构。提高了夹片6的内壁对进行牵引的钢绞线的摩擦力,减小了因摩擦力不够而导致的钢绞线和夹片6之间打滑的现象。
22.所述的钢绞线夹持腔的中轴线、弹簧7内腔的中轴线以及压力调节管8内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轴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卷扬机作为牵引钢绞线的牵引方式,本产品这样的结构布局便于动力的最大转化,提高了有效的作用力,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产品利用膨胀螺丝将连接法兰11固定在被张拉物件从而将本产品固定的牵引方式,设备更容易稳定运行,避免了牵引装置因固定不牢固而出现的安全事故。压力调节管8的内壁和压力调节环9的外壁固定连接,压力调节管8和限位套管5螺纹连接。通过压力调节管8在限位套管5上的位置间接调整了弹簧7的初始压缩长度,从而合理调整弹簧7的初始弹力。
23.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所示,在正式使用本产品前应当先完成本产品的预安装和调节过程,首先,将连接法兰11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到预定位置,实现了本产品的整体固定;然后,将钢绞线依次穿过空心液压缸1的腔体、螺纹连接管14的内腔、夹片安装管13的内腔最后将钢绞线的外侧端从限位套管5的外侧端拉出;再然后,将夹片6安装至钢绞线和夹片安装管13之间的腔体中;最后,将钢绞线依次穿过驱动环10的内腔、弹簧7的内腔和压力调节环9的内腔,通过合理调节压力调节管8和限位套管5之间的位置合理调节弹簧7的初始弹力,当夹片6和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夹片6和夹片安装管13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以停止条件。
24.当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完成了本产品的预安装和调节过程,即可正常使用本产品,首先,空心液压缸1带动空心液压缸1上连接的钢绞线固定装置向固定板3运动,此时,空心液压缸1上连接的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夹紧所述的钢绞线,所述的钢绞线克服固定板3上连接的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的阻力向远离固定板3的方向运动;当空心液压缸1复位时,固定板3上连接的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夹紧所述的钢绞线,空心液压缸1上连接的钢绞线固定装置克服所述的钢绞线和空心液压缸1上连接的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之间的阻力随着空心液压缸1复位;当空心液压缸1再次驱动时,空心液压缸1带动空心液压缸1上连接的所述的钢绞线固定装置向固定板3运动,并夹紧所述的钢绞线向远离固定板3的方向运动,如此重复循环实现钢绞线的牵引工作。
25.通过实施例,实现了在进行在钢绞线完成穿梭后对钢绞线进行牵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产品通过膨胀螺丝将连接法兰11固定在被张拉物件上实现了本产品在预定工作区域进行稳定的固定,工作更加稳定,避免了牵引装置因固定不牢固而出现的安全事故。
26.本实用新型是满足于钢绞线牵引设备领域工作者需要的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梭的牵引机,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