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向输送装置、质检导向输送装置及餐具流水线。
背景技术:2.目前在餐饮行业中,大多都是人工用手清洗碟子,碗等,人工手洗劳动强度过大,长期一个位置弯腰工作,工人的腕、臂、肘、颈等身体部位都会产生疾病,现有技术的洗碗机还不能完全具备上述的快有效的清洗性能,多个环节还是需要多个人工进行帮忙,例如,清洗完成后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的逐个拾取对餐具进行分类,然后,将其堆叠码放,逐个分类之前,还需要进行质检,这个非常关键的步骤,一般需要人为质检,从而保证干净安全。如何提供一种有效的质检导向输送装置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导向输送装置、质检导向输送装置及餐具流水线。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导向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总成;在机架总成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的循环传送部;在循环传送部侧部设置有转移工位;
6.在转移工位侧部设置有输出传输部的输入部;
7.在转移工位,循环传送部上的物料送至输出传输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下各个技术方案以分号或句号可以分割,各个技术方案可以合理组合或单独使用,就是保护范围)。
9.在转移工位和/或质检输送带可对物料进行质检。
10.循环传送部包括循环设置的前进输送带及反向输送带。
11.在前进输送带的输出端及反向输送带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前进变向口;
12.在前进变向口处倾斜设置有前进导流挡板,以将物料从前进输送带导流到反向输送带中;
13.在反向输送带的出口处与前进输送带的前端输入端处设置有用于循环的反向变向口;
14.在反向变向口处倾斜设置有反向导流挡板,以将物料从反向输送带导流到前进输送带中。
15.在反向输送带的输入端设置有与前进导流挡板连接的前进护板;
16.在反向导流挡板一侧设置有位于前端输入端的反向护板。
17.输出传输部包括与对应转移工位工序衔接的质检输送带。
18.转移工位包括第一转移工位和/或第二转移工位;
19.在循环传送部的前进输送带或反向输送带侧部设置第一转移工位和/或第二转移工位;
20.在第一转移工位设置有第一质检输送带的输入端和/或在第二转移工位设置有第二质检输送带的输入端;
21.物料从前进输送带或反向输送带上输送到第一质检输送带和/或第二质检输送带上。
22.在第一质检输送带的输出端变向衔接有第一导向输送带的输入端和/或在第二质检输送带的输出端变向衔接有第二导向输送带的输入端;
23.在第一导向输送带的输出端及第二导向输送带的输出端设置有下一道工序进口;
24.第一导向输送带与第一质检输送带传送方向之间和/或第二导向输送带与第二质检输送带传送方向之间分别设置有夹角;
25.下一道工序进口用于工序衔接点数机。
26.一种餐具流水线,包括质检导向输送装置;循环传送部的输入端上一道工序出口以衔接烘干机;输出传输部的输出端工序衔接有点数机。
27.本实用新型前进导流挡板呈斜面,不锈钢碗沿着斜面方向运动,进入反向输送带;反向输送带运行方向与前进输送带运行方向相反,节约空间;反向输送带向前运行,不锈钢碗碰到反向导流挡板;反向导流挡板呈斜面,不锈钢碗沿着斜面方向运动,进入前进输送带;不锈钢碗在前进输送带和反向输送带上循环运动,直到被质检人员取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让餐具在输送带上循环运动,给质检人员充分时间检查质量;让烘干机出来温度较高的餐具,降温;在人员短时间离岗的情况下,缓冲积存餐具,不影响主线运行。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平面使用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架总成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 1、物料;2、机架总成;3、上一道工序出口;4、前进输送带;5、前进导流挡板;6、前进护板;7、前进变向口;8、反向输送带;9、反向导流挡板;10、反向护板;11、反向变向口;12、前端输入端;13、第一转移工位;14、第一质检输送带;15、第二转移工位;16、第二质检输送带;17、第一导向输送带;18、第二导向输送带;19、下一道工序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1,如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向输送装置,可以具有质检功能,包括机架总成2,可以是铝合金或钢结构等铆接、焊接等方式;在机架总成2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1的前进输送带4及反向输送带8;物料1是不锈钢碗或其他餐具。前进输送带4与反向输送带8可以条带、平带等类似传送机构,反向可以是180度或其他角度。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空间,增加餐具的停留时间。
33.前进输送带4的输出端及反向输送带8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前进变向口7,实现了循环传送餐具;
34.在反向输送带8侧设置有第一转移工位13和/或第二转移工位15,可以根据工况调整,转移工位之间可以相错,从而合理利用空间,通过质检后点数效率;
35.在第一转移工位13设置有第一质检输送带14的输入端和/或在第二转移工位15设置有第二质检输送带16的输入端;
36.物料1用于从反向输送带8侧部输送到第一质检输送带14和/或第二质检输送带16的输入端。员工站在对应工位,进行质检,将合格的餐具放置到对应的质检输送带上,操作方便。
