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3524发布日期:2022-03-09 12:5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


背景技术:

2.智能蓄电池中具有用于感应蓄电池具体电量的传感器,传感器将上述电量信号输送至显示屏处,通过显示屏能直观的了解智能蓄电池的存储电量。
3.智能蓄电池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传感器与蓄电池连接。为了提高连接效率,传感器和蓄电池通常采用对应的流水线传输系统对其进行输送。
4.为了保证传感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将传感器定位在对应的输送模具中,现有的输送模具通常为内部为空腔且上部开口的箱体。传感器位于箱体中,由于箱体上部开口,因此,作业人员拿取传感器也比较方便。
5.但是,由于传感器只是放置在箱体内,输送过程中传感器会在箱体内产生位移,传感器因位移振动可能会损坏,导致其稳定性比较差。
6.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08759762u公开了一种自动转角180度输送模具机构,属于陶瓷坯成型流水线领域,包括转角180度输送机;所述辊压机左侧设置出模输送机,右侧设置送模装置;所述出模输送机左侧连接转角180度输送机;所述转角180度输送机转弯连接进模输送机;所述进模输送机穿过电加热箱连接转角180度输送机;所述转角180度输送机转弯连接出模输送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角180度输送机实现自动转角180度输送模具功能,输送机主体上安装减速电机带动滚动轴转动,滚动轴上方设置大小头滚筒,大小头滚筒带动输送带运动,输送带圆形四周上安装若干输送带定位轴,输送带定位护罩的c型槽的限位使得输送带180
°
转弯。
7.上述专利避免人工搬运,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物品也是直接放置在放置在其上的,输送过程中物品还是会位移振动,导致其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10.一种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包括滑板,滑板上部具有用于定位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定位部,滑板下部具有用于与输送轨道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部固连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部具有能沿滑板左右平移的定位板,上述定位板与固定座之间具有弹性锁定结构,在弹性锁定结构的作用下传感器能被定位在固定座与定位板之间。
11.本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的滑板用于连接在对应的输送轨道上,滑板上部创造性的连接固定座和定位板。
12.初始状态时,在弹性锁定结构的作用下定位板具有抵靠在固定座上的趋势,此时,
位于固定座和定位板之间的传感器能被稳定夹持,输送过程中传感器不会位移,有效的提高了输送稳定性。
13.当然,需要拿取传感器时,操作者施加外力推动定位板,定位板与固定座分离后,传感器不再受到固定座和定位板夹持。此时能方便的将传感器由本输送模具中取出。
14.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所述弹性锁定结构包括导向杆、弹簧和锁定螺母,上述导向杆一端固连在定位板上,固定座上具有贯穿的导向孔,上述导向杆穿设在导向孔内,上述锁定螺母位于固定座侧部且锁定螺母与导向杆另一端螺纹连接,上述弹簧套在导向杆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锁定螺母和固定座侧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板具有抵靠在固定座上的趋势。
15.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导向杆具有向固定座处移动的趋势,由于导向杆与定位板固连接,最终使定位板具有抵靠在固定座上的趋势。
16.锁定螺母在导向杆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改变锁定螺母的位置后能改变弹簧的初始弹力,适当的提高了本输送模具的适用性。
17.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所述固定座一侧具有向上凸出的挡沿,上述定位板与挡沿正对,当定位板抵靠在固定座上时,挡沿、固定座和定位板形成截面呈u形的定位凹口。
18.传感器被夹持在挡沿与定位板之间。
19.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所述导向孔一端的端口处具有凹入的定位座一,上述弹簧一端嵌入定位座一内。
20.由于弹簧一端嵌于定位座一处,因此,通过定位座一能对弹簧一端定位,避免弹簧在受力过程中偏移。
21.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所述导向孔另一端的端口处具有凹入的定位座二,上述导向杆上套有柔性的缓冲筒,上述缓冲筒内端嵌于定位座二内,缓冲筒外端伸出固定座并能与定位板侧部接触。
22.定位座二对缓冲筒定位,由于缓冲筒伸出定位座,因此,定位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缓冲筒上,避免了定位板与固定座刚性接触。
