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自动分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6195发布日期:2022-02-12 12:5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式自动分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分箱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滚筒式自动分箱装置。


背景技术:

2.饮料产品在装箱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都是将灌装好的饮料产品放置在输送带上,输送到待装箱区,然后人工进行装箱,在人工装箱时,由于输送机构是循环的输送带,在循环工作时,不可能停止,因此需要多人配合拿料操作,同时,由于是采用输送带运输饮料产品,因此,饮料产品比较容易在输送带上堆积,如果不能及时的将堆积的饮料产品移走,就会导致后面的饮料产品持续性的堆积,从而导致分箱效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式自动分箱装置,该分箱装置能够解决饮料产品输送堆积的问题,提高了分箱效率。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筒式自动分箱装置,包括输送机架以及连接在输送机架上的输送辊,所述输送机架具有进料端以及出料端,使得物料从输送机架的进料端进入输送机架,并从输送机架的出料端输送出输送机架;
5.所述输送机架的出料端设有多个分箱通道,输送机架在进料端与分箱通道之间的位置设有一个运料通道,所述运料通道与分箱通道之间设有多个中转通道,使得所述运料通道通过其中一个中转通道与相应的分箱通道对接;
6.所述分箱通道、运料通道以及中转通道分别设于所述输送辊的上方。
7.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架上设有安装所述分箱通道、运料通道以及中转通道的支架,所述支架底部与输送支架的侧部固定连接;
8.所述分箱通道、运料通道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中转通道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9.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是气缸组件。
10.可选的,所述分箱通道在靠近所述运料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运料通道在靠近分箱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中转通道的两端设有分别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适配的连接头。
11.可选的,所述输送辊上包覆有软垫层。
12.可选的,所述分箱通道、运料通道以及中转通道的内侧壁分别设有沿水平线性排列的导向轮,并且在中转通道与分箱通道、运料通道对接后,分箱通道、运料通道以及中转通道的内侧壁的导向轮位于同一水平线。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滚筒式运输机构,利用滚筒来对饮料产品进行运输,能够提高对饮料产品的运输效率。同时,通过滚筒式的运输机构与分箱通道、运料通道以及中转通道配合使用,在运输饮料产品时,将运料通道与分箱通道之间通过中转通道对接,当其中一个分箱通道有饮料产品堆积时,可通过另一个中转通道将运料通道和相
应的分箱通道对接起来,从而将饮料产品运输到另一个分箱通道内,从而避免后续的饮料产品发生堆积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分箱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转通道与分箱通道、运料通道的对接示意图一;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转通道与分箱通道、运料通道的对接示意图二;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转通道与分箱通道、运料通道的对接示意图三;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转通道与分箱通道、运料通道的对接示意图四;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转通道与分箱通道、运料通道的对接示意图五;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的截面示意图;
22.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轮在分箱通道或运料通道中的分布示意图;
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轮在中转通道中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6.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筒式自动分箱装置,其包括输送机架1以及连接在输送机架1上的输送辊2,输送辊2转动连接在输送机架1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分箱装置所采用的输送机构为滚筒式输送机构,并且该滚筒式输送机构为积放式滚筒输送机。在输送饮料产品时,饮料产品通过滚筒的转动而前进。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架1具有进料端以及出料端,使得饮料产品是从输送机架1的进料端进入输送机架1,并从输送机架1的出料端输送出输送机架1,饮料产品从输送机架1的出料端被送出后,进入分箱轨道,使得饮料产品在分箱轨道上进行装箱。
