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5132发布日期:2022-04-07 03:5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支撑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风电塔筒是风力发电的塔杆,风电塔筒包括有多节塔筒组合而成,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的震动。
3.在传统的风电塔筒加工过程中,一般都是先将风电塔筒多节的塔筒进行统一的生产加工、临时堆放,再利用拖车将风电塔筒运送到安装场地,由于风电塔筒十分笨重,工作人员一般会先将支撑风电塔筒的支撑基座、固定基座锁定在车体上,通过固定基座上的调节组件对支撑基座的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利用吊机将风电塔筒搬运至支撑基座上。
4.由于拖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使得塔筒产生晃动,严重时甚至会脱离出支撑基座,为了进一步对风电塔筒进行限位、固定,工作人员往往会对风电塔筒进行捆绑、锁定。
5.但是通常情况下,当风电塔筒晃动较严重时,对风电塔筒进行简单捆绑并不足以支撑起脱离轨迹的风电塔筒,因而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在运输时对风电塔筒进行位置固定,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能够提高风电塔筒运输时的稳定性。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包括有支撑基座和固定基座,支撑基座和固定基座均安装在车体上,所述固定基座安装在车体的边缘位置上,所述支撑基座滑移连接在车体的顶部,所述固定基座上安装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输出端装配在支撑基座上,所述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基座进行滑移,所述支撑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定位板,所述橡胶定位板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固定基座进行固定,所述橡胶定位板两端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弹性卡座,所述弹性卡座的中部开设有卡槽,两所述卡槽的开口方向正对布设。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的设置可以对支撑基座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得支撑基座能够配合不同尺寸的风电塔筒进行支撑,在拖车行驶过程中,通过橡胶定位板、卡槽以及连接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风电塔筒进行进一步的锁定,使得风电塔筒不易脱离轨迹,提高了风电塔筒运输时的稳定性能。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顶面的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座顶面的第一吊环;安装在所述橡胶定位板相对两长边侧壁上的第二吊环;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吊环中部、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吊环中部的连接锁链。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锁链与橡胶定位板的配合下,能够将风电塔筒进行锁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少了风电塔筒因惯性脱离出支撑基座的现象发生。
12.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所述固定基座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基座的侧壁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中部设置有轴承,螺纹连接在所述通槽中部的连接杆,其中,所
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支撑基座相固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穿过通槽与支撑基座相固定,通过转动连接杆能够对支撑基座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支撑基座能够支撑不同尺寸的风电塔筒,另外,轴承设置在盲孔的中部,可以减小连接杆与盲孔之间的间隙,使得连接杆与支撑基座能够紧密地相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支撑基座的内侧壁开设有圆弧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基座的内侧壁开设有圆弧面使风电塔筒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支撑基座上。
16.优选的,所述圆弧面的顶面设置有防滑垫片。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片的设置为风电塔筒放置在支撑基座上提供防滑性能,提高了风电塔筒放置在支撑基座上的稳定性能。
1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基座一端安装有手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的设置使工作人员能够便捷地调节支撑基座之间的间距。
20.优选的,所述橡胶定位板的底面为磨砂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面的设置为橡胶定位板铺放在风电塔筒的顶面提供防滑性能。
22.优选的,所述连接锁链为g80级起重链条。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g80级起重链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强度性能,减少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连接锁链断裂的现象发生,使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更加平稳。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调节件的设置可以对支撑基座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得支撑基座能够配合不同尺寸的风电塔筒进行支撑,通过橡胶定位板、卡槽以及连接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风电塔筒进行进一步的锁定,使得风电塔筒不易脱离轨迹,提高了风电塔筒运输时的稳定性能;
