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后倾装置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4557发布日期:2022-01-29 14:2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防后倾装置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后倾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小吨位履带起重机常用的防后倾装置采用机械弹簧减震方式,在一般吊装工况中尚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中,比如强夯、全回转、冲抓斗等工况时,对整车稳定性要求比较高,臂架的晃动量对整车稳定性影响较大,这就对防后倾装置如何维持臂架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3.现有技术中,防后倾装置一般包括外防倾杆、内防倾杆、螺杆及弹簧,当臂架处于工作角度时,防后倾装置的弹簧受压,提供支撑力,保证起重机在作业时臂架的稳定性。但是,在强夯、全回转、冲抓斗等工况时,由于冲击较大,导致臂架晃动量较大,弹簧压缩量也随之忽大忽小,久而久之弹簧的缓冲作用会逐渐减弱,最终导致臂架出现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后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后倾装置缓冲比较弱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后倾装置,包括:防后倾件;两个缓冲部件,设置在防后倾件的两端;其中,缓冲部件为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防后倾件的一端连接,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连接有泄油路和补油路,或者,缓冲部件包括内防倾杆和弹性件,内防倾杆的第一端与防后倾件的一端滑动连接,弹性件设置在内防倾杆的第二端和防后倾件的一端之间,两个缓冲部件相同或不同。
6.可选地,缓冲部件为油缸时,泄油路上设有单向阀和溢流阀。
7.可选地,缓冲部件为油缸时,补油路上设有油泵。
8.可选地,缓冲部件为油缸时,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法兰,防后倾件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紧固部件连接。
9.可选地,缓冲部件包括内防倾杆和弹性件时,缓冲部件还包括螺杆,内防倾杆的第二端上设有连接板,防后倾件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板和活动板,活动板位于固定板朝向连接板的一侧,螺杆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螺杆的另一端穿设在活动板的导向孔中,弹性件位于活动板和连接板之间。
10.可选地,螺杆的一端设有位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一螺母。
11.可选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位于活动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
12.可选地,缓冲部件包括内防倾杆和弹性件时,弹性件为弹簧。
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后倾装置缓冲比较弱的问题。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防后倾装置。
15.可选地,起重机还包括平台和臂架,防后倾装置的一个缓冲部件与平台铰接,防后
倾装置的另一个缓冲部件与臂架铰接。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在防后倾件的两端设置缓冲部件,在强夯、全回转、冲抓斗等工况下,两个缓冲部件具有双重减震效果,能够很好的吸收臂架晃动时带来的外力,缓冲减震能力更强,适用于多种工况。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连接有泄油路和补油路,通过泄油路和补油路实现油缸内部的液压压力稳定,当受到外力时通过活塞杆的移动可以将外力进行吸收,减少臂架上的外力,进而削弱臂架的晃动量,减震缓冲效果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防后倾装置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的实施例一的部分主视示意图;
20.图3示出了图2的起重机的油缸的液压系统图;
2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的实施例二的部分主视示意图;
22.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的实施例三的部分主视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防后倾件;20、油缸;31、内防倾杆;32、弹性件;33、螺杆;41、泄油路;42、补油路;43、单向阀;44、溢流阀;45、油箱;61、第一法兰;62、第二法兰;70、平台;80、下节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后倾装置,下面对防后倾装置的三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后倾装置包括:防后倾件10和两个缓冲部件,两个缓冲部件设置在防后倾件10的两端。其中,一个缓冲部件为油缸20,油缸20的活塞杆与防后倾件10的一端连接,油缸2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连接有泄油路41和补油路42,另一个缓冲部件包括内防倾杆31和弹性件32,内防倾杆31的第一端与防后倾件10的一端滑动连接,弹性件32设置在内防倾杆31的第二端和防后倾件10的一端之间。
32.应用本实施例的防后倾装置,在防后倾件10的两端设置缓冲部件,在强夯、全回转、冲抓斗等工况下,两个缓冲部件具有双重减震效果,能够很好的吸收臂架晃动时带来的外力,缓冲减震能力更强,适用于多种工况。油缸2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连接有泄油路41和补油路42,通过泄油路41和补油路42实现油缸20内部的液压压力稳定,当受到外力时通过活塞杆的移动可以将外力进行吸收,减少臂架上的外力,进而削弱臂架的晃动量,减震缓冲效果好。
33.需要说明的是,当起重机进行强夯工况作业时,释放重锤的一瞬间,臂架会有向后方摆动的趋势,这时弹性件32会被压缩,压缩的弹性件32会吸收一定的外力,油缸20也会因为受到外力,活塞杆会进行一定距离滑动,由于油缸20内部是恒定液压,当受到外力时,油缸20的活塞杆进行移动,将外力进行吸收,减少臂架上的外力,进而削弱臂架的晃动量。通过压缩弹性件及活塞杆的双重作用,更好的对外力进行吸收,从而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这种减震效果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工况中,如冲抓斗、全回转、sddc、震动锤等。
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泄油路41上设有单向阀43和溢流阀44。泄油路41和补油路42远离油缸20的一端分别与油箱45连接,单向阀43使得油缸2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液压油只能往油箱45的方向流动,当泄油路41中的液压油的压力大于溢流阀44的预设压力时,液压油流回油箱45,使得油缸20内部的液压压力稳定。
35.在本实施例中,补油路42上设有油泵(图中未示出),当油缸2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液压油的压力减小时,启动油泵,油泵将油箱45中的液压油输送至油缸20中,通过溢流阀44和补油路42实现油缸20内部的液压压力稳定,减震缓冲效果好。
