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过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5824发布日期:2022-01-15 10:3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PCB板过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pcb板过板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运输加工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pcb板过板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pcb板过板装置通常是使用链条带动载具对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进行运输,然而载具通常会与pcb板过板装置上的链条碰撞,而导致载具在pcb板过板装置上发生抖动,进而导致的载具上的pcb板上贴片的电子元器件因抖动而发生偏移的现象。最终造成生产出来的pcb板的产品不合格,良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过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板过板装置,包括运输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在所述运输台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运输台之间形成运输槽,所述第一侧板的中间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二侧板的中间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对齐设置,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之间通过一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盘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盘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上开设有第一皮带槽,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有第二皮带槽,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凸起设置有第一边转柱,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凸起设置有第二边转柱,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两所述第一边转柱以及两所述第二边转柱均设置在所述运输槽内,所述第一转盘以及两所述第一边转柱在所述第一侧板上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布,所述第二转盘以及两所述第二边转柱在所述第二侧板上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布;所述第一皮带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皮带环绕套设在两所述第一边转柱上,且所述第一皮带至少部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槽内;所述第二皮带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二皮带环绕套设在两所述第二边转柱上,且所述第二皮带至少部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皮带槽内。
5.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转盘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通过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第一转盘同步转动。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两根第一中转柱和两根第二中转柱,且两所述第一中转柱以及两所述第二中转柱均位于所述运输槽内,两所述第一中转柱位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运输槽的底部的一侧,两所述第二中转柱位于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运输槽的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中转柱以及所述第二中转柱分别关于所述第一转盘对称设置。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两根第三中转柱和两根第四中转柱,且两所述第三中转柱以及两所述第四中转柱均位于所述运输槽内,两所述第三中转柱位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运输槽的底部的一侧,两所述第四中转柱位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
运输槽的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三中转柱以及所述第四中转柱分别关于所述第二转盘对称设置。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板,所述第一导轨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导轨板的两端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运输槽的外侧,两所述第一边转柱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板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一导轨板平行设置。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板,所述第二导轨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且所述第二导轨板的两端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运输槽的外侧,两所述第二边转柱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板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皮带与所述第二导轨板平行设置。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槽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橡胶。
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运输台上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使得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运输台之间形成运输槽。在第一侧板的两端上分别设置两根第一边转柱,且第一皮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一边转柱上;在第二侧板的两端上分别设置两根第二边转柱,且第二皮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二边转柱上。通过这样设置,能将第一皮带固定在第一侧板上,且通过转动两根第二边转柱能使得第一皮带在运输槽内围绕着两根第一边转柱转动,同理第二皮带也能在运输槽内围绕着两根第二边转柱转动。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转盘,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设置有传动轴连接。同时第一皮带至少部分与第一转盘连接,第二皮带至少部分与第二转盘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即可驱动第一转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在运输槽内运动,再通过传动轴,能让第二转盘与第一转动同步运动,使得第二皮带能在运输槽内运动。
13.通过上述方式能让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在运输槽内同步运动,进而可以让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运输pcb板。通过使用皮带来运输pcb板,能解决传统的pcb板过板装置的链条运输pcb板的弊端,避免了在运输pcb板时,pcb板发生抖动而使得pcb板上的元器件移位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pcb板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实施例中pcb板过板装置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实施例中pcb板过板装置一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10、pcb板过板装置;100、运输台;200、第一侧板;201、第一转盘;202、第一皮带;203、第一边转柱;204、第一中转柱;205、第二中转柱;206、第一导轨板;300、第二侧板;301、第二转盘;302、第二皮带;303、第二边转柱;304、第三中转柱;305、第四中转柱;306、第二导轨板;400、传动杆;500、运输槽;600、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18.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1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pcb板过板装置10,包括运输台100、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第一皮带202和第二皮带302;所述第一侧板200和所述第二侧板300相对设置在所述运输台100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200、所述第二侧板300以及所述运输台100之间形成运输槽500,所述第一侧板200的中间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一转盘201,所述第二侧板300的中间位置凸起设置有第二转盘301,所述第一转盘201和所述第二转盘301对齐设置,所述第一转盘201和所述第二转盘301之间通过一传动杆400连接,所述传动杆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盘201连接,所述传动杆4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盘301连接,所述第一转盘201上开设有第一皮带槽,所述第二转盘301上开设有第二皮带槽,所述第一侧板200的两端分别凸起设置有第一边转柱203,所述第二侧板300的两端分别凸起设置有第二边转柱303,所述第一转盘201、所述第二转盘301、两所述第一边转柱203以及两所述第二边转柱303均设置在所述运输槽500内;所述第一转盘201以及两所述第一边转柱203在所述第一侧板200上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布,所述第二转盘301以及两所述第二边转柱303在所述第二侧板300上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布;所述第一皮带202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皮带202环绕套设在两所述第一边转柱203上,且所述第一皮带202至少部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槽内;所述第二皮带302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二皮带302环绕套设在两所述第二边转柱303上,且所述第二皮带302至少部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皮带槽内。
