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带装置及滴管带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1104发布日期:2022-08-24 00:0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带装置及滴管带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管带收卷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带装置及滴管带回收机。


背景技术:

2.滴灌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再经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使作物根系最发达区的土壤经常保持适宜的湿度,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微生物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滴灌带分为贴片式滴灌带、内嵌圆柱式滴灌管、迷宫式滴灌带、蓝色轨道滴灌带。
3.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回收机,但是目前所出现的滴管带回收机械,虽然在卸带作业时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但是仍然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部分用于回收滴管带的卷带工具两端缺少限位,在利用外界动力驱动卷带工具时,滴管带被回收成卷后,该成卷的部分直径逐渐增大后,后续被回收的滴管带因为该卷带工具两端缺少限位而从卷带工具上滑落造成设备故障;第二,部分滴管带回收管工具的两端上虽然具备限位工具,但是已经完成收卷的滴管带难以取下,造成使用困难;综上,虽然市面上具有用于收取滴管带的卷带工具,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导致,利用机械回收滴管带使用困难得不到用户的普遍认可,难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滴管带被回收的过程中回收装置的两端能够对被卷起的滴管带形成限位并且在滴管带被收取完成后成卷的滴管带能够方便回收装置上取下的卷带装置及滴管带回收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卷带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上设置有滑管,滑管采用能够沿着旋转轴做滑动运动的管状结构,旋转轴和滑管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的旋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铰接在旋转轴另一端上的第一支撑纵杆、铰接在滑管上的第二支撑纵杆以及第一支撑纵杆和第二支撑纵杆上设置的支撑横杆,支撑横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纵杆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纵杆。
6.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装置的数量采用四个,四个所述的固定装置呈十字交叉分布在旋转轴中轴线的外侧。
7.一种滴管带回收机,包括拖拉机本体,所述的拖拉机本体包括一组转向轮、一组驱动轮以及该组驱动轮上安装的驱动轴,所述的拖拉机本体上设置有挑带支撑架,驱动轴上方的挑带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转轴,第一连接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所述的卷带装置的数量采用两个,两个所述的卷带装置的一侧均对应设置有抖带框,两个抖带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转轴固定,第二连接转轴和第一连接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连接转轴和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
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转轴上设置的第一链轮和第二连接转轴上设置的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转轴上设置的第三链轮和驱动轴上设置的第四链轮,第三链轮一侧的挑带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五链轮,第三链轮另一侧的挑带支撑架上设置有第六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每根支撑横杆沿着靠近第一连接转轴至远离第一连接转轴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卡扣、第二固定卡扣和第三固定卡扣。
