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器的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3949发布日期:2021-12-01 12:1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臭氧发生器的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的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臭氧发生器一般都包括有臭氧发生模块、电源模块,其中臭氧发生模块则包括有发生管以及套设在发生管中部的散热块等,电源模块和臭氧发生模块的正负电极通过导线连接。
3.现有的臭氧发生器产品在存储、运输时,为了防止出现臭氧发生器的碰撞、损坏等意外情况发生,每个臭氧发生器通常都需要装入到单独的一个盒子中,并且在盒子中填充泡沫、气囊等缓冲件。
4.然而上述这种传统的存放和运输措施存在以下缺陷:
5.1、产品的装放以及取出过程繁琐;
6.2、防碰撞、减震效果有待提高;
7.3、占用了较多的存放和运输空间,导致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减震防碰撞效果更好、对存放和运输空间占用更小,专门用于存放臭氧发生器的存放装置。
9.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嵌装定位臭氧发生器的安装槽,这些安装槽沿纵横方向均匀排布设置在所述减震垫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安装槽分别包括第一横槽、第二横槽、第一纵槽、第二纵槽,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呈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纵槽连通设置在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之间,第二纵槽与第一横槽相连通,且第一纵槽和第二纵槽为首尾对齐设置。
10.进一步地,包括有与减震垫的安装槽配合启闭的盖板,所述盖板和减震垫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绳,基于弹性绳的预紧力将所述盖板拉紧并保持在与减震垫相接触的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分布有若干连通其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减震垫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每组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均穿设有所述的弹性绳,弹性绳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盖板和减震垫配合限位的限位块。
12.进一步地,包括有与减震垫的安装槽配合启闭的盖板,所述减震垫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所有所述安装槽的滑槽,所述盖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13.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垫由泡沫或珍珠棉材质制成。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轮廓略小于臭氧发生器的外侧轮廓。
15.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把手。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的存放装置专用于存放臭氧发生器产品,其结构简单,而且装放及取出操作方便,运输过程中不容易造成产品的碰撞损伤,有效的节省了空间,特别适合大量产品包装、存放以及运输。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装槽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装槽使用状态时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装槽使用状态时的侧向的局部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弹性绳的安装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安装槽使用状态时的侧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的存放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包括有由泡沫、珍珠棉等具有减振或缓冲作用材料制成的减震垫1,所述减震垫1具有一平整的顶部端面1a,所述减震垫1的顶部端面1a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嵌装定位臭氧发生器2的安装槽11,每个安装槽11采用相同的尺寸、形状规格,这些安装槽11沿纵横方向均匀且间隔的排布设置在所述减震垫1的顶部端面1a上(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槽11分别包括第一横槽111、第二横槽112、第一纵槽113、第二纵槽114,所述第一横槽111和第二横槽112呈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纵槽113连通设置在第一横槽111和第二横槽112之间,第一纵槽113同时连接于第一横槽111和第二横槽112的中部位置,第二纵槽113与第一横槽111相连通,且第一纵槽113和第二纵槽114为首尾对齐设置。
26.如图3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的存放装置专门用于存放市面上常见的臭氧发生器2,所述臭氧发生器2包括有臭氧发生模块、电源模块23,其中臭氧发生模块包括有发生管211以及套设固定在发生管211中部的散热块212,电源模块23和臭氧发生模块的正负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横槽111的形状和发生管211的形状相适配,第一纵槽113、第二纵槽114和散热块212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臭氧发生器在与本实用新型配合嵌装时,可分别将发生管211、电源模块23横向嵌入到第一横槽111、第二横槽112中进行定位,将套设固定在发生管211中部的散热块212分别嵌入到第一纵槽113、第二纵槽114中进行安装定位,能够提高臭氧发生器2存放、运输时的可靠性,使其不容易产生晃动,节省了存放、运输时对空间的占用。此外,电源模块23和臭氧发生模块2之间的导线可沿第一纵槽113穿设布置,使导线的焊接处不容易脱落,导线也不容易缠绕打结。
27.为了使臭氧发生器2不容易从安装槽11中晃动脱出,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轮廓略小于臭氧发生器2的外侧轮廓,使得臭氧发生器2嵌入其中时能够利用减震垫1的弹性形变能力为其提供一定的夹紧定位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在减震垫1的外侧套设壳体或粘贴胶布的方式防止臭氧发生器2从安装槽11中脱出。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图5

6所示:包括有由泡沫、珍珠棉等具有减振或缓冲作用材料制成的减震垫1,所述减震垫1具有一平整的顶部端面,所述减震垫1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嵌装定位臭氧发生器2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构造和实施例1相同,除了上述特征之外,所述存放装置还包括有与减震垫1的安装槽配合启闭的盖板3,所述盖板3和减震垫1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绳4(也可以是橡皮筋),基于弹性绳4的预紧力将所述盖板3拉紧
并保持在与减震垫1相接触的位置。
29.在实施例2中,所述盖板3上还分布有若干连通其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的第一通孔32,所述减震垫1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32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2,每组相对应的第一通孔32和第二通孔12中均穿设有一个所述的弹性绳4,弹性绳4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盖板3和减震垫1配合限位的限位块5,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把手31。
30.当需要将臭氧发生器2装入到安装槽或从安装槽中取出时,利用弹性绳4的形变能力可将盖板3适当的朝远离减震垫1方向打开,在运输和存放时弹性绳4始终将盖板3拉紧并保持接触在减震垫1的顶部端面上,使臭氧发生器2不容易从安装槽11中脱出。把手31的设置方便手部对存取装置整体的抓持取放。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如图7

8所示:包括有由泡沫、珍珠棉等具有减振或缓冲作用材料制成的减震垫1,所述减震垫1具有一平整的顶部端面,所述减震垫1的顶部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嵌装定位臭氧发生器2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形状构造和实施例1相同,除了上述特征之外,所述存放装置还包括有与减震垫1的安装槽11配合启闭的盖板5,所述减震垫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所有所述安装槽11的滑槽13,所述盖板5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3中,盖板5采用纸板或塑料板,盖板5在插入滑槽13中时能够对安装槽11的口进行封闭,从而能够避免臭氧发生器2从安装槽11中脱出。
32.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