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C墙板安装辅助吊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6273发布日期:2022-01-27 11:22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一种ALC墙板安装辅助吊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alc墙板安装辅助吊车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起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墙体建筑工程的材料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2.alc是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utoclaved aerated lightweight concrete)的简称,其主要是用钙质材料(如水泥、石灰)和硅质材料(如砂子、矿渣)的配料中加入铝粉作加气剂,经加水搅拌、浇注成型、发气膨胀、预养切割,再经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其密度较一般水泥质材料更小,且具有良好的耐火、防火、隔音、隔热、保温等性能。
3.alc墙体材料可分为外墙、内墙和楼板,alc条型板大多用于外墙,条板内部植入钢筋,可根据建筑要求定制钢筋排布粗细及密度,定尺板无需钢筋。alc条型板的最小规格尺寸一般为宽600mm、高1200mm,刚好能满足装配式墙板的尺寸要求,但在安装过程靠人工抬起或扛上墙去安装非常吃力,并且安全隐患非常大。因此对于alc墙板的安装必须要借助升降机械或吊车来辅助安装,以减轻人工安装的负重及提高安装工效。但是,目前针对alc墙板安装的机械升降机或吊机等设备都会受现场条件制约,导致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机械辅助性工具的优势。同时现在的此类设备结构非常复杂,移动、使用等操作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设计更合理、结构稳固、操作方便的alc墙板安装辅助吊车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lc墙板安装辅助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在底座上安装有升降机和支撑杆,支撑杆为可升降的伸缩式支撑杆;在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滑轮,升降机连接有吊缆,吊缆绕过滑轮后从支撑杆的另一侧垂下,在吊缆垂下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alc墙板的夹具吊钳;在底座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测底座倾斜状态的倾斜报警器;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便于整个吊车装置进行移动的脚轮,底座的尾部则安装有用于推动整个吊车装置移动的推把,推把与升降机和/或支撑杆之间留有置物空间。
6.进一步地,在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横杆,横杆的伸展方向和升降机与支撑杆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滑轮为定向滑轮,在横杆的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定向滑轮,吊缆牵引至靠近升降机一侧的定向滑轮后绕至另一侧的定向滑轮并朝下垂下。这样实际上是通过横杆将吊缆撑开,使得在起吊过程中墙板尽量离吊车远一些,避免发生碰撞等事故,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7.进一步地,在支撑杆的下部四周固定有斜撑架,斜撑架与底座连接固定,以形成对支撑杆的侧向支撑结构,确保支撑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提高吊装过程的安全性。
8.进一步地,在支撑杆的上部左右两侧各固定有斜撑杆,两斜撑杆的顶端分别与横
杆连接固定,以形成对横杆的加强支撑结构,使得横杆对吊缆的支承能力更强。
9.进一步地,在吊缆悬空垂下的一端固定有吊钩,夹具吊钳挂设在吊钩上。如此可以根据墙板不同规格来换装对应型号的夹具吊钳,实现最佳的匹配效果。
10.进一步地,所述置物空间设置在推把与升降机之间,支撑杆位于升降机的外侧;在置物空间处装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为分体模块化结构,每一配重分块的重量为10-20千克,配重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这样可以根据要起吊的墙板重量为安放配重块的数量,以避免造成额外的负担,同时确保吊车不会侧翻。同时也可以利用现场的墙板直接放置在置物空间处作为配重,如此可省去配重运输成本。
11.进一步地,所述脚轮设置在四个,分别位于靠近底座四个角的位置,并且至少有一个脚轮带有刹车装置,以便于整个吊车装置实现驻停。
12.优选地,所述吊缆为钢丝绳。
13.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在现场安装,制作简易,轻便灵活,支撑杆伸缩设计,可随建筑物的高低进行伸缩,以满足多楼层的高度需求;整个机车设备质量大约60千克,搬运容易,动输便捷。吊装设备采用夹具吊钳,吊装的墙板或砖体越重就夹得越紧,确保墙板吊装的安全性,提高吊装操作的方便性,一名工人就可以操作吊车,两名工人就可以完成墙板的安装操作,极大地提高墙板安装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为底座,2为升降机,3为支撑杆,4为横杆,5为吊缆,6为定向滑轮,7为吊钩,8为夹具吊钳,9为倾斜报警器,10为斜撑架,11为斜撑杆,12为推把,13为配重块,14为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alc墙板安装辅助吊车装置,包括有底座1,在底座1上安装有升降机2和支撑杆3,支撑杆3为可升降的伸缩式支撑杆;在支撑杆3的顶端安装有滑轮,升降机2连接有吊缆5,吊缆5绕过滑轮后从支撑杆3的另一侧垂下,在吊缆5垂下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alc墙板的夹具吊钳8;在底座1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测底座1倾斜状态的倾斜报警器9,当底座1的倾斜角度超过设定值时,倾斜报警器9即发生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纠正或做好避险准备;在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便于整个吊车装置进行移动的脚轮14,底座1的尾部则安装有用于推动整个吊车装置移动的推把12,推把12与升降机2之间留有置物空间,可安放配重或放置墙板。
17.在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有横杆4,横杆4的伸展方向和升降机2与支撑杆3之间的连线平行;所述滑轮为定向滑轮6,在横杆4的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定向滑轮6,吊缆5牵引至靠近升降机2一侧的定向滑轮6后绕至另一侧的定向滑轮6并朝下垂下。这样实际上是通过横杆4将吊缆5撑开,使得在起吊过程中墙板尽量离吊车远一些,避免发生碰撞等事故,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18.在支撑杆3的下部四周固定有斜撑架10,斜撑架10与底座1连接固定,以形成对支撑杆3的侧向支撑结构,确保支撑杆3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提高吊装过程的安全性。
19.在支撑杆3的上部左右两侧各固定有斜撑杆11,两斜撑杆11的顶端分别与横杆4连
接固定,以形成对横杆4的加强支撑结构,使得横杆4对吊缆5的支承能力更强。
20.在吊缆5悬空垂下的一端固定有吊钩7,夹具吊钳8挂设在吊钩7上。如此可以根据墙板不同规格来换装对应型号的夹具吊钳8,实现最佳的匹配效果。同时也使夹具吊钳8可以很方便地取下存放,避免因磕碰造成损伤。
21.所述置物空间设置在推把12与升降机2之间,支撑杆3位于升降机2的外侧(靠近底座1的前端);在置物空间处装设有配重块13,配重块13为分体模块化结构,每一配重分块的重量为10-20千克,配重块1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这样可以根据要起吊的墙板重量为安放配重块的数量,以避免造成额外的负担,同时确保吊车不会侧翻。同时也可以利用现场的墙板直接放置在置物空间处作为配重,如此可省去配重运输成本。
22.所述脚轮14设置在四个,分别位于靠近底座1四个角的位置,并且至少有一个脚轮14带有刹车装置,以便于整个吊车装置实现驻停。
23.所述吊缆5为钢丝绳。
24.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