36.在本实施例中,油缸20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法兰61,防后倾件10的第一端上设有第二法兰62,第一法兰61和第二法兰62通过紧固部件连接。油缸20的活塞杆和防后倾件10通过两个法兰和若干紧固部件连接,连接牢固可靠。
37.在本实施例中,另一个缓冲部件还包括螺杆,内防倾杆31的第二端上设有连接板,防后倾件10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板和活动板,活动板位于固定板朝向连接板的一侧,螺杆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螺杆的另一端穿设在活动板的导向孔中,弹性件32位于活动板和连接板之间。压缩弹性件32,活动板的导向孔起到导向的作用。
38.在本实施例中,螺杆33的一端设有位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一螺母,两个第一螺母可以将螺杆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固定简便。
39.在本实施例中,螺杆3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位于活动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第二螺母可以防止螺杆脱离活动板的导向孔。
40.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为弹簧,弹簧套设在内防倾杆31和防后倾件10上且位于连接板和活动板之间,弹簧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弹性件32为弹性套筒。
41.实施例二
42.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的防后倾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两个缓冲部件是否相同,在实施例二中,两个缓冲部件分别为油缸20,一个油缸20的活塞杆与防后倾件1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油缸20的活塞杆与防后倾件10的另一端连接,通过两个油缸20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在强夯工况下,利用油缸20的稳压系统,提供优异的减震效果。
43.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油缸20的活塞杆与两个防后倾件10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法兰和若干紧固部件连接,连接牢固可靠。
44.实施例三
45.如图5所示,实施例三的防后倾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两个缓冲部件是否相同,在实施例三中,两个缓冲部件分别包括内防倾杆31和弹性件32,一个内防倾杆31的第一端与防后倾件10的一端滑动连接,一个弹性件32设置在内防倾杆31的第二端和防后倾件10的一端之间;另一个内防倾杆31的第一端与防后倾件1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另一个弹性件32设置在另一个内防倾杆31的第二端和防后倾件10的另一端之间,利用两个弹性件32的压缩性实现缓冲减震,可以提供更好的减震缓冲效果。
4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下面对起重机的三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47.实施例一
4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起重机包括防后倾装置,防后倾装置包括防后倾件10和两个缓冲部件,一个缓冲部件为油缸20,另一个缓冲部件包括内防倾杆31和弹性件32,通过压缩弹性件32及活塞杆的双重作用,更好的对外力进行吸收,从而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49.在本实施例中,起重机还包括平台70、臂架等,臂架的下节臂80铰接在平台70上,油缸20的缸筒铰接在平台70上,内防倾杆31远离防后倾件10的一端铰接在下节臂80上。将防后倾装置的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平台70上和其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下节臂80上,臂架在调整角度时,防后倾装置的弹簧进行压缩或伸长,由于防后倾件10与内防倾杆31是相互嵌套关系,可以进行相对位移的移动,另外油缸20的活塞杆也会随着外力的变化进行移动。
50.当起重机进行强夯工况作业时,释放重锤的一瞬间,臂架会有向后方摆动的趋势,这时内防倾杆31上的弹簧会被压缩,压缩的弹簧会吸收一定的外力;油缸20也会因为受到外力,活塞杆会进行一定距离滑动;由于油缸20内部是恒定液压,当受到外力时,通过溢流阀44以及补油路42补油来实现液压压力稳定,同时油缸20的活塞杆进行移动将外力进行吸收,减少臂架上的外力,进而削弱臂架的晃动量。通过弹簧压缩及油缸20压缩的双重作用,更好的对外力进行吸收,从而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这种减震效果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工况中,如冲抓斗、全回转、sddc、震动锤等。
51.实施例二
52.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的起重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两个缓冲部件是否相同,在实施例二中,两个缓冲部件分别为油缸20,一个油缸20的活塞杆与防后倾件1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油缸20的活塞杆与防后倾件10的另一端连接,通过两个油缸20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在强夯工况下,利用油缸20的稳压系统,提供优异的减震效果。
53.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油缸20的缸筒铰接在平台70上,另一个油缸20的缸筒铰接在下节臂80上。
54.实施例三
55.如图5所示,实施例三的起重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两个缓冲部件是否相同,在实施例三中,两个缓冲部件分别包括内防倾杆31和弹性件32,一个内防倾杆31的第一端与防后倾件10的一端滑动连接,一个弹性件32设置在内防倾杆31的第二端和防后倾件10的一端之间;另一个内防倾杆31的第一端与防后倾件1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另一个弹性件32设置在另一个内防倾杆31的第二端和防后倾件10的另一端之间,利用两个弹性件32的压缩性实现缓冲减震,可以提供更好的减震缓冲效果。
56.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内防倾杆31远离防后倾件10的一端铰接在平台70上,另一个内防倾杆31远离防后倾件10的一端铰接在下节臂80上。
57.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58.1、在机械弹簧减震结构上增加油缸20,即防后倾装置采用弹簧加油缸双重减震结构,该油缸20通过液压回路可以保持内部压力稳定,当外界压力发生变化时,油缸20内部活塞杆发生移动,液压系统通过调节补油或泄油来保持压力稳定,进而起到缓冲作用;再加上弹簧的缓冲作用,更大限度的提供减震效果,在不改变油缸20液压的情况下,通过变幅钢丝绳拉动或下方臂架来调节臂架角度,弹簧受力变化使得防后倾件10和内防倾杆31之间产生位移变化,操作简便。
59.2、防后倾装置具有双重减震效果,减震效果更好,能很好的吸收臂架晃动时带来的外力,减震能力更强,适用于多种工况。
60.3、在油缸20液压恒定状态下,可通过内防倾杆31的位移调节防后倾装置的总长度来调整臂架角度,调节臂架角度不受油缸液压影响,臂架角度调节时操作便捷,避免了调节油压这一繁琐的过程。
61.4、防后倾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6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