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5150发布日期:2022-01-05 12:1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印刷品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品,印刷成的书报﹑图片等,是印刷的各种产品,是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成品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报纸、书刊杂志、地图、海报、广告、信封、信笺、档案袋、商标、标签、名片、请柬、钞票、贺卡、台历、挂历、画册、各种证卡、包装盒、礼盒、电路板等等,应有尽有,都属于印刷品的范畴,印刷品几乎充满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领域之中,它与人们生活十分密切,检品是检验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包括全检和抽检,当产品生产完成时,根据客户的要求在包装前或包装后,对每一件产品的外观、手工、功能、安全性以及客户要求的检查点进行检验,严格区分良品与不良品,确保每件产品符合客户的质量要求。
3.在对印刷品进行检品时,由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一叠堆叠好的印刷品放置到传送带上,之后再通过传送带移动到品检机内部,操作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而堆叠后的印刷品的质量较高,对工作人员的操作造成困扰,同时由于工作人员手动移动堆叠后的印刷品,会导致印刷品造成偏移,使得品检的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通过将堆叠好的印刷品放置到传送带,传送带将印刷品运输到抬升板上,电机带动抬升板上升,导向杆对抬升板的移动轨迹加以限制,使工作人员无需手动抬起印刷品,启动液压杆,两个液压杆推动推板移动,推板将印刷品推向检品机的传送带上,防止发生错位和损坏,通过万向轮和抬起杆来移动或固定抬升箱,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包括检品机和抬升箱,所述抬升箱设置于检品机的输入端,所述抬升箱的内部底面三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三个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于抬升箱的内部顶面,所述抬升箱的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顶端贯穿抬升箱的顶面,所述旋转杆位于抬升箱顶端的外壁套设有第一转轮,所述抬升箱的顶端安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三个所述导向杆的外壁之间套设有抬升板,所述抬升箱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抬升箱的前表面安装设置有控制箱。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抬升箱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箱,所述推动箱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两个液压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推
板,且推板设置于引导板上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抬升箱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仓,所述放置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传送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抬升箱的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安装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抬升箱的底面安装设置有四个抬起杆,四个所述抬起杆均设置于对应万向轮的一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杆位于抬升箱内部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所述旋转杆和抬升板通过螺纹连接。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通过将堆叠好的印刷品放置到传送带,传送带将印刷品运输到抬升板上,电机通过第二转轮和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一转轮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杆旋转,抬升板通过和旋转杆的螺纹连接开始上升,三个导向杆对抬升板的移动轨迹加以限制,同时三个导向杆可以防止导向板产生旋转,使工作人员无需手动抬起印刷品。
17.(2)、该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通过启动液压杆,两个液压杆推动推板移动,推板将印刷品推向检品机的传送带上,同时引导板将对印刷品的移动进行缓冲,防止发生错位和损坏,通过万向轮和抬起杆来移动或固定抬升箱,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抬升箱正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抬升箱后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抬升箱爆炸图。
22.图中标号说明:
23.1、检品机;2、抬升箱;3、导向杆;4、旋转杆;5、第一转轮;6、电机;7、第二转轮;8、抬升板;9、引导板;10、液压杆;11、推板;12、放置仓;13、传送带;14、控制箱;15、万向轮;16、抬起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

4,一种包装印刷品检品装置,包括检品机1和抬升箱2,抬升箱2设置于检品机1的输入端,抬升箱2的内部底面三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三个导向杆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于抬升箱2的内部顶面,抬升箱2的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杆4,旋转杆4的顶端贯穿抬升箱2的顶面,旋转杆4位于抬升箱2顶端的外壁套设有第一转轮5,抬升箱2的顶端安装设置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二转轮7,第二转轮7和第一转轮5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三个导向杆3的外壁之间套设有抬升板8,抬升箱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板9,抬升箱2的前表面安装设置有控制箱14。
29.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将堆叠好的印刷品放置到传送带13,传送带13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传送带13将印刷品运输到抬升板8上,启动电机6,电机6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电机6通过第二转轮7和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一转轮5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杆4旋转,抬升板8通过和旋转杆4的螺纹连接开始上升,三个导向杆3对抬升板8的移动轨迹加以限制,同时三个导向杆3可以防止抬升板8产生旋转,当抬升板8上升到工作位置时,启动液压杆10,两个液压杆10推动推板11移动,推板11将印刷品推向检品机1的输入端内,同时引导板9将对印刷品的移动进行缓冲,防止发生错位和损坏,通过万向轮15和抬起杆16来移动或固定抬升箱2,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30.具体的请结合图所示,抬升箱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箱,推动箱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两个液压杆10。
31.本实施例中,通过液压杆10来推动推板11,推板11来推动印刷品进行移动。
32.具体的请结合图所示,两个液压杆10的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11,且推板11设置于引导板9上方。
33.本实施例中,通过推板11来推动印刷品进行移动,使印刷品的移动更加平缓。
34.具体的请结合图所示,抬升箱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仓12,放置仓12的内部安装设置有传送带13。
35.本实施例中,通过传送带13来将堆叠后的印刷品移动到抬升板8上。
36.具体的请结合图所示,抬抬升箱2的底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安装设置有万向轮15,抬升箱2的底面安装设置有四个抬起杆16,四个抬起杆16均设置于对应万向轮15的一侧。
37.本实施例中,通过万向轮15和抬起杆16来移动或固定抬升箱2,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38.具体的请结合图所示,旋转杆4位于抬升箱2内部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旋转杆4和抬升板8通过螺纹连接。
39.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杆4位于抬升箱2内部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旋转杆4和抬升板
8通过螺纹连接。
40.工作原理:通过将堆叠好的印刷品放置到传送带13,传送带13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传送带13将印刷品运输到抬升板8上,启动电机6,电机6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电机6通过第二转轮7和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一转轮5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杆4旋转,抬升板8通过和旋转杆4的螺纹连接开始上升,三个导向杆3对抬升板8的移动轨迹加以限制,同时三个导向杆3可以防止抬升板8产生旋转,当抬升板8上升到工作位置时,启动液压杆10,两个液压杆10推动推板11移动,推板11将印刷品推向检品机1的输入端内,同时引导板9将对印刷品的移动进行缓冲,防止发生错位和损坏,通过万向轮15和抬起杆16来移动或固定抬升箱2,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41.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