20.具体地,所述第一转盘20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0上,所述第二转盘30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300上。通过所述第一转盘201带动所述第一皮带202在所述运输槽500内围绕着两所述第一边柱运动,同理所述第二转盘301带动所述第二皮带302在所述运输槽500内围绕着两所述第二边柱运动。且所述第一转盘201与所述第二转盘301之间通过传动杆400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杆4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盘20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4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盘301固定连接,因此所述第一转盘201转动即可带动所述第二转盘301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皮带202和所述第二皮带302同时转动,即可让pcb板能在所述pcb板过板装置10上被平稳地运输。通过使用皮带来运输pcb板,能解决传统的的链条运输pcb板的弊端,避免了运输pcb板时,pcb板发生抖动而使得pcb板上的元器件移位的现象发生。
21.为了能驱动所述第一转盘201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过板装置10还包括电机(图中未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0上,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转盘20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301通过所述传动杆400与所述第一转盘201同步转动。具体地,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0背向所述运输槽500的一面上,所述电机的转速可调节设置。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盘201转动,同时通过所述传动杆400,所述第一转动盘201转动时能同步带动所述第二转盘301转动。
22.为了能让所述第一转盘201转动从而更好地带动所述第一皮带202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侧板200上设置有两根第一中转柱204和两根第二中转柱205,
且两所述第一中转柱204以及两所述第二中转柱205均位于所述运输槽500内,两所述第一中转柱204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00远离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一侧,两所述第二中转柱205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00靠近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中转柱204以及所述第二中转柱205分别关于所述第一转盘201对称设置。具体地,两所述第一中转柱204和两所第二中转柱20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201的四周。两所述第一中转柱204位于所述第一转盘201远离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一侧,两所述第二中转柱205位于所述第一转盘201靠近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皮带202先从一所述第一中转柱204上绕过,接着依次经过一所述第二中转柱205、所述第一转盘201、另一所述第二中转柱205以及另一所述第一中转柱204。通过这样设置能使得所述第一皮带202紧贴在所述第一转盘201上,使得所述第一转盘201带动所述第一皮带202运动时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
23.为了能让所述第二转盘301转动从而更好地带动所述第二皮带302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300上设置有两根第三中转柱304和两根第四中转柱305,且两所述第三中转柱304以及两所述第四中转柱305均位于所述运输槽500内,两所述第三中转柱304位于所述第二侧板300远离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一侧,两所述第四中转柱305位于所述第二侧板300的靠近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三中转柱304以及所述第四中转柱305分别关于所述第二转盘301对称设置。具体地,两所述第三中转柱304和两所第四中转柱305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301的四周。两所述第三中转柱304位于所述第二转盘301远离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一侧,两所述第四中转柱305位于所述第二转盘301靠近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皮带302先从一所述第三中转柱304上绕过,接着依次经过一所述第四中转柱305、所述第二转盘301、另一所述第四中转柱305以及另一所述第三中转柱304。通过这样设置能使得所述第二皮带302紧贴在所述第二转盘301上,使得所述第二转盘301带动所述第二皮带302运动时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
24.为了能让在所述pcb板过板装置10上运输的pcb板能更好地进入到下一个工序设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侧板200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板206,所述第一导轨板20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200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导轨板206的两端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运输槽500的外侧,两所述第一边转柱203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板206朝向所述第二侧板300的一面上,所述第一皮带202与所述第一导轨板206平行设置。具体地,两所述第一边转柱20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轨板206的两端。通过将所述第一导轨板206的长度设置成大于所述第一侧板200的长度,同时将两所述第一边转柱203设置在导轨板的两端,使得第一皮带202能延伸出所述运输台100外。通过这样设置,能便于将pcb板放入所述pcb板过板装置10,同时还能便于所述pcb板过板装置10上运输的pcb板能更好地进入到下一个工序设备中。
25.为了能让在所述pcb板过板装置10上运输的pcb板能更好地进入到下一个工序设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侧板300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板306,所述第二导轨板30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300的长度,且所述第二导轨板306的两端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运输槽500的外侧,两所述第二边转柱303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板306朝向所述第一侧板200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皮带302与所述第二导轨板306平行设置。具体地,两所述第二边转柱30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导轨板306的两端。通过将所述第二导轨板306的长度设置成大于所述第二侧板300的长度,同时将两所述第二边转柱303设置在导轨板的两
端,使得第二皮带302能延伸出所述运输台100外。通过这样设置,能便于将pcb板放入所述pcb板过板装置10,同时还能便于所述pcb板过板装置10上运输的pcb板能更好地进入到下一个工序设备中。
26.为了防止pcb板掉落至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而摔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600。所述保护层600用于保护掉落在所述运输槽500内的pcb板,从而能避免pcb板因掉入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而摔坏。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600的材质为橡胶。具体地,橡胶具有弹性,能缓冲掉落在所述运输槽500的底部的pcb板,以实现更好地保护所述pcb板。
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600的材质为海绵。具体地,海绵具有柔软性,能缓冲掉落在搜书运输槽500的底部的pcb板,从而能保护在所述运输槽内被运输的pcb板。
2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