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辅助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2.将载具上装载的工件与载具进行分离时,一般先将装载有工件的载具从流水线上取放至脱开治具上,手动按压脱开治具上的气缸将载具进行压合定位,使得工件处于脱开状态,然后取出工件,将气缸复位,将取出工件的载具放置流水线。然而,上述作业方式动作繁琐、作业效率低,使用的脱开治具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4.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流水线传送的载具,包括:
5.支撑架,架设于所述流水线;
6.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架,用于感应所述载具;
7.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架,用于感应所述载具上装载的工件;
8.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驱动器和与所述定位驱动器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定位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载具时启动所述定位驱动器,以使所述定位驱动器驱动所述定位件定位在所述载具的定位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载具上出现工件变化时启动所述定位驱动器,以使所述定位驱动器驱动所述定位件复位;
9.所述工件变化包括所述载具上由装载有所述工件转变为所述工件被移除,或由未装载所述工件转变为所述工件装载至所述载具。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11.第一支架,架设于所述流水线,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流水线传输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13.止挡件,用于止挡所述载具,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止挡件。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
15.导向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用于将所述流水线传输的载具向所述定位组件引导。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17.第二支架,架设于所述流水线,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流水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18.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设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将所述载具由所述第二支架导向至所述定位组件直至由所述止挡件止挡。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部在第一方向的尺寸沿所述流水线的传输方向逐渐变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流水线的传输方向相垂直。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的间隙可调节。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23.承载件,设于所述导向件上,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承载件。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包括:
25.两个承载板,沿所述流水线的传输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导向件的两侧,每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定位单元,每组的两个定位单元都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承载板。
26.上述定位机构中,利用第一传感器感应载具并启动定位驱动器,以使定位驱动器驱动定位件定位在载具的定位部,使得载具的定位部呈张开状态,以完成工件的取出或装载;利用第二传感器感应载具上工件的变化,并启动所述定位驱动器,以使定位驱动器驱动定位件复位,载具的定位部呈收紧状态,以完成定位部的复位或对装载工件的固定。上述定位机构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且使用的支撑架、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定位机构、流水线、载具、工件、流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载具和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1.定位机构
ꢀꢀꢀꢀꢀꢀꢀꢀꢀꢀꢀꢀꢀꢀꢀꢀꢀꢀꢀꢀꢀꢀꢀ
10
32.支撑架
ꢀꢀꢀꢀꢀꢀꢀꢀꢀꢀꢀꢀꢀꢀꢀꢀꢀꢀꢀꢀꢀꢀꢀꢀꢀ
11
33.第一支架
