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角分段焊带的双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2.光伏焊带又称镀锡铜带或涂锡铜带,分汇流条和互连条,应用于光伏组件电池片之间的连接,发挥导电聚电的重要作用,三角分段焊带是指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并且呈一定的规律间隔分布的光伏焊带;三角分段焊带的生产过程需要依次经过拉拔、压延、涂锡、退火和收卷等工艺,现有的单套三角分段焊带生产设备只能完成一卷焊带的加工,若想要增加产量,就必须设置相同的多套设备才能实现,占用了较大空间,而且也导致建设成本过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占用相同空间的前提下能同时完成两卷焊带的加工,从而在无需大幅增加建设成本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产量的三角分段焊带的双线生产设备。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角分段焊带的双线生产设备,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放卷区、压延区、退火区、涂锡装置和收卷装置,放卷区包括两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放卷装置,压延区包括两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压延装置,退火区包括两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退火装置;放卷装置包括第一机柜、可拆卸的设于第一机柜底部的线盘、设于第一机柜内并可驱动线盘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设于第一机柜顶部的第一导向组件;收卷装置包括立柜和两个设于立柜前侧并上下排布的自动收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装置包括第二机柜、两个设于第二机柜前侧的拉拔组件、设于第二机柜顶部的压延组件以及设于第二机柜顶部并设于压延组件右侧的储线组件;所述储线组件包括背板、第一电机、驱动轮、第一储线轮、第一导向轮、第一摆杆和第二导向轮;所述背板竖直固定在第二机柜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背板后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横向向前穿过背板并伸出到背板的前侧,所述驱动轮套设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一储线轮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板前侧并位于驱动轮的下方,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板前侧并介于驱动轮和第一储线轮之间,所述第二导向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摆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向轮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板前侧并位于驱动轮的右上方;所述退火装置包括第三柜体、设于第三柜体前侧的退火组件、均固定在第三柜体前侧并均位于退火组件上方的防氧化管和第一风冷组件、可转动的设于第三柜体前侧并位于退火组件左侧的加热轮以及设于第三柜体前侧并与加热轮相互配合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支架、气缸、u型架和压轮;所述气缸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三柜体前侧并位于加热轮的左下方,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倾斜向上朝着加热轮的方向设置,所述u型架固定在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压轮可转动的设于u型架中并压紧在加热轮的左下侧;所述涂锡装置包括第四机柜、设于第四机柜内的主体、设于主体左侧的助焊剂涂抹组件以及设于第四机柜顶部的第二风冷组件;所述主体包
括锡槽以及设于锡槽中的加热组件;所述锡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还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锡槽分成前后两个涂锡区,每个所述涂锡区中还均设有一个导向架和一个风刀组件。
5.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柜的底部还固定有两个横向且前后等高分布的托梁,两个所述托梁的顶部之间还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角铁条,两个所述第一角铁条的前端还均固定有一个倾斜分布的第二角铁条,两个所述第二角铁条的端部与第一机柜的底部齐平。
6.优选地,所述第三柜体的前侧还设有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三柜体的前侧,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导向轮。
