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6408发布日期:2022-04-22 09:4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带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2.口罩是一种以预防某些呼吸道传染性微生物传播、保护身体健康为目的的呼吸防护用品。为了实现口罩的佩戴,口罩上设置有耳带。
3.现有技术中的耳带是采用专门的耳带机制造的。耳带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耳带编织成型机头,并在机架的下部设置有耳带收集装置;耳带收集装置通常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集料桶结构,另一种是集料袋结构。编织时,通过将多根纱线汇集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中,从而编织出耳带;编织出的耳带落入机架下部设置的集料桶或集料袋中进行储存。为了方便耳带的使用,通常还需要将收集在集料桶或集料袋中的耳带拿到专门的收卷设备上制成耳带的盘卷,供口罩生产线使用。
4.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耳带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耳带的编织与耳带的收卷是分别在两台不同的设备上先后完成的,导致其生产效率较低。另外,临时储存的耳带还容易出现缠绕打结现象,有可能导致整桶或整袋的耳带无法使用。
5.本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现全新开发出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该新型耳带机实现了耳带编织与收卷的一体化,其自动化程度好、生产效率高、可靠性好。该新型耳带机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之一是如何结合一体化收卷机的新型结构来实现一体化耳带机的往复收卷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旨在实现一体化耳带机的往复收卷功能。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耳带机的机架上的导向轴、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的导向圆柱、开设在所述导向圆柱外圆上的用于实现编织后的耳带在收卷时沿所述导向圆柱的轴向往复移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导向圆柱外圆上的右螺旋导向槽和左螺旋导向槽,且所述右螺旋导向槽与所述左螺旋导向槽在所述导向圆柱的外圆两端部位相连通。
8.为了使得收卷时耳带的换向移位更顺畅,所述右螺旋导向槽与所述左螺旋导向槽之间在所述导向圆柱的外圆两端部位分别通过过渡导向槽实现平滑连通。
9.优选的,所述右螺旋导向槽、左螺旋导向槽和过渡导向槽均为轴向截面为梯形的梯形导向槽。
10.上述梯形导向槽结构对于耳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得耳带在右螺旋导向槽与左螺旋导向槽的交叉处继续沿着原来的螺旋导向槽进行导向而不会进入反方向的螺旋导向槽内,从而提高了导向的可靠性。
11.优选的,所述梯形导向槽的两个槽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
°

12.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耳带导向机构的导向轴的导向槽内还设置有耳带导向负压贴紧装置,所述耳带导向负压贴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轴内部的空腔、设置在所述导向圆柱的导向槽槽底且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数量连通所述导向轴内部空腔的连通孔、通过胶接安装在所述连通孔内的透气海绵塞,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导向轴内部空腔的中央回转接头,所述导向轴内部空腔通过所述中央回转接头和气动管路连接真空发生器。
13.优选的,为了增强透气海绵塞的透气性能,所述透气海绵塞沿所述透气海绵塞的轴向设置有多个针刺穿孔。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对轴承座,所述导向轴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一对轴承座上。
1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结构实现所述导向轴的转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伺服减速电机,所述伺服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导向圆柱上分别设置有同步带轮,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带。
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耳带机上的收卷辊弹性压靠在所述导向轴上的导向圆柱上。
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多根纱线编织成耳带的耳带编织成型机头,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的下方设置有耳带引导套,从所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输出的耳带向下经过所述耳带引导套的内孔后进入所述导向圆柱的导向槽,最后连接在所述收卷辊上。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导向圆柱转动时,位于导向圆柱的螺旋导向槽内的耳带会随着螺旋导向槽的位置变化而发生沿导向圆柱轴向的移位,且耳带在右螺旋导向槽内的移位方向与耳带在左螺旋导向槽内的移位方向相反,耳带移位至过渡导向槽内时使得耳带的移位换向,由此实现了耳带的往复移位,这种耳带的往复移位配合耳带机上收卷辊的收卷动作,进一步实现了耳带在收卷辊上的均匀收卷。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一体化耳带机的新型结构,