10.优选的,所述的卷带装置和抖带框之间的挑带支撑架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的卷带装置至抖带框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
11.优选的,所述的抖带框在远离所述的卷带装置一侧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和挑带支撑架之间通过限位环连接杆固定。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滴管带被回收的过程中,所述的卷带装置的两端能够对被卷起的滴管带形成限位;在滴管带被收取完成后,所述的卷带装置的一端可以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撑纵杆以及支撑横杆进行偏转从而便于完成收卷的滴管带方便所述的卷带装置上取下,进而便于下一次收卷工作,提高了取下滴管带效率。
13.其次,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增加了提供给所述的卷带装置安装的所述的拖拉机本体,并能利用所述的拖拉机本体行进过程中的动力驱动所述的卷带装置转动完成滴灌带的收卷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便于使用。
14.最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抖带框在远离所述的卷带装置一侧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位于所述的拖拉机本体的发动机的两侧,限位环和挑带支撑架之间通过限位环连接杆固定。结合挑带支撑架上安装的相应的滴管带导向装置的导向,降低了安装靠近所述的拖拉机本体的发动机附近的滴管带缠绕到所述的拖拉机本体的发动机上的几率,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卷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滴管带回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细节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2、3所示,一种卷带装置,包括旋转轴1,旋转轴1的一端上设置有滑管2,滑管2采用能够沿着旋转轴1做滑动运动的管状结构,旋转轴1和滑管2上设置有固定销3,所述的旋转轴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装置的数量采用四个,四个所述的固定装置呈十字交叉分布在旋转轴1中轴线的外侧。安装四个所述的固定装置更方便卷起滴管带,使得增加被卷起的滴管带和固定装置的接触面积;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铰接在旋转轴1另一端上的第一支撑纵杆4、铰接在滑管2上的第二支撑纵杆5以及第一支撑纵杆4和第二支撑纵杆5。第一支撑纵杆4和第二支撑纵杆5上设置的支撑横杆6,支撑横杆6的一
端铰接在第一支撑纵杆4上,支撑横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纵杆5。
20.第二支撑纵杆5采用弧形段和平直段所组成的杆状结构,所述的弧形段位于靠近滑管2的一侧,所述的弧形段采用弧形杆状结构,所述的弧形段的外侧端铰接在滑管2上,所述的弧形段的内侧端固定在所述的平直段的内侧端上,所述的平直段采用平直的杆状结构。
21.实施例1,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所示,首先将位于田间地块上待收起的滴管带的一端固定在本产品的支撑横杆6上,通过外部机械将本产品沿着位于田间地块上待收起的滴管带的布置走向逐渐前进,在此过程中,同步旋转通过旋转的旋转轴1,位于田间地块上待收起的滴管带逐渐被卷收到本产品的四个支撑横杆6上,当滴管带被收完时,通过拔下固定销3,并通过手动驱动滑管2沿着旋转轴1朝向旋转轴1安装有第一支撑纵杆4的一端滑动,此时,滑管2驱动第二支撑纵杆5转动,支撑横杆6利用支撑横杆6与第一支撑纵杆4之间以及支撑横杆6与第二支撑纵杆5之间的铰接关系,支撑横杆6同时发生转动,当第二支撑纵杆5贴紧旋转轴1时,此时,四个第二支撑纵杆5外侧端所相切外接圆的直径是小于四个支撑横杆6与第二支撑纵杆5连接端所相切外接圆的直径的,完成收卷的滴管带从四个第二支撑纵杆5外侧端取下,而后将滑管2复位,并同时安装上固定销3。准备下一次收卷工作。
22.通过实施例1,实现了在滴管带被回收的过程中,所述的卷带装置的两端能够对被卷起的滴管带形成限位;在滴管带被收取完成后,所述的卷带装置的一端可以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撑纵杆5以及支撑横杆6进行偏转从而便于完成收卷的滴管带方便所述的卷带装置上取下,进而便于下一次收卷工作,提高了取下滴管带效率。