7.优选地,所述锡槽的顶部还设有两个左右排布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背架、第二电机、丝杠、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皮带、内螺纹块、升降架、导轨和滑块;所述背架固定在锡槽的顶部开口处后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背架的后侧,所述丝杠竖直且可转动的设于背架的前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带轮套设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二带轮套设固定在丝杠的上端,所述皮带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所述升降架设于丝杠的前侧,所述内螺纹块套设螺接在丝杠上并固定在升降架的后侧,所述导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均竖直固定在背架的前侧并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导轨上还均套设有若干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前侧均固定在升降架的后侧。
8.优选地,后侧的一个涂锡区中的所述导向架和所述风刀组件均固定在左侧的一个调节组件中的升降架上,前侧的一个涂锡区中的所述导向架和所述风刀组件均固定在右侧的一个调节组件中的升降架上。
9.优选地,所述涂锡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还设有储线装置,所述储线装置包括立架以及两个分别设于立架左右两侧的储线单元。
10.优选地,所述储线单元包括导柱、导向轴、升降块、第二储线轮、第三储线轮、配重块和拉线,所述导柱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导柱均竖直固定在立架中,所述升降块活动套设在两个导柱之间,所述导向轴横向且可转动的设于立架顶部,所述第二储线轮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储线轮均可转动的同心连接在升降块前侧,所述第三储线轮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储线轮均可转动的同心连接在立架的顶部并均设于多个第二储线轮的上方,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配重块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向上绕经导向轴并向下固定在升降块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占用相同空间的前提下,能同时完成两卷焊带的加工,从而在无需大幅增加建设成本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产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卷装置的左前侧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延装置的左前侧结构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退火装置的左前侧结构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涂锡装置的左前侧结构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的左前侧结构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储线装置的左前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0.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1.如图1~7所示,一种三角分段焊带的双线生产设备,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放卷区、压延区、退火区、涂锡装置4和收卷装置6,放卷区包括两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放卷装置1,压延区包括两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压延装置2,退火区包括两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退火装置3;放卷装置1包括第一机柜11、可拆卸的设于第一机柜11底部的线盘13、设于第一机柜11内并可驱动线盘13转动的驱动装置12以及设于第一机柜11顶部的第一导向组件14;收卷装置6包括立柜61和两个设于立柜61前侧并上下排布的自动收卷组件62;压延装置2包括第二机柜21、两个设于第二机柜21前侧的拉拔组件24、设于第二机柜21顶部的压延组件22以及设于第二机柜21顶部并设于压延组件22右侧的储线组件;储线组件包括背板23、第一电机25、驱动轮26、第一储线轮27、第一导向轮28、第一摆杆29和第二导向轮210;背板23竖直固定在第二机柜21的顶部,第一电机25固定在背板23后侧,第一电机25的转动轴横向向前穿过背板23并伸出到背板23的前侧,驱动轮26套设固定在第一电机25的转动轴上,第一储线轮27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板23前侧并位于驱动轮26的下方,第一摆杆29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板23前侧并介于驱动轮26和第一储线轮27之间,第二导向轮210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摆杆29的另一端,第二导向轮210可转动的连接在背板23前侧并位于驱动轮26的右上方;退火装置3包括第三柜体31、设于第三柜体31前侧的退火组件32、均固定在第三柜体31前侧并均位于退火组件32上方的防氧化管34和第一风冷组件33、可转动的设于第三柜体31前侧并位于退火组件32左侧的加热轮35