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固液分离式医疗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6163发布日期:2022-03-23 16:1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式医疗垃圾桶,特别是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固液分离式医疗垃圾桶。


背景技术:

2.医疗垃圾又称医疗废物,是指接触了病人血液,肉体等由医院生产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纱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等,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而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时,往往需要用到垃圾桶。
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固液分离垃圾桶【申请号:cn201520553615.7;公开号:cn204751127u】。这种医疗垃圾固液分离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上设有盖子,所述桶体内侧设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在桶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包括内胆上部开口处的搭边,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孔,所述内胆卡放在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上,所述内胆下方为储液腔,在储液腔的桶体上设有排泄口;所述盖子上设有孔,所述孔的形状为对称的;所述盖子上孔内设有与孔适配的旋盖,所述旋盖的对称轴两端与盖子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排泄口设有阀门。
4.该专利中公开的固液分离垃圾桶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往复的观察液体的收集情况,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且若分离的液体堆满时,容易从其的内部溢出,影响周围空气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固液分离式医疗垃圾桶,该固液分离式医疗垃圾桶具有提醒的功能,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固液分离式医疗垃圾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表面两侧的上下方和箱体内腔两侧的上下方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另一侧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液口,箱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入料斗,箱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设有液位感应器,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t型槽,且t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板,且t型板的另一侧设有积液箱,积液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手,积液箱的两侧均设有固定结构,箱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闪烁灯。
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可将医用垃圾通过入料斗倒入至收集箱的内部,若倒入的垃圾含有液体时,则液体通过通孔进行排出,并使得排出的液体流入积液箱的内部,同时可通过液位感应器对其内部的液位进行感应,当液位达到期望位置后,闪烁灯开始闪烁,这时使用者可拉动第一拉手,并将积液箱进行取出,随之把其内部污水进行排出处
理,排出完成后,若收集箱内的垃圾装满时,可拉动收集箱,最后将垃圾进行处理即可。
9.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限位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表面设有推块,限位块的底部设有折型杆,积液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与限位杆之间配合使用。
10.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积液箱进行限位固定,并增强其稳定性。
11.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位于收集箱的下方。
12.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污水进行导向,方便对污水的排放。
13.所述入料斗的顶部铰接有盖板,且盖板的顶部设有提手。
14.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入料斗进行密封,避免气味的散发。
15.所述箱体表面的两侧均铰接有拉门,且拉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手。
16.采用以上结构,便于使用者拉动拉门,方便将收集箱进行取出。
17.所述积液箱位于箱体的底部,排液口位于积液箱的正上方。
18.采用以上结构,便于污水流入积液箱的内部,并对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有提醒功能的固液分离式医疗垃圾桶具有以下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箱进行拉出,方便对医疗固体垃圾进行排出处理,同时通过通孔的设置,可以对固液垃圾进行分离,使得液体通过通孔流入至排液口,避免固液垃圾混合在一起,导致垃圾处理难度较大,同时通过积液箱的设置,可以对分离的液体进行收集,方便进行统一的处理,同时利用液位感应器对液位的感应和闪烁灯的提醒,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的对积液箱内的液体进行处理,避免液体堆满后溢出,从而影响周围的空气环境,解决了目前的固液分离垃圾桶不具备提醒功能的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槽、弹簧、限位杆、限位块、推块、折型杆和限位孔的设置,使得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施力,可以带动限位块和折型杆向积液箱的一侧进行移动,使得限位杆进入限位孔的内部,并对积液箱进行固定,增强其稳定性。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拉门和第二拉手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拉动第二拉手,使得拉门被打开,并方便对收集箱进行取出。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积液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箱体;2、竖板;3、滑槽;4、滑块;5、收集箱;6、通孔;7、排液口;8、放置槽;9、液位感应器;10、t型槽;11、t型板;12、积液箱;13、固定结构;131、限位杆;132、弹簧;133、限位块;134、折型杆;135、限位孔;136、推块;14、导流板;15、第一拉手;16、入料斗;17、盖板;18、闪烁灯;19、拉门;20、第二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9.如图1-图4所示,本具有提醒功能的固液分离式医疗垃圾桶,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板2,竖板2表面两侧的上下方和箱体1内腔两侧的上下方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且滑块4的另一侧焊接有收集箱5,收集箱5具有两个,且它们分别位于竖板2的左右两侧,且收集箱5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6,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液口7,箱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入料斗16,箱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8,且放置槽8的内部设有液位感应器9,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t型槽10,且t型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板11,且t型板11的另一侧焊接有积液箱12,积液箱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手15,积液箱1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结构13,箱体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闪烁灯18,通过滑槽3和滑块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箱5进行拉出,方便对医疗固体垃圾进行排出处理,同时通过通孔6的设置,可以对固液垃圾进行分离,使得液体通过通孔6流入至排液口7,避免固液垃圾混合在一起,导致垃圾处理难度较大,同时通过积液箱12的设置,可以对分离的液体进行收集,方便进行统一的处理,同时利用液位感应器9对液位的感应和闪烁灯18的提醒,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的对积液箱12内的液体进行处理,避免液体堆满后溢出,从而影响周围的空气环境,解决了目前的固液分离垃圾桶不具备提醒功能的问题。
30.固定结构13包括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设有限位杆131,限位杆131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32,限位杆13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33,且限位块133的表面焊接有推块136,限位块133的底部焊接有折型杆134,积液箱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35,且限位孔135与限位杆131之间配合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槽、弹簧132、限位杆131、限位块133、推块136、折型杆134和限位孔135的设置,使得弹簧132通过自身的弹性施力,可以带动限位块133和折型杆134向积液箱12的一侧进行移动,使得限位杆131进入限位孔135的内部,并对积液箱12进行固定,增强其稳定性。
31.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4,且导流板14位于收集箱5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流板14的设置,可以对滴落下的液体进行导向,方便液体通过排液口7落入积液箱12进行收集。
32.入料斗16的顶部铰接有盖板17,且盖板17的顶部设有提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盖板17和提手的设置,便于对入料斗16进行闭合,避免气味随意飘出,影响周围空气的环境。
33.箱体1表面的两侧均铰接有拉门19,且拉门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手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门19和第二拉手20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拉动第二拉手20,使得拉门19被打开,并方便对收集箱5进行取出。
34.积液箱12位于箱体1的底部,排液口7位于积液箱12的正上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便于滴落的液体流入积液箱12的内部,避免液体滴落在外侧。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可打开盖板17,并将医用垃圾通过入料斗16掉落至收集箱5的内部,若倒入的垃圾含有液体时,则液体通过通孔6流入排液口7处,并从排液口7流入积液箱12的内部,当积液箱12的内部装满一定的液体后,可通过液位感应器9对其内部的液位进行感应,当液位达到期望位置后,闪烁灯18开始闪烁,并提醒使用者可以对积液箱12内的污水进行处理,这时使用者,可向两侧推动推块136,推块136带动限位块133对弹簧132进行挤压,使得折型杆134脱离限位孔135的内部,随后使用者拉动第一拉手15,并将积液箱12进行取出,随之把其内部污水进行排出处理,排出完成后,可重新将积液箱12放置起始的位置处,并重新通过折型杆134对积液箱12进行固定,若收集箱5内的垃圾装满时,
可打开拉门19,并拉动收集箱5,最后将垃圾进行处理即可。
3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