ꢀꢀꢀꢀꢀꢀꢀꢀꢀꢀꢀꢀꢀꢀꢀꢀꢀꢀꢀꢀꢀꢀꢀ
111
34.止挡件
ꢀꢀꢀꢀꢀꢀꢀꢀꢀꢀꢀꢀꢀꢀꢀꢀꢀꢀꢀꢀꢀꢀꢀꢀꢀ
1111
35.第二支架
ꢀꢀꢀꢀꢀꢀꢀꢀꢀꢀꢀꢀꢀꢀꢀꢀꢀꢀꢀꢀꢀꢀꢀ
112
36.第一固定杆
ꢀꢀꢀꢀꢀꢀꢀꢀꢀꢀꢀꢀꢀꢀꢀꢀꢀꢀꢀꢀꢀ
1121
37.支撑杆
ꢀꢀꢀꢀꢀꢀꢀꢀꢀꢀꢀꢀꢀꢀꢀꢀꢀꢀꢀꢀꢀꢀꢀꢀꢀ
1122
38.第二固定杆
ꢀꢀꢀꢀꢀꢀꢀꢀꢀꢀꢀꢀꢀꢀꢀꢀꢀꢀꢀꢀꢀ
1123
39.承载件
ꢀꢀꢀꢀꢀꢀꢀꢀꢀꢀꢀꢀꢀꢀꢀꢀꢀꢀꢀꢀꢀꢀꢀꢀꢀ
113
40.承载板
ꢀꢀꢀꢀꢀꢀꢀꢀꢀꢀꢀꢀꢀꢀꢀꢀꢀꢀꢀꢀꢀꢀꢀꢀꢀ
1131
41.承载块
ꢀꢀꢀꢀꢀꢀꢀꢀꢀꢀꢀꢀꢀꢀꢀꢀꢀꢀꢀꢀꢀꢀꢀꢀꢀ
1132
42.第一传感器
ꢀꢀꢀꢀꢀꢀꢀꢀꢀꢀꢀꢀꢀꢀꢀꢀꢀꢀꢀꢀꢀ
12
43.第二传感器
ꢀꢀꢀꢀꢀꢀꢀꢀꢀꢀꢀꢀꢀꢀꢀꢀꢀꢀꢀꢀꢀ
13
44.定位组件
ꢀꢀꢀꢀꢀꢀꢀꢀꢀꢀꢀꢀꢀꢀꢀꢀꢀꢀꢀꢀꢀꢀꢀ
14
45.定位单元
ꢀꢀꢀꢀꢀꢀꢀꢀꢀꢀꢀꢀꢀꢀꢀꢀꢀꢀꢀꢀꢀꢀꢀ
140
46.定位驱动器
ꢀꢀꢀꢀꢀꢀꢀꢀꢀꢀꢀꢀꢀꢀꢀꢀꢀꢀꢀꢀꢀ
141
47.定位件
ꢀꢀꢀꢀꢀꢀꢀꢀꢀꢀꢀꢀꢀꢀꢀꢀꢀꢀꢀꢀꢀꢀꢀꢀꢀ
142
48.导向件
ꢀꢀꢀꢀꢀꢀꢀꢀꢀꢀꢀꢀꢀꢀꢀꢀꢀꢀꢀꢀꢀꢀꢀꢀꢀ
15
49.弧形部
ꢀꢀꢀꢀꢀꢀꢀꢀꢀꢀꢀꢀꢀꢀꢀꢀꢀꢀꢀꢀꢀꢀꢀꢀꢀ
151
50.导向板
ꢀꢀꢀꢀꢀꢀꢀꢀꢀꢀꢀꢀꢀꢀꢀꢀꢀꢀꢀꢀꢀꢀꢀꢀꢀ
152
51.流水线
ꢀꢀꢀꢀꢀꢀꢀꢀꢀꢀꢀꢀꢀꢀꢀꢀꢀꢀꢀꢀꢀꢀꢀꢀꢀ
20
52.载具
ꢀꢀꢀꢀꢀꢀꢀꢀꢀꢀꢀꢀꢀꢀꢀꢀꢀꢀꢀꢀꢀꢀꢀꢀꢀꢀꢀ
30
53.定位部
ꢀꢀꢀꢀꢀꢀꢀꢀꢀꢀꢀꢀꢀꢀꢀꢀꢀꢀꢀꢀꢀꢀꢀꢀꢀ
31
54.工件
ꢀꢀꢀꢀꢀꢀꢀꢀꢀꢀꢀꢀꢀꢀꢀꢀꢀꢀꢀꢀꢀꢀꢀꢀꢀꢀꢀ
40
55.流水支架
ꢀꢀꢀꢀꢀꢀꢀꢀꢀꢀꢀꢀꢀꢀꢀꢀꢀꢀꢀꢀꢀꢀꢀ
50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61.请同时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机构10,用于定位流水线20传送的载具30,以使载具30与装载在载具30上的工件40(如手机、平板等)发生分离。载具30
上设有用于卡持工件40的定位部31。当定位部31在受力时,定位部31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工件40与定位部31为分离状态;当定位部31未受力时,定位部31处于收紧状态,此时,工件40则被卡持于定位部31中。流水线20位于流水支架50上。
62.请一并参见图3,定位机构10包括支撑架11、第一传感器12、第二传感器13及定位组件14。支撑架11架设于流水线20。第一传感器12设于支撑架11,用于感应载具30。第二传感器13设于支撑架11,用于感应载具30上装载的工件40。定位组件14包括定位驱动器141和与定位驱动器141连接的定位件142,定位驱动器141设置于支撑架11,第一传感器12和第二传感器13均与定位驱动器141连接。第一传感器12用于在感应到载具30时启动定位驱动器141,以使定位驱动器141驱动定位件142定位在载具的定位部31;第二传感器13用于在感应到载具30上出现工件变化时启动定位驱动器141,以使定位驱动器141驱动定位件142复位。工件变化包括载具30上由装载有工件40转变为工件40被移除,或由未装载工件40转变为工件40被装载至载具30上。
63.上述定位机构10中,利用第一传感器12感应载具30并启动定位驱动器141,以使定位驱动器141驱动定位件142定位在载具30的定位部31,使得载具30的定位部31呈张开状态,使得载具30的定位部31与装载的工件40脱离,或将工件40装载至空的定位部31。利用第二传感器13感应载具30上工件40的变化,并启动定位驱动器141,以使定位驱动器141驱动定位件142复位,定位部31呈收紧状态,以完成定位部31复位或对装载工件40的固定。上述定位机构10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且使用的支撑架11、第一传感器12、第二传感器13成本较低。
64.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架11包括第一支架111,第一支架111架设于流水线20,第一支架111位于定位组件14沿流水线20传输方向的下游,第一传感器12设于第一支架111。
6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1包括止挡件1111,止挡件1111用于止挡载具30,第一传感器12与止挡件1111连接。
66.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2为压力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12因受到载具30触碰而发生压力变化时,第一传感器12触发定位驱动器141驱动定位件142向下运动按压载具30的定位部31,使工件40与载具30的定位部31分离。
67.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机构10还包括导向件15,导向件15与支撑架11连接,用于将流水线20传输的载具30向定位组件14引导。
68.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架11还包括第二支架112,第二支架112架设于流水线20,第二支架112、第一支架111沿流水线20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导向件15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11连接,导向件15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112连接。
