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0571发布日期:2022-08-09 23:3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装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馆已经越来越普遍,餐馆的餐具通常采用经过自动清洗、消毒及包装的套装组合餐具。套装组合餐具送到餐馆前,需要对其进行装箱,以方便进行存放或运输。
3.但是,目前套装组合餐具的装箱环节仍然还没有实现机械化,仍然是采用人工将餐具装到箱体中,导致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容易造成餐具的二次污染,同时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包括上料机构、餐具输送机构、推碗机构、推箱机构、箱体翻转机构、箱体输送机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餐具输送机构设于第一机架上方,所述箱体输送机构设于第二机架上方,所述推箱机构设于第一机架的一侧,所述推箱机构与箱体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箱体翻转机构与第二机架连接,所述推碗机构固定于第一机架的另一侧,所述上料机构固定于第一机架的一侧;所述上料机构与餐具输送机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推碗机构和推箱机构与餐具输送机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推碗机构和推箱机构相对设于餐具输送机构的两侧,所述推碗机构的数量与推箱机构的数量相等。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餐具输送机构包括餐具输送带,所述餐具输送带上设有隔板;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上料推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一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上料推板与第一气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视觉传感器,所述第一视觉传感器设于上料机构与餐具输送机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视觉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气缸电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碗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气缸、推碗推板和定位连接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架与第一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块与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定位块的定位孔中,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块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柱与餐具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推碗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推碗推板固定连接。通过推碗推板连接有定位柱和定位块,使得推碗推板沿可垂直于餐具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通过推碗推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定位柱,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推碗推板的中间,使得推碗推板可以更加稳定的将餐具推到箱体内,
避免餐具脱离餐具输送带时掉落在地上而导致损毁。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碗推板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孔径大于隔板的宽度;所述推碗推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定位柱,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推碗推板的中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碗机构还包括第二视觉传感器,所述第二视觉传感器设于推碗机构与餐具输送带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视觉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二气缸电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箱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机架的固定板、承托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承托装置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承托装置通过驱动装置与固定板可升降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所述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支架,所述承托支架由金属材质制成。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两侧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呈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导轨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承托装置的底部穿过第二槽体与固定板的导轨活动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输送机构设有至少两条箱体输送带,两条所述箱体输送带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箱体输送带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与控制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翻转机构包括箱体定位装置和第四气缸,所述箱体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板和定位背板,所述定位底板和定位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背板与第四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架连接,所述第四气缸设于两条箱体输送带之间,所述第四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机架的靠近推箱机构的一端设有翻转承托柱,所述翻转承托柱用于承托箱体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背板包括至少2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四气缸连接。