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注头的复合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7070发布日期:2022-03-23 11:3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注头的复合软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软管,具体的说是一种二次注头的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2.复合软管的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用在日化包装中,开始主要是在牙膏包装中,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由于其在成本和产品性能上有比较大的优势,在21世纪后逐步开始在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和化妆品包装中使用,代替原来的铝管和挤出管。
3.现有复合软管的注头技术常为一次成型,也即在将复合片材制成复合软管的管身后,直接通过一次成型的方式,在管身的口部处注塑复合软管的注头,其存在以下不足:注头的管肩与管身的接缝直接曝露在复合软管的外表面,经过高温高湿环境和复合软管内膏体的渗透后,该接缝存在开裂的风险,造成管肩与管身的连接密封性受到破坏,导致管内物质漏出或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注头的复合软管。
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二次注头的复合软管,包括管身和注头,所述管身由多层复合片材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头包括分别注塑在所述管身的口部位置的一次注塑管肩和二次注塑件;所述一次注塑管肩包括内弧面部,该内弧面部的外壁顶端设有凸台部,所述内弧面部的外壁面在所述口部位置与所述管身的内壁面贴合,所述凸台部的侧面与所述管身在口部位置的断面贴合;所述二次注塑件由一体成型的管口部和二次注塑管肩构成,所述二次注塑管肩包括外弧面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管口部与外弧面部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弧面部的厚度,也即连接部形成了不与外弧面部相连的底面,所述外弧面部的内壁面在所述口部位置与所述管身的外壁面贴合,所述连接部的底面与所述凸台部的顶面贴合。
7.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一次注塑管肩和二次注塑件将管身的口部位置完全包裹住,避免复合软管管肩与管身的接缝外露在空气中或者与复合软管的内容物接触,具有密封性能稳定的优点,起到耐高温、耐膏体、耐醚类开裂溶剂的作用。
8.优选的:所述一次注塑管肩和二次注塑件均由pe材料注塑成型。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层复合片材从外到内依次由外层、第一粘结层、中间层、第二粘结层、热封内层复合而成,所述外层为聚丙烯pp材质高透明层或者聚酯pet材质高透明层,所述中间层为金属高亮度的铝箔层或者金属高亮度的镀铝材料层,其中,所述镀铝材料层为镀铝pet、镀铝pp或镀铝pe,所述中间层为高光的镀硅聚酯pet层或者高光的聚酯pet层。从而,外层的透明度非常高,一般比常规使用聚乙烯材料的透明度高几倍或者几十倍,可以把中间层的高亮和高光泽效果衬托显露出来,同时选用的外层材料可以提高管体的机械强度。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为聚氨酯胶水层或者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所述第二粘结层为聚乙烯树脂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层复合片材从外到内依次由外层、第一粘结层、中间层、第二粘结层和热封内层复合而成,所述外层为vistamaxx特种弹性体,所述中间层为铝箔、镀铝材料层和镀硅材料层中的任意一者,所述热封内层为可热封的聚乙烯材料层。从而,通过在复合软管的最外层设置由vistamaxx特种弹性体构成的软触感材料外层,可以使得复合软管形成一种类似皮革的软触感手感,并且,也能确保在流通和包装中能经受更为苛刻的外界环境影响,确保复合软管不变形、不破顺,防止复合软管的内容物渗透出来导致保质期下降;而且,成本相较于现有的复合软管仅提高0.05%。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均为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和聚氨酯胶水层中的任意一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层复合片材从外到内依次由外层、第一粘结层、中间层、第二粘结层和热封内层复合而成,所述外层的复合面和所述热封内层的复合面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设有蜂窝状凹槽纹理。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外层与中间层之间、热封内层与中间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强度。
14.优选的:所述蜂窝状凹槽纹理的深度在0.8μm至1.2μm之间。
15.优选的:所述外层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和聚酯薄膜中的任意一者;所述中间层为尼龙材料层或聚酯材料层;所述热封内层为聚乙烯薄膜。
