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装置和物流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7973发布日期:2022-06-21 22:0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装置和物流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物流传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牵引装置和物流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牵引装置的牵引方式通常为将一个或多个被驱动物体固定在挠性牵引索(如钢丝绳、链条或同步带)上,挠性牵引索布置为线性轨道或封闭环状轨道,挠性牵引索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移动或转动,进而带动被驱动物体的移动。
3.由于挠性牵引索上连接被驱动物体,这就使得挠性牵引索在连接处与驱动电机不能正常接触,而且,附加物尺寸越大、被驱动物体之间的间隔越小,所引起的问题就越严重。为避让此类连接位置,驱动装置或采取特殊的避让措施,或采取在此类连接位置处停止对挠性牵引索的驱动。采取特殊的避让措施,会使牵引装置的成本增加以及性能降低;在连接位置处停止对挠性牵引索的驱动,使得挠性牵引索无法实现连续运动。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尽可能减少对挠性牵引索避让,并能够使挠性牵引索实现连续运动的牵引方式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装置,其能够尽可能减少对挠性牵引索避让,为挠性牵引索实现不间断连续牵引提供最大的可能性。该牵引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牵引装置,包括:
7.载具和轨道,所述轨道配置出所述载具的运动轨迹;
8.受力索,其上布置多个用于连接载具的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受力索的轨迹布置与所述轨道的轨迹布置对应;
9.动力索,布置在所述受力索的附近,其轨迹布置与所述受力索的轨迹布置相同;
10.第二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动力索和所述受力索;
11.牵引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动力索转动;所述受力索在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带动下随所述动力索移动,所述动力索带动所述载具在所述轨道上移动。
1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载具的运动轨迹为预定长度的曲线路径;或者
13.所述载具的运动轨迹为封闭环状,在驱动所述动力索转动时,所述牵引动力装置对所述动力索与所述连接结构的连接处进行避让。
1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受力索与所述动力索的结构相同;或者所述受力索与所述动力索的结构不同。
1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受力索与所述动力索的结构相同时,所述受力索与所述动力索共用一个导向装置;
16.所述受力索与所述动力索的结构不同时,所述受力索与所述动力索的导向装置结构不同。
1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个数为一个。
18.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牵引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动力索的方式为啮合驱动。
19.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物流传输系统,包括第二方面中所述的任一项牵引装置。
2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将一根牵引索用动力索和受力索两根功能索替代,动力索与牵引动力装置啮合;载具均安装在受力索上。受力索移动则载具跟随其移动,受力索不与牵引动力装置连接,牵引动力装置与载具和受力索的连接点不会产生干涉。由于载具均安装在受力索上,受力索与动力索仅通过一个连接机构连接,因此该牵引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动力索上需避让牵引动力装置的连接节点,进而减少牵引动力装置的使用数量,为使动力索实现不间断连续牵引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本技术中的牵引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受力索与动力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受力索与动力索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受力索与动力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现有技术中,被驱动物体通常被直接连接在挠性牵引索以使其跟随挠性牵引索移动,而本技术的发明人发现,正是由于直接将被驱动物体连接在挠性牵引索上才引发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若将被驱动物连接在非牵引性结构上,由挠性牵引索带动非牵引性结构移动,进而实现对被驱动物的间接牵引,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挠性牵引索避让情况的出现,进而提高牵引装置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在驱动装置合理配置的情况下
可使挠性牵引索实现不间断连续牵引。
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牵引方法,具体包括:将一根牵引索用动力索和受力索两根功能索替代,动力索用于与牵引动力装置啮合,受力索用于与载具连接。动力索与受力索之间设置一个连接机构。驱动动力索转动,受力索在连接机构的带动下随动力索移动。
3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载具均安装在受力索上,受力索移动则载具跟随其移动,受力索不与牵引动力装置连接,则牵引动力装置与载具和受力索的连接点不会产生干涉,将受力索通过一个连接机构连接在牵引索上,动力索在被驱动移动时,受力索随动力索的移动而移动。由于载具均安装在受力索上,受力索与动力索仅通过一个连接机构连接,因此该牵引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动力索上需避让牵引动力装置的连接节点,进而减少牵引动力装置的使用数量,为使动力索实现不间断连续牵引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利用该牵引方法的装置结构简单,牵引动力装置使用量少,生产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动力索的轨迹为预定长度的曲线路径,受力索、承载载具的承载轨道的轨迹均与动力索的轨迹相同且对应布置。
3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动力索、受力索和承载轨道的轨迹为预定长度的曲线路径,该曲线路径可为直线路径,也可为包括多个弯折或弧线路径构成的曲线路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于动力索、受力索和承载轨道预定长度的曲线形状不做具体限定,曲线路径的具体形状可根据生产需求适应性调整。
3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动力索的轨迹为封闭环状,受力索、承载载具的承载轨道的轨迹均与动力索的轨迹相同且对应布置。在驱动动力索转动时,牵引动力装置对动力索与连接结构的连接处进行避让。
35.在牵引轨迹中,动力索的轨迹为封闭环状,对应地,承载轨道的轨迹也为环状,在牵引动力装置可对动力索与连接结构的连接处进行避让时,环状轨道可实现载具等的连续循环。
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牵引动力装置需对动力索与连接结构的连接处进行避让包括利用两个驱动装置构成牵引动力装置。两个驱动装置被配置成:在连接结构到达其中一个正在工作的驱动装置预定距离时,另一个驱动装置逐渐接触并驱动动力索,正在工作的驱动装置逐渐远离动力索,并在连接结构到达之前完全脱离动力索,另一个驱动装置驱动动力索,使动力索实现无阻挡移动。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动力索和受力索的结构相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动力索和受力索采用相同的结构,在动力索和受力索的轨迹为封闭环状时,动力索和受力索可采用相同的导向结构,从而使结构简化,节约生产成本。
