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泡茶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泡茶饮饮料瓶。
背景技术:2.冷泡茶,即以冷水来冲泡茶叶,可以说是颠覆传统的一种泡茶方法。上班族、上课族、开车族、登山族等,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可以买到矿泉水,随时可以享受既好喝又保健的冷泡茶。
3.现有的冷泡茶和矿泉水通常作为两种独立的产品进行售卖,消费者必须同时拥有冷泡茶叶和矿泉水两种产品才能制作冷泡茶,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冲泡方便、携带方便、集冷泡茶叶与矿泉水于一体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泡茶饮饮料瓶,集冷泡茶叶与矿泉水于一体,以方便快捷的进行冷泡茶的制作,同时方便携带。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6.一种冷泡茶饮饮料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冷泡茶装置,其中:
7.所述瓶体上下两端均设开口,所述瓶盖与瓶体上端开口螺纹连接,所述瓶体下端开口处设有封膜,所述冷泡茶装置设于瓶体下方;
8.所述冷泡茶装置包括盖体、刺破装置和过滤网,所述盖体下端为封口端,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刺破装置设于盖体内,所述过滤网所述封口端的中心轴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刺破装置包括密封腔体、弹簧、压杆以及刺破件,其中:所述压杆穿过所述通孔伸入盖体中,所述密封腔体套设于压杆外部且下端与盖体固定连接,上端与压杆滑动连接,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密封腔体内,下端与压杆固定连接,上端与密封腔体上壁连接,所述压杆伸入盖体的一端贯穿密封腔体,且上端部与所述刺破件连接,所述刺破件可在压杆上移时刺破所述封膜,所述过滤网为环形,内环与密封腔体的外壁固定连接,外环与盖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盖体、密封腔体及过滤网之间围成的下部空腔用于容纳冷泡茶叶。
9.优选地,所述刺破件包括安装柱和周向均匀设于安装柱侧壁的多个刺破片,所述刺破片为三角形,且最短边均与安装柱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刺破片设置有3
‑
4个,所述刺破片朝上的一条边为锯齿状。
11.优选地,所述安装柱的顶端设置有圆锥形的尖刺。
12.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小于冷泡茶叶的外径。
13.优选地,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压杆的下表面和盖体的下表面平齐。
14.优选地,所述盖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瓶体下端开口处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瓶体下端开口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防止瓶体与盖体的连接处漏液。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本实用新型集冷泡茶叶与矿泉水于一体,通过向上按压压杆刺破瓶口封膜导致泡茶,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冷泡茶的制作,同时方便携带;通过将压杆与盖体下表面平齐设置,可以防止误触,通过设置密封腔体和密封圈,可以防止液体外漏;通过设置多个刺破片,可以将封膜划出较大的口,便于液体通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冷泡茶饮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冷泡茶饮饮料瓶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
‑
冷泡茶装置,11
‑
盖体,12
‑
过滤网,131
‑
密封腔体,132
‑
弹簧,133压杆,134
‑
刺破件,2
‑
瓶体,21
‑
上端开口,22
‑
封膜,23
‑
下端开口,3
‑
瓶盖,41
‑
安装柱,42
‑
刺破片,43
‑
尖刺,5
‑
冷泡茶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4.实施例1
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泡茶饮饮料瓶,如图1所示,包括瓶体2、瓶盖3和冷泡茶装置1,其中:
26.瓶体2上下两端均设开口,瓶盖3与瓶体2上端开口21螺纹连接,瓶体2下端开口23处设有封膜22,冷泡茶装置1设于瓶体2下方;
27.如图2所示,冷泡茶装置1包括盖体11、刺破装置和过滤网12,盖体11下端为封口端,上端为开口端,刺破装置设于盖体11内,过滤网12封口端的中心轴位置设置有通孔,刺破装置包括密封腔体131、弹簧132、压杆133以及刺破件134,其中:压杆133穿过通孔伸入盖体11中,密封腔体131套设于压杆133外部且下端与盖体11固定连接,上端与压杆133滑动连接,弹簧132设于密封腔体131内,下端与压杆133固定连接,上端与密封腔体131上壁连接,压杆133伸入盖体11的一端贯穿密封腔体131,且上端部与刺破件134连接,刺破件134可在压杆133上移时刺破封膜22,过滤网12为环形,内环与密封腔体131的外壁固定连接,外环与盖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盖体11、密封腔体131及过滤网12之间围成的下部空腔用于容纳冷泡茶叶5。
28.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1的开口端设置有内螺纹,瓶体2下端开口23处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瓶体2下端开口23处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防止瓶体2与盖
体11的连接处漏液。
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刺破件134包括安装柱41和周向均匀设于安装柱41侧壁的多个刺破片42,刺破片42为三角形,且最短边均与安装柱41连接。刺破片42设置有3
‑
4个,刺破片42朝上的一条边为锯齿状,安装柱41的顶端设置有圆锥形的尖刺43,以便于将封膜22刺破,通过设置多个刺破片42以便将封膜22划分为多个扇形,扇形的圆弧部与瓶体2保持连接,可避免封膜22落入瓶体2内。
30.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12的网孔孔径小于冷泡茶叶6的外径,以防止冷泡茶叶6从过滤网12网孔中漏出。
31.在本实施例中,瓶体2用于盛装矿泉水,设置封膜22是为了将矿泉水和冷泡茶叶6隔离开,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矿泉水与冷泡茶叶6接触而引起变质。消费者购买这种冷泡茶饮料后,先将压杆133向上压,弹簧132压缩,压杆133上移带动与其连接的刺破件134上移,刺破件134上移将瓶体2下端开口23处的封膜22刺破,然后解除对压杆133的施压,弹簧132复位,带动压杆133下移复位,瓶体中的矿泉水进入冷泡茶装置1,穿过过滤网12与冷泡茶叶6接触,开始泡茶,40min
‑
60min以后,打开瓶盖3即可饮用。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