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9874发布日期:2021-11-25 13:0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2.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3.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多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的。
4.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减小环境污染的关键,既能够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又有利于保护好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意义重大,我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已有多年时间,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并不尽如人意,这背后原因很多,单就从垃圾箱装置设计而言,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操作复杂不方便,许多居民表示,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不知道正确的分类操作,更没有那个“闲工夫”去研究,现有的垃圾分类装置只能被动的存放居民分类后的垃圾,并不能主动对垃圾进行识别分类,而且没有交互功能,降低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光伏板,所述外壳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交互模块、投放口、仓门,所述交互模块、所述投放口均设有多组,所述投放口处设有竖板,所述竖板顶端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仓门一侧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仓门另一侧通过电磁锁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环轨,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交互模块与所述投放口之间,所述环轨位于投放口下方,所述隔板上设有蓄电池、伺服电机、控制器、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隔板底部设有摄像头、竖轴,所述竖轴的顶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竖轴的底端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竖轴垂直,所述横杆设有多组,所述横杆上方设有隔条,所述横杆左侧设有铰接的翻板,所述翻板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横杆底部设有短杆,所述短杆的末端设有铰接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横杆的末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底部与所述环轨滑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光伏板、所述蓄电池、所述交互模块、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摄像头、所述通讯模块、所述电磁锁、所述电动推杆电性相连,所述外壳内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分类箱,所述分类箱有多组,所述分类箱为顶部开口的壳体,所述仓门与所述分类箱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为圆柱状壳体,便于机构旋转。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投放口一旁设有垃圾分类标识,便于使用者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扬声器、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可以显示红绿两种颜色,可吸引使用者注意力。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讯模块为5g物联网通信模块,可与服务器快速进行信息交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设有三组,可从多角度对垃圾进行拍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光伏板产生电力储存到蓄电池中用以提供相关机构的动力,绿色环保,便于布置,使用者通过外壳上对应的投放口放入垃圾,通过装置内部的摄像头对垃圾进行成像,通过通讯模块连接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服务器对垃圾进行识别,获得识别结果后根据识别结果,伺服电机带动翻板转动,将垃圾运送至对应的分类箱上方,收缩电动推杆即可使垃圾落入对应的分类箱内,且获得识别结果后,可通交互模块将识别结果告知使用者,并告诉使用者的分类处理是否正确,可培养使用者的垃圾分类知识,正确的分类处理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垃圾分类兴趣,有助于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翻板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外壳、2

隔板、3

伺服电机、4

转盘、10

光伏板、11

竖板、12

仓门、13

环轨、14

电磁锁、20

蓄电池、21

控制器、22

交互模块、23

摄像头、24

通讯模块、30

竖轴、31

横杆、32

隔条、33

翻板、34

滚轮、35

支架、36

电动推杆、42

分类箱。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光伏板10,所述外壳1侧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交互模块22、投放口、仓门12,所述交互模块22、所述投放口均设有四组,对应四种垃圾分类种类,所述投放口处设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顶端与所述外壳1铰接,所述仓门12一侧与所述外壳1铰接,所述仓门12另一侧通过电磁锁14与所述外壳1连接,所述外壳1内设有隔板2、环轨13,所述隔板2位于所述交互模块22与所述投放口之间,所述环轨13位于投放口下方,所述隔板2上设有蓄电池20、伺服电机3、控制器21、通讯模块24,所述控制器21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隔板2底部设有摄像头23、竖轴30,所述竖轴30的顶端与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
述竖轴30的底端设有横杆31,所述横杆31与所述竖轴30垂直,所述横杆31设有四组,所述横杆31上方设有隔条32,所述横杆31左侧设有铰接的翻板33,所述翻板33底部设有支架35,所述横杆31底部设有短杆,所述短杆的末端设有铰接的电动推杆36,所述电动推杆36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架35铰接,所述横杆31的末端设有滚轮34,所述滚轮34底部与所述环轨13滑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光伏板10、所述蓄电池20、所述交互模块22、所述伺服电机3、所述摄像头、所述通讯模块24、所述电磁锁14、所述电动推杆36电性相连,所述外壳1内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转盘4,所述转盘4上设有分类箱42,所述分类箱42有四组,所述分类箱42为顶部开口的壳体,所述仓门12与所述分类箱42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便于打开所述仓门12对所述分类箱42进行清理。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1为圆柱状壳体,形状简单,成本交底,体积较大且利于内部机构运转。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投放口一旁设有垃圾分类标识,便于使用者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交互模块22包括显示屏、扬声器、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可以显示红绿两种颜色,可吸引使用者注意力,加强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效果。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讯模块24为5g物联网通信模块,可与服务器快速进行信息交换,提高识别效率与速度。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23设有三组,可从多角度对垃圾进行拍照,使识别结果更加准确。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者根据垃圾分类知识推开对应垃圾分类标识的投放口的竖板11,将垃圾投入外壳1内,垃圾落在翻板33上,经摄像头23拍照后,控制器21内的微处理器将垃圾的照片通过通讯模块24传输至识别服务器,经服务器辨别后返回结果给控制器21,如果使用者投入的投放口是正确的,则交互模块22的灯亮绿色,扬声器与显示屏同步播放声音、显示流动文字“恭喜您分类正确”,电动推杆36收缩,拉动支架35,使翻板33绕横杆31向下翻转,垃圾调入对应的分类箱42内;如果使用者投入的投放口是不正确的,则交互模块22的指示灯亮红色,扬声器与显示屏同步播放声音、显示相关垃圾分类知识,而伺服电机3运行,通过竖轴30带动横杆31转动,滚轮34在环轨13上滚动,起到支撑翻板33的作用,隔条32避免翻板33上的垃圾在翻板33转动过程中翻滚至其他翻板33上,在控制器21的控制下,伺服电机3的转轴转动指定角度,从而使翻板33上的垃圾运送至对应的分类箱42上方,然后对应的电动推杆36收缩,使对应的翻板33翻转,垃圾落入分类正确的分类箱42内,当某一个分类箱42中的垃圾堆满时需要清理时,控制器21打开电磁锁14,工作人员打开仓门12,转动转盘4,使需要清理的分类箱42转至仓门12处,然后取出分类箱42并清理垃圾,再放入分类箱42,回转转盘4,使分类箱42与投放口相对应,关闭仓门12,电磁锁14启动将仓门12封闭,隔板2将垃圾收集环境与电路机构隔离开,光伏板10可产生电能并存储于蓄电池20内,用以给相关电路机构供电。
2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用来启停电机,stm32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
常识。
29.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30.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