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散卷的纵剪带钢收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0953发布日期:2022-01-19 15:3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散卷的纵剪带钢收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纵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散卷的纵剪带钢收卷设备。


背景技术:

2.直缝钢管是焊缝与钢管纵向平行的钢管。通常分为公制电焊钢管、电焊薄壁管、变压器冷却油管等等。直缝焊管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发展较快。直缝焊管的生产一般需要用到高频焊接设备进行焊接,通过高频焊接机组将一定的规格的长条形钢带卷成圆管状并将直缝焊接而成钢管。钢管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或异形的,它取决于焊后的定径轧制,首先通过将带钢卷曲成弧形结构,在成型设备上进行挤压合缝,之后再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成型,加工成需要的方形或异形结构。
3.焊管在生产时,一般采用的坯料是宽带钢,根据需要生产的焊管管径对宽带钢进行纵剪,将宽带钢分切为多个窄带钢,从而满足焊管的生产需要,在剪切后的带钢需要使用收卷设备进行收卷,而由于受电机驱动的收卷设备在绕卷有带钢后具有较大惯性,尽管有压料机构,但部分带钢依然存在收卷时转动过多而造成的带钢散卷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散卷的纵剪带钢收卷设备,可以在收卷设备入料口一侧设置卡位机构,便于与压料机构配合,在带钢收卷末端对带钢进行阻隔,从而限制带钢卷转动过多而造成的散卷。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防散卷的纵剪带钢收卷设备,包括收卷台,所述收卷台上部转动连接有绕卷轴,所述绕卷轴相邻位置设置有立架,所述立架固定连接于收卷台上部,所述立架靠近绕卷轴一侧转动设置有压合转杆,所述压合转杆远离立架一端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连动滑块和内收压杆;所述连动滑块滑动连接于压合转杆远离立架一端,所述连动滑块和压合转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连动滑块滑移的卡销组件;所述内收压杆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内收压杆转动连接于连动滑块上,两个所述内收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上侧的所述内收压杆远离连动滑块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上压辊,下侧的所述内收压杆远离连动滑块一端转动连接有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交错设置,两个所述内收压杆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横置压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纵剪后的带钢进行收卷时,使带钢末端在移动后无法阻隔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时,两个内收压杆受拉伸弹簧拉动向互相靠近一侧转动,从而带动内收压杆中部的两个横置压板对带钢末端进行夹紧,从而限制带钢末端的移动,减少带钢卷的惯性转动造成的散卷。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销组件包括弹簧卡销和定位卡孔,所述弹簧卡销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卡销分别固定连接于连动滑块的上下两端,所述定位卡孔设置于压合转
杆远离立架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销组件中的弹簧卡销和定位卡孔配合卡接时,弹簧卡销限制连动滑块在压合转杆内的滑移,从而使带钢正常传动时无法带动连动滑块的移动。
10.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内收压杆转动端均设置有同转齿轮,所述同转齿轮与内收压杆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同转齿轮啮合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同转齿轮啮合连接于内收压杆的转动端时,使两个内收压杆的转动可以保持同步,在内收压杆受拉伸弹簧拉动而转动时保持对带钢的夹紧状态。
1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合转杆侧边转动连接有压料转辊,所述压料转辊位于绕卷轴的上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合转杆侧边转动设置的压料转辊,使压合转杆在带钢收卷过程中,通过侧边的压料转辊对纵剪后的带钢进行压合,从而减少带钢收卷过程中的散卷。
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卡销远离连动滑块一侧设置为光滑面,所述弹簧卡销的光滑面贴合于压合转杆内壁滑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卡销上设置的光滑面,减小弹簧卡销在压合转杆内壁处滑动的摩擦,从而便于连动滑块在解除卡销组件的卡位后,在压合转杆上的滑动。
