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壳和包装盒。
背景技术:2.现有的包装盒可用于容纳电子设备以及与电子设备对应的配套设备。然而,包装盒的结构稳定性不强,在运输过程中,配套设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壳和包装盒,其有利于实现对配套设备的固定,保证配套设备结构的稳定性。
4.根据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底壳,所述底壳用于承载电子设备和与所述电子设备配套的配套设备,所述底壳包括:
5.第一固定腔,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设备;
6.第二固定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腔中固定有加强板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加强板体将所述第二固定腔分割为固定部分和辅助部分,所述固定部分用于固定所述配套设备。
7.进一步的,所述底壳还包括壳本体和腔体挡板;
8.所述腔体挡板设置于所述壳本体的内部,并且围成所述第一固定腔;将壳本体内部除去第一固定腔的部分作为所述第二固定腔。
9.通过上述设置,利用腔体挡板将壳本体中的空间进行划分,具体分为第一固定腔和第二固定腔,结构简单。同时,腔体挡板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壳本体的结构进行支撑,有利于提升壳本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第二固定腔结构的稳定性。
10.进一步的,沿高度方向,所述壳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加强板体沿高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11.所述第一端面抵靠于所述上端面,所述第二端面抵靠于所述下端面。
12.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加强板体对壳本体起到有效的支撑,从而使得壳本体的结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3.进一步的,沿第二方向,所述壳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面;所述侧壁面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第二固定腔包括第一开口,所述配套设备可自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二固定腔;
14.所述加强板体包括连接部、延伸部和限位部;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侧壁面,所述限位部的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腔体挡板,并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限位部所处的平面不重合,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15.通过上述设置,连接部和限位部可对壳本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支撑,以提升壳本体,特别是第二固定腔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壳本体的侧壁面,限位部固定连
接于腔体挡板,以增强加强板体位置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对壳本体支撑稳定性,从而提升第二固定腔的稳定性。
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和与之共同围成第二固定腔的侧壁面间隔设置;
17.所述加强板体还包括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部的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侧,另一端抵靠于所述侧壁面。
18.通过上述设置,加强板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限位部和侧壁面,避免加强板体沿第二方向产生晃动,从而提升了加强板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加强板体对壳本体的支撑效果。
19.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通过撕破成型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加强部。
20.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体还包括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部的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加强部抵靠于所述腔体挡板。
21.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加强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尺寸,通过将其抵靠于腔体挡板,可进一步避免加强板体沿第二方向产生晃动,从而提升了加强板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加强板体对壳本体的支撑效果。
22.进一步的,所述壳本体沿高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23.所述上端面开设有贯穿的安放孔,所述安放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腔,所述电子设备可自所述安放孔进入所述第一固定腔。
24.根据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上盖和上述的底壳,所述上盖可盖合于所述底壳的上方。
25.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底壳,并且,当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上盖包裹于所述底壳的上侧和周侧。
26.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上盖绕连接边缘的旋转运动的方式,实现包装盒在盖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的灵活切换。
2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8.在上述设置中,加强板体可对第二固定腔的结构进行支撑,以提升其结构强度。避免包装盒在运输过程中,因第二固定腔出现变形,而导致位于第二固定腔中的配套设备被挤压破损的问题。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包装盒处于盖合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包装盒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包装盒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壳和配套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壳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壳的再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壳和配套设备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承载装置1
