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盒分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3561发布日期:2022-08-12 19:5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面盒分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条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面盒分排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面条加工过程中,面条成条后需要经过进行切段工序后再进行装盒;在完成装盒后,面盒通过传送带传送至后续工序。现有的面条装盒机构仅能针对以单排形式传送的面盒进行装盒工序;因此在面条装入面盒后,面盒仍会以单排的形式在传送带上传送,从而导致面盒传送链长度过长,导致占地面积大,从而提高用地成本。
3.因此,亟需一种能将单排面盒分排传送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盒分排系统,以解决现有面盒只能单排传送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面盒分排系统,包括环形驱动机构、第一载物机构、第二载物机构、第一上分排轨道以及第二上分排轨道,所述环形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同步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横方向相对设置且两者在横方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第一载物机构包括第一载物板以及第一滑动连接轴,所述第一滑动连接轴沿横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载物板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轴上,所述第二载物机构包括第二载物板以及第二滑动连接轴,所述第二滑动连接轴沿横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载物板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连接轴上,多个所述第一载物机构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载物机构沿所述环形驱动机构的环形驱动路线交替地设置,所述环形驱动机构沿纵方向具有面盒输入端以及面盒输出端,所述第一上分排轨道以及所述第二上分排轨道位于所述环形驱动机构竖方向上的上半部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横方向上的间隙中,所述第一上分排轨道以及所述第二上分排轨道沿纵方向从所述面盒输入端至所述面盒输出端逐渐相互分离,所述第一载物板与所述第一上分排轨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载物板沿纵方向从所述面盒输入端至所述面盒输出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上分排轨道以使所述第一载物板沿横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边缘,所述第二载物板与所述第二上分排轨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载物板沿纵方向从所述面盒输入端至所述面盒输出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上分排轨道以使所述第二载物板沿横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边缘。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下分排轨道以及第二下分排轨道,所述第一下分排轨道以及所述第二下分排轨道位于所述环形驱动机构竖方向上的下半部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横方向上的间隙中,所述第一下分排轨道以及所述第二下分排轨道沿纵方向从所述面盒输出端至所述面盒输入端逐渐相
互靠近,所述第一载物板与所述第一下分排轨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载物板沿纵方向从所述面盒输出端至所述面盒输入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下分排轨道以使所述第一载物板沿横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边缘,所述第二载物板与所述第二上分排轨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载物板沿纵方向从所述面盒输出端至所述面盒输入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上分排轨道以使所述第二载物板沿横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边缘。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载物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沿横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轴上,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载物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边缘。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载物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沿横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连接轴上,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载物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边缘。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载物板包括第一前连接部、第一后连接部以及第一柔性弯曲部,所述第一载物机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滑动连接轴,所述第一前连接部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滑动连接轴上,所述第一后连接部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第一滑动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柔性弯曲部设置在纵方向上所述第一前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后连接部之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载物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上分排轨道以及所述第一下分排轨道滑动配合的第一轨道配合部,所述第一轨道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连接部横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轨道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后连接部横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载物板包括第二前连接部、第二后连接部以及第二柔性弯曲部,所述第二载物机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