26.2.防滑垫片的设置为风电塔筒放置在支撑基座上提供防滑性能,提高了风电塔筒放置在支撑基座上的稳定性能;
27.3.g80级起重链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强度性能,减少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连接锁链断裂的现象发生,使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风电塔筒与支撑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基座;11、圆弧面;12、盲孔;13、轴承;14、防滑垫片;2、固定基座;21、调节件;211、连接杆;212、手柄;22、通槽;31、连接锁链;32、橡胶定位板;321、弹性卡座;322、卡槽;33、安装座;331、第一吊环;332、第二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2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
33.参照图1,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包括有支撑基座1和固定基座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基座1放置车体的顶面,支撑基座1有两个,两个支撑基座1的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圆弧面11,固定基座2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体上,固定基座2同样有两个,固定基座2固定在车体的边缘位置上。
34.在固定基座2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22,通槽22的延伸方向与固定基座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在支撑基座1的侧壁开设有盲孔12,盲孔12的侧面同样为圆形,盲孔12的中心点与通槽22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35.在通槽22的中部设置有调节件21,其中,调节件21包括有连接杆211,连接杆21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基座2中,连接杆211的长度尺寸大于通槽22的长度尺寸,连接杆211与通槽22大小尺寸相适配,连接杆211穿过通槽22,使得连接杆211的末端穿插在盲孔12中,为了使连接杆211能够更稳定地锁紧在盲孔12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盲槽的中部还固定安装有轴承13,轴承13中部的通孔与连接杆211相适配,连接杆211靠近支撑基座1的一端与支撑基座1相固定。
36.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捷地调节固定基座2与支撑基座1之间的距离,在连接杆211远离支撑基座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2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柄212的侧面呈圆环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手柄212,能够调节固定基座2与支撑基座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两个支撑基座1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风电塔筒。
37.为了使风电塔筒稳定地放置在两个支撑基座1的顶面上,在支撑基座1的内侧壁通过粘贴的方式粘贴有防滑垫片14,防滑垫片14为橡胶垫片,防滑垫片14的延伸方向与支撑基座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防滑垫块的长度尺寸与支撑基座1的长度尺寸相一致,防滑垫块的设置为风电塔筒放置在支撑基座1的顶面上提供了缓冲、防滑性能。
38.在固定基座2的顶面焊接固定有安装座33,在一个固定基座2的顶面安装有一个安装座33,两个固定基座2的顶面共有两个安装座33,安装座33为矩形块状,在两个安装座33的顶面上分别焊接固定有第一吊环331,在支撑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定位板32,橡胶定位板32有一块,在橡胶定位板32的相背两长边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吊环332,第二吊环332与橡胶定位板32一体成型。
39.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一吊环331的中部与第二吊环332的中部之间扣合固定有连接锁链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锁链31采用g80级起重链条,连接锁链31有两条,两条连接锁链31分别布设在橡胶定位板32的两相对长边侧壁处。
40.工作人员先将风电塔筒放置在两个支撑基座1的顶面,再将连接锁链31的一端与第一吊环331相扣合、另一端与第二吊环332相扣合,使橡胶定位板32受到扣合在相背两长边侧壁的连接锁链31的拉力后发生形变,从而使橡胶定位板32的底面与风电塔筒的顶面相贴合,从而使风电塔筒能够稳定地放置支撑基座1上。
41.为了进一步对风电塔筒进行定位,在橡胶定位板32相背两短边的底面设置有弹性卡座321,弹性卡座321的长度尺寸小于橡胶定位板32的宽度尺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卡座321为橡胶卡座,弹性卡座321有两个,弹性卡座321采用胶水粘贴的方式与橡胶定位板32相固定,弹性卡座321的中部开设有卡槽322,其中,卡槽322与风电塔筒的壁厚相装配,具体地,一个弹性卡座321上的卡槽322开口方向与另一个弹性卡座321上的卡槽322开口方向
正对布设,并且,在橡胶定位板32的底面开设有磨砂面,磨砂面的设置为风电塔筒放置在支撑基座1提供了防滑性能。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风电塔筒运输支撑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3.将支撑基座1放置在车体上,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手柄212能够对两块支撑基座1进行位置的调整,使得两块支撑基座1之间的间距适合相对应的风电塔筒的径向尺寸。
44.先将连接锁链31一端扣合在第一吊环331中,其次,将连接锁链31的另一端扣合在第二吊环332中,使得位于两条连接锁链31中间的橡胶定位板32能够发生形变,使得橡胶定位板32的底面与风电塔筒的顶面相贴合,最后将弹性卡座321中的卡槽322卡合在风电塔筒的两端侧壁上,提高了风电塔筒运输时的稳定性能。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