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卷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6944发布日期:2022-08-03 01:4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卷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机装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卷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包装设备中,料卷装夹装置是作为包装设备的必备零部件,料卷装夹装置是用于基材料卷的收放;现有的料卷装夹装置在装夹时往往是通过手动进行装夹,在针对不同宽度的料卷时,此种装夹方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不利于设备的智能化;或者是采用分别的驱动部对两侧的装夹部进行驱动装夹,即在一侧的装夹部上连接一驱动装置,另一装夹部上连接一定位移动丝杆,这种装夹方式在定位移动过程中,会使得丝杆需要产生一定轴向推力推动另一驱动装置回收,往往会使得丝杆在短时间内磨损严重,甚至会使得由于负载过驱动装置损坏;且在对于宽度较宽重量较高的料卷装夹时,往往由于其重量会导致支撑装夹装置的滑杆中部出现弯曲,从而导致料卷偏离,进而产生成品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卷装夹装置,以提高料卷装夹效率与成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其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和丝杆的使用寿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包括两侧相对设置的墙板,两侧所述墙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装夹单元,所述装夹单元包括:滑动导向轴、第一装夹部、第二装夹部、直线移动机构与定位移动机构,所述滑动导向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墙板之间;所述第一装夹部与第二装夹部上分别连接有滑动部,以使得所述第一装夹部与第二装夹部通过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滑动导向轴的轴向滑动;所述第一装夹部与所述第二装夹部相对侧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装夹料卷的无轴顶料头,两侧的所述无轴顶料头共线,其中一侧的所述无轴顶料头上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装夹部和所述第二装夹部关联;所述定位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装夹部上或所述第二装夹部上。
5.通过第一装夹部与第二装夹部的关联,使得通过直线移动机构进行料卷的自动装夹,并使得装夹后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定位移动,而定位移动机构的设置保证了在料卷装夹完成后,可将料卷精确移动到目的位置,提高了装夹效率,且由于装夹后形成为一个整体,提升了丝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料卷定位质量。
6.优选地为了提高料卷的定位准确度,所述定位移动机构包括丝杆与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装夹部或第二装夹部上,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墙板上,在丝杆的端头上还传动连接有一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墙板上,所述驱动部上连接有编码器,在丝杆裸露部分还套置有一套筒,通过套筒的设置保证了丝杆处于密闭环境中,避免了丝杆被外部环境侵蚀,提升其使用寿命。
7.优选地为了提升支撑重量和稳定性,所述滑动导向轴包括有两根,两根所述滑动导向轴设置在墙板的上部与下部,在滑动导向轴的中部连接有一中间支撑架,通过中间支撑架,保证了长宽度和重量过大的料卷的有效支撑,避免了滑动导向轴弯曲造成定位不能
准确定位和滑动等问题。
8.优选地为了提升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墙板上还分别连接有固定支撑杆,所述固定支撑杆将两侧的墙板连接形成一整体,其中的中间支撑架还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杆上,通过该中间支撑架与固定支撑杆的连接,进一步提升了其稳定性。
9.优选地,述直线移动机构包括气缸装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壁与推杆,所述气缸壁通过一卡接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装夹部上所述推杆固定连接在第二装夹部上;或所述气缸壁固定连接在第二装夹部上所述推杆连接在所述第一装夹部上。
