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落料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1740发布日期:2022-05-05 20:4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落料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输送机输送物料过程中,物料从上方料斗下料落到下边输送带槽型中心位置进行输送,由于受落料量的多少、落料高度形成的冲击力、输送机的输送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输送带运行过程中会向受力的一方偏移,不仅会造成撒料,还会造成皮带偏移磨损,不能正常工作。
3.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设置调偏托辊,或者在皮带容易发生偏移的位置旁设置侧托辊,以校正皮带偏移,或者将皮带容易发生偏移的位置设计为倾斜姿态,目前的这些调偏方式均属于被动式调偏,具有一定滞后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落料校正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香肠制作过程中搅拌不方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智能落料校正装置,包括料斗、位于所述料斗下方的输送机及主控制器;在所述料斗的两侧壁分别设有驱动机构,在所述料斗内两侧分别设有下料调节板,所述驱动机构对应连接到所述下料调节板,以用于驱动所述下料调节板摆动,实现所述下料调节板倾斜角度的调整;在所述输送机位于所述料斗下方位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信号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或第二传感器感测到所述输送机偏移,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对应带动所述下料调节板摆动,使得所述料斗的下料方向偏移到与所述输送机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
7.优选的,所述输送机与所述料斗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信号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当通过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拍摄的图像判断所述输送机偏移,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对应带动所述下料调节板摆动,使得所述料斗的下料方向偏移到与所述输送机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
8.优选的,在所述下料调节板上侧还设有倾斜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固定在所述料斗内侧。
9.优选的,所述下料调节板和缓冲板均包括下侧的刚性支撑板层,和上侧的耐磨层。
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料斗的侧壁上的变速器,以及驱动连接到所述变速器的电机,所述变速器位于所述料斗内侧的部分连接有转轴,所述下料调节板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11.优选的,所述料斗的两侧壁的上侧为立板部,下侧为逐渐向内收缩的倾斜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立板部。
12.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落料校正装置包括
料斗、位于料斗下方的输送机及主控制器,在料斗的两侧壁分别设有驱动机构,在料斗内两侧分别设有下料调节板,在输送机位于料斗下方位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当输送机上输送带偏移,第一传感器或/和第二传感器感应到信号,并发送信号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动作,调整下料调节板的倾斜角度,使得料斗底部出料方向改变,整个过程无人值守,实现主动纠正输送带的偏移,调整效率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落料校正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落料校正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落料校正装置一实施例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未显示料斗中的缓冲板)。
16.以上各图中,各标号示意为:料斗1、立板部11、倾斜部12、输送机2、下料调节板3、驱动机构4、电机41、变速器42、转轴43、缓冲板5、刚性支撑板层51、耐磨层52、螺钉53、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第一相机8、第二相机9。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一种智能落料校正装置,其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
19.如图1所示,该智能落料校正装置包括料斗1、位于料斗1下方的输送机2及主控制器,料斗1中的物料下落到输送机2的输送带21中,通过输送机2向前传送。
20.在料斗1的两侧壁分别设有驱动机构4,在料斗1内两侧分别设有下料调节板3,驱动机构4对应连接到下料调节板3,以用于驱动下料调节板3摆动,实现下料调节板3倾斜角度的调整。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料斗1的两侧壁的上侧为立板部11,下侧为逐渐向内收缩的倾斜部12,驱动机构4安装在立板部11;驱动机构4包括安装在料斗1的侧壁上的变速器42,以及驱动连接到变速器42的电机41,变速器42的内侧位于料斗1内,变速器42位于料斗1内侧的部分连接有转轴43,下料调节板3安装在转轴43上,电机41驱动变速器42,变速器42可驱动转轴43带动下料调节板3上下摆动。
21.在下料调节板3的上侧还设有倾斜的缓冲板5,缓冲板5固定在料斗1内侧,并且下料调节板3和缓冲板5均包括下侧的刚性支撑板层和上侧的耐磨层,如图2所示,以缓冲板5为例,其下侧为刚性支撑板层51,上侧为耐磨层52,耐磨层52为复合陶瓷耐磨材料,耐磨层52通过螺钉53连接在刚性支撑板层51上。
22.如图1所示,在输送机2位于料斗1下方位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均为红外传感器,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信号连接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可采用plc控制器,主控制器主要实现传感器信号接收以及对驱动机构的控制。
23.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分别用于感应输送带21的侧边,当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感测到输送机2的输送带21偏移,主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4对应带动下料调节板3摆动,使得料斗1的下料方向偏移到与输送机2的输送带21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通过这种方
式来主动的调整输送带21的偏移方向,使得输送带21归正。
24.进一步的,结合图3所示,输送机2与料斗1间隔一定距离(本实施例为间隔100米)的位置,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相机8和第二相机9,第一相机8、第二相机9信号连接到主控制器,第一相机8和第二相机9用于抓拍输送机2上输送带21的图像,并上传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连接有显示屏,在主控器处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输送带21偏移情况,可采用图像识别方式,或者人工比对方式。当通过第一相机8、第二相机9拍摄的图像判断输送机2上的输送带21偏移,主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4对应带动下料调节板3摆动,使得料斗1的下料方向偏移到与输送机2的输送带21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
25.该智能落料校正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
26.(1)物料进入料斗1中后,经缓冲板5缓冲后掉落到下料调节板3。缓冲板5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对下料调节板3的冲击力,使物料不直接冲击到下料调节板3和输送带21上,缓冲板5进而又阻挡物料的下流速度,起到保护下料调节板3的转轴43,防止转轴43摆动不灵活,从而保护下料调节板3的自由调节,另外,缓冲板5能够减少下料调节板3的磨损,并避免物料在料斗1中囤积卡死。缓冲板5与下料调节板3的耐磨层都是使用复合陶瓷耐磨材料,防止刚性支撑板层51磨损,提高缓冲板5与下料调节板5的使用周期。
27.(2)工作过程中,若左边的第一传感器6检测到输送带21向左偏移运行,电机41就会启动,带动下料调节板3向右摆动至限定位置;同时,第二传感器7,料斗1右侧的电机也会启动,使得右侧的下料调节板也同时向右摆动至限定位置,使物料偏离中心向右下料;在物料的冲击力的作用下,输送带21向右偏移运行回归中心输送线运行;
28.当第一传感器6信号消失,左侧电机和右侧电机停止。
29.反之,当右边的当第二传感器7检测到输送带21向右偏移运行,右侧的电机启动,带动右侧的下料调节板向左移动至限位位置,同时,左侧的电机1启动,带动左侧的下料调节板向左至限位位置,使物料改变流动方向;
30.当第二传感器7信号消失,左侧电机和右侧电机停止。
31.(3)当第一相机8、第二相机9检测到输送带21偏移,如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一样,也发送信号到主控制器,使得左侧电机和右侧电机工作。
32.因此,该智能落料校正装置能够主动校正输送带的偏移,实现无人值守、输送带偏移自动智能调节。
33.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或者对相关部件、结构及材料进行等他替代,从而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