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1546发布日期:2022-03-20 00:4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的制作方法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包装盒上多采用折叠内托结构对手机及其配件进行支撑包装,但现在大批量生产的内托结构复杂,需要手工折叠操作,造成生产效率低,而且防震缓冲效果一般。
3.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缓冲效果好、折叠结构简单方正而便于自动化生产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所述的第一底板1上相对隔开设置有第一缓冲腔体2和第二缓冲腔体3,所述的第一缓冲腔体2、第一底板1和第二缓冲腔体3围成有容置腔4,所述的第一底板1上通过连接板6连接有间隔缓冲腔体5,所述的连接板6翻折后间隔缓冲腔体5进入到容置腔4内,所述的第一缓冲腔体2和第二缓冲腔体3上在容置腔4内的一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的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所述的间隔缓冲腔体5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内将容置腔4分隔为第一腔41和第二腔42。
7.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缓冲腔体5由第二底板51、第一侧板52、第一顶板53和第二侧板54围成,所述的第二侧板54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6,所述的连接板6通过折痕线翻折后粘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上,所述的第二底板51粘接在第一底板1上。
8.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底板51上设有粘接在连接板6与第一底板1之间的固定板7。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53的两端分别设有将间隔缓冲腔体5导向插入所述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内的导向板8。
10.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缓冲腔体2由第三底板21、第三侧板22、第二顶板23和第四侧板24围成,所述的第四侧板2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所述的第三底板21一端粘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的背面,所述的第一卡口20设在第四侧板24和第二顶板23上,所述的第二缓冲腔体3由第四底板31、第五侧板32、第三顶板33和第六侧板34围成,所述的第六侧板3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所述的第四底板31一端粘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的背面,所述的第二卡口30设在第六侧板34和第三顶板33上。
11.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顶板33上设有供配件放入第二缓冲腔体3内的放置口9,所述的第六侧板34上设有可翻折挡住配件的防脱挡板10。
12.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顶板33靠近放置口9的端部上设有用于增强结构强度的加强板11。
13.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顶板23和第三顶板33上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纸张受力的加强筋12。
14.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口20位于第二顶板23并靠近加强筋12一侧的边角处设有用于分散撕裂应力的第一防裂延长槽231,所述的第二卡口30位于第三顶板33并靠近加强筋12一侧的边角处设有用于分散撕裂应力的第二防裂延长槽331。
15.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口20与第一底板1相连的边角处设有用于分散撕裂应力的第一防裂孔13,所述的第二卡口30与第一底板1相连的边角处设有用于分散撕裂应力的第二防裂孔14。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置腔卡接有将容置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间隔缓冲腔体,使得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内装物能受到第一缓冲腔体、第二缓冲腔体和间隔缓冲腔体的减震缓冲保护,结构简单,不仅对内部产品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内托本身在制作时也较为节省材料,间隔缓冲腔体与第一底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使内托一体成型,并且成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对间隔缓冲腔与内托身进行匹配,制作工艺也得到简化,能满足上包装机要求,提高自动化程度,有效降低成本。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顶板的两端设置导向板,在间隔缓冲腔体插入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内时起到导向作用,便于间隔缓冲腔体插入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内,避免装配卡位。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三顶板靠近放置口的端部上设有加强板,降低开口对结构的影响,增强结构强度。
