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1728发布日期:2021-10-30 11:3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但现有的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难以实现快速安装及拆卸,费时费力,且载物板多为固定,无法根据物料的体积调整载物板的置物面积,导致难以搬运较大体积的物料。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难以实现快速安装及拆卸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底部四角安装有底座,所述平台的顶部左侧安装有两个框架,两个所述框架的一端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框架的右侧固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右侧滑动相连有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右侧固接有竖板,所述框架的左侧设有卡接机构;
5.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圆杆、通孔、筒体、套筒、第一斜块、弹簧、把手、第一滑槽、第二斜块和杆体;
6.两个所述圆杆分别固接于顶部的框架的底部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圆杆的外壁底部均间隙配合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开设于底部的框架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筒体通过支撑座固接于顶部的框架的左侧一端,所述筒体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底部通过支撑座固接于底部的框架的左侧一端,所述杆体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斜块,所述第二斜块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诉第二斜块的底部贴合有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套筒的内壁底部和第一斜块的左侧,所述第一斜块的顶部固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于套筒的顶部右侧,所述套筒固接于筒体的外壁左侧,并延伸至内壁。
7.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加工有磨纹。
8.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和第一斜块的外壁均为矩形。
9.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右侧设有平移机构;
10.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滑槽、第一滑轮、第一竖杆、第一横板、螺纹套、电机和螺杆;
11.所述第一板体固接于竖板的右侧底部,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部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左右两侧均滑动相连有两个第一滑轮,两个所述第一滑轮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一竖杆,两个所述第一竖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部左侧
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相连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后端面与左侧的第一竖杆的前端面固接在一起。
12.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右侧设有填补机构;
13.所述填补机构包括第二横板、第二板体、第三斜块、第三滑槽、第三滑轮、第二竖杆、第三横板、横杆和滑套;
14.所述第二横板固接于竖板的左侧顶部,所述第二板体固接于竖板的左侧一端,所述第二横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三斜块,所述第三斜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滑动相连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内壁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固接有第三横板,所述第二竖杆的左侧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侧固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与左侧的第一竖杆的外壁间隙配合。
15.优选的,所述滑套的内壁和左侧的第一竖杆的外壁间隙为0.5

1m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7.该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通过圆杆、通孔、筒体、套筒、第一斜块、弹簧、把手、第二斜块和杆体的配合,通过两个圆杆和两个通孔的间隙配合,将顶部的框架快速定位,与此同时,第二斜块与第一斜块的斜面相接触,并将第一斜块挤压进入套筒,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使得第一斜块将被弹出,进而使得第二斜块被抵紧,拆卸时向左移动把手,带动第一斜块完全收缩至套筒内部,便可取消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的卡合,实现顶部的框架的拆卸,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难以实现快速安装及拆卸的问题。
