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箱

文档序号:31375640发布日期:2022-09-02 23:2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分类箱。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各类便利产品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物资变得日益丰富,但随之产生的垃圾种类、数量也逐年变多,直接影响了美丽城市的建设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物质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居民生活垃圾的生产量也随之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3.垃圾分类作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一部分,对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准有了跨越式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破环、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在城市中,“垃圾围城”问题也刻不容缓的需要改变。尽管国家早已制定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政策,但对于如何高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未有明确的方向,导致前端投放和后端处理效率低下,分类工作停滞不前。垃圾分类回收信息可视化体系既可以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又可以达到满足社会可持续化发展的需要,对保护环境、资源循环利用开发具有极大益处,因此提供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4.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10452418.6,公告日为2021.08.0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包括树莓派、垃圾桶、支座、转盘舵机、舵机、铲斗、摄像头、激光对射开关和显示屏,摄像头安装在铲斗的顶端拍摄放入到铲斗内的垃圾物体对垃圾进行识别分类,铲斗暂时盛放待识别未分类垃圾,待识别完成后由舵机驱动倾倒垃圾进入垃圾桶,转盘舵机驱动铲斗旋转至相应垃圾桶,转盘舵机输出端与舵机底端固定连接,树莓派内置神经棒,深度学习进行垃圾识别分类,为转盘舵机、舵机、摄像头、激光对射开关和显示屏的中央控制系统,垃圾桶用于放置已分类垃吸,均匀分布安装在支座的外侧,激光对射开关安装在各个垃圾桶内检测垃圾桶内部垃圾量并传输给树莓派。该发明实现智能垃圾分类,具备学习功能,环保可靠。
5.但是,该申请是通过将垃圾放置到铲斗上然后通过摄像头对垃圾进行分类再投放至垃圾桶上的,其并没有垃圾放入的检测装置,因此,需要一直开着摄像头才能实时的进行垃圾识别分类,这样的话,摄像头消耗的电量是相对较高的,因此,需要经常的检查电源模块,从而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分类箱,本实用新型的分类箱,可以对垃圾被投入时的检测,从而可以控制摄像头等分类模块启动,由此实现电能的节约。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分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主控箱、分类装置、摄像组件、输送机构和分类桶,所述主控箱设置在箱体的顶端,在主控箱的侧壁设有摄像组件,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中心,在输送机构上设有分类装
置,在箱体的底端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分类桶;所述分类装置位于摄像组件的下方;所述分类装置包括分类容器和舱门组件,所述分类容器通过分类连接杆设置在输送机构上,位于分类容器的下方的两侧设有舱门组件;在箱体的前端设有投放口,所述分类容器与投放口相对应设置;在投放口两侧的箱体内壁上设有激光反射组件,所述主控箱与输送机构、摄像头组件、激光反射组件以及分类装置电性连接。
8.上述结构,在投放垃圾时,将垃圾从投放口投入,垃圾在经过激光发射组件时被检测到,由此激光反射组件发送信号至主控箱,主控箱即可控制摄像头组件开启对分类装置内的垃圾进行分类,当摄像头组件对垃圾分类识别完成后,输送机构将分类装置输送至相对应的分类桶上方,分类装置即可将垃圾投入分类桶,从而完成垃圾的投放;通过在投放口设置激光反射组件,在垃圾投放时可以进行检测,从而控制摄像头组件开启进行垃圾分类,在闲置时,摄像头组件不会打开,从而节约能源。
9.进一步的,所述舱门组件包括舱门舵机、舵机摆臂、舱门连杆、舵机固定座、连杆固定座、舱门和舱门安装板,所述舱门舵机通过舵机固定座安装在分类容器一端的侧壁上,所述舱门舵机的驱动杆上连接有舵机摆臂,舱门安装板的一端连接在舵机摆臂上,所述舱门安装板的另一端设有舱门连杆,所述舱门连杆活动的设置在连杆固定座上,所述连杆固定座固定在分类容器另一端的侧壁上,在舱门安装板上设有舱门,所述舱门设置在分类容器的下方,所述分类容器与输送机构连接,由此设置,当垃圾分类完成且已移动至相对应的分类桶上后,舱门舵机驱动舵机摆臂将舱门打开,由此,垃圾即可通过落入到分类桶上。
10.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连杆、输送电机、输送联轴器和输送轴承座,所述输送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杆设置在主控箱的内部,所述输送电机的驱动杆通过输送联轴器与输送连杆连接,在箱体底端的中心设有输送轴承座,所述输送连杆穿过主控箱向下延伸并连接输送下轴承座,所述分类容器固定在输送连杆上,由此设置,当垃圾分类完成后,输送电机驱动输送连杆转动,将分类容器转到相对应的分类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摄像头安装支架、补光灯支架和补光灯,在主控箱前端的两侧上设有摄像头安装支架,位于摄像头安装支架上设有摄像头,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之间设有补光灯支架,在所述补光灯支架上设有补光灯,由此设置,在分类时,摄像头对分类容器中的垃圾进行拍照识别并分类,若在深夜或者灰暗的环境中时,由于光线的问题容易导致摄像头拍摄的不清晰,因此,可以打开补光灯进行补光,从而提高摄像头拍摄的清晰度。
12.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箱内设有电源,在控制内的顶端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与输送机构、摄像头组件以及分类装置电性连接,由此,通过电源对箱体内的装置进行控制。
