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接料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1793发布日期:2022-07-26 21:1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接料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料带连接的操作装置,涉及一种电动接料钳。


背景技术:

2.接料钳是一种用于贴片式电子元件的料带连接的工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也在不断进步。现有技术中,接料钳的使用通常是配合金属扣进行料带之间的连接,具体步骤是:取一个金属扣,放在接料钳上,然后再将连接料带的接头处对齐放在金属扣上,人工按压接料钳的手柄,使金属扣压接在两根料带的接头处。
3.在使用接料钳的过程中,人工按压接料钳的手柄,比较费力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而且,操作人员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力气消耗较大,后期按压不到位,触动报警装置,工作效率下降。
4.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接料钳比较费力、按压不到位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电动接料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接料钳,解决现有的接料钳使用费力、按压不到位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6.该电动接料钳包括:
7.支架;
8.下手柄,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手柄;
9.压头,所述压头与支架转动连接;
10.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和传动机构,所述马达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和所述压头传动连接;和
11.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马达的启闭。
12.进一步地,所述压头包括:
13.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压头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和
14.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连接片的上方,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16.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
17.凸轮组件,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转动时对所述连杆组件施加作用力,并使所述连杆组件打开或收拢;
18.弹簧复位装置,所述弹簧复位装置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且所述弹簧复位装置对所述连杆组件提供与所述凸轮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弹性作用力。
19.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组件包括:
20.蜗杆,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蜗杆转动;和
21.蜗轮,所述蜗轮和蜗杆啮合传动。
22.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组件还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马达与蜗杆。
2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24.马达罩,所述马达罩用于固定所述马达;
25.马达座,所述马达座用于固定所述联轴器;和
26.蜗杆座,所述蜗杆座用于固定所述蜗杆。
27.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轮组件包括:
28.轴承;
29.摆杆,设置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30.连杆,一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摆杆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位于所述连杆和摆杆形成的小于180度的夹角的外侧。
31.优选地,所述电动接料钳还包括:
32.底座,所述下手柄设置于所述底座;
33.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凸轮的运行信息,并传递所述运行信息给所述控制装置。
34.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
35.磁吸收纳盒,所述磁吸收纳盒位于所述压头的下方,用于收纳所述压头下压过程产生的废料;和
36.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磁吸收纳盒,所述空腔中设置磁铁,用于和所述磁吸收纳盒可拆卸的连接。
37.进一步地,所述磁吸收纳盒包括朝向所述压头的开口。
38.压头下压及抬起完成了金属扣的裁切和对料带的连接,是完成料带连接的一个周期,通过驱动装置对压头的一端施加周期性压力则可实现多个料带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可节省人力,降低对人力依赖程度,保证按压的力度一致,按压到位,同时调高工作效率,尤其适用于大批量高强度的工作。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40.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接料钳的结构图;
4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接料钳;
4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电动接料钳驱动原理示意图;
