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膜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3041发布日期:2021-12-01 11:0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膜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膜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装饰膜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装饰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表面装饰材料,常用与橱柜门、浴室柜门、家装套门或装饰板等建材上,对建材起到装饰和保护作用。装饰膜加工设备一般设有卷绕辊100对装饰膜进行卷绕,如图1所示,卷绕辊100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101上,使用时,只需卸下卷绕辊100的动力源(例如,电机)后,向上提升卷绕辊100即可将卷绕辊100卸下,然而,装饰膜在卷绕完成后,由于卷绕辊100和装饰膜加在一起比较重,从而导致下料困难,需要多人完成,增加人工成本,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下料简单的装饰膜的下料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饰膜的下料装置,所述装饰膜的下料装置包括移动架及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的升降组件和牵引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移动架连接的固定板、铰接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的支撑杆、铰接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移动架一端的限位块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上的夹持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的定滑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的放线轮,以及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放线轮连接,所述夹持件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圆心位于所述夹持件的回转中心远离所述定滑轮的一侧。
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之间的限位板,所述第一铰接板和所述第二铰接板相对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以及所述限位板共同围设形成有一空间,所述夹持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空间内。
7.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基座、驱动电机以及转动轴,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速度与所述气缸的上升速度相适配,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放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转动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轴承。
10.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呈u型状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牵引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架的相对两侧,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牵引组件均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架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牵引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架的相对两端。
12.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具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架的四个角。
13.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的截面呈方型状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膜的下料装置,首先启动气缸,气缸带动支撑杆上升,从而带动夹持件上升,同时,转动放线轮,进而能够使得绳索拉动夹持件与限位块相抵持,直至夹持件夹持卷绕辊的两端后,移动所述移动架,将移动架移动至合适位置,使用气缸使得夹持件下降的同时,反向转动放线轮,进而将卷绕辊放至合适位置,下料简单,从而不需要多人完成,节省人工成本,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现有技术的卷绕辊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膜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所示装饰膜的下料装置的分解图。
