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3438发布日期:2021-07-30 13:2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使用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如:矿山的井下巷道、矿井地面运输系统、露天采矿场及选矿厂中。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以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他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形式的作业线需要。

现有的带式输运机两侧常采用挡料板结构来防止输送料跑出,但是挡料板结构与皮带之间的缝隙容易集留残料,清理非常的麻烦,同时集留残料会对传输带边缘进行摩擦,使其损坏,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主要目的是避免挡料皮内侧下端集留残料,避免传输带边缘被集留残料摩擦而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导料槽和振打部;

所述导料槽设置于输送带上方,所述导料槽的相对侧分别连接于挡料皮;

所述振打部包括第一振打机构和第二振打机构,所述第一振打机构和所述第二振打机构镜像对称分布于所述导料槽的相对侧,所述第一振打机构和所述第二振打机构分别包括驱动轴、从动轴、多个凸轮和多个振打杆,所述从动轴和所述驱动轴依次远离所述挡料皮,多个所述凸轮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多个所述振打杆的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设有扭簧,用于带动所述振打杆的一端撞击所述挡料皮,所述凸轮的长轴周期性顶接于所述振打杆的另一端,用于带动所述振打杆的一端远离所述挡料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所述第一振打机构和所述第二振打机构还分别包括振打板,所述振打板沿输送带的传动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凸轮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矩阵排列,多个所述振打杆沿所述从动轴的轴向矩阵排列,多个所述振打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振打板,用于带动所述振打板撞击所述挡料皮。

可选的,所述振打板的表面贴附有缓冲垫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振打机构和所述第二振打机构还分别包括驱动电机、时钟和继电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圆弧件,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圆弧件,所述第一圆弧件的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弧件的圆心分别重合于所述时钟的指针的转轴,所述第一圆弧件的圆心角重合于所述第二圆弧件的圆心角,用于使所述时钟的指针同时掠过所述第一圆弧件和所述第二圆弧件。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有变频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圆弧件的圆心角等于30°。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振打杆之间的距离为50cm。

可选的,还包括两个抵紧部件,两个所述抵紧部件镜像分布于所述导料槽的相对侧,用于将所述挡料皮抵紧至所述导料槽的相对侧。

可选的,所述抵紧部件包括抵紧卡子、固定杆和限位销,所述抵紧卡子的上端设有槽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料槽的侧壁,另一端贯穿所述槽孔,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销插接于所述限位孔,用于使所述抵紧卡子靠近所述导料槽,以使所述挡料皮被挤紧于所述抵紧卡子的下端和所述导料槽之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随着皮带输送机的运行,挡料皮和输送带的缝隙之间集留了一定的残料,该部分残料贴附于挡料皮内侧,残料相对于挡料皮静止,却摩擦输送带。

而在本方案中,驱动轴带动多个凸轮转动,多个凸轮的长轴周期性顶接振打杆的另一端,以使振打杆克服扭簧的扭力而转动,以使振打杆的一端周期性地远离挡料皮;当凸轮的长轴脱离振打杆的另一端时,振打杆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回位,振打杆的一端重新撞击至挡料皮,这时挡料皮内侧的残料由于惯性脱离挡料皮,该部分残料继续随输送带传送,这样挡料皮的内侧下端就不再贴附残料,输送带的上表面就不再受到残料的摩擦,减缓了输送带损坏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抵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导料槽1、输送带2、挡料皮3、驱动轴4、从动轴5、凸轮6、振打杆7、扭簧8、振打板9、驱动电机10、指针11、继电器12、常开触点13、线圈14、第一圆弧件15、第二圆弧件16、抵紧卡子17、固定杆18、限位销19、槽孔20、限位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其包括:导料槽1和振打部;

所述导料槽1设置于输送带2上方,所述导料槽1的相对侧分别连接于挡料皮3;

所述振打部包括第一振打机构和第二振打机构,所述第一振打机构和所述第二振打机构镜像对称分布于所述导料槽1的相对侧,所述第一振打机构和所述第二振打机构分别包括驱动轴4、从动轴5、多个凸轮6和多个振打杆7,所述从动轴5和所述驱动轴依次远离所述挡料皮3,多个所述凸轮6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4,多个所述振打杆7的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从动轴5,所述从动轴5设有扭簧8,用于带动所述振打杆7的一端撞击所述挡料皮3,所述凸轮6的长轴周期性顶接于所述振打杆7的另一端,用于带动所述振打杆7的一端远离所述挡料皮3。

皮带输送机用挡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随着皮带输送机的运行,挡料皮3和输送带2的缝隙之间集留了一定的残料,该部分残料贴附于挡料皮3内侧,残料相对于挡料皮3静止,却摩擦输送带2。

而在本方案中,驱动轴4带动多个凸轮6转动,多个凸轮6的长轴周期性顶接振打杆7的另一端,以使振打杆7克服扭簧8的扭力而转动,以使振打杆7的一端周期性地远离挡料皮3;当凸轮6的长轴脱离振打杆7的另一端时,振打杆7在扭簧8的扭力作用下回位,振打杆7的一端重新撞击至挡料皮3,这时挡料皮3内侧的残料由于惯性脱离挡料皮3,该部分残料继续随输送带2传送,这样挡料皮3的内侧下端就不再贴附残料,输送带2的上表面就不再受到残料的摩擦,减缓了输送带2损坏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及时清除挡料皮3内侧下端贴附的残料,避免输送带2长时间受到残料的摩擦。

具体的,驱动轴4和从动轴5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导料槽1外侧的皮带输送机机架上。