20.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结合一体化耳带机的新型结构,通过在导向圆柱上设置右螺旋导向槽、左螺旋导向槽和过渡导向槽,实现一体化耳带机的往复收卷功能。
21.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带有导向槽的导向圆柱结构相比传统的往复导向机构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成本低,而更小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一体化耳带机上的多工位收卷机构的紧凑布置。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耳带导向机构的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图2中的u型摆动臂与限位开关、拉紧弹簧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图2中的耳带穿过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再连接到导向圆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机架,2、导向轴,3、导向圆柱,4、导向槽,5、收卷辊,6、定位支座,7、定位轴,8、u型摆动臂,9、拉紧弹簧,10、限位开关,11、凸轮控制面,12、开关触头,13、右螺旋导向槽,14、左螺旋导向槽,15、过渡导向槽,16、轴承座,17、伺服减速电机,18、同步带轮,19、同步传动带,20、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1、耳带引导套,22、第一穿线环,23、第二穿线环,24、顶头,25、多个耳带编织工位,26、多个收卷工位,27、中间支承,28、透气海绵塞,29、导向轴内部空腔,30、中央回转接头,31、耳带,32、挂钩臂,33、挂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8.实施例1:
2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耳带导向机构的实施例,包括转动设置在耳带机的机架1上的导向轴2、设置在所述导向轴2上的导向圆柱3、开设在所述导向圆柱3外圆上的用于实现编织后的耳带31在收卷时沿所述导向圆柱3的轴向往复移位的导向槽4,所述导向槽4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导向圆柱3外圆上的右螺旋导向槽13和左螺旋导向槽14,且所述右螺旋导向槽13与所述左螺旋导向槽14在所述导向圆柱3的外圆两端部位相连通。
30.为了使得收卷时耳带的换向移位更顺畅,所述右螺旋导向槽13与所述左螺旋导向槽14之间在所述导向圆柱3的外圆两端部位分别通过过渡导向槽15实现平滑连通。
31.优选的,所述右螺旋导向槽13、左螺旋导向槽14和过渡导向槽15均为轴向截面为梯形的梯形导向槽。
32.上述梯形导向槽结构对于耳带31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得耳带31在右螺旋导向槽13与左螺旋导向槽14的交叉处继续沿着原来的螺旋导向槽进行导向而不会进入反方向的螺旋导向槽内,从而提高了导向的可靠性。
33.优选的,所述梯形导向槽4的两个槽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
°

34.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耳带导向机构的导向轴2的导向槽4内还设置有耳带导向负压贴紧装置,所述耳带导向负压贴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轴2内部的空腔29、设置在所述导向圆柱3的导向槽4槽底且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数量连通所述导向轴2内部空腔29的连通孔、通过胶接安装在所述连通孔内的透气海绵塞28,所述导向轴2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导向轴2内部空腔29的中央回转接头30,所述导向轴2内部空腔29通过所述中央回转接头30和气动管路连接真空发生器。
35.优选的,为了增强透气海绵塞28的透气性能,所述透气海绵塞28沿所述透气海绵塞28的轴向设置有多个针刺穿孔。
36.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一对轴承座16,所述导向轴2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一对轴承座16上。
37.本实施例通过以下结构实现所述导向轴2的转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伺服减速电机17,所述伺服减速电机17的输出轴和所述导向圆柱3上分别设置有同步带轮18,两个所述同步带轮18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带19。
38.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带机上的收卷辊5弹性压靠在所述导向轴2上的导向圆柱3上。
39.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多根纱线编织成耳带的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0,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0的下方设置有耳带引导套21,从所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0输出的耳带31向下经过所述耳带引导套21的内孔后进入所述导向圆柱3的导向槽4,最后连接在所述收卷辊5上。
