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1571发布日期:2022-05-07 14:4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纱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筒纱是纺织行业纺纱厂的络筒工序的产出品,是从上道工序的细纱机或捻线机上落下来的管纱,筒纱生产完成后,需要对筒纱产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编织袋或纸箱包装指定数量的筒纱,并控制每袋或每箱的总重量在一定范围内,筒纱配重方式有人工配重及自动配重两种方式。对于人工配重,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单工位配重装置,即仅有一个配重工位,人工将一定数量的筒纱放置于配重工位上,进行称重,称重完成后,将配重工位上的筒纱输送至包装输送线上,待配重工位上的筒纱全部输送完毕后,才能进行下一包筒纱配重,配重效率低;而自动配重方式可以实现自动配重,且配重速度快,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如果增加一套自动配重设备,不仅成本高,而且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因此,我们对人工配重设备进行改进,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重效率,且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其包括配重工位及输送工位,配重工位与输送工位的工作过程互不影响,可以提高配重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5.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及第三机架,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及第三机架均由若干条支腿及支撑杆组成,所述第二机架位于第一机架的后端,所述第三机架位于第二机架的后端;
6.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托盘及第一推纱组件,所述第一托盘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7.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托盘及高度可调的第二推纱组件,且所述第二托盘底部设置有带动第二托盘沿第二机架滑动的推动组件;
8.所述第三机架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第二托盘的高度高于输送带的高度;
9.所述第一推纱组件将筒纱从第一托盘推至第二托盘,所述第二推纱组件将筒纱从第二托盘推至输送带,且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一推纱组件及第二推纱组件的运动方向垂直。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配重输送装置包括配重工位及输送工位,其中,第一托盘及第一推纱组件作为配重工位,第二托盘及第二推纱组件作为输送工位,两个工位的工作过程互不影响,即当配重工位完成配重,并将配重工位的筒纱自动输送至输送工位后,就可在配重工位进行下一包筒纱配重,而输送工位继续将筒纱输送至包装输送线,提高人工配重
效率。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纱组件包括第一推纱架及驱动第一推纱架运动的第一推动气缸,所述第一推动气缸设置2个,2个第一推动气缸分别固定在第一机架两侧支撑杆上,且2个第一推动气缸分别与第一推纱架的两侧底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动气缸为无杆气缸,所述第一推纱架的底部与无杆气缸的移动滑块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纱组件包括第二推纱架及位于第二推纱架两侧的u形推架,所述u形推架位于第二推纱架的下方,所述第二推纱架的两端与两侧的u形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二推纱架高度的升降气缸。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纱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推纱架运动的同步带传动组件,所述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轴、位于主动轴两端的主动轮及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环绕有同步带,所述第二推纱架两侧的u形推架与同步带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纱架两侧的u形推架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同步带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下方。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纱组件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推纱架及其两侧的u形推架通过第一滑轨及第一滑块与第二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一滑块分别设置2个,2个第一滑轨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机架两侧的支撑杆下方,2个第一滑块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上方。
17.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推动气缸及相配合的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缸体及第二滑轨均固定设置在第二机架的支撑杆上方,所述第二滑轨位于第二推动气缸的一侧且与第二推动气缸平行,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及第二滑块均固定设置在第二托盘的底部,所述第二推动气缸带动第二托盘运动使第二托盘的后端运动至输送带上方。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包括配重工位及输送工位,第一托盘及第一推纱组件作为配重工位,第二托盘及第二推纱组件作为输送工位,两个工位的工作过程互不影响,即当配重工位完成配重,并将配重工位的筒纱自动输送至输送工位后,就可在配重工位进行下一包筒纱配重,同时输送工位继续将筒纱输送至包装输送线,提高人工配重效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第二托盘及第二推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2的侧视图;
24.图4是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图。
25.图中标注:1.第一机架;11.第一托盘;12.第一推纱组件;121.第一推纱架;122.第一推动气缸;2.第二机架;21.第二托盘;22.第二推纱组件;221.第二推纱架;222.u形推架;223.升降气缸;224.电机;225.主动轴;226.同步带;227.连接板;228.第一滑轨;229.第一滑块;23.推动组件;231.第二推动气缸;232.第二滑轨;233.第二滑块;3.第三机架;31.输送带;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及第三机架3,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及第三机架3均由若干条支腿及支撑杆组成,第二机架2位于第一机架1的后端,第三机架3位于第二机架2的后端。