2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利用实施例1公开的卷带装置制成的滴管带回收机,具体如下:一种滴管带回收机,包括拖拉机本体,所述的拖拉机本体包括发动机、一组转向轮7、一组驱动轮8以及该组驱动轮8上安装的驱动轴9,所述的拖拉机本体上设置有挑带支撑架10,驱动轴9上方的挑带支撑架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转轴11,第一连接转轴11的两端均安装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卷带装置,所述的卷带装置中旋转轴1靠近第一支撑纵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转轴11的端部上。所述的卷带装置的数量采用两个,两个所述的卷带装置的一侧均对应设置有抖带框12,两个抖带框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转轴13固定,第二连接转轴13和第一连接转轴11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连接转轴11和驱动轴9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的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转轴11上设置的第一链轮14和第二连接转轴13上设置的第二链轮15,第二链轮15和第一链轮14通过第一链条16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转轴11上设置的第三链轮17和驱动轴9上设置的第四链轮18,第三链轮17一侧的挑带支撑架10上设置有第五链轮19,第三链轮17另一侧的挑带支撑架10上设置有第六链轮20,第三链轮17、第四链轮18、第五链轮19和第六链轮20通过第二链条21传动连接。
24.抖带框12包括两个抖带框横杆,两个所述抖带框横杆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转轴13中轴线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抖带框横杆均与第二连接转轴13中轴线相平行,两个所述抖带框横杆之间设置有抖带框纵杆,所述的抖带框纵杆的数量采用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的抖带框纵杆沿着所述抖带框横杆靠近第二连接转轴13的一端至所述抖带框横杆远离第二连接转轴13的一端均匀分布在两个所述抖带框横杆之间。
25.所述的卷带装置和抖带框12之间的挑带支撑架10上设置有沿着所述的卷带装置
至抖带框12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辊25和第二导向辊26。所述的每根支撑横杆6沿着靠近第一连接转轴11至远离第一连接转轴11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卡扣22、第二固定卡扣23和第三固定卡扣24。每个所述的卷带装置安装的第一固定卡扣22均位于同一平面,每个所述的卷带装置安装的第二固定卡扣23均位于同一平面,每个所述的卷带装置安装的第三固定卡扣24均位于同一平面,这样第一固定卡扣22、第二固定卡扣23和第三固定卡扣24这样分布是便于卡接滴管带的自由端。
26.每个所述的卷带装置上第一固定卡扣22与抖带框12之间、每个所述的卷带装置上第二固定卡扣23与抖带框12之间以及每个所述的卷带装置上第三固定卡扣24与抖带框12之间均安装有由第一导向辊25和第二导向辊26所组成的滴管带导向装置。所述的滴管带导向装置的数量采用六个。
27.所述的抖带框12在远离所述的卷带装置一侧设置有限位环27,限位环27位于所述的拖拉机本体的发动机的两侧,限位环27和挑带支撑架10之间通过限位环连接杆28固定。由于第一固定卡扣22距所述的拖拉机本体最近,当第一固定卡扣22被固定上滴管带后,在抖带框12抖动滴管带后,滴管带会发生小范围的摆动,为了避免被第一固定卡扣22固定的滴管带缠绕到所述的拖拉机本体的发动机上,因此在远离所述的卷带装置一侧设置有限位环27,限制所述的抖带框12在远离所述的卷带装置一侧滴管带的摆动幅度,同时安装限位环27后,限位环27与相应的第二导向辊26之间也能对限位环27与相应的第二导向辊26之间的滴管带形成有效的限位。
28.实施例2: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所示,在正式回收位于田间的滴灌带时,应当先完成所述的滴灌带的固定,所述的滴灌带的固定步骤如下所示:首先,将六根待收取的滴灌带经过六个所述的滴管带导向装置的导向后固定到相应的第一固定卡扣22、第二固定卡扣23以及第三固定卡扣24上;请注意,最靠近所述的拖拉机本体的两根所述的待收取的滴灌带必须要穿过相应的限位环27后再经过相应的所述的滴管带导向装置导向后,最后,在固定到相应的第一固定卡扣22上,当六根待收取的滴灌带的端部均被固定后,即完成了所述的滴灌带的固定步骤。
29.当完成所述的滴灌带的固定步骤后,既可以利用本产品回收位于田间的待收取滴灌带,首先,启动本产品的所述的拖拉机本体,所述的拖拉机本体向前直线行进,与此同时,所述的拖拉机本体上的驱动轴9转动带动第四链轮18正向转动带动第二链条21转动,第二链条21带动第五链轮19正向转动和第六链轮20正向转动并最终带动驱动第三链轮17反向转动,第三链轮17带动第一连接转轴11反向转动并同时带动两个所述的卷带装置反向转动从而完成收卷;与此同时,第一连接转轴11转动带动第一链轮14,第一链轮14通过第一链条16带动第二链轮15转动,第二链轮15转动带动第二连接转轴13并带动两个抖带框12转动,抖动相应位置的滴灌带便于滴灌带从田间地块脱离。
30.通过实施例2与实施例1作对比,实施例2增加了进一步的增加了提供给所述的卷带装置安装的所述的拖拉机本体等装置,并能利用所述的拖拉机本体行进过程中的动力驱动所述的卷带装置转动完成滴灌带的收卷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便于使用。
31.本实用新型是满足于滴管带收卷装置领域工作者需要的一种卷带装置及滴管带回收机,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