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专用编制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7940发布日期:2022-04-06 22:0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汛专用编制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制袋,具体为一种防汛专用编制袋。


背景技术:

2.防汛是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且防汛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3.其中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工作中需要及时调度防汛人员结合防汛物资对灾情进行缓解,同时防汛物资一般为土、沙、石、木料、编制袋、铅丝等,而目前市面上专用于此的编制袋上无便携机构,不便于防汛人员进行移动,同时易发生掉落,导致效率一般。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汛专用编制袋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汛专用编制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防汛专用编制袋,包括编制袋总成,所述编制袋总成包括编制袋主体、便携机构和限位带,且便携机构套设在编制袋主体的外部,同时编制袋主体和便携机构通过限位带固定安装,与此同时限位带位于编制袋主体外表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编制袋主体包括有主袋体和袋口,且袋口位于主袋体一端处,同时袋口的内部贯穿套设有锁紧带,与此同时编制袋主体由编织层和防水pe膜层组合而成,且编织层、防水pe膜层分别为外层、内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便携机构包括有第一外表带、第二外表带、弧形侧表带和连接带,且第一外表带、第二外表带平行设置,同时弧形侧表带位于第一外表带、第二外表带之间中心处的两侧,与此同时连接带固定安装在第一外表带、第二外表带之间靠近两端处,在第一外表带、第二外表带之间中心处设置有主袋腔,且第一外表带、第二外表带和弧形侧表带均通过限位安装部固定安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外表带和第二外表带均包括有第一横带、第二横带,且第一横带和第二横带呈平行设置,同时第一横带和第二横带通过第一弧形拉手带、第二弧形拉手带固定连接,与此同时第一弧形拉手带、第二弧形拉手带分别位于第一横带和第二横带之间的两端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带靠近两端处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穿孔、第二限位穿孔,且限位带和主袋体通过粘胶层粘贴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横带、第二横带分别贯穿第一限位穿孔、第二限位穿孔的内部,且第一横带、第二横带和限位带均垂直设置,同时第一外表带、第二外
表带分别位于主袋体的前后两侧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编制袋总成在现有的防汛编制袋的基础上增设了便携机构,一方面便于防汛人员进行移动,且可同时携带多组的编制袋主体,另一方面可利用便携机构与编制袋主体的接触面积可使得整个移动过程中更为稳妥,安全,有效的避免编制袋主体的掉落,保证防汛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同时更为高效,而通过设置的限位带可对便携机构在编制袋主体进行限位,从而可有效的防止便携机构发生脱离,且保证便携机构的稳定、可靠。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粘胶层可使得便携机构可拆解,方便进行回收循环使用,环保节约资源,同时通过设置的防水pe膜层可提升编制袋主体阻隔性能,降低发生渗透和泄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平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机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机构俯视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表带正视平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带侧视平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编制袋主体仰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编制袋总成;2、编制袋主体;21、主袋体;22、袋口;23、锁紧带;24、编织层;25、防水pe膜层;3、便携机构;31、第一外表带;32、第二外表带;33、弧形侧表带;34、连接带;35、主袋腔;36、限位安装部;4、限位带;41、第一限位穿孔;42、第二限位穿孔;43、粘胶层;5、第一横带;6、第二横带;561、第一弧形拉手带;562、第二弧形拉手带。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5.一种防汛专用编制袋,包括编制袋总成1,编制袋总成1包括编制袋主体2、便携机构3和限位带4,且便携机构3套设在编制袋主体2的外部,同时编制袋主体2和便携机构3通过限位带4固定安装,与此同时限位带4位于编制袋主体2外表面,通过设置的编制袋总成1在现有的防汛编制袋的基础上增设了便携机构3,一方面便于防汛人员进行移动,且可同时携带多组的编制袋主体2,另一方面可利用便携机构3与编制袋主体2的接触面积可使得整个移动过程中更为稳妥,安全,有效的避免编制袋主体2的掉落,保证防汛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同时更为高效,而通过设置的限位带4可对便携机构3在编制袋主体2进行限位,从而可有效的防止便携机构3发生脱离,且保证便携机构3的稳定、可靠。
26.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编制袋主体2包括有主袋体21和袋口
22,且袋口22位于主袋体21一端处,同时袋口22的内部贯穿套设有锁紧带23,与此同时编制袋主体2由编织层24和防水pe膜层25组合而成,且编织层24、防水pe膜层25分别为外层、内层;便携机构3包括有第一外表带31、第二外表带32、弧形侧表带33和连接带34,且第一外表带31、第二外表带32平行设置,同时弧形侧表带33位于第一外表带31、第二外表带32之间中心处的两侧,与此同时连接带34固定安装在第一外表带31、第二外表带32之间靠近两端处,在第一外表带31、第二外表带32之间中心处设置有主袋腔35,且第一外表带31、第二外表带32和弧形侧表带33均通过限位安装部36固定安装;第一外表带31和第二外表带32均包括有第一横带5、第二横带6,且第一横带5和第二横带6呈平行设置,同时第一横带5和第二横带6通过第一弧形拉手带561、第二弧形拉手带562固定连接,与此同时第一弧形拉手带561、第二弧形拉手带562分别位于第一横带5和第二横带6之间的两端处;限位带4靠近两端处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穿孔41、第二限位穿孔42,且限位带4和主袋体21通过粘胶层43粘贴连接;第一横带5、第二横带6分别贯穿第一限位穿孔41、第二限位穿孔42的内部,且第一横带5、第二横带6和限位带4均垂直设置,同时第一外表带31、第二外表带32分别位于主袋体21的前后两侧面,通过设置的粘胶层43可使得便携机构3可拆解,方便进行回收循环使用,环保节约资源,同时通过设置的防水pe膜层25可提升编制袋主体2阻隔性能,降低发生渗透和泄漏的可能性。
27.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将所需进行防汛的介质通过袋口22导入至主袋体21的内部,随后对锁紧带23在袋口22的内部进行收缩,并对收缩后的锁紧带23进行打结,以此对袋口22进行锁紧,同时对完成装料后的编制袋主体2进行放到横向放置,与此同时用户可对第一弧形拉手带561和第二弧形拉手带562进行重合抓附,并对编制袋主体2进行向上牵引提升至合适高度,同时对其进行移动至防汛地点,与此同时对编制袋主体2直接放置在洪口处进行叠加,且通过设置的编制袋总成1在现有的防汛编制袋的基础上增设了便携机构3,一方面便于防汛人员进行移动,且可同时携带多组的编制袋主体2,另一方面可利用便携机构3与编制袋主体2的接触面积可使得整个移动过程中更为稳妥,安全,有效的避免编制袋主体2的掉落,保证防汛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同时更为高效,而通过设置的限位带4可对便携机构3在编制袋主体2进行限位,从而可有效的防止便携机构3发生脱离,且保证便携机构3的稳定、可靠,且通过设置的粘胶层43可使得便携机构3可拆解,方便进行回收循环使用,环保节约资源,同时通过设置的防水pe膜层25可提升编制袋主体2阻隔性能,降低发生渗透和泄漏的可能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