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5463发布日期:2021-12-12 21:2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送线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无动力放线机一般是将线盘套设在设备内,随着外接设备的使用,自由向外拉拽电线,虽然这种放线机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优点,但是一旦外接设备中断运行,放线机内的线盘由于惯性的作用还会继续向外送线,而线盘额外放出的电线不仅不会进入到外接设备内,反而会堆积在放线机内使得线路缠绕在一起,继而堵塞线路,导致放线机无法正常运行,为解决此问题,我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加装防反转机构,防止线盘惯性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线盘受到惯性的作用继续向外送线而导致堵塞线路使得放线机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包括压线装置、防反转装置、机壳、线辊夹持装置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机壳的底端,所述机壳的内部安装有线辊夹持装置,所述线辊夹持装置上方设置有防反转装置,所述防反转装置螺接固定在机壳顶端,所述机壳侧面设置有压线装置。
6.进一步的,所述压线装置包括出线轮、送线轮、固定框、铰接杆、配重轮和弹簧杆,所述机壳侧面与固定框螺接固定,所述固定框为矩形方框体,所述固定框的左上角安装有送线轮,所述固定框的右上角安装有出线轮,所述固定框的右侧中部与铰接杆一端铰接,所述与铰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轮,所述铰接杆与弹簧杆一端铰接,所述弹簧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框左下角铰接。
7.进一步的,所述防反转装置包括束线架、绕线辊轴和防反转器,所述在机壳外侧与束线架螺接固定,所述束线架上活动设置有绕线辊轴,所述束线架与防反转器连通,所述防反转器螺接固定在机壳内侧。
8.进一步的,所述防反转器包括安装架、传感器、直口通槽和挡轴,所述机壳内侧与安装架螺接固定,所述安装架内固定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线辊夹持装置电连接,所述安装架两侧设置有直口通槽,所述直口通槽内滑动设置有挡轴。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向下倾斜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辊轴的轴线与送线轮的轴线垂直。
11.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轮上设置有摇柄。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3.相比较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添加了防反转装置,以至于当线盘惯性转动时,多余的线被引出导致电线变松弛,继而使得电线挤压挡轴与传感器接触,从而使
得线辊夹持装置通电,线盘被卡死不动,等待多余放出的电线全部被外接设备引入后,电线重新绷直,挡轴即可离开传感器,线盘被松开,放线机再次正常运行,由此就能够保证送线机工作的连续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线盘受到惯性的作用继续向外送线而导致堵塞线路使得放线机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的侧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的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的防反转器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的防反转装置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的压线装置立体图;
21.图中:1压线装置;11出线轮;12送线轮;13固定框;14铰接杆;15配重轮;16弹簧杆;2防反转装置;21束线架;22绕线辊轴;23防反转器;231安装架;232传感器;233直口通槽;234挡轴;3机壳;4线辊夹持装置;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包括压线装置1、防反转装置2、机壳3、线辊夹持装置4和底座5,所述底座5设置在机壳3的底端,且底座5设置有支脚,可以使得机壳3悬空,方便叉车搬运。所述机壳3的内部安装有线辊夹持装置4,线辊夹持装置4通过丝杠副驱动,可以夹紧任意规格的线盘,并且不妨碍线盘自由转动,但在通电后可以卡死线盘防止其继续放线。所述线辊夹持装置4上方设置有防反转装置2,防反转装置2能够及时感知到电线的松紧状态并作出反应。所述防反转装置2螺接固定在机壳3顶端,所述机壳3侧面设置有压线装置1。压线装置1则用于拉紧电线,提高电线的柔性,方便进行下一道工序。
2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压线装置1包括出线轮11、送线轮
12、固定框13、铰接杆14、配重轮15和弹簧杆16,所述机壳3侧面与固定框13螺接固定,所述固定框13为矩形方框体,且固定框13内设置有支撑梁,用于提高固定框13的结构强度。所述固定框13的左上角安装有送线轮12,所述固定框13的右上角安装有出线轮11,所述固定框13的右侧中部与铰接杆14一端铰接,所述与铰接杆14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轮15。电线从线盘引出后,先经过防反转装置2,再依次通过送线轮12、配重轮15并与它们相抵,最后从出线轮11引出,由此可以大挠度折弯电线,从而提高其柔性,其中配重轮15用来压紧电线,从而使得电线绷直,以便于最终引出电线。所述铰接杆14与弹簧杆16一端铰接,所述弹簧杆16的另一端与固定框13左下角铰接,由此为配重轮15起到缓冲的作用。
2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防反转装置2包括束线架21、绕线辊轴22和防反转器23,所述在机壳3外侧与束线架21螺接固定,所述束线架21上活动设置有绕线辊轴22,所述束线架21与防反转器23连通,所述防反转器23螺接固定在机壳3内侧。当电线通过防反转器23后会接绕在绕线辊轴22上,绕线辊轴22可以在束线架21上自由转动,由此一旦线盘由于惯性放出多余的电线,由于绕线辊轴22上缠绕有电线起到阻挡作用,因此也不会导致电线脱离压线装置1的情况发生。
2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防反转器23包括安装架231、传感器232、直口通槽233和挡轴234,所述机壳3内侧与安装架231螺接固定,所述安装架231内固定设置有传感器232,传感器232与线辊夹持装置4电连接,所述安装架231两侧设置有直口通槽233,所述直口通槽233内滑动设置有挡轴234。挡轴234与线辊夹持装置4处于竖直位置,电线从线盘处竖直向上引出,当线盘惯性转动时,多余的线被引出导致电线变松弛,继而使得电线挤压挡轴234与传感器232接触,从而使得线辊夹持装置4通电,线盘被卡死不动,继而当多余放出的电线被外接设备引入后,电线绷直,挡轴234离开传感器232,线盘即可被松开,放线机再次正常运行。
2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安装架231向下倾斜设置,由此即可在电线绷直之后,使得挡轴234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传感器232,从而不妨碍到放线机正常运行。
2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绕线辊轴22的轴线与送线轮12的轴线垂直,由此可以避免绕线辊轴22出现惯性转动,释放更多的电线,从而使得绕线辊轴22起到更好的隔离作用,防止电线从送线轮12上脱落。
2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配重轮15上设置有摇柄。利用摇柄能让配重轮15转动,在放线机卡死时,转动配重轮15使得电线拉紧,即可使得设备继续正常运行。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线机防反转机构,其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线盘安装在线辊夹持装置4上,线辊夹持装置4夹紧线盘,使得电线从线盘竖直向上引出,然后将电线绕在绕线辊轴22上,并使得电线与挡轴234相抵,最后将电线从绕线辊轴22引出并依次通过送线轮12、配重轮15和送线轮12,继而引入到外接设备中。
3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相比较现有技术显著提高送线机出现的连贯性,解决了由于线盘受到惯性的作用继续向外送线而导致堵塞线路使得放线机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3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