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支腿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8479发布日期:2022-01-26 19:3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支腿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支腿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2.在一些随车起重机上,随车起重机的支腿油缸一般直接焊接在起重机底部,在随车起重机工作时,支腿油缸伸长,与地面相抵,从而对随车起重机提供支撑。
3.但对于带有随车起重机的工程车,工程车在行进时,支腿油缸的底部容易与地面的障碍物碰撞,不便于工程车在复杂行驶环境中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支腿翻转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起重机支腿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在随车起重机的梁组件,所述梁组件设有支腿油缸,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梁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支腿油缸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梁组件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
7.当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二端转动至最低处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孔对齐,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插有第一销;
8.当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二端转动至高于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一端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孔对齐,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插有第二销。
9.进一步的,当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二端转动至最低处时,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一端端面与所述梁组件的底面贴合。
10.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孔对齐时,所述支腿油缸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梁组件与所述支腿油缸之间设有销轴,所述支腿油缸绕所述销轴与所述梁组件转动配合。
12.进一步的,所述梁组件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梁组件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支腿油缸的第二端连接,当所述支腿油缸伸长时,所述链条拉动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二端向上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梁组件设有块体,所述块体的轴线与所述销轴的轴线重合,所述链条绕设在所述块体上。
14.进一步的,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块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二端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支腿油缸的第二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供所述链条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梁组件设有两个平行的板体,所述支腿油缸设置在两个所述板体
之间,且所述支腿油缸与两个所述板体滑动配合。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均开设在所述板体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9.(一)将支腿油缸与梁组件转动连接,并利用第一销和第二销定位支腿油缸相对于梁组件的位置。当随车起重机工作时,将支腿油缸的第二端旋转至最低处,支腿油缸伸长,即可对随车起重机提供支撑。当工程车辆行进时,可以将支腿油缸的第二端旋转至顶端转至最高处,从而避免支腿油缸与地面的障碍物碰撞,便于工程车辆在复杂环境中行驶。
20.(二)当支腿油缸的第二端转动至最低处时,支腿油缸第一端的端面与梁组件的底面贴合,可以增大支腿油缸与梁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当支腿油缸对随车起重机提供支撑时,可以减轻支腿油缸与梁组件接触部位的压应力,减缓支腿油缸与梁组件损坏的速度。
21.(三)在梁组件与支腿油缸之间连接链条,当支腿油缸伸长时,链条绷紧,链条对支腿油缸第二端的拉力可以拉动支腿油缸绕销轴的轴线转动。
22.(四)在梁组件上设置块体,并将链条绕设在块体上,支腿油缸伸长,并在链条的拉动下转动时,链条绷紧。在支腿油缸转动的过程中,支腿油缸第二端与销轴之间的连线始终不与链条的长度方向重合,即保证链条对支腿油缸第二端的拉力可以拉动支腿油缸转动。
23.(五)在梁组件上设置两个板体,并利用板体限制支腿油缸,阻碍支腿油缸偏移,可以提高支腿油缸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避免支腿油缸摆动而损坏销轴。
附图说明
2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起重机支腿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腿油缸、梁组件与第一销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腿油缸、梁组件与第二销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中标记:
28.1、梁组件;11、板体;111、第一孔;112、第二孔;12、销轴;121、块体;13、链条;2、支腿油缸;21、第一通孔;22、翼板;221、第二通孔;23、连接部;231、连接孔;5、第一销;6、第二销。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机支腿翻转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30.实施例
31.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支腿翻转机构,其包括安装在随车起
重机的梁组件1,梁组件1沿水平方向安装,梁组件1上转动设有支腿油缸2,支腿油缸2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支腿油缸2的第一端与梁组件1转动连接,支腿油缸2开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1,梁组件1设有第一孔111和第二孔112,
32.当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转动至最低处时,第一通孔21与第一孔111对齐,第一孔111与第一通孔21之间插有第一销5;
33.当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转动至最高处时,第二通孔221与第二孔112对齐,第二孔112与第二通孔221之间插有第二销6。
34.本实施例中,“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转动至最低处”指的是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低于支腿油缸2的第一端,且支腿油缸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状态;“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转动至最高处”指的是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高于支腿油缸2的第一端,且支腿油缸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状态。
35.当随车起重机工作时,将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旋转至最低处,支腿油缸2伸长,即可对随车起重机提供支撑。当工程车辆行进时,可以将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旋转至顶端转至最高处,从而避免支腿油缸2与地面的障碍物碰撞,便于工程车辆在复杂环境中行驶。
36.请参考图1,具体的,梁组件1焊接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板体11,两个板体1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板体11均开设有第一轴孔,两个第一轴孔之间插有销轴12,销轴12的两端伸出板体11,并螺纹连接有螺帽,从而将销轴12安装在两个板体11上。支腿油缸2的第一端侧面一体成型有两个翼板22,两个翼板22上均开设有第二轴孔,销轴12穿过第二轴孔。支腿油缸2通过两个销孔转动架设在销轴12上,支腿油缸2绕销轴12的轴线与梁组件1相对转动。当然,为了将销轴12安装在两个板体11之间,还可以采用将销轴12焊接固定在板体11上的方式。
37.请参考图1至图3,支腿油缸2以及翼板22位于两个板体11之间,支腿油缸2的两侧与两个板体11贴合,两个翼板22分别与相邻的板体11贴合。第一孔111和第二孔112均开设在板体11上,第一通孔21开设在支腿油缸2的侧面,第二通孔221开设在翼板22上。当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转动至最低处时,支腿油缸2的第一端端面与梁组件1的底面贴合。
38.请参考图1至图3,进一步的,销轴12上焊接有焊接有环形的块体121,块体121套设在销轴12上,且块体121的轴线与销轴12的轴线重合。块体121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绕卷有链条13,链条13的一端固定在环形槽的槽壁上,链条13的另一端与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连接。链条13与环形槽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在环形槽的槽壁上安装钉子,并利用钉子锁定链条13的链节。
39.请参考图2,链条13的另一端与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连接,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焊接有连接部23,连接部23上开设有连接孔231。链条13另一端与连接孔23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链条13穿过连接孔231,将链条13打结或绑扎在连接孔231处,阻碍链条13脱离连接孔231。
40.支腿油缸2伸长至链条13绷紧时,支腿油缸2第二端与销轴12之间的连线始终不与链条13的长度方向重合。则链条13绷紧时,控制支腿油缸2伸长,链条13对支腿油缸2第二端的拉力可以拉动支腿油缸2转动。支腿油缸2向上转动的过程中,在支腿油缸2的旋转方向上,链条13始终位于支腿油缸2的前侧。
41.而当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位于最高处时,绷紧链条13,控制支腿油缸2逐渐缩短,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逐渐向下偏转。在支腿油缸2向下转动的过程中,
链条13拉紧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可以保证支腿油缸2缓缓下落,缓和支腿油缸2与梁组件1之间的冲击。当支腿油缸2需要伸长,对工程车车辆提供支撑时,需要将链条13取下。
42.工作原理:
43.当随车起重机工作时,将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旋转至最低处,并使用第一销5锁定支腿油缸2与梁组件1之间的位置,随后将支腿油缸2伸长,即可对随车起重机提供支撑。拆除第一销5,并将支腿油缸2的第二端旋转至顶端转至最高处,随后使用第二销6锁定支腿油缸2与梁组件1之间的位置,可以在工程车辆行进时避免支腿油缸2与地面的障碍物碰撞,便于工程车辆在复杂环境中行驶。
4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