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2935发布日期:2022-07-23 08:3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瓶体包装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尤其是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多样化。
3.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尤其是饮品的丰富多样化,不仅仅有已经调制好的多中口味颜色的即饮饮品,也有料包与液体分开的包装实时调制的分体饮品。上述的现有技术饮品,存在以下不足:已经调制好的饮品对于储存温度等环节有严苛的要求,如果储存条件不佳,很容易变质,其对于口味已经固定,无法满足不同味觉轻重人员的口味需求;而料包与液体分装的饮品,虽然可以实时调制,但是无法实现快速饮用,尤其是对于料包为浓浆液时,倾倒不便,且丢弃的含有余浆的袋子容易污染环境。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公开有将浓浆液包装在盖体内,饮用时,通过旋转瓶盖就可以实现浓浆流入瓶体内,实现浆液混合的瓶盖;但是结构多复杂,且浆液无法实现浆液充分溶合,以及对于盖体排放浓浆时需要将盖体拔高超过半瓶盖的高度,由于拔高过程是密封上旋或拔高,对于饮用者的手力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密封不严实。
5.因此,改进现有的现有的瓶体密封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根据在瓶盖上拔空间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浓浆流出量大小进行有效控制的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8.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包括与瓶体外螺旋口径螺纹连接的外定位盖筒3,外定位盖筒3内设置有装有浓浆的内套筒2,内套筒2设置有带有外防滑纹的旋转盖1,外定位盖筒3与内套筒2的底部对应设置有泄浆通道,且外定位盖筒3的内壁与内套筒2的外壁间为密封,并且在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上下滑动;
9.所述的外定位盖筒3内剖面单侧面结构呈h型和h镜像结构,具体为外壁为上下通体垂直面,内部上大下小,上部与下部之间形成梯台结构;在外定位盖筒3上部外壁上设置用于旋转定位凸点4进行滑动进行旋转导向限位的椭圆形滑道5;
10.所述的椭圆形滑道5为水平设置,或自左向右逐渐螺旋升高,起点与最高点位置差不超过8mm;
11.所述的旋转定位凸点4设置在内套筒2外表面上,与内套筒2为一体铸模,椭圆形滑道5进行滑动,其高度不大于椭圆形滑道5四周外定位盖筒3筒壁的厚度;
12.所述的椭圆形滑道5左侧靠近起点处设置有定位对凸6;定位对凸6距离左侧的距
离略大于旋转定位凸点4的直径;
13.所述的内套筒2外形结构与外定位盖筒3的内壁形成结构一样,实现充盈密封;
14.所述的泄浆通道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内套筒2底部的第一泄浆孔7,以及与第一泄浆孔7对应的设置在外定位盖筒3底部的第二漏浆孔8;
15.所述的第一泄浆孔7与第二漏浆孔8结构一样,为扇形或孔洞;
16.所述的第一泄浆孔7与第二漏浆孔8的开孔面积小于所在底的面积的二分之一,且通过旋转,能够实现非开孔区域对开孔区域的全面封堵。
17.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技术来说,实现了泄浆通道置于底部,并且通过内套筒的水平或略太高旋转,即可实现第一泄浆孔与第二漏浆孔的吻合,进而在重力的影响下,实现浓浆进入瓶体内;同时,为了防止运输等非希望漏浆情况下旋转内套筒,在椭圆形滑道左侧靠近起点处设置有定位对凸,避免了非正确主动施力导致的旋转定位凸点滑动为标志的内套筒的旋转,进行实现漏浆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实现泄浆,无需足够的内套筒拔高空间,这样就可以减少拔高所用的力气以及拔高过程中容易可能发生的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充盈密封不严导致的漏浆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使用轻松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筒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筒仰视结构示意图一;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筒仰视结构示意图二;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定位盖筒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定位盖筒仰视结构示意图一;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定位盖筒仰视结构示意图二;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7.图10为图9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9.图中为:旋转盖1、内套筒2、外定位盖筒3、旋转定位凸点4、椭圆形滑道5、定位对凸6、第一泄浆孔7、第二漏浆孔8。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31.实施例1
