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2.在液晶面板行业的组装流水线中,对原点的误差要求很高。
3.装载液晶面板的收纳盒被运输到坐标调整工位处,收纳盒被支撑装置支撑,然后通过左右两侧的伸缩机构推动收纳盒,从而调整收纳盒的位置。
4.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纳盒具有一定自重,故在横向移动过程中会与固定的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不易于原点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支撑装置,以缓解现有液晶面板横向移动过程中会与固定的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不易于原点的定位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动支撑装置,包括:本体、轴承固定轴、底座和平面轴承,所述本体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本体呈筒状,且内部具有水平活动空间;
7.所述轴承固定轴位于所述水平活动空间内部,所述轴承固定轴的顶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轴承固定轴的侧面与所述本体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拉簧,多个拉簧沿所述轴承固定轴的周向排布;所述平面轴承位于所述轴承固定轴的底面和底座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固定轴的周向外侧上转动连接有拉簧拉片,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拉簧拉片上,以使所述轴承固定轴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旋转。
9.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和本体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的隔片。
10.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连接有绝缘盖帽。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平面轴承的内圈的内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连接有轴承盘,所述限位块和平面轴承均位于所述轴承盘的上方。
13.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周向侧壁和位于所述周向侧壁内侧的活塞圈,所述活塞圈能够相对于所述周向侧壁进行上下方向的运动;
14.所述周向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所述周向侧壁的内侧壁和所述活塞圈的周向外侧壁围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充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15.所述轴承固定轴的底端设置有活塞盘,所述活塞盘底面与平面轴承连接,所述活塞盘位于所述活塞圈的下方;
16.所述第一充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一腔室充气,以使所述活塞圈向下运动,并压接在所述活塞盘上;所述第二充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二腔室充气,以使所述活塞圈向上运动,并与活塞盘分离。
17.进一步的,所述周向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活塞圈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18.所述活塞圈上位于所述环形凸起上下两侧的侧壁与所述周向侧壁之间,以及环形凸起顶面和环形凹陷的底面之间均具有密封圈;
19.所述环形凸起的厚度值小于所述环形凹陷的宽度值,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上表面与所述环形凹陷的环形定面之间为第一腔室,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下表面与所述环形凹陷的环形底面之间为第二腔室。
20.进一步的,所述周向侧壁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围成所述环形凹陷,且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之间具有密封圈。
21.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螺栓连接。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支撑装置包括:本体、轴承固定轴、底座和平面轴承,轴承固定轴的周向外侧与本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多个拉簧连接,并且轴承固定轴的底部压在平面轴承上,因此,轴承固定轴可以相对于本体在水平活动空间内横向运动,并且移动后还在可以在拉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装载液晶面板的收纳盒可以被支撑在工作台上,当收纳盒受到定位装置的推动时,收纳盒可以随着工作台一起在水平方向上浮动,收纳盒与工作台之间不会产生滑动摩擦,避免浮动支撑装置的支撑面磨损,浮动支撑装置的耗损降低,原点定位会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6.图3为图2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7.图标:100
‑
本体;110
‑
上部分;120
‑
下部分;130
‑
固定螺栓;200
‑
轴承固定轴;210
‑
拉簧拉片;220
‑
o型圈;230
‑
活塞盘;300
‑
底座;310
‑
限位块;320
‑
轴承盘;400
‑
平面轴承;500
‑
工作台;510
‑
隔片;511
‑
筒状限位边沿;520
‑
绝缘盖帽;600
‑
拉簧;700
‑
活塞圈;710
‑
第一充气口;720
‑
第二充气口;730
‑
第一腔室;740
‑
第二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支撑装置,可以用于支撑装载液晶面板的收纳盒,还可以用于支撑其他需要进行原点定位的部件。
30.浮动支撑装置包括:本体100、轴承固定轴200、底座300和平面轴承400,所述本体100的底端与所述底座30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
31.所述本体100呈筒状,且内部具有水平活动空间,所述轴承固定轴200位于所述水平活动空间内部,所述轴承固定轴200的顶端连接有工作台500,工作台500用于支撑收纳盒。
32.所述轴承固定轴200的侧面与所述本体100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拉簧600,拉簧600沿轴承固定轴200的径向延伸,拉簧600的数量可以为4、6、8或者更多条,多个拉簧600沿所述轴承固定轴200的周向排布,周向相邻两个拉簧600之间的圆心角相同。所述平面轴承400位于所述轴承固定轴200的底面和底座300之间。