4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导向圆柱3转动时,位于导向圆柱3的螺旋导向槽4内的耳带会随着螺旋导向槽4的位置变化而发生沿导向圆柱3轴向的移位,且耳带31在右螺旋导向槽13内的移位方向与耳带31在左螺旋导向槽14内的移位方向相反,耳带31移位至过渡导向槽15内时使得耳带31的移位换向,由此实现了耳带31的往复移位,这种耳带31的往复移位配合耳带机上收卷辊5的收卷动作,进一步实现了耳带31在收卷辊5上的均匀收卷。
41.实施例2:
42.如图1至4所示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耳带导向机构的编织收卷一体化耳带机的实施例,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部的耳带编织部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1下部的耳带收卷部件;所述耳带收卷部件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耳带编织部件下方位置的耳带导向机构、连接所述耳带导向机构的耳带收卷机构;所述耳带导向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导向轴2、设置在所述导向轴2上的导向圆柱3、开设在所述导向圆柱3外圆上的用于实现编织后的耳带31在收卷时沿所述导向圆柱3的轴向往复移位的导向槽4;所述耳带收卷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且弹性压靠在所述导向圆柱3上并随所述导向圆柱3的转动而转动的收卷辊5。
43.作为本实施例中耳带收卷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耳带收卷机构还包括通过定位支座6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定位轴7、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轴7上的u型摆动臂8,所述收卷辊5转动设置在所述u型摆动臂8的u型空挡之间;在所述机架1与所述u型摆动臂8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收卷辊5弹性压靠在所述导向圆柱3上的拉紧弹簧9。
44.具体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一对定位支座6,所述定位轴7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一对定位支座6上。
45.优选的,一对所述定位支座6分置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
46.为了在收卷过程中减小收卷辊5与导向圆柱3之间的弹性压靠力的变化,在收卷辊5的收卷直径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维持弹性压靠力的稳定,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拉紧弹簧9为牵引式气弹簧。
47.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摆动臂8上连接有挂钩臂32,所述挂钩臂32上设置有挂钩孔33,所述拉紧弹簧9与所述挂钩孔33相连接。
48.优选的,所述挂钩孔33的数量为多个且在所述挂钩臂32上间隔布置。
49.为了实现收卷辊5满卷后的自动停机,所述耳带收卷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限位开关10和设置在所述u型摆动臂8上的凸轮控制面11,所述限位开关10的开关触头12与所述凸轮控制面11相连接。
50.随着收卷的进行,收卷有耳带的收卷辊5外径越来越大,从而使得u型摆动臂8逐渐上抬,达到极限位置时u型摆动臂8上的凸轮控制面11将所述限位开关10的开关触头12压下,限位开关10的开关触头12被压下的信号送至耳带机的控制系统,通过耳带机控制系统使得耳带编织部件与耳带收卷部件同时停止动作。
51.优选的,所述凸轮控制面11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摆动臂8上且与所述定位轴7同轴的一段圆弧面、连接在所述一段圆弧面一端的一段斜面,所述一段斜面的另一端距离所述定位轴7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一段圆弧面的圆弧半径尺寸。
52.正常收卷时,限位开关10上的开关触头12是与u型摆动臂8上凸轮控制面11的一段圆弧面相接触,随着收卷直径的增大,u型摆动臂8绕所述定位轴7向上抬升,抬升至极限位置(满卷)时其凸轮控制面11的一段斜面将限位开关10上的开关触头12压下,实现满卷自停。
5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4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导向圆柱3外圆上的右螺旋导向槽13和左螺旋导向槽14,且所述右螺旋导向槽13与所述左螺旋导向槽14在所述导向圆柱3的外圆两端部位相连通。
54.上述导向槽4上相互连接的右螺旋导向槽13和左螺旋导向槽14实现了收卷时耳带的往复移位,从而使得收卷辊5能够在轴向实现均匀收卷。
55.为了使得收卷时耳带31的换向移位更顺畅,所述右螺旋导向槽13与所述左螺旋导向槽14之间在所述导向圆柱3的外圆两端部位分别通过过渡导向槽15实现平滑连通。
56.优选的,所述右螺旋导向槽13、左螺旋导向槽14和过渡导向槽15均为轴向截面为梯形的梯形导向槽。
57.上述梯形导向槽结构对于耳带31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得耳带31在右螺旋导向槽13与左螺旋导向槽14的交叉处继续沿着原来的螺旋导向槽进行导向而不会进入反方向的螺旋导向槽内,从而提高了导向的可靠性。
58.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对轴承座16,所述导向轴2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一对轴承座16上;所述耳带导向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伺服减速电机17、分别设置在所述伺服减速电机17的输出轴上和所述导向圆柱3上的同步带轮18、连接在两个所述同步带轮18之间的同步传动带19。