32.如图1所示,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包括与瓶体外螺旋口径螺纹连接的外定位盖筒3,外定位盖筒3内设置有装有浓浆的内套筒2,内套筒2设置有带有外防滑纹的旋转盖1,外定位盖筒3与内套筒2的底部对应设置有泄浆通道,且外定位盖筒3的内壁与内套筒2的外壁间为密封,并且在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上下滑动;
33.如图9所示,所述的外定位盖筒3内剖面单侧面结构呈h型和h镜像结构,具体为外
壁为上下通体垂直面,内部上大下小,上部与下部之间形成梯台结构,这个的结构可以增加瓶盖的稳定坚固性,同时结合下方a腔体内固定有瓶颈的结构,不会造成空间使用浪费;在外定位盖筒3上部外壁上设置用于旋转定位凸点4进行滑动进行旋转导向限位的椭圆形滑道5,起到内套筒2与外定位盖筒3固定作用,并且对于内套筒的旋转起到一定的区位限定作用;
34.如图6所示,所述的椭圆形滑道5为水平设置,或自左向右逐渐螺旋升高,起点与最高点位置差不超过8mm;这样不仅仅增加了瓶盖的立体感,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内套筒内的空间,进而调节压力,实现加速浓浆的泄漏,实现快速浆液溶和;
35.如图3所示,所述的旋转定位凸点4设置在内套筒2外表面上,与内套筒2为一体铸模,椭圆形滑道5进行滑动,其高度不大于椭圆形滑道5四周外定位盖筒3筒壁的厚度;避免旋转定位凸点4凸在外定位盖筒3外表面,形成锋利点,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36.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的椭圆形滑道5左侧靠近起点处设置有定位对凸6;定位对凸6距离左侧的距离略大于旋转定位凸点4的直径;起到自然限位作用;当在外力作用下,定位对凸6可以通过挤压旋转定位凸点4,进而通过,进入调节区域内;
37.所述的内套筒2外形结构与外定位盖筒3的内壁形成结构一样,实现充盈密封,避免浆液通过内套筒2与外定位盖筒3的结合缝隙外漏;
38.所述的泄浆通道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内套筒2底部的第一泄浆孔7,以及与第一泄浆孔7对应的设置在外定位盖筒3底部的第二漏浆孔8;
39.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第一泄浆孔7与第二漏浆孔8结构一样,为扇形或孔洞;
40.所述的第一泄浆孔7与第二漏浆孔8的开孔面积小于所在底的面积的二分之一,且通过旋转,能够实现非开孔区域对开孔区域的全面封堵。
41.如图1、图2所示,瓶颈通过外螺旋纹旋入外定位盖筒3设置的连接腔体a内,实现盖体与瓶子的螺纹连接固定;需要进行饮用时,左手握住外定位盖筒3的外下部与瓶颈处,然后右手握住旋转盖1,用力向左旋转,此时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内套筒2一体结构的旋转定位凸点4随着内套筒自作向右在外定位盖筒3设置的椭圆形滑道5滑动;首先冲破旋转定位凸点4限位,即可以实现轻松左右滑动;进行实现内套筒底部的第一泄浆孔7与外定位盖筒3底部的第二漏浆孔8的通孔半重合或全部重合;观察泄浆流量大小,根据需要,使旋转盖1可以旋转,进而条件泄浆流量。
42.实施例2
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椭圆形滑道5为水平设置,在开瓶泄浆时,手握住旋转盖1,仅仅自左向右边旋转,实现内套筒2与外定位盖筒3的旋转位移即可,无需拔高内套筒,对于旋转力要求比较小,可以实现轻松方便开启。
4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技术来说,实现了泄浆通道置于底部,并且通过内套筒的水平或略太高旋转,即可实现第一泄浆孔与第二漏浆孔的吻合,进而在重力的影响下,实现浓浆进入瓶体内;同时,为了防止运输等非希望漏浆情况下旋转内套筒,在椭圆形滑道左侧靠近起点处设置有定位对凸,避免了非正确主动施力导致的旋转定位凸点滑动为标志的内套筒的旋转,进行实现漏浆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实现泄浆,无需足够的内套筒拔高空间,这样就可以减少拔高所用的力气以及拔高过程中容易可能发生的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
充盈密封不严导致的漏浆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使用轻松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