16.优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为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和聚氨酯胶水层中的任意一者,所述第二粘结层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和聚氨酯胶水层中的任意一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注塑管肩和二次注塑件分别注塑在管身的口部位置形成注头,能够利用一次注塑管肩和二次注塑件将管身的口部位置完全包裹住,避免复合软管管肩与管身的接缝外露在空气中或者与复合软管的内容物接触,具有密封性能稳定的优点,起到耐高温、耐膏体、耐醚类开裂溶剂的作用。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的剖视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次注塑管肩注塑到管身上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二次注塑件注塑到管身上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层复合片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没有做出
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方位用语“顶、底”,仅是方位上的相对概念,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所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二次注头的复合软管,包括管身1和注头,所述管身1由多层复合片材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头包括分别注塑在所述管身1的口部位置1a的一次注塑管肩2和二次注塑件3;所述一次注塑管肩2包括内弧面部2-1,该内弧面部2-1的外壁顶端设有凸台部2-2,所述内弧面部2-1的外壁面在所述口部位置1a与所述管身1的内壁面贴合,所述凸台部2-2的侧面2-2a与所述管身1在口部位置1a的断面1b贴合;所述二次注塑件3由一体成型的管口部3-1和二次注塑管肩3-2构成,所述二次注塑管肩3-2包括外弧面部3-2-1和连接部3-2-2,所述连接部3-2-2连接在所述管口部3-1与外弧面部3-2-1之间,且所述连接部3-2-2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弧面部3-2-1的厚度,也即连接部3-2-2形成了不与外弧面部3-2-1相连的底面3-2-2a,所述外弧面部3-2-1的内壁面在所述口部位置1a与所述管身1的外壁面贴合,所述连接部3-2-2的底面3-2-2a与所述凸台部2-2的顶面2-2b贴合。
29.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一次注塑管肩2和二次注塑件3将管身1的口部位置1a完全包裹住,避免复合软管管肩与管身的接缝外露在空气中或者与复合软管的内容物接触,具有密封性能稳定的优点,起到耐高温、耐膏体、耐醚类开裂溶剂的作用。
30.以上为本实施例一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31.优选的:所述一次注塑管肩2和二次注塑件3均由pe材料注塑成型。
32.实施例二
33.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
34.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软管可以采用由任意的多层复合片材制成的管身1,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其中几种具备特殊效果的多层复合片材:
35.其一,所述多层复合片材从外到内依次由外层a、第一粘结层b、中间层c、第二粘结层d、热封内层e复合而成,所述外层a为聚丙烯pp材质高透明层或者聚酯pet材质高透明层,所述中间层c为金属高亮度的铝箔层或者金属高亮度的镀铝材料层,其中,所述镀铝材料层为镀铝pet、镀铝pp或镀铝pe,所述中间层c为高光的镀硅聚酯pet层或者高光的聚酯pet层。从而,外层a的透明度非常高,一般比常规使用聚乙烯材料的透明度高几倍或者几十倍,可以把中间层c的高亮和高光泽效果衬托显露出来,同时选用的外层a材料可以提高管体的机械强度。
36.优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b为聚氨酯胶水层或者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所述第二粘结层d为聚乙烯树脂层。
37.其二,所述多层复合片材从外到内依次由外层a、第一粘结层b、中间层c、第二粘结层d和热封内层e复合而成,所述外层a为vistamaxx特种弹性体,所述中间层c为铝箔、镀铝材料层和镀硅材料层中的任意一者,所述热封内层e为可热封的聚乙烯材料层。从而,通过在复合软管的最外层设置由vistamaxx特种弹性体构成的软触感材料外层,可以使得复合
软管形成一种类似皮革的软触感手感,并且,也能确保在流通和包装中能经受更为苛刻的外界环境影响,确保复合软管不变形、不破顺,防止复合软管的内容物渗透出来导致保质期下降;而且,成本相较于现有的复合软管仅提高0.05%。
38.优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b和第二粘结层d均为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和聚氨酯胶水层中的任意一者。
39.其三,所述多层复合片材从外到内依次由外层a、第一粘结层b、中间层c、第二粘结层d和热封内层e复合而成,所述外层a的复合面和所述热封内层e的复合面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设有蜂窝状凹槽纹理。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外层与中间层之间、热封内层与中间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强度。
40.优选的:所述蜂窝状凹槽纹理的深度在0.8μm至1.2μm之间。
41.优选的:所述外层a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和聚酯薄膜中的任意一者;所述中间层c为尼龙材料层或聚酯材料层;所述热封内层e为聚乙烯薄膜。
42.优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b为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和聚氨酯胶水层中的任意一者,所述第二粘结层d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和聚氨酯胶水层中的任意一者。
4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