3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牵引装置。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牵引装置包括受力索100、动力索200、载具300、轨道400、第一连接结构500、第二连接结构600和牵引动力装置700。
39.轨道400配置出载具300的运动轨迹。受力索100上布置多个用于连接载具300的第一连接机构。受力索100的轨迹布置与轨道400的轨迹布置对应。动力索200布置在受力索100的附近,其轨迹布置与受力索100的轨迹布置相同。第二连接结构600用于连接动力索200和受力索100。牵引动力装置700用于驱动动力索200移动。牵引动力装置700驱动动力索
200移动时,受力索100在第二连接机构的带动下随动力索200移动,动力索200带动载具300在轨道400上移动。
40.参见图1,载具300的运动轨迹为预定长度的曲线路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于载具300的运动轨迹的曲线形状不做具体限定,曲线路径也可设置为直线路径,多个弯折或弧线路径构成的曲线路径等,载具300的运动轨迹的具体形状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4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参见图2,示出了另一种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载具300的运动轨迹为封闭环状。在轨道400相对的两个边侧上设置牵引动力装置700。在驱动动力索200转动时,每个牵引动力装置700会对动力索200与第二连接结构600的连接处进行避让。在其中一个牵引动力装置700对动力索200与第二连接结构600的连接处进行避让时,另一个牵引动力装置700会对动力索200进行牵引驱动。两个牵引动力装置700轮流对动力索200进行驱动,实现载具300的连续牵引。
4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可以都采用同步带结构,也可都采用钢丝绳结构,亦可都采用链轮结构。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相同,则由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构成的牵引索结构简单,易于连接等,且在动力索200和受力索100的轨迹为封闭环状时,动力索200和受力索100可采用相同的导向结构,从而使结构简化,节约生产成本。
43.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也可以不同,例如,受力索100可以为同步带、钢丝绳、链轮中的任一种,动力索200为同步带、钢丝绳、链轮中的一种但与受力索100结构不同。
44.对于不同的动力索200,牵引动力装置700才采用的驱动方式也有所不同。当动力索200为同步带时,牵引动力装置700驱动同步带的方式为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驱动同步带齿轮、进而驱动同步带转动。当动力索200为钢丝绳时,牵引动力装置700驱动钢丝绳的方式为采用摩擦轮产生的摩擦力来驱动钢丝绳转动。当动力索200为链条时,牵引动力装置700驱动链条的方式为采用链轮来驱动钢丝绳转动。不论采用哪种驱动方式,牵引动力装置700仍需对动力索200与第二连接结构600的连接处进行避让。
4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牵引动力装置700对动力索200与第二连接结构600的连接处进行避让包括利用两个驱动装置构成牵引动力装置700。两个驱动装置被配置成:在连接结构到达其中一个正在工作的驱动装置预定距离时,另一个驱动装置逐渐接触并驱动动力索200,正在工作的驱动装置逐渐远离动力索200,并在连接结构到达之前完全脱离动力索200,另一个驱动装置驱动动力索200,使载具300实现不间断牵引。
4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相同。在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相同时,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共用一个导向装置。共用一个导向装置,可使得牵引装置的结构简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47.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不同时,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所采用的导向装置的结构亦不同。
48.第二连接结构600的个数为一个。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连接结构600连接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第二连接结构600为板状结构,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均采用钢丝绳结构,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穿设在第二连接结构600上并与第二连接结构600相对固定。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平行设置并可构造出一个第
一平面。第一平面与轨道400构造出的支撑面平行。
49.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第二连接结构600连接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第二连接结构600仍为板状结构,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均采用钢丝绳结构,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穿设在第二连接结构600上并与第二连接结构600相对固定。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平行设置并可构造出一个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轨道400构造出的支撑面垂直。
50.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第二连接结构600连接受力索100与动力索2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动力索200为同步带,受力索100为钢丝绳。第二连接结构600包括连接板210、第一齿板220、第二齿板230、压板240、第一压块610、第二压块620和连接部630。连接板210与第二压块620连接,第一压块610设置有一个安装面,安装面上开设有贯穿第一压块610的凹槽640,用于嵌设受力索100。第一齿板220和第二齿板230用于将开口的同步带连接成闭环动力索200。压板240、同步带的始端部分310、第一齿板220、连接板210、同步带300的末端部(由于遮挡未能示出)、第二齿板230沿同步带的厚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并固定连接。同步带设置在钢丝绳100上方预定位置。第一压块610和第二压块620在固定后钢丝绳与凹槽64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连接部630设置在第二压块620上并与第一压块610错位布置,用于与载具300连接。
5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连接结构600中,第一齿板220和第二齿板230用于将开口的同步带连接成闭环动力索200。在同步带不需要制作成闭环动力索,而是为预定长度的曲线动力索时,只需要一个齿板结构和同步带卡合即可,相当于图5中的第一齿板220和压板240与同步带配合,或者第二齿板230和连接板210与同步带配合。
5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块610和第二压块620可通过螺母固定,也可通过其他部件或结构固定,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3.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物流传输系统,其包括采用如上任一结构的牵引装置。
5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