59.优选的,一对所述轴承座16分置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
60.本实施例中的耳带导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导向圆柱3转动时,位于导向圆柱3的螺旋导向槽4内的耳带31会随着螺旋导向槽4的位置变化而发生沿导向圆柱3轴向的移位,且耳带31在右螺旋导向槽13内的移位方向与耳带31在左螺旋导向槽14内的移位方向相反,耳带31移位至过渡导向槽15内时使得耳带31的移位换向,由此实现了耳带的往复移位,这种耳带31的往复移位配合耳带机上收卷辊5的收卷动作,进一步实现了耳带31在收卷辊5上的均匀收卷。
61.上述带有导向槽4的导向圆柱3结构相比传统的往复导向机构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成本低,而更小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一体化耳带机上的多工位收卷机构的紧凑布置。
62.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带编织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部的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0和一组纱线放线筒(图中未画出),所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0的下方设置有耳带引导套21,所述一组纱线放线筒上的各条纱线汇集至所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0后编织成所述耳带31,从所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0输出的耳带31向下经过所述耳带引导套21的内孔后进入所述导向圆柱3的导向槽,最后连接在所述收卷辊5上。
63.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带导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耳带引导
套21的下方设置的第一穿线环22,设置在远离所述导向圆柱3的所述机架1下部位置的第二穿线环23,从所述耳带编织成型机头20输出的耳带31向下经过所述耳带引导套21的内孔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线环22和第二穿线环23再进入所述导向圆柱3的导向槽4,最后连接在所述收卷辊5上。
64.上述通过设置第一穿线环22和第二穿线23环优化了耳带31进入导向圆柱3和收卷辊5的角度位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耳带收卷的可靠性。
65.作为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摆动臂8的优选方案,所述u型摆动臂8为弹性u型摆动臂8,所述弹性u型摆动臂8的u型空挡内侧位置设置有一对顶头24,所述收卷辊的两端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收卷辊5通过所述中心孔可拆卸地弹性顶压在所述一对顶头24上。
66.为了提高耳带机的生产效率,所述机架1的上部设置有多个耳带编织工位25,每一耳带编织工位上对应设置有一套耳带编织部件;所述耳带收卷部件上对应设置有多个收卷工位26,所述多个收卷工位26包括设置在所述耳带导向机构的导向轴2上的多个带有所述导向槽4的导向圆柱3、设置在所述耳带收卷机构的定位轴7上的多个带有所述收卷辊5的u型摆动臂8。
67.对于具有多个收卷工位26的所述耳带收卷部件,其所述导向轴2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轴7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中间支承27,所述中间支承27与所述机架1相连接。
68.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耳带收卷部件的数量为两套且在所述机架1的下部按照上下方向进行布置,且两套所述耳带收卷部件由同一伺服减速电机17驱动。
69.为了方便操作,所述收卷工位上设置有收卷盘满信号灯和换卷复位按钮。当收卷辊5上收卷耳带至极限直径时,u型摆动臂8压下限位开关10上的开关触头12,耳带编织部件与耳带收卷部件同时停止动作,收卷盘满信号灯亮,提示进行换卷(更换收卷辊);换卷后按下换卷复位按钮,耳带编织部件与耳带收卷部件重新启动。
70.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耳带导向机构的导向轴2的导向槽内还设置有耳带导向负压贴紧装置,所述耳带导向负压贴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轴2内部的空腔29、设置在所述导向圆柱3的导向槽4槽底且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数量连通所述导向轴2内部空腔29的连通孔、通过胶接安装在所述连通孔内的透气海绵塞28,所述导向轴2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导向轴2内部空腔29的中央回转接头30,所述导向轴2内部空腔29通过所述中央回转接头30和气动管路连接真空发生器。
71.优选的,为了增强透气海绵塞28的透气性能,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透气海绵塞28沿所述透气海绵塞28的轴向设置有多个针刺穿孔。
72.工作时,导向轴2内部空腔29在真空发生器的作用下形成负压,负压气流从导向槽4槽底的透气海绵塞28进入导向轴2内部空腔29,导向槽4内的负压气流有利于进入到导向槽4的耳带31贴紧在导向槽4的槽底,防止耳带31位置偏移至槽外。
7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