27.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输送机架1的出料端设有多个分箱通道3,分箱通道3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例如在饮料装箱时,饮料产品在包装箱内按4*6的阵列进行装箱,那么就分箱通道3就设置为7个。输送机架1在进料端与分箱通道3之间的位置设有一个运料通道4,运料通道4与分箱通道3之间设有多个中转通道5,使得运料通道4通过其中一个中转通道5与相应的分箱通道3对接,其中,中转通道5的数量与分箱通道3的数量保持一致,使中转通道5与分箱通道3一一对应。
28.在设置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以及中转通道5时,通过支架7分别将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以及中转通道5分别设于输送辊的上方。
29.具体的,支架7采用架设在输送支架1两侧侧部之间的框架结构,分箱通道3以及运料通道4分别固定的吊装在框架结构上,而中转通道5则通过升降机构8安装在框架结构上,使得中转通道5能够通过升降机构8实现升降,同时,多个升降机构8通过滑动单元11滑动连
接在支架7中,滑动单元11的滑动方向与饮料产品的移动方向一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机构8可采用气缸组件,通过气缸组件来驱动中转通道5的升降,能够提高升降效率,滑动单元11采用直线丝杆导轨副,能够保证升降机构8移动的稳定性。气缸组件的控制开关可设于输送机架1位于分箱通道3的区域,以便于及时切换气缸组件。
30.下面以装箱的饮料产品的阵列为4*6的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说明。
31.当装箱饮料产品的阵列为4*6时,分箱通道3的数量以及中转通道5的数量均为7个,同时,运料通道4与位于中间的分箱通道3处于同一直线上,当分箱通道3的数量是奇数时,则运料通道4与位于最中间位置的分箱通道3对齐,当分箱通道3的数量是偶数时,则运料通道4与位于最中间位置的两个分箱通道3中的任意一个对齐。另外,将分箱通道3从左向右分别为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其中,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分箱通道3均与分箱轨道对接,而第七个分箱通道3则连接至一个收集箱(图中未显示)。
32.图3~6揭示了本实施例中的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以及中转通道5的其中四种对接状态,剩余的三种对接状态分别是与图4~6中的状态呈对称分布。
33.在分箱时,通过滑动单元11的移动,将相应的气缸组件滑动到位,然后再将相应的中转通道5通过气缸组件驱动下降,使中转通道5与运料通道4和分箱通道3对接。饮料产品从运料通道4的进料端进入运料通道4内,此时,运料通道4通过相应的中转通道5与位于第一个分箱通道3对接。在正常状态下,也即未发生饮料产品堆积的情况下,运料通道4会依次通道相应的中转通道5向所用分箱通道3内运输4个饮料产品。当在其中一个分箱通道3发生饮料产品堆积现象时,则可切换气缸组件,使发生堆积的分箱通道3断开与运料通道4的连接,同时通过相应的中转通道5将运料通道4与下一个分箱通道3连接,在此期间,可通过人工方式,将堆积的饮料产品移走,在完成最后一个分箱通道3内的饮料产品的运输后,再切换气缸组件,使运料通道4与之前发生堆积的分箱通道3对接,完成剩余饮料产品的运输。如果发生饮料产品堆积的分箱通道3是第六个,那么运料通道4通过相应的中转通道5与第七个分箱通道3对接,使得饮料产品被运输至第七个分箱通道3内进行缓存,同时,饮料产品通过位于分箱通道3下方的输送辊进行运输,并被运输至分箱轨道上,而第七个分箱通道3中的饮料产品则被输送至收集箱内,在装箱时,再人工将缺少的饮料产品补入装箱箱体中。
34.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中转通道5与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能够快速、精确的对接,可在分箱通道3靠近运料通道4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槽301,并在运料通道4靠近分箱通道3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槽401,同时,在中转通道5的两端设有分别与第一定位槽301、第二定位槽401适配的连接头501。另外,如图8所示,可在输送辊2上包覆有软垫层9,一方面能够提高输送辊2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噪音。
35.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9和10所示,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以及中转通道5的内侧壁分别设有沿水平线性排列的导向轮6,并且在中转通道5与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对接后,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以及中转通道5的内侧壁的导向轮6位于同一水平线。在设置导向轮6时,需在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以及中转通道5的内侧壁上开设安装槽10,然后再将导向轮6安装在安装槽10内,使导向轮6的外边缘凸出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以及中转通道5的内侧壁。当然,导向轮6凸出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4以及中转通道5的内侧壁的部分不宜过大,可保持在1~2cm即可。通过设置的导向轮6,可有效的防止饮料产品碰撞分箱通道3、运料通道
4以及中转通道5的内侧壁而发生倾倒或堵塞的现象,提高了输送效率。
36.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37.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