10.优选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气缸壁两侧的挡块、卡接块与定位销,所述挡块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夹部上,在挡块上加工有一定位孔,所述卡接块为“[”结构,在卡接块内侧壁上具有与气缸壁截面轮廓匹配的贴合璧面,所述卡接块内壁的顶面与下地面上分别加工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销插入到所述定位槽内使得卡接块与气缸壁实现定位;所述卡接块的外壁上具有一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入到定位孔内实现卡接块与挡板的定位。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对侧分别设置的装夹部对料卷实现装夹,其中直线移动机构关联第一装夹部与第二装夹部的结构,使得装夹完成后的两装夹部形成同一整体,便于定位丝杆的移动,提高了装夹效率,提升了丝杆的使用寿命;且通过丝杆的以及驱动编码器的配合定位,实现了装夹料卷的精确定位,提升了整体的生产的质量;再一通过中间支撑架的设置,确保了滑动导向轴在装夹时始终为平直状态,提高了本装置对于长宽度和高重量料卷的装夹稳定性以及质量。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装夹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4]
图2为图1所示的装夹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0015]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装置以及滑动导向轴连接的爆炸结构图。
[0017]
附图中,墙板1、第一装夹部2、第二装夹部3、滑动导向轴4、中间支撑架5、固定支撑杆6、无轴顶料头7、驱动部8、丝杆9、套筒10、气缸壁11、推杆12、挡板13、卡接块14、定位销15、直线轴承16、定位孔17、定位凸起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
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0]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为:一种料卷装夹装置,包括两侧相对设置的墙板1,所述两侧墙板1之间连接有一个装夹单元,所述装夹单元包括两根滑动导向轴4、第一装夹部2与第二装夹部3,所述滑动导向轴4固定连接在所述墙板1之间,所述第一装夹部2与所述第二装夹部3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导向轴4的上,其中两根滑动导向轴4位于装夹部的上下位置处;在第一装夹部2与第二装夹部3相对侧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装夹料卷的无轴顶料头7;所述第一装夹部2上连接有丝杆定位移动机构,包括有丝杆9、螺纹部与驱动部8,螺纹部连接在第一装夹部2上,所述丝杆9一端通过螺纹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装夹部2上,所述丝杆9另一端连接有一驱动部8,所述驱动部8上连接有一编码器,通过丝杆9与编码器的配合实现第二装夹部3的精确移动,以实现高装夹料卷的精度的定位;所述第二装夹部3上连接有一直线移动机构,其中直线移动机构选用气缸装置,将气缸的气缸壁11固定连接在第一装夹部2上,气缸的推杆12固定连接在第二装夹部3上,实现了第一装夹部2与第二装夹部3的关联形成一个装夹的整体;气缸装置在工作时,推杆12自由伸出达到料卷的宽度,实现对料卷的装夹。
[0021]
如图3-4中,气缸装置连接到第一装夹部2的具体连接结构为,包括分别设置在气缸壁11两侧的挡块、卡接块14与定位销15,所述挡块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夹部2上,在挡块上加工有一定位孔17,所述卡接块14为“[”结构,在卡接块14内侧壁上具有与气缸壁11截面轮廓匹配的贴合璧面,在卡接块14内壁的顶面与下地面上分别加工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销15插入到所述定位槽内使得卡接块14与气缸壁11实现定位;所述卡接块14的外壁上具有一定位凸起18,所述定位凸起18伸入到定位孔17内实现卡接块14与挡板13的定位;在装配时,通过两侧的卡接块14将气缸壁11卡在所述第一装夹部2内,实现了气缸壁11的定位以及固定卡接;两侧的第一装夹部2与第二装夹部3通过直线轴承16与滑动导向轴4连接,使得两侧装夹部整体在滑动导向轴4上平直滑动,避免了第一装夹部2或第二装夹部3出现因为单边重力大,而导致两侧的无轴顶料头7不在同一直线上。
[0022]
以上实施例中,丝杆9连接的驱动部8采用伺服电机,通过在伺服电机上安装编码器来实现定位;通过第一装夹部2与第二装夹部3关联直线移动机构实现料卷的自动夹持并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在后续定位机构移动时驱动整体移动即可,不会对丝杆9产生轴向阻力,提升丝杆9使用寿命,且定位移动机构的设置保证了在料卷装夹完成后,可将料卷精确移动到目的位置,提高了装夹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料卷定位质量。
[0023]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装夹部3上还固定连接有一用于罩住所述丝杆9的套筒10,通过该套筒10使得伸出段的丝杆9避免了遭受外界的侵蚀,进一步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0024]
优选地为了提升支撑重量和稳定性,所述滑动导向轴4包括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墙板1的上部与下部,在滑动导向轴4的中部连接有一中间支撑架5,通过中间支撑架5,保证了长宽度和重量高的料卷的有效支撑,避免了滑动导向轴4弯曲造成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所述墙板1上还分别连接有两个固定支撑杆6,两个所述固定支撑杆6分别位于滑动导向轴4的上下两侧,所述中间支撑架5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杆6上,通过该中间支撑架5与固定支撑杆6的连接,进一步提升了其稳定性,其中中间支架为一体结构,使得将滑
动导向轴4通过固定支撑杆6支撑起来,在中间支架上还加工有允许气缸装置与丝杆9套筒10通过的工艺孔。
[002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