16.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横置压板互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平压板,所述平压板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挡片。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置压板上设置的平压板,增大横置压板与带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带钢自两个横置压板之间滑走的情况。
18.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平压板侧边均固定连接有侧边挡板,两个所述侧边挡板互相靠近一侧设置为抛光面。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压板侧边设置的侧边挡板阻隔下,带钢保持位于两个横置压板互相靠近一侧的中部位置,从而减少带钢侧边偏移对带钢收卷的影响。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内收压杆中部的两个横置压板对带钢末端进行夹紧,从而限制带钢末端的移动,减少带钢卷的惯性转动造成的散卷。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主要用于表现收卷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现平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压合转杆部分的后视截面图,主要用于表现连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收卷台;2、绕卷轴;3、立架;4、压合转杆;5、压料转辊;6、连动滑块;7、同转齿轮;8、内收压杆;9、上压辊;10、下压辊;11、横置压板;12、平压板;13、分隔挡片;14、拉伸弹簧;15、弹簧卡销;16、定位卡孔;17、侧边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散卷的纵剪带钢收卷设备,包括收卷台1,收卷台1上部转动连接有绕卷轴2,绕卷轴2相邻位置设置有立架3,立架3固定连接于收卷台1上部,立架3靠近绕卷轴2一侧转动设置有压合转杆4,压合转杆4远离立架3一端设置有卡位机构,卡位机构包括连动滑块6和内收压杆8。连动滑块6滑动连接于压合转杆4远离立架3一端,连动滑块6和压合转杆4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连动滑块6滑移的卡销组件。
29.请参阅图2和图3,内收压杆8设置为两个,两个内收压杆8转动连接于连动滑块6上,两个内收压杆8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14,上侧的内收压杆8远离连动滑块6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上压辊9,下侧的内收压杆8远离连动滑块6一端转动连接有下压辊10,上压辊9和下压辊10交错设置,两个内收压杆8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横置压板11,当需要对纵剪后的带钢进行收卷时,使带钢末端在移动后无法阻隔于上压辊9和下压辊10之间时,两个内收压杆8受拉伸弹簧14拉动向互相靠近一侧转动,从而带动内收压杆8中部的两个横置压板11对带钢末端进行夹紧,从而限制带钢末端的移动,减少带钢卷的惯性转动造成的散卷。
30.请参阅图3,卡销组件包括弹簧卡销15和定位卡孔16,弹簧卡销15设置为两个,两个弹簧卡销15分别固定连接于连动滑块6的上下两端,定位卡孔16设置于压合转杆4远离立架3一侧,在卡销组件中的弹簧卡销15和定位卡孔16配合卡接时,弹簧卡销15限制连动滑块6在压合转杆4内的滑移,从而使带钢正常传动时无法带动连动滑块6的移动。弹簧卡销15远离连动滑块6一侧设置为光滑面,弹簧卡销15的光滑面贴合于压合转杆4内壁滑动,在弹簧卡销15上设置的光滑面,减小弹簧卡销15在压合转杆4内壁处滑动的摩擦,从而便于连动滑块6在解除卡销组件的卡位后,在压合转杆4上的滑动。
31.请参阅图1,两个内收压杆8转动端均设置有同转齿轮7,同转齿轮7与内收压杆8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两个同转齿轮7啮合连接,在两个同转齿轮7啮合连接于内收压杆8的转动端时,使两个内收压杆8的转动可以保持同步,在内收压杆8受拉伸弹簧14拉动而转动时保持对带钢的夹紧状态。
32.请参阅图1,压合转杆4侧边转动连接有压料转辊5,压料转辊5位于绕卷轴2的上侧,在压合转杆4侧边转动设置的压料转辊5,使压合转杆4在带钢收卷过程中,通过侧边的压料转辊5对纵剪后的带钢进行压合,从而减少带钢收卷过程中的散卷。
33.请参阅图2,两个横置压板11互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平压板12,平压板12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挡片13,在横置压板11上设置的平压板12,增大横置压板11与带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带钢自两个横置压板11之间滑走的情况。两个平压板12侧边均固定连接有侧边挡板17,两个侧边挡板17互相靠近一侧设置为抛光面,在平压板12侧边设置的侧边挡
板17阻隔下,带钢保持位于两个横置压板11互相靠近一侧的中部位置,从而减少带钢侧边偏移对带钢收卷的影响。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5.当带钢收卷进行到末端时,带钢受电机驱动的绕卷轴2转动而收卷,在收卷至最后阶段首先关闭绕卷轴2的驱动电机,在绕卷轴2受惯性持续转动时,带钢的末端持续收卷,在带钢末端移动穿过上压辊9和下压辊10之间时,上压辊9和下压辊10之间失去阻隔物,内收压杆8在拉伸弹簧14的拉动下向互相靠近一侧转动,从而带动内收压杆8中部的两个横置压板11向互相靠近一侧移动,对带钢末端进行夹持,在横置压板11对带钢进行夹紧后,带钢末端拉动横置压板11和连动滑块6在压合转杆4上移动,并在受卡销组件的阻隔下停止移动,进而限制带钢末端的移动,减少带钢卷的惯性转动造成的散卷。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