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7735发布日期:2022-07-15 23: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用包装的六角盒多数都是采用工业板(双灰板、木板等制造)制作而成,基于其结构设计,存在制造成本高、制造周期长、不能收纳、体积重、占仓库空间、包装盒运输周转成本高、用绳子穿绳或者塑料手提扣做手提用不环保等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六角盒结构设计缺陷而导致制作运输成本高、制造周期长、空间占用率大,且使用不环保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采用瓦楞纸制作成型,包括折叠形成的外盒体及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容纳在外盒体内部,并具有折叠并延伸至外盒体外部的手提扣。
5.优选的,所述外盒体底部及侧壁通过折叠并粘胶固定形成,顶部具有一组用于实现开合的盖合板,内部形成六棱柱空腔;所述内盒体外轮廓经折叠呈六棱柱结构,并嵌合在六棱柱空腔内;所述手提扣由一组盖合板之间贯穿而出。
6.优选的,所述内盒体包括两组经折叠并对称设置的置物托,所述置物托包括折叠形成的底托、中隔板及上隔板,所述中隔板及上隔板端面上对齐设置有若干供物料贯穿并支撑在底托上的置物腔;所述手提扣经折叠由两组置物托中部向上延伸。
7.优选的,所述手提扣沿六棱柱空腔对角线设置,上端部两侧内凹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处于外盒体内部,高度低于外盒体上端面高度,且端部形成高度低于台阶面高度的卡槽;所述外盒体侧壁上端具有向下折叠并卡合在卡槽内的卡板。
8.优选的,所述外盒体侧壁具有经冲压形成的六个侧板及一个粘合板a,并围合形成六棱柱结构;所述外盒体底部具有与侧板连接的底板、襟板及四个防尘翼板a,所述底板与襟板间隔两个侧板设置,四个所述防尘翼板a两两相邻设置;所述外盒体顶部具有与侧板连接的一组盖合板及四个防尘翼板b,一组所述盖合板间隔两个侧板设置,四个所述防尘翼板b两两相邻设置。
9.优选的,所述卡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防尘翼板b之间,中部具有与相邻侧板之间对齐的压横线;所述盖合板远离侧板的端部设置有插舌,所述插舌与盖合板之间具有供手提扣插入的插槽。
10.优选的,所述置物托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提扣、底托、连接板a、上隔板、连接板b、中隔板及粘合板b,并内卷折叠成型,所述连接板a的高度大于连接板b的高度,并与粘合板b粘贴固定;所述连接板b与手提扣贴合设置。
11.优选的,两组所述置物托的手提扣及连接板b固定连接,并设置有压横线,经内卷折叠成型后,两组所述置物托的手提扣贴合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底托、中隔板及上隔板均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中隔板及上隔板两侧腰部均设置有襟片。
13.优选的,所述外盒体侧壁棱角处设置有透视口,所述透视口处封装有透明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5.本实用新型采用瓦楞纸制作成型,通过模具冲切、冲压后胶水粘贴固定,即可实现自动收纳,制作周期短且成本低;其中,手提扣由内盒体延伸加长制作,替代传统塑料手提扣或者穿绳扣,制作环保;外盒体及内盒体收纳方便,使得仓库占用面积小,同时有效解决运输成本问题。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的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盒体的展开平面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盒体的展开平面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盒体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外盒体;
25.11、侧板,12、粘合板a,13、底板,14、襟板,15、防尘翼板a,16、盖合板,17、插舌,18、插槽,19、防尘翼板b,110、卡板,111、透视口;
26.2、内盒体;
27.20、置物托,21、手提扣,22、底托,23、连接板a,24、上隔板,25、连接板b,26、中隔板,27、粘合板b,28、襟片,29、置物腔,210、台阶面,21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9.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收纳六角包装盒,采用瓦楞纸制作成型,包括折叠形成的外盒体1及内盒体2;外盒体1底部及侧壁通过折叠并粘胶固定形成,顶部具有一组用于实现开合的盖合板16,内部形成六棱柱空腔;内盒体2外轮廓经折叠呈六棱柱结构,并嵌合在六棱柱空腔内,且该内盒体2具有折叠并延伸至外盒体1外部的手提扣21,手提扣21由一组盖合板16之间贯穿而出。
30.关于外壳体,结合图3、图4所示,外盒体1侧壁具有经冲压形成的六个侧板11及一个粘合板a12,并围合形成六棱柱结构,且侧壁棱角处设置有透视口111,透视口111处封装有透明膜;外盒体1底部具有与侧板11连接的底板13、襟板14及四个防尘翼板a15,底板13与襟板14间隔两个侧板11设置,四个防尘翼板a15两两相邻设置;外盒体1顶部具有与侧板11连接的一组盖合板16及四个防尘翼板b19,一组盖合板16间隔两个侧板11设置,端部设置有
插舌17,插舌17与盖合板16之间具有供手提扣21插入的插槽18;四个防尘翼板b19两两相邻设置,相邻的两个防尘翼板b19之间设置有卡板110,卡板110中部具有与相邻侧板11之间对齐的压横线。
31.关于内盒体2,如图5所示,内盒体2包括两组经折叠并对称设置的置物托20,置物托20包括折叠形成的底托22、中隔板26及上隔板24,中隔板26及上隔板24端面上对齐设置有若干供物料贯穿并支撑在底托22上的置物腔29;手提扣21经折叠由两组置物托20中部向上延伸;手提扣21沿六棱柱空腔对角线设置,上端部两侧内凹形成台阶面210,台阶面210处于外盒体1内部,高度低于外盒体1上端面高度,且端部形成高度低于台阶面210高度的卡槽211,外盒体1侧壁上端设置的卡板110用于向下折叠并卡合在卡槽211内。
32.如图6所示,置物托20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提扣21、底托22、连接板a23、上隔板24、连接板b25、中隔板26及粘合板b27,并内卷折叠成型;其中,连接板a23的高度大于连接板b25的高度,底托22、中隔板26及上隔板24均呈等腰梯形结构,中隔板26及上隔板24两侧腰部均设置有襟片28;两组置物托20的手提扣21及连接板b25固定连接,并设置有压横线;折叠时,将图6所示结构依次内卷折叠,并将连接板a23与粘合板b27粘贴固定,连接板b25与手提扣21贴合设置,此时结构如图7所示,最后再将两组置物托20的手提扣21贴合设置,即形成图5所示的折叠完成的内盒体2。
33.当外盒体1自身拆解时,可将顶部及底部结构拆开,并压扁即可;当内盒体2自身拆解时,按图5所示箭头方向将两侧置物托20下压并贴合至手提扣21,此时内盒体2也被压扁,仓储空间占用率极小。
34.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