37.在前进变向口7处倾斜设置有前进导流挡板5,以将物料1从前进输送带4导流到反向输送带8中。如果采用导向的侧传送带或机械手等是前进导流挡板5的等同,但是其效果不佳,成本高。
38.在反向输送带8的输入端设置有与前进导流挡板5连接的前进护板6,其到防护作用。
39.前进输送带4与反向输送带8形成循环传送带;
40.在反向输送带8的出口处与前进输送带4的前端输入端12处设置有用于循环的反向变向口11;
41.在反向变向口11处倾斜设置有反向导流挡板9,以将物料1从反向输送带8导流到前进输送带4中,从而实现循环,当餐具量大时候或人员暂时离开时,实现餐具循环传送。
42.在反向导流挡板9一侧设置有位于前端输入端12的反向护板10,起到防护作用。
43.在第一质检输送带14的输出端衔接有第一导向输送带17的输入端和/或在第二质检输送带16的输出端衔接有第二导向输送带18的输入端,从而实现线性输出,效率高,其方向可以是90度变向或其他角度设置。
44.在第一导向输送带17的输出端及第二导向输送带18的输出端设置有下一道工序进口19。作为优选,下一道工序进口19低于第二导向输送带18的输出端,从而实现在下一道工序进口19对餐具的码垛,点数机进行点数。
45.在前进输送带4的输入端设置有上一道工序出口3以衔接烘干机出口;物料1为餐具。
46.作为扩展,本实施例的餐具流水线,包括质检导向输送装置。
47.作为优选工作过程:物料1以不锈钢碗为例。
48.1、上一道工序出口3输出的烘干餐具,进入到前进输送带4,然后,通过前进导流挡板5斜面斜向导流及前进变向口7反向变向,进入到反向输送带8;
49.2、反向输送带8将碗具进行二次循环,在前端输入端12(位置可以根据工况调整,在变向处,速度会减慢,其为优选);
50.3、在对应的转移工位,不锈钢碗由质检人员从反向输送带8上取出,检查清洗质量;
51.4、质检合格的不锈钢碗由在转移工位的质检人员放入对应的质检输送带;
52.5、不锈钢碗被质检输送带运送到对应的导向输送带;
53.6、由于导向输送带和质检输送带运行方向不在同一方向,不锈钢碗在落入导向输送带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先落入导向输送带,一部分仍在质检输送带上,由于运行方向成夹角,不锈钢碗会沿着导向输送带呈直线排列;
54.7、导向输送带上呈直线排列的不锈钢碗进入下一道工序,自动点数。
55.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质检导向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总成2;在机架总成
2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1的循环传送部,循环路线可以是椭圆、多边形、环形等而不限于附图路线;在循环传送部侧部设置有转移工位,该工位为人为定义的,其意思是将物料从循环传送部取出的位置和/或将物料放置到输出传输部的位置,取出与放置可以一步或多步完成,直接或间接完成,位置面积可大可小。如果是人工质检,则可以是人所站的位置;当采用机械手或电眼等质检的,转移工位可以机械或电眼的位置;转移工位优选作为之间工位,但是,作为规避本专利而将质检安排在输出传输部其他位置或循环传送部其他位置也是等同。
56.在转移工位侧部设置有输出传输部的输入部;
57.转移工位的主要作用是将循环传送部上的物料1送至输出传输部。
58.循环传送部包括循环设置的前进输送带4及反向输送带8,其中,优选为传送带,也可以是传送链条、履带、绳带、网带或其他。本实用新型的数量不限。
59.在前进输送带4的输出端及反向输送带8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前进变向口7;前进输送带4及反向输送带8可以是一一、一多、多一或多多匹配等。
60.在前进变向口7处倾斜设置有前进导流挡板5,以将物料1从前进输送带4导流到反向输送带8中;导流挡板可以是v型或其他形状。
61.在反向输送带8的出口处与前进输送带4的前端输入端12处设置有用于循环的反向变向口11;
62.在反向变向口11处倾斜设置有反向导流挡板9,以将物料1从反向输送带8导流到前进输送带4中。
63.作为优选,在反向输送带8的输入端设置有与前进导流挡板5连接的前进护板6;在反向导流挡板9一侧设置有位于前端输入端12的反向护板10。
64.输出传输部包括与对应转移工位工序衔接的质检输送带,数量不限,可以是履带、网带、链条等。
65.转移工位包括第一转移工位13和/或第二转移工位15,数量不限,位置可以调整;
66.在循环传送部的前进输送带4或反向输送带8侧部设置第一转移工位13和/或第二转移工位15;也可以是端部或上部等位置。
67.在第一转移工位13设置有第一质检输送带14的输入端和/或在第二转移工位15设置有第二质检输送带16的输入端;作为保护,转移工位也可以是质检传送带的中部或其他位置。
68.物料1从前进输送带4或反向输送带8上输送到第一质检输送带14和/或第二质检输送带16上。可以是一次放置或经过多步放置。
69.在第一质检输送带14的输出端变向衔接有第一导向输送带17的输入端和/或在第二质检输送带16的输出端变向衔接有第二导向输送带18的输入端;角度可以合理调整。
70.在第一导向输送带17的输出端及第二导向输送带18的输出端设置有下一道工序进口19;
71.第一导向输送带17与第一质检输送带14传送方向之间和/或第二导向输送带18与第二质检输送带16传送方向之间分别设置有夹角;
72.下一道工序进口19用于工序衔接点数机。
73.本实施例的餐具流水线,包括质检导向输送装置;循环传送部的输入端上一道工
序出口3以衔接烘干机;输出传输部的输出端工序衔接有点数机。在循环传送部、输出传输部和/或转移工位一侧设置有排废工位,以将不合格餐具取出。质检为应用环境。
74.本实施例的效果在于:
75.质检人员检查合格的不锈钢碗直接放入质检输送带输送,减轻劳动强度;质检输送带和导向输送带成夹角排列,可以利用不同方向运行的速度和角度差,使得不锈钢碗在惯性作用下呈正直线排列。
76.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列举。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