23.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上述滑板与固定座通过紧固件相固连。
24.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所述滑板一端的上部处具有侧部开口的连接腔,上述导向杆、锁定螺母和弹簧均位于连接腔内。
25.连接腔将导向杆端部,锁定螺母和弹簧罩住,有效的提高了整个输送模具的结构紧凑性。
26.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所述挡沿上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连接腔上部具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沿,上述连接沿嵌于连接孔内且两者紧配合连接。
27.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上述连接沿与挡沿通过紧固件相固连。
28.连接沿嵌于连接孔处且通过紧固件相连接固连。同时,滑板底部与固定座中部通过另外一个紧固件固连。这样的结构最终能使滑板与底座稳定的固连在一起。
29.在上述的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所述挡沿侧部固连有柔性的垫片一,
上述定位板侧部固连有柔性的垫片二,上述垫片一与垫片二正对。
30.垫片一和垫片二分别与传感器两侧接触,避免固定座和定位板与传感器刚性接触,有效的提高了夹持稳定性,避免传感器损坏。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由于定位板向固定座靠拢时,受到定位筒作用,避免了固定座与定位板刚性接触。同时,垫片一和垫片二还能避免被夹持的传感器受到固定座以及定位板的刚性接触,不仅能对传感器稳定夹持,而且不会对夹持的传感器造成损伤,有效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32.同时,导向杆、弹簧和锁定螺母被罩在滑板与挡沿之间,有效的提高了其结构紧凑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的剖视示意图。
34.图2是本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滑板;1a、连接部;1b、定位部;1c、连接腔;1c1、连接沿;2、固定座;2a、导向孔;2a1、定位座一;2a2、定位座二;2b、挡沿;2b1、连接孔;3、定位板;4、导向杆;5、弹簧;6、锁定螺母;7、缓冲筒;8、垫片一;9、垫片二。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包括滑板1,滑板1上部具有用于定位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定位部1b,滑板下部具有用于与输送轨道连接的连接部1a,所述滑板1上部固连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侧部具有能沿滑板1左右平移的定位板3,上述定位板3与固定座2之间具有弹性锁定结构,在弹性锁定结构的作用下传感器能被定位在固定座2与定位板3之间。
40.所述弹性锁定结构包括导向杆4、弹簧5和锁定螺母6,上述导向杆4一端固连在定位板3上,固定座2上具有贯穿的导向孔2a,上述导向杆4穿设在导向孔2a内,上述锁定螺母6位于固定座2侧部且锁定螺母6与导向杆4另一端螺纹连接,上述弹簧5套在导向杆4上且弹簧5的两端分别作用在锁定螺母6和固定座2侧部,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板3具有抵靠
在固定座2上的趋势。
41.所述固定座2一侧具有向上凸出的挡沿2b,上述定位板3与挡沿2b正对,当定位板3抵靠在固定座2上时,挡沿2b、固定座2和定位板3形成截面呈u形的定位凹口。
42.所述导向孔2a一端的端口处具有凹入的定位座一2a1,上述弹簧5一端嵌入定位座一2a1内。
43.所述导向孔2a另一端的端口处具有凹入的定位座二2a2,上述导向杆4上套有柔性的缓冲筒7,上述缓冲筒7内端嵌于定位座二2a2内,缓冲筒7外端伸出固定座2并能与定位板3侧部接触。
44.上述滑板1与固定座2通过紧固件相固连。
45.所述滑板1一端的上部处具有侧部开口的连接腔1c,上述导向杆4、锁定螺母6和弹簧5均位于连接腔1c内。
46.所述挡沿2b上具有贯穿的连接孔2b1,上述连接腔1c上部具有与连接孔2b1相匹配的连接沿1c1,上述连接沿1c1嵌于连接孔2b1内且两者紧配合连接。
47.上述连接沿1c1与挡沿2b通过紧固件相固连。
48.所述挡沿2b侧部固连有柔性的垫片一8,上述定位板3侧部固连有柔性的垫片二9,上述垫片一8与垫片二9正对。
49.本智能蓄电池传感器的输送模具中的滑板用于连接在对应的输送轨道上,滑板上部创造性的连接固定座和定位板。
50.也就是说,滑板的连接部与对应的输送轨道连接。
51.初始状态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板具有抵靠在固定座上的趋势,缓冲筒位于固定座与定位板之间,通过柔性的缓冲筒能避免定位板与固定座刚性接触。
52.位于固定座和定位板之间的传感器能被稳定夹持,输送过程中传感器不会位移,有效的提高了输送稳定性。由于是垫片一和垫片二与传感器两侧接触,因此,夹持过程中不会对传感器造成损伤,其稳定性比较高。
53.当然,需要拿取传感器时,操作者施加外力推动定位板,定位板与固定座分离后,传感器不再受到固定座和定位板夹持。此时能方便的将传感器由本输送模具中取出。
54.停止施加外力后,定位板重新贴靠在固定座上。
55.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6.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