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管理分类物流架

文档序号:31380705发布日期:2022-09-03 00:3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管理分类物流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管理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管理分类物流架。


背景技术:

2.物流是货物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的搬运过程中需要用到物流架。
3.现有技术中的物流架常为多层设置,为了尽量在同一个物流架上放置更多的物品,货架的高度一般设置较高,常高于正常成人的身高,因此,位于物流架最上面的一层货物难以便捷的进行取放,取放人员往往需要搭上凳子,再进行取放操作,当货物较重时,货物极易砸向头部,导致受伤,且通过凳子取放物品的方式也极其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流管理分类物流架;其能使取放人员不需要搭设凳子,便可顺利对位于物流架最上面一层的货物进行取放,操作极为便利。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物流管理分类物流架,包括顶板、底板、若干隔板以及四根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支柱,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正上方,四根所述支柱竖直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四角处,若干所述隔板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四根所述支柱内;位于最上方的隔板顶面活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面四角处均竖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位于同一纵向方向的两根第一伸缩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一纵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每块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有一条纵向设置的第一水平滑槽,两条所述第一水平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面,两条所述第一水平滑槽的前侧延伸至所述支柱的外部;每块所述滑板的前侧均铰接有第二伸缩杆。
7.优选的,位于每块隔板上方的滑板与该隔板均通过滑动装置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两块第二滑块和两条纵向设置的第二水平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水平滑槽对称开设在所述隔板的顶面,两块所述第二滑块与两条所述第二水平滑槽一一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滑槽的长度至少为所述滑板纵向宽度的两倍。
9.优选的,每块所述滑板的顶面均竖直且纵向设置有分物板。
10.优选的,所述分物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滑板顶面横向开设有第三水平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水平滑槽滑动连接。
11.优选的,位于同一纵向方向的两根支柱的前侧和后侧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连接带,每条所述连接带的自由端均穿设有连接孔,位于另一纵向方向的两根支柱的前后侧从上至下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的连接柱。
12.优选的,所述连接带为橡胶带。
13.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万向带刹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设置有滑板、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滑块和第一水平滑槽。当需要取用滑板上的货物或者将货物放置在滑板上时,需拉动第二伸缩杆,使其位于竖直状态,其后向物流架前侧拉动第二伸缩杆,在第二伸缩杆的拉动作用下,第一滑块会沿着第一水平滑槽向前移动,进而带动滑板向前移动,待滑板完全滑出隔板后,向下拉动第二伸缩杆,此时四根第一伸缩杆伸长,进而使滑板下移至最佳位置,此时取放人员可以任意取用滑板上的货物,同时也可以将待放置的货物放置在滑板上,待取放完毕后,将滑板回归原位。在取放过程中,不需要取放人员搭设凳子便可顺利实现最上层的货物取放目的,极大程度增加安全性且操作便利,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带未使用时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带使用时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侧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10-顶板、120-底板、130-隔板、140-支柱、150-滑板、160-第一伸缩杆、170-连接杆、180-第一滑块、190-第一水平滑槽、280-第二伸缩杆、200-第二滑块、210-第二水平滑槽、230-第三滑块、240-第三水平滑槽、250-连接带、260-连接柱、270-万向带刹轮、220-分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2.