20.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分别设有多个加强筋,用于加强纸张受力,增强内托的支撑力使其更好地保护内装物。
2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防裂孔、第二防裂孔、第一防裂延长槽和第二防裂延长槽,分散撕裂应力,防止产品跌落时出现破裂。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展开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翻折示意图之一;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翻折示意图之二;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翻折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适用于全自动折盒工艺的内托,包括第一底板1,第一底板1上相对隔开设置有第一缓冲腔体2和第二缓冲腔体3,第一缓冲腔体2、第一底板1和第二缓
冲腔体3围成有容置腔4,第一底板1上通过连接板6连接有间隔缓冲腔体5,连接板6翻折后间隔缓冲腔体5进入到容置腔4内,第一缓冲腔体2和第二缓冲腔体3上在容置腔4内的一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的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间隔缓冲腔体5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内将容置腔4分隔为第一腔41和第二腔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置腔4卡接有将容置腔4分隔成第一腔41和第二腔42的间隔缓冲腔体5,使得第一腔41和第二腔42的内装物能受到第一缓冲腔体2、第二缓冲腔体3和间隔缓冲腔体5的减震缓冲保护,结构简单,不仅对内部产品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内托本身在制作时也较为节省材料,间隔缓冲腔体5与第一底板1通过连接板6连接为一体,使内托一体成型,并且成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对间隔缓冲腔5与内托身进行匹配,制作工艺也得到简化,能满足上包装机要求,提高自动化程度,有效降低成本。
29.本实施例中,间隔缓冲腔体5由第二底板51、第一侧板52、第一顶板53和第二侧板54围成,第二侧板54一端连接连接板6,连接板6通过折痕线翻折后粘接在第一底板1上,第二底板51粘接在第一底板1上。
30.具体地,第二底板51上设有粘接在连接板6与第一底板1之间的固定板7,使得第二底板51和第二侧板54首尾连接,便于利用设备成型为盒体。
31.具体地,第一顶板53的两端分别设有将间隔缓冲腔体5导向插入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内的导向板8,导向板8在间隔缓冲腔体5插入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内时起到导向作用,便于间隔缓冲腔体5插入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内,避免装配卡位。
32.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腔体2由第三底板21、第三侧板22、第二顶板23和第四侧板24围成,第四侧板2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第三底板21一端粘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的背面,第一卡口20设在第四侧板24和第二顶板23上,第二缓冲腔体3由第四底板31、第五侧板32、第三顶板33和第六侧板34围成,第六侧板3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第四底板31一端粘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的背面,第二卡口30设在第六侧板34和第三顶板33上。
33.进一步地,第三顶板33上设有供配件放入第二缓冲腔体3内的放置口9,第六侧板34上设有可翻折挡住配件的防脱挡板10。
34.进一步地,第三顶板33靠近放置口9的端部上设有用于增强结构强度的加强板11,降低放置口9的开设对结构的影响,增强结构强度。
35.具体地,第二顶板23和第三顶板33上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加强纸张受力的加强筋12,用于加强纸张受力,增强内托的支撑力使其更好地保护内装物。
36.进一步地,第一卡口20位于第二顶板23并靠近加强筋12一侧的边角处设有用于分散撕裂应力的第一防裂延长槽231,第二卡口30位于第三顶板33并靠近加强筋12一侧的边角处设有用于分散撕裂应力的第二防裂延长槽331。
37.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口20与第一底板1相连的边角处设有用于分散撕裂应力的第一防裂孔13,所述的第二卡口30与第一底板1相连的边角处设有用于分散撕裂应力的第二防裂孔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防裂孔13、第二防裂孔14、第一防裂延长槽231和第二防裂延长槽331,分散撕裂应力,防止产品跌落时出现破裂。
38.成型原理:
39.图2中阴影部分覆盖有粘胶,第二底板51的背面也覆盖有粘胶,当需成型间隔缓冲腔体5时,先将第一侧板52翻折,使得固定板7粘接在连接板6上,便于成型为盒体,然后如图
3所示,将连接板6翻折粘接在第一底板1的正面上,第二底板51的背面也粘接在第一底板1的正面上,接着将第三侧板22和第五侧板32翻折到背面,将第三底板21和第四底板31的自由端通过粘胶粘接在第一底板1的背面上,此时如图4所示再将间隔缓冲腔体5翻起成盒,如图5所示,接着第四侧板24和第六侧板34相向翻折而垂直于第一底板1,使得第一缓冲腔体2和第二缓冲腔体3立起,间隔缓冲腔体5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内,最后加强板11向下翻折而垂直于第一底板1,形成如图1所示的内托,结构简单方正,能通过自动折盒设备成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