滑动连接轴,所述第二前连接部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二滑动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后连接部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第二滑动连接轴上,所述第二柔性弯曲部设置在纵方向上所述第二前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后连接部之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载物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上分排轨道以及所述第二下分排轨道滑动配合的第二轨道配合部,所述第二轨道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前连接部横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轨道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后连接部横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一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横方向上的间隙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载物板以及所述第二载物板在横方向上的宽度之和。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盒分排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载物板的载物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第二载物板的载物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1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上分排轨道,从而使所述第一载物板沿纵方向从所述面盒输入端至所述面盒输出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上分排轨道以使所述第一载物板沿横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边缘;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二上分排轨道,从而使所述第二载物板沿纵方向从所述面盒输入端至所述面盒输出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上分排轨道以使所述第二载物板沿横方向逐渐靠近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边缘;最终使第一载物板上的面盒与第二载物板上的面盒相互分离,进而实现面盒分排功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竖方向的俯视图。
18.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竖方向的仰视图。
20.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横方向的侧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载物板与第一滑动连接轴的装配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载物板与第二滑动连接轴的装配图。
24.图中:
25.1-第一载物机构;11-第一载物板;111-第一前连接部;112-第一后连接部;113-第一柔性弯曲部;12-第一滑动连接轴;13-第一限位板;14-第一轨道配合部;
26.2-第二载物机构;21-第二载物板;211-第二前连接部;212-第二后连接部;213-第二柔性弯曲部;22-第二滑动连接轴;23-第二限位板;24-第二轨道配合部;
27.3-第一上分排轨道;
28.4-第二上分排轨道;
29.5-第一下分排轨道;
30.6-第二下分排轨道;
31.7-环形驱动机构;71-第一驱动机构;72-第二驱动机构;
32.8-进料传送带;
33.9-出料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5.如图1至图7所示,面盒分排系统,包括环形驱动机构7、第一载物机构1、第二载物机构2、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及第二上分排轨道4,环形驱动机构7、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及第二上分排轨道4设置在支撑架上,环形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驱动机构71以及与第一驱动机构71同步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72,第一驱动机构71与第二驱动机构72沿横方向相对设置且两者在横方向上存在间隙,第一载物机构1包括第一载物板11以及第一滑动连接轴12,第一滑动连接轴12沿横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7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72传动连接,第一载物板11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连接轴12上,第二载物机构2包括第二载物板21以及第二滑动连接轴22,第二滑动连接轴22沿横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7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72传动连接,第二载物板21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连接轴22上,多个第一载物机构1以及多个第二载物机构2沿环形驱动机构7的环形驱动路线交替地设置,环形驱动机构7沿纵方向具有面盒输入端以及面盒输出端,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及第
二上分排轨道4位于环形驱动机构7竖方向上的上半部且第一驱动机构71与第二驱动机构72在横方向上的间隙中,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及第二上分排轨道4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入端至面盒输出端逐渐相互分离,第一载物板11与第一上分排轨道3滑动配合,第一载物板11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入端至面盒输出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使第一载物板11沿横方向逐渐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1的边缘,第二载物板21与第二上分排轨道4滑动配合,第二载物板21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入端至面盒输出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二上分排轨道4以使第二载物板21沿横方向逐渐靠近第二驱动机构72的边缘。其中,横方向、竖方向以及纵方向三者相互垂直,第一载物机构1以及第二载物机构2为传送带机构,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及第二上分排轨道4两者不相交接触。
3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7.1)面盒从环形驱动机构7的面盒输入端的中部进入,多个面盒排列交替地一一置于多个第一载物板11以及多个第二载物板21的上表面;
38.2)第一载物板11以及第二载物板21在环形驱动机构7的作用下沿环形驱动机构7的环形驱动路线移动;
