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截齿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6025发布日期:2021-12-12 21:2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截齿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截齿包装盒,属于截齿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截齿是一种工程机械用刀具,其上设计有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耳板,并通过耳板与机械连接,截齿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装入包装盒内,以便于运输。
3.但是现有包装盒均为通用型包装盒,截齿装入包装盒后运输及周转过程中会出现磕碰伤现象。清点箱内截齿数量时,需将截齿全部拿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截齿包装盒。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截齿包装盒,包括盒体,盒体的一侧铰接有盒盖,盒体内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卡块,卡块为长方体形,用于卡在截齿上两个耳板之间,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顶紧在截齿一侧的凸起,盒盖与盒体之间设置有卡接单元,盒体的一侧设置有标签固定单元,多个卡块均布在底板的上端面上,且底板的四周分别开设有容纳凸起的槽,卡接单元包括盒体上设置的凸台,凸台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盒盖上设置有卡板,卡板上开设有容纳凸台的通孔,盒盖上安装有抓手。
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标签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盒体一侧的透明板,透明板与盒体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透明板的上下两端与盒体之间分别通过垫块连接。
7.进一步优化:所述垫块为长条形结构,垫块的长度方向与标签的移动方向相同。
8.进一步优化:所述两个垫块上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导轨,每个导轨的长度方向分别沿标签的移动方向设置。
9.进一步优化:所述透明板与盒体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标签移动的移动杆,移动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导轨配合使用的滑槽。
10.进一步优化:所述导轨的一侧靠近盒体的位置安装有两个支撑板,该两个支撑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11.进一步优化:所述每个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压板,压板的一端移动杆的一侧铰接。
12.进一步优化:所述压板和支撑板上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13.进一步优化:所述压板和支撑板之间靠近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支撑板和压板上分别开设有容纳弹簧的沉孔。
14.进一步优化:所述移动杆上设置有拉绳。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台,实现了对截齿的放置,通过设置凸起,放置了截齿的摆动,通过设置卡接单元,实现了盒盖和盒体的快速连接,通过设置标签固定单元,实现了对标签的固定,也方便将型号或种类写在标签上,方便识别,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包装盒均为通用型包装盒,截齿装入包装盒后运输及周转过程中会出现磕碰伤现象,清点箱内截齿数量时,需将截齿全部拿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盒体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盒体;2

盒盖;3

底板;4

凸台;5

卡板;6

通孔;7

抓手;8

拉绳;9

透明板;10

移动杆;11

导轨;12

卡块;13

凸起;14

垫块;15

压板;16

支撑板;17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新型截齿包装盒,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盒体1,盒体1的一侧靠近上端的位置铰接有盒盖2,盒体1内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上设置有多个卡块12,卡块12为长方体形,用于卡在截齿上两个耳板之间,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顶紧在截齿一侧的凸起13,盒盖2与盒体1之间设置有卡接单元,盒体1的一侧设置有标签固定单元。
22.所述多个卡块12均布在底板3的上端面上,且底板3的四周分别开设有容纳凸起13的槽,这样便于将底板3放入盒体1内。
23.所述卡接单元包括盒体1上远离盒盖2的三个侧面上靠近上端的位置分别固定安装的凸台4,凸台4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直角边位于凸台4的下端。
24.所述盒盖2上远离盒体1的三个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板5,卡板5上开设有容纳凸台4的通孔6,这样便于盒盖2与盒体1的连接。
25.所述盒盖2的上端面上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抓手7,这样设计便于对整个包装盒进行提起。
26.所述标签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盒体1一侧的透明板9,透明板9与盒体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透明板9的上下两端与盒体1之间分别通过垫块14固定连接。
27.所述垫块14为长条形结构,垫块14的长度方向与标签的移动方向相同,这样设计便于将透明板9与盒体1之间间隔容纳标签的间隙。
28.所述两个垫块14上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轨11,每个导轨11的长度方向分别沿标签的移动方向设置。
29.所述透明板9与盒体1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标签移动的移动杆10,移动杆10的两端分别与导轨11接触,并开设有与导轨11配合使用的滑槽,这样设计便于移动杆10沿导轨11移动。
30.所述导轨11的一侧靠近盒体1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16,该两个支撑板16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31.所述每个支撑板16上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压板15,压板15的一端移动杆10
的一侧铰接,这样便于压板15的一端张开,方便标签的放入。
32.所述压板15和支撑板16上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防滑垫,用于与标签的稳定接触,且压板15的上端面与透明板9接触。
33.所述压板15和支撑板16之间靠近移动杆10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7,支撑板16和压板15上分别开设有容纳弹簧17的沉孔,且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压板15和支撑板16连接,当压板15移动至透明板9的外部时,弹簧17将压板15顶起。
34.所述移动杆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拉绳8,每个拉绳8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杆10的上下两端连接,用于带动移动杆10左右移动,进而实现标签的滑入和滑出。
35.使用时,将截齿卡在凸台4上,然后将盒盖2盖好,然后将移动杆10带动压板15移动至透明板9的一端外,并在弹簧17的作用下,压板15张开,将写有名称的标签的一端放在压板15和支撑板16之间,然后移动移动杆10,进而将压板15移动至透明板9与盒体1之间,同时将压板15压紧在支撑板16上,将标签压紧的同时带动标签移动。
3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台,实现了对截齿的放置,通过设置凸起,放置了截齿的摆动,通过设置卡接单元,实现了盒盖和盒体的快速连接,通过设置标签固定单元,实现了对标签的固定,也方便将型号或种类写在标签上,方便识别,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包装盒均为通用型包装盒,截齿装入包装盒后运输及周转过程中会出现磕碰伤现象,清点箱内截齿数量时,需将截齿全部拿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