以及设于第三柜体31前侧并与加热轮35相互配合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支架36、气缸37、u型架38和压轮39;气缸37通过支架36固定在第三柜体31前侧并位于加热轮35的左下方,气缸37的伸缩端倾斜向上朝着加热轮35的方向设置,u型架38固定在气缸37的伸缩端上,压轮39可转动的设于u型架38中并压紧在加热轮35的左下侧;涂锡装置4包括第四机柜41、设于第四机柜41内的主体44、设于主体44左侧的助焊剂涂抹组件42以及设于第四机柜41顶部的第二风冷组件43;主体44包括锡槽441以及设于锡槽441中的加热组件443;锡槽441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还固定有隔板442,隔板442将锡槽441分成前后两个涂锡区444,每个涂锡区444中还均设有一个导向架446和一个风刀组件447。
22.第一机柜11的底部还固定有两个横向且前后等高分布的托梁15,两个托梁15的顶部之间还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角铁条16,两个第一角铁条16的前端还均固定有一个倾斜分布的第二角铁条17,两个第二角铁条17的端部与第一机柜11的底部齐平。
23.第三柜体31的前侧还设有第二摆杆310,第二摆杆310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三柜体31的前侧,第二摆杆310的另一端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三导向轮311。
24.锡槽441的顶部还设有两个左右排布的调节组件445,调节组件445包括背架4451、第二电机4455、丝杠4456、第一带轮4453、第二带轮4454、皮带4455、内螺纹块4459、升降架4457、导轨44510和滑块4458;背架4451固定在锡槽441的顶部开口处后侧,第二电机4455固定在背架4451的后侧,丝杠4456竖直且可转动的设于背架4451的前侧,第二电机4455的转动轴竖直向上设置,第一带轮4453套设固定在第二电机4455的转动轴上,第二带轮4454套设固定在丝杠4456的上端,皮带4455套设在第一带轮4453和第二带轮4454上,升降架4457设于丝杠4456的前侧,内螺纹块4459套设螺接在丝杠4456上并固定在升降架4457的后侧,导轨44510包括两个,两个导轨44510均竖直固定在背架4451的前侧并左右对称设置,每个导轨44510上还均套设有若干个滑块4458,每个滑块4458的前侧均固定在升降架4457的后侧。
25.后侧的一个涂锡区444中的导向架446和风刀组件447均固定在左侧的一个调节组件445中的升降架4457上,前侧的一个涂锡区444中的导向架446和风刀组件447均固定在右侧的一个调节组件445中的升降架4457上。
26.涂锡装置4和收卷装置6之间还设有储线装置5,储线装置5包括立架51以及两个分别设于立架51左右两侧的储线单元52,储线单元52包括导柱521、导向轴522、升降块523、第二储线轮524、第三储线轮527、配重块525和拉线526,导柱521包括两个,两个导柱521均竖直固定在立架51中,升降块523活动套设在两个导柱521之间,导向轴522横向且可转动的设于立架51顶部,第二储线轮524包括多个,多个第二储线轮524均可转动的同心连接在升降块523前侧,第三储线轮527包括多个,多个第三储线轮527均可转动的同心连接在立架51的顶部并均设于多个第二储线轮524的上方,拉线526的一端固定在配重块525上,拉线526的另一端向上绕经导向轴522并向下固定在升降块523上。
27.工作原理:将绕设在其中一个放卷装置1中的线盘13上的铜线的一端向外引出并绕经第一导向组件14后引入到对应的一个压延装置2中的拉拔组件24中以对铜线的截面形状进行拉拔成型,再进入到压延组件22中以对铜线的截面形状进行分段的压平延展,再依次绕经储线组件中的驱动轮26、第一储线轮27、第一导向轮28和第二导向轮210后引入到对应的一个退火装置3中。
28.在退火装置3中,铜线的一端先穿过加热轮35和压轮39之间,再穿过防氧化管34和退火组件32,最后经由第一风冷组件33引入到涂锡装置4中的其中一个涂锡区444中;铜线在绕经加热轮35后,驱动气缸37的伸缩端向外伸出或向内收缩以调节设于u型架38中的压轮39与加热轮35之间的间距以适应铜线的外径。
29.在涂锡装置4中,铜线的一端先穿过助焊剂涂抹组件42,在通过导向架446浸入到锡槽441中以在铜线外进行涂锡,再穿过风刀组件447后将多余的锡层刮除,再穿过第二风冷组件43后引入到储线装置5中,若锡槽441中锡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慢慢变少,进而导致铜线不能完全浸没在锡液中时,启动第二电机4455以使其转动轴旋转,进而借助第一带轮4453、第二带轮4454和皮带4455带动丝杠4456转动,从而利用螺纹连接的原理借助内螺纹块4459带动升降架4457向下移动,进而借助导向架446带动铜线下移以完全浸没在锡液中,升降架4457的下移时,每个滑块4458均会沿对应的一个导轨44510滑动以保证升降架4457
下移的平稳度。
30.在储线装置5中,铜线在多个第二储线轮524和多个第三储线轮527之间来回的依次缠绕后引入到收卷装置6中的对应的一个自动收卷组件62上以实现自动收卷;当自动收卷组件62上的线盘绕满后需要换盘而暂停收卷时,升降块523会沿两个导柱521下降以增大多个第二储线轮524和多个第三储线轮527之间的间距,进而使铜线能更多的缠绕在多个第二储线轮524和多个第三储线轮527之间以暂时储存铜线。
31.同理,另一个放卷装置1也能与对应的一个压延装置2、一个退火装置3、一个涂锡装置4、储线装置5中的另一个储线单元52和另一个自动收卷组件62形成一条独立的生产线以同时进行另一条铜线的加工。
32.本实用新型在占用相同空间的前提下,能同时完成两卷焊带的加工,从而在无需大幅增加建设成本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产量。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