4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吸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5.请参阅图1,现有的压料钳100包括上手柄11、下手柄12及压头13。压头13转动连接在下手柄12上。上手柄11与压头13转动连接,通过摆杆与下手柄12转动连接,驱动压头13向下运动。料带及金属扣设置于下手柄13,按压上手柄11,压头13向下运动,完成金属扣的裁切和压接料带的动作。不按压上手柄12时,压头12上抬,便于料带及金属扣的替换。
4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接料钳,连接料带操作省时省力,降低对人力需求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按压的力度一致,按压到位。
47.请同时参阅2和图3,该电动接料钳200包括底座21、下手柄22、压头 23、支架24、驱动装置25、轴承和控制装置。驱动装置25包括马达和传动机构,马达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下手柄22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21上。下手柄22上方设置压头23、支架24、驱动装置25和轴承。其中,支架24和下手柄22固定连接,压头23和支架24转动连接,传动机构和支架24转动连接,和压头23驱动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马达的启闭。
48.具体地,支架24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底座21两侧。压头23的一端包括两个连接片和一个连接臂,连接片设置于支架24的外侧,与支架24通过轴承连接。连接臂位于连接片231的上方,与传动机构通过轴承连接。
49.压头23下压及抬起完成了金属扣的裁切和对料带的连接,是完成料带连接的一个周期,通过驱动装置25对压头的一端施加周期性压力则可实现多个料带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可节省人力,降低对人力依赖程度,保证按压的力度一致,按压到位,调高工作效率,尤其适用于大批量高强度的工作。
50.请参阅图3,传动机构包括连杆组件253和凸轮组件。连杆组件253包括弹簧复位装置。凸轮组件包括凸轮254,凸轮254设置于连杆组件253上方,凸轮254包括曲面,曲面与连杆组件253连接。连杆组件253与压头23 驱动连接。曲面对连杆组件253施加向下的压力,连杆组件252通过弹簧复位装置对曲面施加向上的弹力。当所述压力大于所述弹力时,所述连杆组件驱动所述压头绕所述支架下压;当所述压力小于所述弹力时,所述连杆组件驱动所述压头绕所述支架抬起。连杆组件253在弹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始终与凸轮254的曲面接触,随凸轮轨迹转动。
51.具体地,凸轮组件及连杆组件253均沿连接臂所在平面对称设置。连接臂夹设在连杆组件253中间。
52.凸轮组件还包括蜗杆和蜗轮,蜗轮和凸轮254同轴设置。马达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啮合传动推动蜗轮转动,凸轮254随蜗轮同轴转动。具体地,两个凸轮254之间设置蜗轮,蜗轮上方设置蜗杆。
53.通过蜗杆和蜗轮的传递作用,使马达带动凸轮254转动,凸轮254表面的不规则形状规律性按压连杆组件253,使压头23下压。
54.凸轮组件还包括联轴器,联轴器连接马达和蜗杆。联轴器连接马达和蜗杆,使蜗杆随马达的输出旋转。
55.驱动装置25还包括壳体255,壳体255包括马达罩2551、马达座2552 和蜗杆座2553,马达罩2551用于收纳马达;马达座2552用于收纳联轴器;蜗杆座2553用于收纳蜗杆。
56.通过设置外壳将马达、联轴器和蜗杆收纳于其中,可以保证运动不受外界的干扰,保证运动传递的高效性,同时外壳分区设置便于收纳于其中的器件的维护。
57.请参阅图3,连杆组件253包括摆杆2531和连杆2532,摆杆2531设置于支架24,连杆
2532的两端分别与摆杆2511和压头23转动连接,凸轮254 位于连杆2532和摆杆2531形成的小于180度角的外侧。当压力大于弹力时连杆和摆杆形成的小于180度角大于当压力小于弹力时连杆和摆杆形成的小于180度角。
58.凸轮254作用于连接连杆2532和摆杆2531的轴承的上方,连杆2532 对压头23的一端施加向下的力,另一端向下运动。
59.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轮在马达的驱动下用于使得压头下压,而压头的复位则依靠下手柄上固定设置的c形铜扣,通过c形铜扣具有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凸轮不再向下施力抵紧轴承时,压头可以自动复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下手柄中还可以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对压头施加有下拉的弹性作用力,凸轮不再向下施力抵紧轴承时,复位弹簧将压头的一端下拉,使得整个压头转动并抬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轴承安装于凸轮上,随着凸轮的转动,轴承也做周期性的运动,从而带动压头进行抬起或下压动作。
60.电动接料钳200还包括设置在底座21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传感器获取凸轮254的运行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受运行信息,控制马达的启闭。
61.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4,底座21包括:
62.磁吸收纳盒211,所述磁吸收纳盒211位于压头23的下方,用于收纳压头23下压过程产生的废料;
63.空腔212,空腔212用于容纳磁吸收纳盒211,空腔中设置磁铁,用于和磁吸收纳盒211可拆卸的连接。
64.进一步地,磁吸收纳盒211包括朝向压头23的开口2111。
65.下手柄12上设置有通孔,压头23按压金属扣产生的废料通过通孔进入到磁吸收纳盒211中。当磁吸收纳盒211中的废料累积量到达一定数量的时候,取出磁吸收纳盒211,将其中的废料倾倒出来,最后将磁吸收纳盒211放回空腔212,依靠磁吸力将磁吸收纳盒211固定在空腔212中。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