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1246发布日期:2022-05-06 08:05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


背景技术:

2.升降机,亦称电梯、垂直电梯,升降机在垂直上下通道上载运人或货物升降的平台或半封闭平台的提升机械设备或装置,是由平台以及操纵它们用的设备、马达、电缆和其它辅助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但传统的升降机大多不具有有效的自锁机构,不能在升降机停止工作时对升降台的位置进行限定,可能会导致升降台自动坠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以及升降机提升较多重物时,无法避免升降平台突然坠落。
3.申请号为cn201911125950.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升降机的自锁机构,包括液压升降机、第一自锁机构组件和第二自锁机构组件,所述液压升降机的剪叉机械结构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自锁机构组件,且第一自锁机构组件设置于剪叉机械结构上的可移动端上,所述第二自锁机构组件固定安装在液压升降机的支撑底座1的一侧,且第二自锁机构组件与第一自锁机构组件相配合,本发明通过第一自锁机构组件和第二自锁机构组件的配合来实现液压升降机的自锁功能,同时由于第一自锁机构组件和第二自锁机构组件为液压升降机的外配件,可以自由进行安装和拆卸,因此可以在市场上的普通升降机上进行安装,使普通升降机获得自锁功能,使用更加灵活。
4.但是,现有技术中装置无法对升降平台进行随时锁定,从而无法避免升降机在中途下坠,本专利通过采用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的较好地结局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置无法对升降平台进行随时锁定,从而无法避免升降机在中途下坠等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包括底座、升降机构、支撑柱、升降滑轨、升降组件以及自锁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底座上端,所述支撑柱设有两根且位于底座两侧,所述两根支撑柱内侧设有升降滑轨,所述升降机构上端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两端位于升降滑轨上且与升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与升降滑轨之间设有自锁装置。
8.更进一步,所述自锁装置包括安装槽、锁定槽、弹性组件以及锁定组件,所述升降滑轨内侧设有若干锁定槽,所述升降组件两端均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内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后端与安装槽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前端设有锁定组件。
9.更进一步,所述锁定组件呈现为一个体积略小于锁定槽的类锁定槽空心结构体。
10.更进一步,所述两根支撑柱顶端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两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滑轨顶端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两端与升降滑轨内侧固定连接。
11.更进一步,所述底座与支撑柱连接位置设有若干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
12.更进一步,所述底座后侧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一端与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另一端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轴心处于连接组件旋转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底座、升降机构、支撑柱、升降滑轨、升降组件以及自锁装置,所述底座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以及为装置的其他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所述升降机构是一个可控液压推杆结构,启动升降机构,从而带动升降组件沿着升降滑轨上升,在升降组件未运行到锁定槽的位置时,锁定组件以及弹性组件位于安装槽内同时弹性组件呈现为压缩状态,当升降组件升到锁定槽的位置时,弹性组件将锁定组件从安装槽内顶出,然后锁定组件前端卡入锁定槽内,实现锁定状态,当升降机构继续推动弹性组件上升时,锁定组件退出锁定槽,同时挤压弹性组件,此时弹性组件以及锁定组件又重新回到安装槽内等待升降组件下一次经过下一个锁定槽,综上所述,实现了升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就能实现锁定,从而避免了在中途上升时升降组件坠落的情况。
15.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置无法对升降平台进行随时锁定,从而无法避免升降机在中途下坠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以及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正视图;
18.图3为图2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19.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
20.底座1;升降机构2;支撑柱3;升降滑轨4;升降组件5;锁定槽6;安装槽7;弹性组件8;锁定组件9;连接梁10;限位组件11;加固组件12;连接组件13;移动组件14。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2、支撑柱3、升降滑轨4、升降组件5以及自锁装置,所述液压升降机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传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机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保障;所述底座1呈现为一块矩形板结构,所述底座1上端中心位置设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呈现为液压推杆结构,所述升降机构2下端与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两侧均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呈现为一根矩形柱结构,所述支撑柱3下端与底座1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上端设有升降组件5,所述支撑柱3内侧设有升降滑轨4,所述升降滑轨4后侧与支撑柱3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5下端与升降机构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
降组件5两侧位于升降滑轨4上且与升降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5两端均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呈现为一个圆柱形凹槽结构,所述升降滑轨4上设有若干锁定槽6,所述锁定槽6呈现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安装槽7内设有弹性组件8,所述弹性组件8后端与安装槽7后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8前端设有锁定组件9,所述锁定组件9呈现为一个后端为圆柱形前端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弹性组件8前端与锁定组件9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支撑柱3顶端设有连接梁10,所述连接梁10两端与支撑柱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轨道上端设有限位组件11,所述限位组件11两端与升降滑轨4内侧固定连接。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机,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2、支撑柱3、升降滑轨4、升降组件5以及自锁装置,所述液压升降机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传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机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保障;所述底座1呈现为一块矩形板结构,所述底座1上端中心位置设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呈现为液压推杆结构,所述升降机构2下端与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两侧均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呈现为一根矩形柱结构,所述支撑柱3下端与底座1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上端设有升降组件5,所述支撑柱3内侧设有升降滑轨4,所述升降滑轨4后侧与支撑柱3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5下端与升降机构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5两侧位于升降滑轨4上且与升降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5两端均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呈现为一个圆柱形凹槽结构,所述升降滑轨4上设有若干锁定槽6,所述锁定槽6呈现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安装槽7内设有弹性组件8,所述弹性组件8后端与安装槽7后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8前端设有锁定组件9,所述锁定组件9呈现为一个后端为圆柱形前端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弹性组件8前端与锁定组件9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支撑柱3顶端设有连接梁10,所述连接梁10两端与支撑柱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轨道上端设有限位组件11,所述限位组件11两端与升降滑轨4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下端与底座1上端连接柱设有若干加固组件12,所述加固组件12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柱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后侧两端均设有连接组件13,所述连接组件13前端与底座1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13后端设有移动组件14,所述移动组件14呈现为一个半径略大的轮胎结构,所述连接组件13后端与移动组件14轴心处旋转连接。
26.所述升降机构2是一个可控液压推杆结构,启动升降机构2,从而带动升降组件5沿着升降滑轨4上升,在升降组件5未运行到锁定槽6的位置时,锁定组件9以及弹性组件8位于安装槽7内同时弹性组件8呈现为压缩状态,当升降组件5升到锁定槽6的位置时,弹性组件8将锁定组件9从安装槽7内顶出,然后锁定组件9前端卡入锁定槽6内,实现锁定状态,当升降机构2继续推动弹性组件8上升时,锁定组件9退出锁定槽6,同时挤压弹性组件8,此时弹性组件8以及锁定组件9又重新回到安装槽7内等待升降组件5下一次经过下一个锁定槽6,综上所述,实现了升降组件5在升降过程中就能实现锁定,从而避免了在中途上升时升降组件5坠落的情况。
27.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28.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的移动性,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