39.3)当第一载物板11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入端至面盒输出端的移动时,在此移动过程中第一载物板11通过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使第一载物板11沿第一滑动连接轴12(横方向)逐渐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1的边缘,进而使第一载物板11上的面盒逐渐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1的边缘;
40.4)当第二载物板21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入端至面盒输出端的移动时,在此移动过程中第二载物板21通过第二上分排轨道4以使第二载物板21沿第二滑动连接轴22(横方向)逐渐靠近第二驱动机构72的边缘,进而使第二载物板21上的面盒逐渐靠近第二驱动机构72的边缘;
41.5)最后,第一载物板11上的面盒以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1边缘的位置通过面盒输出端移动至下一工序;第二载物板21上的面盒以靠近第二驱动机构72边缘的位置通过面盒输出端移动至下一工序;从而实现单排面盒分排的功能。
42.本实施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设置了第一上分排轨道3,从而使第一载物板11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入端至面盒输出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使第一载物板11沿横方向逐渐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1的边缘;同时,本实施例设置了第二上分排轨道4,从而使第二载物板21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入端至面盒输出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二上分排轨道4以使第二载物板21沿横方向逐渐靠近第二驱动机构72的边缘;最终使第一载物板11上的面盒与第二载物板21上的面盒相互分离,进而实现面盒分排功能。
43.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下分排轨道5以及第二下分排轨道6,第一下分排轨道5以及第二下分排轨道6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下分排轨道5以及第二下分排轨道6位于环形驱动机构7竖方向上的下半部且第一驱动机构71与第二驱动机构72在横方向上的间隙中,第一下分排轨道5以及第二下分排轨道6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出端至面盒输入端逐渐相互靠近,第一载物板11与第一下分排轨道5滑动配合,第一载物板11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出端至面盒输入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下分排轨道5以使第一载物板11沿横方向逐渐远离第一驱动机构71的边缘,第二载物板21与第二上分排轨道4滑动配合,第二载物板21沿纵方向从面盒输出端至面盒输入端的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二上分排轨道4以使第二载物板21沿横方向逐渐远离
第二驱动机构72的边缘,第一下分排轨道5以及第二下分排轨道6两者不相交接触。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一载物板11通过第一下分排轨道5恢复至位于面盒输入端的位置状态,同时使第二载物板21通过第二下分排轨道6恢复至位于面盒输入端的位置状态,进而使面盒分排系统上的第一载物板11和第二载物板21能周期循环性传送以及分排面盒。
44.优选地,第一载物机构1还包括第一限位板13,第一限位板13沿横方向设置在第一滑动连接轴12上,第一限位板13位于第一载物板11与第二驱动机构72之间且靠近第二驱动机构72的边缘。通过上述设置,对第一载物板11进行横方向限位,避免第一载物板11位置出现偏差。
45.优选地,第二载物机构2还包括第二限位板23,第二限位板23沿横方向设置在第二滑动连接轴22上,第二限位板23位于第二载物板21与第一驱动机构71之间且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1的边缘。通过上述设置,对第二载物板21进行横方向限位,避免第二载物板21位置出现偏差。
46.优选地,第一载物板11包括第一前连接部111、第一后连接部112以及第一柔性弯曲部113,第一载物机构1包括多个第一滑动连接轴12,第一前连接部111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一个第一滑动连接轴12上,第一后连接部112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滑动连接轴12上,第一柔性弯曲部113设置在纵方向上第一前连接部111与第一后连接部112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一载物板11具有柔性弯曲功能,使其更流畅地完成环形移动。
47.优选地,第一载物板11还包括与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及第一下分排轨道5滑动配合的第一轨道配合部14,第一轨道配合部14设置在第一前连接部111横方向上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1的一侧,或者第一轨道配合部14设置在第一后连接部112横方向上靠近第一驱动机构71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一载物板11通过第一轨道配合部14与第一上分排轨道3以及第一下分排轨道5滑动配合。
48.优选地,第二载物板21包括第二前连接部211、第二后连接部212以及第二柔性弯曲部213,第二载物机构2包括多个第二滑动连接轴22,第二前连接部211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一个第二滑动连接轴22上,第二后连接部212沿横方向滑动设置在另一个第二滑动连接轴22上,第二柔性弯曲部213设置在纵方向上第二前连接部211与第二后连接部212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二载物板21具有柔性弯曲功能,使其更流畅地完成环形移动。
49.优选地,第二载物板21还包括与第二上分排轨道4以及第二下分排轨道6滑动配合的第二轨道配合部24,第二轨道配合部24设置在第二前连接部211横方向上靠近第二驱动机构72的一侧,或者第二轨道配合部24设置在第二后连接部212横方向上靠近第二驱动机构72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二载物板21通过第二轨道配合部24与第二上分排轨道4以及第二下分排轨道6滑动配合。
50.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71与第二驱动机构72在横方向上的间隙宽度大于等于第一载物板11以及第二载物板21在横方向上的宽度之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宽度尺寸。
51.优选地,所述第一载物板11的载物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第二载物板21的载物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上述设置,提高第一载物板11以及第二载物板21的表面摩擦力,避免面盒掉落。
52.优选地,还包括进料传送带8以及出料传送带9,进料传送带8设置在环形驱动机构7的面盒输入端处,出料传送带9设置在环形驱动机构7的面盒输出端处。通过上述设置,面
盒通过进料传送带8进入环形驱动机构7的输入端,面盒通过出料传送带9离开环形驱动机构7的输出端。
53.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