19.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
20.移动架1
ꢀꢀꢀꢀꢀꢀꢀꢀꢀꢀꢀꢀꢀꢀ
万向轮10
ꢀꢀꢀꢀꢀꢀꢀꢀꢀꢀꢀꢀꢀ
转动槽11
21.支架12
ꢀꢀꢀꢀꢀꢀꢀꢀꢀꢀꢀꢀꢀꢀꢀ
升降组件2
ꢀꢀꢀꢀꢀꢀꢀꢀꢀꢀꢀꢀ
固定板21
22.支撑杆22
ꢀꢀꢀꢀꢀꢀꢀꢀꢀꢀꢀꢀꢀ
气缸23
ꢀꢀꢀꢀꢀꢀꢀꢀꢀꢀꢀꢀꢀꢀꢀ
限位块24
23.第一铰接板241
ꢀꢀꢀꢀꢀꢀꢀꢀ
第二铰接板242
ꢀꢀꢀꢀꢀꢀꢀꢀ
限位板243
24.空间240
ꢀꢀꢀꢀꢀꢀꢀꢀꢀꢀꢀꢀꢀꢀ
夹持件25
ꢀꢀꢀꢀꢀꢀꢀꢀꢀꢀꢀꢀꢀ
凹槽251
25.牵引组件3
ꢀꢀꢀꢀꢀꢀꢀꢀꢀꢀꢀꢀ
基座31
ꢀꢀꢀꢀꢀꢀꢀꢀꢀꢀꢀꢀꢀꢀꢀ
驱动电机32
26.转动轴33
ꢀꢀꢀꢀꢀꢀꢀꢀꢀꢀꢀꢀꢀ
轴承座330
ꢀꢀꢀꢀꢀꢀꢀꢀꢀꢀꢀꢀ
放线轮34
27.定滑轮35
ꢀꢀꢀꢀꢀꢀꢀꢀꢀꢀꢀꢀꢀ
绳索36
ꢀꢀꢀꢀꢀꢀꢀꢀꢀꢀꢀꢀꢀꢀꢀ
轴承37
28.卷绕辊100
ꢀꢀꢀꢀꢀꢀꢀꢀꢀꢀꢀꢀ
支撑架101
ꢀꢀꢀꢀꢀꢀꢀꢀꢀꢀꢀꢀ
转动轴244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0.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饰膜的下料装置,用于将卷绕有装饰膜的卷绕辊100从支撑架101上卸下,所述一种装饰膜的下料装置包括移动架1、升降组件2以及牵引组件3,升降组件2和牵引组件3均设置在移动架1上,升降组件2和牵引组件3分别设置在移动架1的相对两侧。
31.移动架1的截面大致呈方型状结构,移动架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万向轮10具有四个,四个万向轮10分别设置在移动架1底部的四个角处。
32.升降组件2具有两个,两个升降组件2分别设置在移动架1的相对两端,每个升降组件2包括固定板21、支撑杆22、气缸23、限位块24以及夹持件25,固定板21与移动架1固定连接,支撑杆22的一端与移动架1铰接设置,气缸23铰接设置在固定板21与支撑杆22之间,可以理解地,气缸23的缸体与固定板21铰接设置,气缸23的伸出端与支撑杆22铰接设置。限位块24设置在支撑杆22远离移动架1的一端,夹持件25铰接设置在限位块24上,两个夹持件25
用于共同夹持卷绕辊100的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件25大致呈u型状结构。
33.进一步地,限位块24包括第一铰接板241、第二铰接板242以及设置在第一铰接板241与第二铰接板242之间的限位板243,限位板243能够限制夹持件25的转动角度。第一铰接板241和第二铰接板242相对设置,第一铰接板242、第二铰接板242以及限位板243共同围设形成有一空间240,夹持件25通过转动轴244可转动地设置在空间240内。夹持件25上具有凹槽251,凹槽251的截面为弧形状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圆心位于夹持件25的回转中心远离牵引组件3的一侧。使用时,启动气缸23,从而能够使得支撑杆22上升,进而带动夹持件25上升,进而使得夹持件25夹持卷绕辊100的两端。
34.牵引组件3具有两个,两个牵引组件3分别设置在移动架1的相对两端,牵引组件3包括基座31、驱动电机32、转动轴33、放线轮34、定滑轮35以及绳索36,基座31设置在移动架1上,基座31与固定板21相对设置,驱动电机32设置在基座31上,驱动电机32的转动速度与气缸23的上升速度相适配,转动轴33与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可以理解地,移动架1上开设有转动槽11,转动轴33的一端伸入至转动槽11内,转动槽11内设置有轴承37,轴承37套设在转动轴33上,设置轴承37,从而能够使得转动轴33转动得更加顺滑。转动轴33还套设有轴承座330,轴承座330位于转动轴33远离轴承37的一端,放线轮34固定套设在转动轴33上,放线轮34位于轴承座330与轴承37之间。使用时,驱动电机32驱动转动轴33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放线轮34转动。定滑轮35可转动地设置在移动架1上,所述弧形结构的圆心位于夹持件25的回转中心远离定滑轮35的一侧。可以理解地,移动架1上连接有支架12,定滑轮35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12上,绳索36的一端与夹持件25固定连接,绳索36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35后与放线轮34固定连接。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带动转动轴33及放线轮34转动,进而能够使得绳索36拉动夹持件25与限位块24相抵持。
35.使用时,首先启动气缸23,气缸23带动支撑杆22上升,从而带动夹持件25上升,另外,夹持件25上升的同时,启动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带动转动轴33及放线轮34转动,进而能够使得绳索36拉动夹持件25与限位板243相抵持,直至夹持件25夹持卷绕辊100的两端后,移动所述移动架1,将移动架1移动至合适位置,使用气缸23使得夹持件25下降的同时,驱动电机32反向转动所述转动轴33及放线轮34,进而将卷绕辊100放至合适位置。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膜的下料装置,首先启动气缸23,气缸23带动支撑杆22上升,从而带动夹持件25上升,同时,转动放线轮34,进而能够使得绳索36拉动夹持件25与限位块24相抵持,直至夹持件25夹持卷绕辊100的两端后,移动所述移动架1,将移动架1移动至合适位置,使用气缸23使得夹持件25下降的同时,反向转动放线轮34,进而将卷绕辊100放至合适位置,下料简单,从而不需要多人完成,节省人工成本,省时省力。
3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