69.请继续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12包括第一固定杆1121、支撑杆1122及第二固定杆1123,第一固定杆1121、支撑杆1122及第二固定杆1123依次连接形成u型。第一固定杆1121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于流水线20所在的流水支架50上。
70.在一实施例中,导向件15设有弧形部151,弧形部151与第二支架112连接,弧形部151用于将载具30由第二支架112导向至定位组件14直至由止挡件1111止挡。
71.如此,利用弧形部151对流至第二支架112的载具3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载具30与导向件15直接碰撞产生损坏。本实施例中,弧形部151连接于支撑杆1122的下侧。
72.在一实施例中,弧形部151在第一方向的尺寸沿流水线20的传输方向逐渐变大,其中,第一方向与流水线20的传输方向相垂直。
73.如此,可利用弧形部151尺寸渐变的设置,将流至导向件15的载具30逐步导引至第一支架111的止挡件1111处。
74.在一实施例中,导向件1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板152,两个导向板152之间的间隙可调节。可以在导向板152的两侧设置弧形部151。导向板152与弧形部15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单独的部件。
75.本实施例中,每个导向板1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卡槽配合,即第一支架111上设有与导向板152的一端相适配的第一卡槽(图未示),第二支架112上设有与导向板152的另一端相适配的第二卡槽(图未示),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沿流水线20的传输方向的位置相对应,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使得两个导向板152之间的间隙可调节。
76.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架11还包括承载件113,承载件113设于导向件15上,定位组件14设于承载件113上。
77.本实施例中,定位驱动器141可以为气缸,定位件142连接于气缸的输出端,定位驱动器141安装在承载件113上且位于流水线20的上方,定位件142与载具30的定位部31的形状相适配。
78.在一实施例中,承载件113包括两个承载板1131,两个承载板1131沿流水线20的传输方向间隔设置,定位组件14为两组,两组定位组件14分别设于导向件15的两侧。如图3所示,左侧的一组定位组件14用于对被导向件15引导至左侧的载具30进行操作,右侧的一组定位组件14用于对被导向件15引导至右侧的载具30进行操作。每组定位组件14包括两个定位单元140,例如图3所示的右侧,该右侧的定位组件14包括沿流水线20的传输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单元140,这两个定位单元140分别连接至两个承载板1131。
79.本实施例中,每个承载板1131包括两个承载块1132,两个承载块1132分别位于两个导向板152上,每个承载块1132上设有一个定位单元140。如此,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承载块1132上的两个定位单元140可完成一个载具30的定位,使得定位机构10可同时完成两个载具30的定位,可提高定位机构10的作业效率。
80.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3,定位机构10通过支撑架11连接在流水支架50上,使得定位组件14位于流水线20的上方,利用定位机构10取出载具30上的工件40的作业流程大致如下:
81.带有工件40的载具30在流水线传输作用下流动至定位机构10,在导向件15中弧形部151的导引下经过第二支架112,流动至定位组件14的下方;此时,载具30抵接于第一支架111中的止挡件1111上,设于止挡件1111上的第一传感器12受到载具30力的作用,并将信号传递至定位驱动器141,定位驱动器141在接收到信号后启动,驱动定位件142向下运动并按压至载具30上的定位部31;定位部31在受力后呈张开状态,人工或利用机械将工件40取出,第二传感器13检测到载具30上的工件40发生了变化,并将信号传递至定位驱动器141;定位驱动器141在接收到信号后驱动定位件142上升复位,定位部31恢复收紧状态,人工或利用机械将空置的载具30转移至下一流程。
82.进一步地,利用定位机构10将工件40装载至载具30上的作业流程大致如下:
83.空置的载具30在流水线传输作用下流动至定位机构10,在导向件15中弧形部151的导引下经过第二支架112,流动至定位组件14的下方;此时,载具30抵接于第一支架111中的止挡件1111上,设于止挡件1111上的第一传感器12受到载具30力的作用,并将信号传递至定位驱动器141,定位驱动器141在接收到信号后启动,驱动定位件142向下运动并按压至载具30上的定位部31;定位部31在受力后,呈张开状态,人工或利用机械将工件40装载至载具30上,第二传感器13检测到载具30上的工件40发生了变化,并将信号传递至定位驱动器141;定位驱动器141在接收到信号后驱动定位件142上升复位,定位部31恢复收紧状态,工件40被定位部31卡持固定,人工或利用机械将带有工件40的载具30转移至下一流程。
8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
8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