40.包装盒10
41.盖合状态11
42.开启状态12
43.电子设备20
44.充电设备30
45.文本设备40
46.底壳100
47.第一固定腔110
48.第二固定腔120
49.固定部分121
50.辅助部分122
51.第一开口123
52.加强板体130
53.第一端面131
54.第二端面132
55.连接部133
56.延伸部134
57.限位部135
58.第一加强部136
59.第二加强部137
60.壳本体140
61.上端面141
62.下端面142
63.连接边缘1421
64.侧壁面143
65.安放孔144
66.腔体挡板150
67.固定板160
68.上盖200
69.容纳腔210
70.容纳开口211
71.第一方向x
72.第二方向y
73.高度方向h
具体实施方式
7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75.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7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77.结合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承载装置1,该承载装置1包括包装盒10和承载于包装盒10内部的电子设备20以及电子设备20的配套设备。
78.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配套设备包括充电设备30和文本设备40。其中,电子设备20、充电设备30和文本设备40固定于包装盒10的内部。
79.具体的,充电设备30可以是作为外接电源向电子设备20提供电力支持。充电设备30也可以是作为连接器,连接外接电源和电子设备20,以使外接电源向电子设备20提供电力支持。文本设备40可以为说明书、保修卡等文本类的设备。
8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为手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还可以为其他需要包装盒10对其进行定位的设备。
81.如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包装盒10包括底壳100和上盖200。上盖200可盖合于底壳100的上方,以使两者形成一个整体。
82.其中,继续结合图2-图5所示,底壳100用于承载电子设备20和配套设备。上盖200盖合于底壳100上,以对底壳100、电子设备20和配套设备进行包裹和保护。
83.底壳100包括第一固定腔110和第二固定腔120。第一固定腔110用于固定电子设备20。第二固定腔120设置于第一固定腔110的周侧,并用于固定配套设备(例如:充电设备30和文本设备40)。
84.具体的,第二固定腔120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固定腔120中固定有加强板体130。沿第一方向x,加强板体130将第二固定腔120分割为固定部分121和辅助部分122。其中,固
定部分121用于固定配套设备。
85.在上述设置中,加强板体130可对第二固定腔120的结构进行支撑,以提升其结构强度。避免包装盒10在运输过程中,第二固定腔120出现变形,从而导致位于第二固定腔120中的配套设备被挤压破损的问题。保证了包装盒10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配套设备结构的稳定性。
86.如图4-图6所示,必要时结合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100还包括壳本体140和腔体挡板150。
87.腔体挡板150设置于壳本体140的内部,并且围成用于容纳电子设备20的第一固定腔110。沿高度方向h,壳本体14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141和下端面142。沿第二方向y,壳本体14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面143。侧壁面143沿高度方向h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端面141和下端面142。上端面141开设有贯穿的安放孔144,安放孔144连通第一固定腔110。电子设备20可自安放孔144进入第一固定腔110,以实现电子设备20的固定安装。
8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高度方向h两两互相垂直。
89.壳本体140内部除去第一固定腔110的部分作为第二固定腔120。配套设备可自壳本体140沿第一方向x的开口进入到第二固定腔120中。具体的,第二固定腔120包括第一开口123,配套设备可自第一开口123进入第二固定腔120中的固定部分121。
90.壳本体140为沿第一方向x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开口的结构,两个开口均与第二固定腔120连通。底壳100还包括两个固定板160,两个固定板160均固定连接于壳本体140,并可分别盖合于上述的两个开口,以避免固定于第二固定腔120中的配套设备自壳本体140的开口暴露出来。
9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腔120的第一开口123为壳本体140的开口的至少部分。
92.在上述设置中,利用腔体挡板150将壳本体140中的空间进行划分,具体的,腔体挡板150将壳本体140中的空间划分为第一固定腔110和第二固定腔120。上述设置的结构简单。同时,腔体挡板150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壳本体140的结构进行支撑,有利于提升壳本体140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第二固定腔120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配套设备因第二固定腔120出现变形而受损的情况。
93.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板体130沿高度方向h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31和第二端面132。第一端面131的至少部分抵靠于上端面141,第二端面132的至少部分抵靠于下端面142。在上述设置中,通过将加强板体130的第一端面131和第二端面132分别抵靠于壳本体140的上端面141和下端面142的方式,使得加强板体130对壳本体140起到有效的支撑,从而使得壳本体140的结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使得第二固定腔120的结构强度得到保证。
94.如图5-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板体130包括连接部133、延伸部134和限位部135。延伸部134的两端分别连接限位部135和连接部133。连接部133的远离延伸部13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侧壁面143。限位部135的远离延伸部134的一端抵靠于腔体挡板150,并且,连接部133和限位部135所处的平面不重合,限位部135相对于连接部133靠近第一开口123。
