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2517发布日期:2021-11-25 13:1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车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千斤顶台车。


背景技术:

2.天车指在高空运行的起重机,广泛用于工厂、仓库、料场等不同场合吊运货物。现有的天车的驱动轮通常都处于h型导轨下水平板的上面,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轮在导轨上行走,从而实现天车的移动,通过天车的移动实现对货物或者加工材料的搬运。
3.天车的体积很大,重量很重,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起重设备先将天车梁体吊起放置在滑轨上,然后在通过滑动向引得天车梁体对天车梁体的位置进行移动,进而完成对天车的各个部分的组装,通过高空作业组装才能使天车正常使用。
4.但是现有在天车安装的过程多存在以下问题:
5.1、在对天车梁进行定位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滑动天车梁到一定的位置进行安装,现有的通常是采用铺设钢管,形成滑轨进行移动,费时费力,同时钢管易出现脱轨滑动的现象,操作不稳定,安全性低;
6.2、即使通过转运台车进行滑动转运,但是在天车安装过程由于天车梁两端的高度不一致,会出现安装过程受阻或者需要在进行人工搬运调节的问题;
7.3、仓库或者车间上端的空间有限,导致在对天车两端高度调节过程不能使用大型设备,同时不能进入太多操作人员。
8.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台车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千斤顶台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在对天车梁安装过程不能实现设备化搬运滑动、对天车梁两端的高度微量调节以及操作空间有限不能借助大型设备进行调节高度的问题。
10.本实用新型包括前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的支撑底板后端固定连接有后侧板;
11.所述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带轮,所述的转动带轮下端突出所述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下端;
12.所述的前侧板、后侧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
13.所述的上支撑板和支撑底板之间置有液压升降装置,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穿过所述的上支撑板。
14.优选的,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支撑底板上端的固定液压筒,所述的固定液压筒内同轴上下滑动连接有一级液压筒,所述的一级液压筒内同轴上下滑动连接有二级液压杆;
15.所述的支撑底板开设有和所述的固定液压筒相连通的通油孔,所述的后侧板内部均开设有和所述的通油孔相连通的油管道,所述的油管道分别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前侧
板、后侧板之间的两个液压套筒相连通,所述的液压套筒内均前后滑动连接有和所述的前侧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的螺纹杆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螺母。
16.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液压筒的筒径大于所述的液压套筒的筒径。
1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天车梁的安装方式进行改进,通过设置前侧板、后侧板、支撑底板、转动带轮有效的解决了对对天车梁进行机械转运移动以及脱轨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液压筒、一级液压筒、二级液压杆以及螺纹杆和液压套筒有效的解决了对天车梁两端高度进行微量调节的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液压筒大于液压套筒的筒径有效的解决了进行高度调节过程力矩太大费力的问题;且结构简洁稳定,具有极高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一。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二。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23.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为千斤顶台车,包括前侧板1,所述的前侧板1为后续结构提供固定支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2,所述的支撑底板2为后续结构提供支撑,所述的支撑底板2后端固定连接有后侧板3,所述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3对称分布;
24.所述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3之间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带轮4,所述的转动带轮4下端突出所述的前侧板1和下侧板下端,所述的转动带轮4能够在厂房或者仓库顶部的预设的滑轨上滑动,同时带动整个装置滑动;
