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硼生产用便于稳定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0365发布日期:2022-06-02 03:0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化硼生产用便于稳定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氮化硼出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氮化硼生产用便于稳定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六方氮化硼(h-bn)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具有六方层状结构,质地柔软,可加工性强,颜色为白色,俗称“白石墨”。h-bn氮化硼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抗热震、化学性质稳定、润滑性良好等特点,并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在电子、冶金、化工、宇航等尖端科技中应用广泛。分离提纯六方氮化硼的方法是先用0.5~7m盐酸浸泡,并搅拌30分钟,溶解杂质,然后抽滤、水洗,滤渣经加热蒸发干燥5~24小时。
3.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4.现有技术中提纯六方氮化硼后需要对加热干燥后的原料进行出料工作,导出的原料由于温度很高,出料后需要及时进行冷却,便于原料中的蒸汽进行挥发,现有出料时原料堆积在一起,不便于进行原料的快速冷却工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硼生产用便于稳定出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氮化硼生产用便于稳定出料装置,包括输料支架和转动安装在输料支架上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进料侧安装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一侧安装有两个延伸板,两个延伸板上贯穿插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上固定有多个分散机构,所述往复杆的一端连接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往复杆的另一端设有齿条,所述导料机构一侧安装有与所述齿条形成半周期啮合传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输料支架顶部靠近所述分散机构的位置处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输料支架一侧靠近所述第一输送带出料端底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进料端上方设置有导料板。
7.优选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往复杆上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侧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倾斜的耙齿。
8.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一侧固定有与所述往复杆端头固定连接的弹簧。
9.优选的,所述往复杆的端头套设有阻尼套管,所述阻尼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套管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往复杆外侧壁贴合的阻尼垫。
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导料机构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与所述往复杆上齿条啮合的半齿轮。
11.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安装在输料支架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风机。
12.优选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台,所述导料台的一侧开设有导料斜面。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氮化硼生产用便于稳定出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料机构将干燥后的原料导入至第一输送带上,往复杆能够在驱动机构带动下对弹性复位机构进行压缩,当齿条不与驱动机构啮合时,弹性复位机构带动往复杆复位,实现往复杆上的分散机构进行往复运动,使得分散机构在往复过程中对第一输送带输送的原料进行打散摊平,增加原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冷却机构产生气流对输送的原料进行冷却工作,提高对原料的冷却速率。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输料支架;2、导料台;3、导料斜面;4、延伸板;5、折弯板;6、弹簧;7、阻尼套管;8、电机;9、往复杆;10、半齿轮;11、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导料板;14、支撑架;15、风机;16、套环;17、竖杆;18、耙齿;1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氮化硼生产用便于稳定出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4.如图1-图4所示,一种氮化硼生产用便于稳定出料装置,包括输料支架1和转动安装在输料支架1上的第一输送带11,第一输送带11的进料侧安装有导料机构,导料机构一侧安装有两个延伸板4,两个延伸板4上贯穿插接有往复杆9,往复杆9上固定有多个分散机构,往复杆9的一端连接有弹性复位机构,往复杆9的另一端设有齿条,导料机构一侧安装有与齿条形成半周期啮合传动的驱动机构,输料支架1顶部靠近分散机构的位置处安装有冷却机构,输料支架1一侧靠近第一输送带11出料端底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二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2的进料端上方设置有导料板13。
25.借由上述结构,导料机构将干燥后的原料导入至第一输送带11上,往复杆9能够在驱动机构带动下对弹性复位机构进行压缩,当齿条不与驱动机构啮合时,弹性复位机构带动往复杆9复位,实现往复杆9上的分散机构进行往复运动,使得分散机构在往复过程中对第一输送带11输送的原料进行打散摊平,增加原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冷却机构产生气流对输送的原料进行冷却工作,冷却后的原料从导料板13进入第二输送带12进行导出工作。
26.进一步的,分散机构包括套设在往复杆9上的套环16,套环16的底部固定有竖杆
17,竖杆17的一侧固定有横杆19,横杆19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倾斜的耙齿18。
27.借由上述结构,竖杆17一侧的耙齿18能够在往复运动时对疏松的原料进行来回拨动,实现对原料的分散摊平工作目的。
28.进一步的,弹性复位机构包括与延伸板4固定连接的折弯板5,折弯板5的一侧固定有与往复杆9端头固定连接的弹簧6。
29.借由上述结构,弹簧6能够实现往复杆9的复位工作目的。
30.进一步的,往复杆9的端头套设有阻尼套管7,阻尼套管7的一端与延伸板4固定连接,阻尼套管7的内侧壁设有与往复杆9外侧壁贴合的阻尼垫。
31.借由上述结构,阻尼套管7能够在往复杆9复位时绝对弹簧6复位作用力进行缓冲,避免往复杆9复位速度过快。
32.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导料机构一侧的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有与往复杆9上齿条啮合的半齿轮10。
33.借由上述结构,电机8能够带动半齿轮10进行转动,配合齿条进行往复杆9的周期性推动工作。
34.进一步的,冷却机构包括安装在输料支架1上的支撑架14,支撑架14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风机15。
35.借由上述结构,风机15能够对输送的原料进行快速降温工作。
36.进一步的,导料机构包括导料台2,导料台2的一侧开设有导料斜面3。
37.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导料机构将干燥后的原料导入至第一输送带11上,往复杆9能够在驱动机构带动下对弹性复位机构进行压缩,当齿条不与驱动机构啮合时,弹性复位机构带动往复杆9复位,实现往复杆9上的分散机构进行往复运动,使得分散机构在往复过程中对第一输送带11输送的原料进行打散摊平,增加原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冷却机构产生气流对输送的原料进行冷却工作,冷却后的原料从导料板13进入第二输送带12进行导出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