95.在上述设置中,连接部133和限位部135可对壳本体140的不同部位进行支撑,以提升壳本体140,特别是第二固定腔120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连接部133固定连接于壳本体140的侧壁面143,限位部135固定连接于腔体挡板150,以增强加强板体130位置的稳定性,进一
步提升对壳本体140支撑稳定性,从而提升第二固定腔120结构的稳定性。
96.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壳100可通过单一个平面折叠获得,换言之,壳本体140和加强板体130可通过单一平面折叠获得。由于壳本体140和加强板体130可通过单一平面折叠获得,因此,在折叠时,需要将侧壁面143和连接部133连接的部位进行弯折,并将加强板体130向壳本体140的内部弯折。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如图5所示,当位于连接部133处的第一端面131和壳本体140的上端面141之间间隔设置,有利于将加强板体130弯折后伸入壳本体140的内壁,避免因壳本体140的上端面141和连接部133之间产生过多的干涉,而导致加强板体130的其他部分无法进入壳本体140内部的现象。
97.结合图5和图7所示,加强板体130还包括第一加强部136和第二加强部137。
98.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部135和与之共同围成第二固定腔120的侧壁面143间隔设置。第一加强部13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部135的靠近延伸部134的一侧,另一端抵靠于侧壁面143。
99.举例说明,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腔110位于底壳100的中部,第二固定腔120的数量为两个。沿第二方向y,两个第二固定腔120分别位于第一固定腔110的两侧。沿第二方向y,位于图中左侧的加强板体130的限位部135与壳本体140的位于图中左侧的侧壁面143间隔设置,即两者之间存在间隙。
100.位于图中左侧的第一加强部13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部135,另一端抵靠于壳本体140的位于图中左侧的侧壁面143。同理,沿第二方向y,位于图中右侧的加强板体130的限位部135与壳本体140的位于图中右侧的侧壁面143间隔设置,即两者之间存在间隙。位于图中右侧的第一加强部13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部135,另一端抵靠于壳本体140的位于图中右侧的侧壁面143。
101.通过上述设置,加强板体13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限位部135和侧壁面143,避免加强板体130沿第二方向y产生晃动,从而提升了加强板体13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加强板体130对壳本体140的支撑效果。
102.需要说明的是,可在延伸部134通过撕破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一加强部136。换言之,可以在延伸部134上预先切割出与第一加强部136相匹配的形状区域。在使用时,通过折叠成型后形成第一加强部13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延伸部134上预先设置多个密集的小孔,多个小孔间隔设置,上述小孔围成的形状与第一加强部136的形状相匹配。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撕破等方式使得多个小孔连通,之后,再通过弯折的方式形成第一加强部136。当然,还可以是,第一加强部136为独立于连接部133、延伸部134和限位部135的结构。仅在使用时,通过粘接或者其他方式将第一加强部136固定连接于限位部135。
103.第二加强部13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部135的远离延伸部134的一侧。第二加强部137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第二加强部137抵靠于腔体挡板150。
104.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加强部137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一定的尺寸,通过将其抵靠于腔体挡板150,可进一步避免加强板体130沿第二方向y产生晃动,从而提升了加强板体13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加强板体130对壳本体140的支撑效果。
105.结合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固定部分121的尺寸和配套设备的尺寸l2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加强板体130会将第二固定腔120分割两个部分,分别为固定部分121和辅助部分122。然而,如上文所示,加强板体130由连接部133、延伸部134、限
位部135、第一加强部136和第二加强部137组成,并且,以上多个部分所处的平面并不重合。因此,这里说指的固定部分121的尺寸,具体为,沿第一方向x,自第一开口123延伸至限位部135的尺寸l1。
106.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对配套设备的有效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配套设备的尺寸l2来设计固定部分121的尺寸,即需要根据具体配套设备的尺寸l2来设计限位部135的位置。
107.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100和上盖200旋转连接。
108.具体的,上盖200包括用于容纳底壳100的容纳腔210,容纳腔210设有容纳开口211。底壳100中壳本体140的下端面142包括用于固定连接上盖200的连接边缘1421。
109.其中,包装盒10可在盖合状态11和开启状态12之间切换。当包装盒10位于盖合状态11时,上盖200盖合于底壳100。此时,底壳100位于容纳腔210中,即上盖200包裹于底壳100的上侧和周侧。当包装盒10位于开启状态12时,底壳100远离容纳腔210。
110.由于上盖200的一端旋转连接于连接边缘1421,故可通过上盖200绕连接边缘1421的旋转运动的方式,实现包装盒10在盖合状态11和开启状态12之间的灵活切换。
11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通过旋转上盖200的方式,实现上盖200与底壳100的位置关系的改变,即实现包装盒10在盖合状态11和开启状态12之间的自由切换。具体的,当包装盒10自开启状态12切换至盖合状态11时,底壳100自容纳开口211进入容纳腔210。当包装盒10自盖合状态11切换至开启状态12时,底壳100远离通过容纳开口211远离容纳腔210。上述设置操作便捷,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112.当然,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壳100和上盖200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当包装盒10位于盖合状态11时,上盖200盖合于底壳100。此时,底壳100位于容纳腔210中,即上盖200包裹于底壳100的上侧和周侧。当包装盒10位于开启状态12时,底壳100自容纳开口211远离容纳腔210。同时,底壳100和上盖200完全分离。
11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