18.通过电机、螺杆、螺纹套、第一竖杆、滑套、横杆、第三斜块、第二滑轮和第二竖杆的配合,通过电机带动螺杆,使得螺杆可通过螺纹套带动左侧的第一竖杆左右移动,进而使得左侧的第一竖杆带动第一横板左右移动,通过滑套与左侧的第一竖杆的间隙配合,使得横杆可通过第二竖杆带动第三横板左右移动,又通过第二滑轮与第三斜块的坡面的滑动相连,使得第三横板向右移动的同时也在向上运动,当第一横板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时,使得第三横板与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在同一平面,解决了无法根据物料的体积调整载物板的置物面积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关系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筒体、弹簧和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第一竖杆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第二横板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平台,2、底座,3、框架,4、导轨,5、滚轮,6、竖板,7、卡接机构,701、圆杆,702、通孔,703、筒体,704、套筒,705、第一斜块,706、弹簧,707、把手,708、第一滑槽,709、第二斜块,710、杆体,8、平移机构,801、第一板体,802、第二滑槽,803、第一滑轮,804、第一竖杆,805、第一横板,806、螺纹套,807、电机,808、螺杆,9、填补机构,901、第二横板,902、第二板体,903、第三斜块,904、第三滑槽,905、第二滑轮,906、第二竖杆,907、第三横板,908、横杆,909、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包括平台1,平台1的底部四角安装有底座2,平台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两个框架3,两个框架3的一端相互贴合,两个框架3的右侧固接有导轨4,导轨4的右侧滑动相有两个滚轮5,两个滚轮5的右侧固接有竖板6,框架3的左侧设有卡接机构7,卡接机构7包括圆杆701、通孔702、筒体703、套筒704、第一斜块705、弹簧706、把手707、第一滑槽708、第二斜块709和杆体710,两个圆杆701分别固接于顶部的框架3的底部左右两侧,两个圆杆701的外壁底部均间隙配合有通孔702,两个通孔702分别开设于底部的框架3的顶部左右两侧,使得两个框架3可通过两个圆杆701和两个通孔702实现快速安装定位,和筒体703通过支撑座固接于顶部的框架3的左侧一端,筒体703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杆体710,杆体710的底部通过支撑座固接于底部的框架3的左侧一端,杆体710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斜块709,第二斜块709的外壁与筒体703的内壁间隙配合,第二斜块709的底部贴合有第一斜块705,第一斜块705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套筒704,套筒704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弹簧706,使得第一斜块705可通过弹簧706的弹性形变向右移动,并将第二斜块709抵紧在筒体703内壁顶部,弹簧706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套筒704的内壁底部和第一斜块705的左侧,第一斜块705的顶部固接有把手707,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把手707带动第一斜块705向右移动,把手707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第一滑槽708,第一滑槽708开设于套筒704的顶部右侧,套筒704固接于筒体703的外壁左侧,并延伸至内壁,使得第一斜块705可向右移动至筒体703的内部,并可将第二斜块抵紧,把手707的外壁加工有磨纹,使得使用者可更轻松的转动把手707,套筒704的内壁和第一斜块705的外壁均为矩形,使得第一斜块705的斜面保持不变。
26.竖板6的右侧设有平移机构8,平移机构8包括第一板体801、第二滑槽802、第一滑轮803、第一竖杆804、第一横板805、螺纹套806、电机807和螺杆808,第一板体801固接于竖板6的右侧底部,第一板体801的顶部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802,第二滑槽80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滑动相连有两个第一滑轮803,两个第一滑轮803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一竖杆804,两个第一竖杆804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横板805,使得两个第一竖杆804可通过两个第一滑轮和第二滑槽802的滑动相连稳定的左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横板805稳定的移动,第一板体80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电机807,电机807的型号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电机807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808,螺杆808的外壁螺纹相连有螺纹套806,螺纹套806的后端面与左侧的第一竖杆804的前端面固接在一起,使得电机807可通过螺杆808带动螺纹套左右移动,进而使得两个第一竖杆带动第一横板805稳定的移动。
27.竖板6的右侧设有填补机构9,填补机构9包括第二横板901、第二板体902、第三斜块903、第三滑槽904、第三滑轮905、第二竖杆906、第三横板907、横杆908和滑套909,第二横板901固接于竖板6的左侧顶部,第二板体902固接于竖板6的左侧一端,第二横板902的顶部固接有第三斜块903,第三斜块903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904,第三滑槽904的内壁滑动相连有第二滑轮905,使得第二滑轮905可通过第三滑槽904稳定的移动,第二滑轮905的内壁
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第二竖杆906,第二竖杆906的顶部固接有第三横板907,使得第三横板907可通过第二滑轮905进行斜上方的运动,第二竖杆906的左侧固接有横杆908,横杆908的右侧固接有滑套909,滑套909的内壁与左侧的第一竖杆804的外壁间隙配合,使得左侧的第一竖杆804左右移动时可间接带动第三横板907移动,滑套909的内壁和左侧的第一竖杆804的外壁间隙为0.5

1mm,使得滑套909可更稳定的带动第三横板907移动。
28.当使用该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时,使用者通过两个圆杆701和两个通孔702的间隙配合,将顶部的框架3快速定位,与此同时,第二斜块709与第一斜块705的斜面相接触,并将第一斜块705挤压进入套筒704,利用弹簧706的弹性形变,使得第一斜块705将被弹出,进而使得第二斜块709被抵紧,拆卸时向左移动把手707,带动第一斜705块完全收缩至套筒内部,便可取消第一斜块705和第二斜块709的卡合,实现顶部的框架3的拆卸,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难以实现快速安装及拆卸的问题。使用者将电机807接通电源,通过电机807带动螺杆808,使得螺杆808可通过螺纹套806带动左侧的第一竖杆804左右移动,进而使得左侧的第一竖杆804带动第一横板805左右移动,通过滑套909与左侧的第一竖杆804的间隙配合,使得横杆908可通过第二竖杆906带动第三横板907左右移动,又通过第二滑轮905与第三斜块903的坡面的滑动相连,使得第三横板907向右移动的同时也在向上运动,当第一横板805向右移动一定距离时,使得第三横板907与第一横板805同一平面,解决了无法根据物料的体积调整载物板的置物面积的问题。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