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蒸纱定位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0252发布日期:2022-12-31 09:4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纱线蒸纱定位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蒸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蒸纱定位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纱线蒸纱是指生产中用热蒸汽使毛纱和毛混纺纱定形的工艺。而现在的纱线蒸纱是采用蒸纱机进行蒸纱,而蒸纱机也包括有两种,一种是密封门铰接打开的方式,一种是密封门向前拉开的方式,生产中均有应用。现有技术专利cn105803715b公开了一种纱线蒸纱上下料装置,通过在蒸纱机前侧设置带有进料轨道的进料台进料,进料台前侧设置上下料台进行上下料,上下料台上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上料轨道和下料轨道连接在进料轨道上,上下料台中间部分为水平的,左部和右部的高度均从左到右依次降低。可知专利的密封门为铰接打开的。而目前纱线在蒸纱过程中需要将纱线放到工装车上,工装车再放到蒸纱机内,而此专利工装车在上料后无法对工装车固定固定好,而蒸纱机内要有足够的空间方便蒸汽流动,因此工装车之间需要有间距,因此需要对工装车进行定位上料到蒸纱机内,使工装车位置固定有间距,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纱线蒸纱定位上下料装置,通过将一个个的工装车从上料台运输到左右直线轨组上,通过将限位边移动至竖直位置对工装车进行固定限位,这样工装车位于放置板上前后排列,位置固定,保证间距固定,从而保证蒸汽流通,限位边处于水平位置时,工装车可进行上下料,这样可定位上料,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蒸纱定位上下料装置,包括有前侧开口的蒸纱箱,蒸纱箱前侧开口处为密封门,密封门后侧底部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伸在蒸纱箱内,蒸纱箱前侧位于密封门底部设置有平台,放置板在蒸纱箱内前后移动;
5.所述放置板顶部从前往后分布有左右直线轨组,左右直线轨组包括前后两根左右直线轨,左右直线轨组上放置有工装车的移动轮;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放置板高度平齐的上料台和下料台;
6.所有的左右直线轨组左右两侧底端均共同活动连接有限位边,限位边竖直时进行固定限位,左右两个限位边向外翻转至水平位置时,分别与上料台和下料台接触。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边内侧边有磁性头,左右直线轨组为铁质的,磁性头与左右直线轨组接触进行固定限位。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蒸纱箱内底端设置有左右两条前后直线轨,放置板底部设置有进出轮,进出轮位于前后直线轨内进行前后移动。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台前侧有挡边,密封门向前将放置板拉出蒸纱箱与挡边接触时,放置板后端的进出轮位于前后直线轨前端,此时所有的左右直线轨组均位于蒸纱箱外。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料台左侧设置有上料坡道。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料台右侧设置有下料坡道。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个个的工装车从上料台运输到左右直线轨组上,通过将限位边移动至竖直位置对工装车进行固定限位,这样工装车位于放置板上前后排列,位置固定,保证间距固定,从而保证蒸汽流通,限位边处于水平位置时,左右限位边分别与上料台和下料台接触,这样工装车可方便进行上下料,这样可定位上料;
13.二、本实用新型限位边通过磁性头与铁质的左右直线轨组进行接触,对竖直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工装车进行固定位置;
14.三、本实用新型放置板通过进出轮在蒸纱箱的前后直线轨上前后移动位置,挡边对密封门前端限位,保证所有的左右直线轨组全部出来蒸纱箱的同时放置板后端还位于蒸纱箱内,这样放置板行程固定;
15.四、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上料坡道和下料坡道进一步方便上下料。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2是图1密封门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蒸纱箱处的左视图。
20.其中:1-蒸纱箱,2-密封门,3-放置板,4-平台,5-左右直线轨组,6-工装车,7-移动轮,8-上料台,9-下料台,10-限位边,11-磁性头,12-前后直线轨,13-进出轮,14-挡边,15-上料坡道,16-下料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2.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纱线蒸纱定位上下料装置,包括有前侧开口的蒸纱箱1,蒸纱箱1前侧开口处为密封门2,密封门2后侧底部设置有放置板3,放置板3伸在蒸纱箱1内,蒸纱箱1前侧位于密封门2底部设置有平台4,放置板3在蒸纱箱1内前后移动;所述蒸纱箱1内底端设置有左右两条前后直线轨12,放置板3底部设置有进出轮13,进出轮13位于前后直线轨12内进行前后移动;所述平台4前侧有挡边14,密封门2向前将放置板3拉出蒸纱箱1与挡边14接触时,放置板3后端的进出轮13位于前后直线轨12前端,此时所有的左右直线轨组5均位于蒸纱箱1外;这样放置板3通过进出轮13在蒸纱箱1的前后直线轨12上前后移动位置,挡边14对密封门2前端限位,保证所有的左右直线轨组5全部出来蒸纱箱1的同时放置板3后端还位于蒸纱箱1内,这样放置板3行程固定。
23.所述放置板3顶部从前往后分布有左右直线轨组5,左右直线轨组5包括前后两根左右直线轨,左右直线轨组5上放置有工装车6的移动轮7;平台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放置板3高度平齐的上料台8和下料台9;所有的左右直线轨组5左右两侧底端均共同活动连接有限位边10,限位边10竖直时进行固定限位,左右两个限位边10向外翻转至水平位置时,分别与上料台8和下料台9接触;所述限位边10内侧边有磁性头11,左右直线轨组5为铁质的,
磁性头11与左右直线轨组5接触进行固定限位;这样通过将一个个的工装车6从上料台8运输到左右直线轨组5上,通过将限位边10移动至竖直位置对工装车6进行固定限位,这样工装车6位于放置板3上前后排列,位置固定,保证间距固定,从而保证蒸汽流通,限位边10处于水平位置时,左右限位边分别与上料台8和下料台9接触,这样工装车6可方便进行上下料,这样可定位上料;限位边10通过磁性头11与铁质的左右直线轨组5进行接触,对竖直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工装车6进行固定位置。
24.所述上料台8左侧设置有上料坡道15;所述下料台9右侧设置有下料坡道16;这样进一步方便上下料。
25.实际使用时:工装车6一个个的从上料坡道15上料到上料台8上前后排列好,将密封门2向前拉直与挡边14接触,将左侧的限位板10翻转至水平位置,右侧的限位板10处于竖直位置通过磁性头11与铁质的左右直线轨组5右侧边接触固定位置,之后将一个个的工装车6沿着一个个左右直线轨组5移动到放置板3上,再将左侧的限位板10翻转至竖直位置通过磁性头11与铁质的左右直线轨组5左侧边接触固定位置,之后将密封门2后推,使得放置板3的进出轮13沿着前后直线轨12进入到蒸纱箱1内进行蒸纱,蒸纱完毕,再将密封门2向前拉直与挡边14接触,将右侧的限位板10翻转至水平位置,之后将一个个的工装车6沿着一个个左右直线轨组5向右推至下料台9上,最终通过下料坡道16进行下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