25.所述的前侧板1、后侧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5,通过所述的上支撑板5对所述的天车梁进行支撑,是所述的转动带轮4转动带动所述的支撑板同步滑动,同时通过所述的支撑板带动所述的天车梁同步滑动,今儿完成对所述的天车梁的滑动;
26.所述的上支撑板5和支撑底板2之间置有液压升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底板2上的液压千斤顶,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穿过所述的上支撑板5,通过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对所述的上支撑板5上的天车梁进行支撑,同时通过操作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实现对天车梁两端高度的调节,保证所述的天车梁两端的高度一致,保证对所述的天车的安装组合的稳定性;
27.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滑动轨道上,同时使所述的转动带轮4卡在所述的滑动轨道上,然后将所述的天车梁放置在所述的上支撑板5上,然后推动所述的上支撑板5,在所述的转动带轮4滑动作用下,带动所述的天车梁同步滑动,滑动至合适位置后,为了便于安装,当所述的天车梁两端的高度 不一致时,通过操作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对所述的天车梁两端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所述的天车梁两端的高度一致,保证对所述的
天车梁的顺利安装。
28.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通过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对所述的天车梁两端的高度调节时,由于所述的液压千斤顶的体积太大,同时操作空间较大,普适性不强,同时安装空间有限不便于使用,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同时占据空间较小的结构,具体的,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支撑底板2上端的固定液压筒6,所述的固定液压筒6内同轴上下滑动连接有一级液压筒7,所述的一级液压筒7内同轴上下滑动连接有二级液压杆8,通过所述的固定液压筒6、一级液压筒7和二级液压杆8形成液压伸缩杆结构,使所述的二级伸缩杆和一级液压筒7分级伸缩,所述的固定液压筒6、一级液压筒7和二级液压杆之8间通过橡胶密封环进行密封,保证液压油不会向外泄漏,实现对所述的天车梁两端高度的调节,使所述的天车梁呈水平状态;
29.所述的支撑底板2开设有和所述的固定液压筒6相连通的通油孔9,所述的后侧板3内部均开设有和所述的通油孔9相连通的油管道10,所述的油管道10分别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前侧板1、后侧板3之间的两个液压套筒11相连通,所述的液压套筒11、油管道10、通油孔9一级固定液压筒6内充满液压油,所述的液压套筒11内均前后滑动连接有和所述的前侧板1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2,所述的螺纹杆12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螺母13,转动所述的转动螺母13带动所述的螺纹杆12同步转动,所述的螺纹杆12沿所述的液压套筒11滑动,进而带动液压油推动所述的二级液压杆8上升,同时当所述的二级液压杆8上升至最上端时,持续转动所述的螺纹杆12,通过所述的液压油带动所述的一级液压筒7上滑,实现对所述的天车梁的高度的进一步调节。
30.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通过所述的螺纹杆12转动推动液压油滑动时,会比较费力,为了减少体力的消耗,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省力的结构,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液压筒6的筒径大于所述的液压套筒11的筒径,增大了所述的液压油和一级液压筒7、二级液压杆8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的螺纹杆12滑动较大距离,所述的天车梁高度变化较小,通过高度的差值,起到了在转动所述的螺纹杆12的过程中省力的作用,只需要多转动所述的螺纹杆12,使所述的螺纹杆12活动较多距离,即可实现省力的目的。
31.具体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滑动轨道上,同时使所述的转动带轮4卡在所述的滑动轨道上,然后将所述的天车梁放置在所述的上支撑板5上,然后推动所述的上支撑板5,在所述的转动带轮4滑动作用下,带动所述的天车梁同步滑动,滑动至合适位置后,为了便于安装,当所述的天车梁两端的高度不一致时,通过转动所述的转动螺母13带动所述的螺纹杆12同步转动,所述的螺纹杆12沿所述的液压套筒11滑动,进而带动液压油推动所述的二级液压杆8上升,同时当所述的二级液压杆8上升至最上端时,持续转动所述的螺纹杆12,通过所述的液压油带动所述的一级液压筒7上滑,实现对所述的天车梁的高度的进一步调节,使所述的天车梁两端的高度一致。
32.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天车梁的安装方式进行改进,通过设置前侧板、后侧板、支撑底板、转动带轮有效的解决了对对天车梁进行机械转运移动以及脱轨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液压筒、一级液压筒、二级液压杆以及螺纹杆和液压套筒有效的解决了对天车梁两端高度进行微量调节的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液压筒大于液压套筒的筒径有效的解决了进行高度调节过程力矩太大费力的问题;且结构简洁稳定,具有极高的普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