33.轴承固定轴200的周向外侧与本体100的内壁之间通过多个拉簧600连接,并且轴承固定轴200的底部压在平面轴承400上,因此,轴承固定轴200可以相对于本体100在水平活动空间内横向运动,并且移动后还在可以在拉簧600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可以将四个浮动支撑装置放置在传送带的路径上,当装载液晶面板的收纳盒的四角分别运动到四个浮动支撑装置上后,收纳盒被支撑在工作台500上,启动收纳盒左右两侧的推动机构,收纳盒可以随着工作台500一起在水平方向上浮动,可以在水平方面上调整收纳盒的位置,该装置可实现工作台在水平面上5
‑
100毫米范围内的移动。收纳盒与工作台500之间不会产生滑动摩擦,避免浮动支撑装置的支撑面磨损,浮动支撑装置的耗损降低,原点定位会更加准确。
34.所述轴承固定轴200的周向外侧上转动连接有拉簧拉片210,所述拉簧6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拉簧拉片210上,以使所述轴承固定轴200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100旋转。
35.拉簧拉片210呈环状,其中间具有安装孔,轴承固定轴200的上端侧壁上具有阶梯型的支撑台面,拉簧拉片210套在轴承固定轴200上并支撑在支撑台面上方,轴承固定轴200的侧壁上还具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套接有o型圈220,所述o型圈220与所述支撑台面夹持所述拉簧拉片210。拉簧拉片210可以相对于轴承固定轴200转动,但不能相对于轴承固定轴200上下运动,拉簧600的一端与本体100连接,另一端与拉簧拉片210连接,从而使轴承固定轴200可以相对于本体100旋转,即支撑在工作台500上的收纳盒可以转动。
36.所述工作台500和本体100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的隔片510。
37.本体1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向外侧凹陷的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内具有拉簧600连接部,拉簧600的一端伸入到环形安装槽内与拉簧600连接部连接。工作台500的下表面与本体100的顶端具有一定的间隙,利用隔片510可以填充上述间隙,隔片510的环形内侧具有向下延伸的筒状限位边沿511,筒状限位边沿511伸入到本体100的上端开口内侧,筒状限位边沿511的外径小于本体100的上端开口的内径,筒状限位边沿511可以在本体100的上端开口内滑动。
38.所述工作台500的上表面连接有绝缘盖帽520,绝缘盖帽520的材质可以聚丙烯。
39.所述底座300上设置有限位块310,所述限位块310位于所述平面轴承400的内圈的内侧,平面轴承400的上方被轴承固定轴200压住,位于底座300中间位置的限位块310可以避免平面轴承400从而轴承固定轴200的下方滑出,限位块310的材质可以为橡胶,具有一定的减震的作用,即平面轴承400降低平面轴承400与限位块310之间的碰撞力。
40.所述底座300上连接有轴承盘320,所述限位块310和平面轴承400均位于所述轴承
盘320的上方,轴承盘320与底座30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
41.所述本体100包括周向侧壁和位于所述周向侧壁内侧的活塞圈700,所述活塞圈700能够相对于所述周向侧壁进行上下方向的运动;所述周向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充气口710和第二充气口720,所述周向侧壁的内侧壁和所述活塞圈700的周向外侧壁围成第一腔室730和第二腔室740,所述第一充气口710与所述第一腔室730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口720与所述第二腔室740连通;所述轴承固定轴200的底端设置有活塞盘230,所述活塞盘230底面与平面轴承400连接,所述活塞盘230位于所述活塞圈700的下方;所述第一充气口710用于向所述第一腔室730充气,以使所述活塞圈700向下运动,并压接在所述活塞盘230上;所述第二充气口720用于向所述第二腔室740充气,以使所述活塞圈700向上运动,并与活塞盘230分离。
42.活塞圈700的周向外侧壁与本体100的周向内侧壁之间上下滑动连接,活塞圈700可以相对于本体100在上下方向运动10
‑
20毫米,并且在二者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730和第二腔室740,第一腔室730可以包括由轴向侧壁形成的顶面和由活塞圈700侧壁形成的底面,通过第一充气口710对第一腔室730充气后,活塞圈700可以相对于本体100向下运动;同理,第二腔室740可以包括由活塞圈700侧壁形成的顶面和由周向侧壁形成的底面,通过第二充气口720对第二腔室740充气后,活塞圈700可以相对于本体100向上运动。当活塞圈700与活塞盘230分离时,轴承固定轴20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自由横向移动,而当活塞圈700下降并压在活塞盘230上时,轴承固定轴200被固定,同理,当第一腔室730放气,而第二腔室740充气时,活塞圈700向上运动,活塞圈700与活塞盘230分离,轴承固定轴200又可以自由运动了。
43.具体的,所述周向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活塞圈700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活塞圈700上位于所述环形凸起上下两侧的侧壁与所述周向侧壁之间,以及环形凸起顶面和环形凹陷的底面之间均具有密封圈;所述环形凸起的厚度值小于所述环形凹陷的宽度值,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上表面与所述环形凹陷的环形定面之间为第一腔室730,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下表面与所述环形凹陷的环形底面之间为第二腔室740。
44.活塞圈70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活塞盘230抵接的橡胶圈,用于增加摩擦力。
45.活塞圈700的环形凸起可以在环形凹陷内上下运动,环形凸起和环形凹陷之间在竖向上形成第一腔室730和第二腔室740,位于第一腔室730上下两侧的两个密封圈确保第一腔室730的密封性。位于第二腔室740上下两侧的两个密封圈确保第二腔室740的密封性。
46.为了方便活塞圈700的安装,所述周向侧壁包括上部分110和下部分120,所述上部分110和下部分120围成所述环形凹陷,可以先将活塞圈700与下部分120连接,然后再将上部分110盖在上部分110上方,确保环形凸起位于上部分110和下部分120形成的环形凹陷内,然后可以利用螺栓将上部分110和下部分120连接。为了提高气密性,所述上部分110和下部分120之间具有密封圈。
47.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分110和所述下部分120通过固定螺栓130连接,所述固定螺栓130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拉簧600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拉簧600的一端可以钩挂在固定螺栓130上,结构设计简单,节省了零部件。
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