具体的,凸轮6呈椭圆形,多个凸轮6平键连接于驱动轴4。当凸轮6的长轴顶接振打杆7的另一端时,振打杆7脱离挡料皮3;当凸轮6的长轴脱离振打杆7时,振打杆7在扭簧8的带动下,撞击挡料皮3外侧,挡料皮3通过自身的少量形变,使挡料皮3内侧的残料脱离挡料皮3,从而达到使残料集中于输送带2中部继续被输送的目的。

具体的,挡料皮3采用橡胶材质,挡料皮3设置于导料槽1相对侧的下端。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振打机构和所述第二振打机构还分别包括振打板9,所述振打板9沿输送带2的传动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凸轮6沿所述驱动轴4的轴向矩阵排列,多个所述振打杆7沿所述从动轴5的轴向矩阵排列,多个所述振打杆7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振打板9,用于带动所述振打板9撞击所述挡料皮3。

如果没有振打板9,只有多个振打杆7一端周期性的撞击挡料皮3,对挡料皮3的撞击是局部撞击,相邻两个振打杆7之间区域的挡料皮3不能受到撞击,该部分挡料皮3内侧的残料不能完全脱离挡料皮3,所以还是会有少部分残料继续摩擦输送带2。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振打板9沿输送带2的传动方向延伸,即振打板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挡料皮3的延伸方向。因为多个所述凸轮6沿所述驱动轴4的轴向矩阵排列,多个所述振打杆7沿所述从动轴5的轴向矩阵排列,所以多个凸轮6的长轴是同步顶接振打杆7的另一端,也是同步脱离振打杆7的另一端,多个振打杆7的一端也就同步带动振打板9整体撞击挡料皮3,所以对挡料皮3内侧下端的残料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振打板9的表面贴附有缓冲垫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缓冲垫体贴附在振打板9的表面,当振打板9撞击挡料皮3时,缓冲垫体缓冲挡料皮3所受到的撞击力,避免挡料皮3经过多次撞击而皲裂。

如图7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振打机构和所述第二振打机构还分别包括驱动电机10、时钟和继电器12,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轴4,所述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13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0,所述继电器12的线圈1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圆弧件15,所述继电器12的线圈1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圆弧件16,所述第一圆弧件15的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弧件16的圆心分别重合于所述时钟的指针11的转轴,所述第一圆弧件15的圆心角重合于所述第二圆弧件16的圆心角,用于使所述时钟的指针11同时掠过所述第一圆弧件15和所述第二圆弧件16。

具体的,伴随皮带输送机运行,残料集留并贴附于挡料皮3的内侧下端,残料聚集一定数量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挡料皮3是不需要持续被撞击的,只需要间歇性被撞击,就可以避免残料集留于挡料皮3内侧下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时钟的指针11为时针。当指针11同时接触第一圆弧件15和第二圆弧件16时,继电器12的线圈14通电,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13闭合,驱动电机10启动,带动驱动轴4转动,从而使振打杆7撞击挡料皮3;当指针11脱离第一圆弧件15和第二圆弧件16后,继电器12的线圈14断电,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13断开,驱动电机10停止运行,凸轮6就不再转动,振打杆7就不再被往复顶接,振打杆7就不再往复撞击挡料皮3。通过上述方式,在一小时的时间内,振打杆7连续撞击挡料皮3一个频次,避免振打杆7一直撞击挡料皮3。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10设有变频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驱动电机10设有变频器,通过变频器控制驱动电机10的输出功率,从而控制驱动轴4和凸轮6的转速,从而控制振打杆7撞击挡料皮3的频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弧件15的圆心角等于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时钟的时针转动一周,同时接触第一圆弧件15和第二圆弧件16五分钟,即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13闭合五分钟,驱动轴4和凸轮6持续转动五分钟,振打杆7持续撞击挡料皮3五分钟。周而复始,每过一小时,振打杆7撞击挡料皮3五分钟,达到周期性清理挡料皮3内侧残料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振打杆7之间的距离为50cm。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导料槽1的长度方向上,每隔50cm设置一个振打杆7和一个凸轮6,凸轮6和振打杆7相互配合,周期性相互顶接,使整个振打板9往复撞击挡料皮3,一方面,满足撞击挡料皮3的强度需要,另一方面,节省了制作振打杆7和凸轮6的材料费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两个抵紧部件,两个所述抵紧部件镜像分布于所述导料槽1的相对侧,用于将所述挡料皮3抵紧至所述导料槽1的相对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通过抵紧部件抵紧挡料皮3,避免使用螺栓和压条将挡料皮3固定至导向槽的相对侧,便于拆卸并更换挡料皮3。

如图8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抵紧部件包括抵紧卡子17、固定杆18和限位销19,所述抵紧卡子17的上端设有槽孔20,所述固定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料槽1的侧壁,另一端贯穿所述槽孔20,所述固定杆18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孔21,所述限位销19插接于所述限位孔21,用于使所述抵紧卡子17靠近所述导料槽1,以使所述挡料皮3被挤紧于所述抵紧卡子17的下端和所述导料槽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限位孔21和槽孔20存在部分交叉。所述限位销19上宽下窄,随着限位销19逐渐插入限位孔21,限位销19占据限位孔21内部空间就越大,抵紧卡子17就越靠近导料槽1侧壁,挡料皮3就越被挤紧于抵紧卡子17的下端和导料槽1之间。

当挡料皮3的下端被磨损,需要重新调整挡料皮3和输送带2相对位置关系时,驱动凸轮6转动,以使凸轮6的长轴顶接振打杆7的另一端,从而使振打杆7的一端脱离接触挡料皮3,这样在松动抵紧卡子17,调整挡料皮3和输送带2的位置关系时,振打杆7就不会干涉挡料皮3。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便于反向拆解挡料皮3的抵紧结构,便于更换挡料皮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