13.进一步的,在箱体的一侧上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延伸至主控箱内,由此,通过散热器对主控箱进行散热防止热量过高。
14.进一步的,在箱体的底端上设有一个以上向下凹陷的安装槽,在分类桶上设有与安装槽相对应的安装杆,由此设置,通过安装槽的作用,当需要更换并安装分类桶时,只需将安装杆插入到安装槽内即可完成安装,简单且方便。
15.进一步的,在主控箱的底端还设有红外测距支架,位于红外测距支架上设有与分类桶相对应设置的红外传感器,由此设置,通过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分类桶内的垃圾是否
装满,由此方便及时更换分类桶。
16.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反射组件包括激光发射器和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投放口两侧的箱体内壁上,在反光镜的顶端或底端设有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与电源电性连接,由此设置,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光线再被反光镜反射形成多道光线,可更好的进行检测垃圾是否被投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类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类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垃圾分类箱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类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垃圾分类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侧壁为透明材质制成,通过透明材质的侧壁,可以清楚的看到箱体内部的情况,从而方便人们使用;所述箱体包括主控箱10、分类装置2、摄像组件3、输送机构4和分类桶5,所述主控箱10设置在箱体1的顶端,在主控箱10的侧壁设有摄像组件3,所述输送机构4设置在箱体1的中心,在输送机构4上设有分类装置2,在箱体1的底端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分类桶5;所述分类装置2位于摄像组件3的下方;所述分类装置2包括分类容器21和舱门组件22,所述分类容器21通过分类连接杆211设置在输送机构4上,位于分类容器21的下方的两侧设有舱门组件22;在箱体1的前端设有投放口11,所述分类容器21与投放口11相对应设置;在投放口11两侧的箱体1内壁上设有激光反射组件12,所述主控箱10与输送机构4、摄像头组件3、激光反射组件12以及分类装置2电性连接。
25.如图2所示,所述舱门组件22包括舱门舵机221、舵机摆臂222、舱门连杆223、舵机固定座224、连杆固定座225、舱门226和舱门安装板227,所述舱门舵机221通过舵机固定座224安装在分类容器21一端的侧壁上,所述舱门舵机221的驱动杆上连接有舵机摆臂222,舱门安装板227的一端连接在舵机摆臂222上,所述舱门安装板227的另一端设有舱门连杆223,所述舱门连杆223活动的设置在连杆固定座225上,所述连杆固定座225固定在分类容器21另一端的侧壁上,在舱门安装板227上设有舱门226,所述舱门226设置在分类容器21的下方,所述分类容器21与输送机构4连接,由此设置,当垃圾分类完成且已移动至相对应的分类桶5上后,舱门舵机221驱动舵机摆臂222将舱门226打开,由此,垃圾即可通过落入到分类桶5上。
26.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连杆41、输送电机42、输送联轴器43和输送轴承座44(在图4中示出),所述输送电机42通过电机固定杆421设置在主控箱10的内部,所述输送电机12的驱动杆通过输送联轴器43与输送连杆41连接,在箱体1底端的中心设有输送轴承座44,所述输送连杆41穿过主控箱10向下延伸并连接输送下轴承座44,所述
分类容器21固定在输送连杆41上,由此设置,当垃圾分类完成后,输送电机42驱动输送连杆41转动,将分类容器21转到相对应的分类桶5上。
27.如图5所示,所述摄像组件3包括摄像头31、摄像头安装支架32、补光灯支架33和补光灯(图中未示出),在主控箱10前端的两侧上设有摄像头安装支架32,位于摄像头安装支架32上设有摄像头31,在所述摄像头安装支架32之间设有补光灯支架33,在所述补光灯支架33上设有补光灯,由此设置,在分类时,摄像头31对分类容器21中的垃圾进行拍照识别并分类,若在深夜或者灰暗的环境中时,由于光线的问题容易导致摄像头31拍摄的不清晰,因此,可以打开补光灯进行补光,从而提高摄像头31拍摄的清晰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摄像头拍照进行识别分类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
28.如图1所示,所述主控箱10内设有电源(图中未示出),在控制内的顶端设有控制面板101,控制面板101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与输送机构4、摄像头组件3以及分类装置2电性连接,由此,通过电源对箱体内的装置进行控制。
29.如图5所示,在箱体1的一侧上设有散热器102,所述散热器102延伸至主控箱10内,由此,通过散热器102对主控箱10进行散热防止热量过高。
30.如图6所示,在箱体1的底端上设有一个以上向下凹陷的安装槽50,在分类桶5上设有与安装槽50相对应的安装杆51,由此设置,通过安装槽50的作用,当需要更换并安装分类桶5时,只需将安装杆51插入到安装槽50内即可完成安装,简单且方便。
31.如图5所示,在主控箱10的底端还设有红外测距支架103,位于红外测距支架103上设有与分类桶5相对应设置的红外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由此设置,通过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分类桶内的垃圾是否装满,由此方便及时更换分类桶。
32.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反射组件12包括激光发射器121和反光镜122,所述反光镜121设置在投放口11两侧的箱体1内壁上,在反光镜122的顶端或底端设有激光发射器121;所述激光发射器121与电源电性连接,由此设置,通过激光发射器121发射出的光线再被反光镜122反射形成多道光线,可更好的进行检测垃圾是否被投入。
33.上述结构,在投放垃圾时,将垃圾从投放口11投入,垃圾在经过激光发射组件12时被检测到,由此激光反射组件12发送信号至主控箱10,主控箱10即可控制摄像头组件3开启对分类装置上的垃圾进行分类,当摄像头组件3对垃圾分类识别完成后,输送机构4将分类装置2输送至相对应的分类桶5上方,分类装置2即可将垃圾投入分类桶5,从而完成垃圾的投放;通过在投放口11设置激光反射组件12,在垃圾投放时可以进行检测,从而控制摄像头组件3开启进行垃圾分类,在闲置时,摄像头组件3不会打开,从而节约能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