如图1所示,一种物流管理分类物流架,包括顶板110、底板120、若干隔板130以及四根设置在顶板110和底板120之间的支柱140,顶板110设置在底板120的正上方,四根支柱140竖直设置在顶板110和底板120的四角处,若干隔板130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在四根支柱140内;位于最上方的隔板130顶面活动设置有滑板150,滑板150的顶面四角处均竖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60,位于同一纵向方向的两根第一伸缩杆160的顶部共同连接有一纵向设置的连接杆170,连接杆17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80,每块第一滑块180分别滑动连接有一条纵向设置的第一水平滑槽190,两条第一水平滑槽190对称设置在顶板110的底面,两条第一水平滑槽190的前侧延伸至支柱140的外部;每块滑板150的前侧均铰接有第二伸缩杆280。
23.具体实施时,将货物放置在若干个隔板130上,以实现对货物分类放置的目的,为了防止第二伸缩杆280处于竖直状态时阻碍第二层隔板130上的货物取放,一般在未使用第二伸缩杆280时,常将其转动至水平状态。当需要取用滑板150上的货物或者将货物放置在滑板150上时,需转动第二伸缩杆280,使其位于竖直状态,其后沿物流架前侧缓慢拉动第二伸缩杆280,在第二伸缩杆280的拉动作用下,第一滑块180会沿着第一水平滑槽190向前滑
动,进而使第一滑块180带动第一伸缩杆150和滑板150向前移动,待滑板150完全滑出隔板130后,取放人员向下拉动第二伸缩杆280,此时四根第一伸缩杆150伸长,进而使滑板150下移至取放人员便于操作的位置,此时取放人员可以任意取用滑板150上的货物,同时也可以将待放置的货物放置在滑板150上,待取放完毕后,向上推动第一伸缩杆150,使第一伸缩杆150收缩至最初高度后,再向后推动第二伸缩杆280,使滑板150、第一伸缩杆150和连接杆170随着第一滑块180向后方移动,进而使滑板150回归原位。在取放过程中,不需要取放人员搭设凳子便可顺利实现最上层的货物取放目的,极大程度提高取放人员的安全性以及便利性,同时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4.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位于每块隔板130上方的滑板150与该隔板130均通过滑动装置滑动连接,滑动装置包括两块第二滑块200和两条纵向设置的第二水平滑槽210,第二滑块200对称设置在隔板130的底面,第二水平滑槽210对称开设在隔板130的顶面,两块第二滑块200与两条第二水平滑槽210一一滑动连接。实际操作时,若滑板150与其下方的隔板130直接接触,则在滑板150移动的过程中,极易使隔板130或者滑板150因相互摩擦而发生损坏现象,若滑板150与其下方的隔板130不接触,仅依靠第一伸缩杆150进行牵引,则滑板150上的货物较多时,会导致滑板150稳定性不够,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设置了滑动装置,通过使第二滑块200沿着第二水平滑槽210进行滑动,能够使滑板150在隔板130顶部顺畅的移动,减少二者的额摩擦,同时第二滑块200也能对滑板15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滑板150的稳定性。
25.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水平滑槽190的长度至少为滑板150纵向宽度的两倍。如此设置能够使滑板150移出物流架后,第一滑块180完全位于第一水平滑槽190内,进而使滑板150滑出隔板130后依然能够保持平稳状态,确保取放工作顺利完成。
26.进一步的,每块滑板150的顶面均竖直且纵向设置有分物板220。分物板220能够对隔板130上的货物进行分类,便于货物的分类管理。
2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分物板22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滑块230,滑板150顶面横向开设有第三水平滑槽240,第三滑块230与第三水平滑槽240滑动连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货物的尺寸大小不一致,因此,分物板220的位置因根据滑板150上的货物尺寸大小进行调节,当需要调节分物板220的位置时,只需使第三滑块230在第三水平滑槽240内进行滑动即可,操作极为便利且顺畅,且因第三滑块230和第三水平滑槽240的设置,不会使分物板220与滑板150之间因相互摩擦而发生损坏的现象。
28.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同一纵向方向的两根支柱140的前侧和后侧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连接带250,每条连接带250的自由端均穿设有连接孔,位于另一纵向方向的两根支柱140的前后侧从上至下设置有与连接孔相适配的连接柱260。当货物放置后,通过连接带250对货物进行防护,具体的,使连接带250中的连接孔套设在连接柱260中,防止因人为碰撞物流架而使货物从隔板130上方掉落。
29.进一步的,连接带250为橡胶带。橡胶带可塑性强,对货物进行防护时,不会对货物外表面产生压痕,同时因其具有较强的弹性,能适应货物的形状,不会对货物产生挤压,能够对货物发挥最佳的保护作用。
30.进一步的,底板120的底面设置有万向带刹轮270。通过万向带刹轮270的作用,能够使物流架平稳且便捷的实现位置变化,且刹车的设置能够使物流架在静止状态时能够更
加稳定。
31.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