31.其中,上述第一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托盘11及第一推纱组件12,第一托盘11与第一机架1固定连接,且第一托盘11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第一托盘11用于对整包或整箱筒纱进行称重;上述第二机架2上设置有第二托盘21及高度可调的第二推纱组件22,且第二托盘21底部设置有带动第二托盘21沿第二机架2滑动的推动组件23;上述第三机架3上设置有输送带31,第二托盘21的高度高于输送带31的高度,且输送带31的输送方向与第一推纱组件21及第二推纱组件22的运动方向垂直;另外,第一机架1一侧还设置有带操控屏的控制器4,且称重传感器、第一推纱组件12、第二推纱组件22及推动组件23均与控制器4通过电连接。上述第一推纱组件12用于将筒纱从第一托盘11推至第二托盘21,上述第二推纱组件22用于将筒纱逐排从第二托盘21推至输送带31,上述推动组件23用于带动第二托盘21运动使第二托盘21的后端运动至输送带31上方。
32.具体地,参照图1,上述第一推纱组件12包括第一推纱架121及驱动第一推纱架121运动的第一推动气缸122,第一推动气缸122设置2个,第一推动气缸122为无杆气缸,2个无杆气缸分别固定在第一机架1两侧的支撑杆上方,且第一推纱架121的两侧底部与无杆气缸的移动滑块固定连接,无杆气缸带动第一推纱架往复运动。
33.具体地,参照图2及图3,上述第二推纱组件22包括第二推纱架221、位于第二推纱架两侧的u形推架222、调整第二推纱架高度的升降气缸223及驱动第二推纱架运动的同步带传动组件。
34.其中,上述u形推架222设置2个,且2个u形推架222位于第二推纱架221两端端部的下方,第二推纱架221通过2个升降气缸223分别与其两端的u形推架222连接,升降气缸223
的缸体固定在u形推架222的外侧,升降气缸223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在第二推纱架221的端部,通过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可调整第二推纱架221的高度,便于第一推纱架121将筒纱从第一托盘11推至第二托盘21时,第二推纱架221产生阻挡;
35.上述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电机224、主动轴225、位于主动轴两端的主动轮及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环绕有同步带226,且第二推纱架221两侧的u形推架222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227,同步带226固定设置于连接板227下方,即通过连接板227将第二推纱架221两侧的u形推架222与同步带226连接;当电机224转动时,带动主动轴225转轴,进而通过带动主动轮、从动轮转动使同步带226及与同步带连接的第二推纱架221运动;另外,上述电机224与主动轴225通过相啮合的齿轮组实现传动,即电机224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一,主动轴225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与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
36.另外,第二推纱组件22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228及第一滑块229,第二推纱架221及其两侧的u形推架222通过第一滑轨228及第一滑块229与第二机架2滑动连接,第一滑轨228及第一滑块229分别设置2个,2个第一滑轨228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机架2两侧的支撑杆下方,2个第一滑块229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板227上方。
37.具体地,上述推动组件23包括第二推动气缸231及相配合的第二滑轨232和第二滑块233,第二推动气缸231、第二滑轨232及第二滑块233均分别设置2个,2个第二推动气缸231的缸体及第二滑轨232均固定设置在第二机架2两侧的支撑杆上方,2个第二滑轨232分别位于2个第二推动气缸231的一侧且与第二推动气缸231平行,2个第二推动气缸231的活塞杆一端及第二滑块233均固定设置在第二托盘21的底部两侧,第二推动气缸231带动第二托盘21运动使第二托盘21的后端运动至输送带31上方。
38.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辅助双工位高效筒纱配重输送装置,用于一包15个筒纱的配重及输送。其工作过程为:
39.(1)操作人员将15个筒纱按照5*3排列于第一托盘上,第一托盘底部的称重传感器检测整包筒纱重量,并输送至显示屏,显示屏上设置有配重按钮,当操作人员观察到显示屏显示的重量在要求的范围内,按下配重按钮,升降气缸及第一推动气缸自动启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第二推纱架(初始状态时,第二推纱架位于第二机架的最前端,即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相对接的位置)上升,调高第二推纱架与第二托盘之间的高度,同时第一推动气缸带动第一推纱架(初始状态时,第一推纱架位于第一机架的最前端)将第一托盘上的筒纱推至第二托盘上,然后第一推动气缸复位,升降气缸活塞杆收回,然后操作人员继续将15个筒纱放置在第一托盘上,进行下一包筒纱配重;
40.(2)待升降气缸活塞杆收回后,第二推动气缸自动启动,第二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托盘运动使第二托盘的后端运动至输送带上方,且位于输送带的中部稍偏向远离第二托盘的一侧(约占输送带宽度的3/4位置),然后驱动第二推纱架运动的电机启动,带动第二推纱架往输送带方向移动,将第一排筒纱推至第二托盘的最端部,此时第一排筒纱位于输送带中部上方,然后第二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后收回使第二托盘回退一个筒纱宽度距离,使第一排筒纱在重力作用下落至输送带上,然后依次重复上述步骤,将第二排筒纱及第三排筒纱依次推至输送带上;
41.(3)待第二托盘上的筒纱完全推至输送带上时,第二推动气缸及驱动第二推纱架运动的电机带动第二托盘及第二推纱架复位,重复上述过程,进行下一包筒纱输送。
42.在上述步骤(1)中,如果控制器检测到称重传感器所检测的整包筒纱重量不在标准范围内,需要操作人员从控制器的显示屏上获取筒纱的总重量,查看该包筒纱的重量是大于或小于标准范围,然后操作人员挑出一个或几个筒纱进行替换直到总重量在标准范围内,完成配重。
43.在上述步骤(2)中,在将第二排筒纱及第三排筒纱推至输送带上时,需要控制时间间隔,当前一排筒纱已被输送离开第三机架位置,即与第二托盘相对应的输送带位置上没有筒纱时,才能进行下一排筒纱推送,或者也可在第三机架上与第二托盘相对应的区域设置至少2个红外传感器并将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过电连接,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三输送带上是否有筒纱,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第三输送带上没有筒纱时,控制器发出信号,进行下一排筒纱推送。
44.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45.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