通过第四气缸设于两条箱体输送带之间,使得箱体定位装置上的箱体可以更稳定的落到箱体输送带上,避免箱体跌落箱体输送带而造成箱体内的餐具的损坏。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设有3根。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碗机构3设有2个,所述推箱机构4设有2个。通过设有2个推碗机构和2个推箱机构,可以提高装箱机的装箱效率。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通过设有上料机构可以自动将餐具推动至餐具输送机构上,通过设有推碗机构可以自动将套装组合餐具装入箱体内,通过设有箱体翻转机构可以使箱体完成装箱后自动翻转至箱体输送机构上,从而完成套装组合餐具的自动装箱,提高装箱机的装箱效率。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推碗推板连接有定位柱和定位块,使得推碗推板沿可垂直于餐具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通过推碗推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定位柱,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推碗推板的中间,使得推碗推板可以更加稳定的将餐具推到箱体内,避免餐具脱离餐具输送带时掉落在地上而导致损毁。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四气缸设于两条箱体输送带之间,使得箱体定位装置上的箱
体可以更稳定的落到箱体输送带上,避免箱体跌落箱体输送带而造成箱体内的餐具的损坏。
2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翻转承托柱,同时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使得第四气缸带动箱体定位装置从推箱机构处向箱体输送带处翻转时,箱体定位装置的一端以翻转承托柱为轴旋转,箱体刚好落在箱体输送带上,箱体输送带将箱体运送到指定位置,完成自动装箱工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的俯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的侧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有关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9.请参阅图1-6,一种自动化套装组合餐具装箱机,包括上料机构1、餐具输送机构2、推碗机构3、推箱机构4、箱体翻转机构5、箱体输送机构6、第一机架7和第二机架8;
30.所述餐具输送机构2设于第一机架7上方,所述箱体输送机构5设于第二机架8上方,所述推箱机构4设于第一机架7的一侧,所述推箱机构4与箱体翻转机构5连接,所述箱体翻转机构5与第二机架8连接,所述推碗机构3固定于第一机架7的另一侧,所述上料机构1固定于第一机架7的一侧;
31.所述上料机构1与餐具输送机构2的第一端21连接,所述推碗机构3和推箱机构4与餐具输送机构2的第二端22连接,所述推碗机构3和推箱机构4相对设于餐具输送机构2的两侧。
32.其中,套装组合餐具是指已经清洗、消毒和包装完成的组合餐具,通常包括碟子、碗和杯子。
33.所述推箱机构用于将箱体9推动至餐具输送带处,所述箱体9用于承装套装组合餐具。
34.所述餐具输送机构2包括餐具输送带,所述餐具输送带上设有隔板23。所述隔板用于将餐具输送带分成等距离的方格,待装箱的套装组合餐具定位在餐具输送带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
35.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固定架11、上料推板12和第一气缸13,所述第一固定架与
第一机架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上料推板与第一气缸连接,所述上料推板用于将餐具推动至餐具输送带上。所述第一固定架11设有导向机构14,所述上料推板12与导向机构14滑动连接。
36.所述上料机构1还包括第一视觉传感器,所述第一视觉传感器设于上料机构与餐具输送机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视觉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料机构对应的餐具输送带位置处是否有餐具。所述第一视觉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气缸电连接。
37.在运行时,若第一视觉传感器检测到餐具输送带没有餐具,则第一视觉传感器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上料推板运动,上料推板将餐具推动至餐具输送带上;
38.上料推板将餐具推动至餐具输送带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复位,第一气缸带动上料推板复位,第一气缸复位后等待下一次推动餐具的命令。
39.所述推碗机构3包括第二固定架31、第二气缸32、推碗推板35、定位连接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架与第一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块34和定位柱33,所述定位块与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设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定位块的定位孔中,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块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柱与餐具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推碗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推碗推板固定连接。
40.在运行时,第二气缸推动推碗推板,推碗推板移动带动定位柱滑动,定位柱受到定位块的定位作用,定位柱沿垂直于餐具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滑动,使得推碗推板沿垂直于餐具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移动,从而使推碗推板稳定的将餐具推到箱体内。
41.当推碗推板同时推动两套以上的餐具,所述推碗推板设有第一槽体36,所述第一槽体的孔径大于隔板的宽度,所述第一槽体用于防止推碗推板移动时与隔板发生干涉。所述推碗推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定位柱,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推碗推板的中间,从而使推碗推板可以更加稳定的将餐具推到箱体内,避免餐具脱离餐具输送带时掉落在地上而导致损毁。
42.所述推碗机构3的数量与推箱机构4的数量相等。
43.优选的,所述推碗机构3设有2个,所述推箱机构4设有2个。通过设有2个推碗机构和2个推箱机构,可以提高装箱机的装箱效率。
44.所述推碗机构3还包括第二视觉传感器,所述第二视觉传感器设于推碗机构3与餐具输送带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视觉传感器用于检测推碗机构对应的餐具输送带位置处是否有餐具。所述第二视觉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二气缸电连接。
45.在运行时,若第二视觉传感器检测到推碗机构对应的餐具输送带位置处有餐具,则第二视觉传感器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带动推碗推板运动,推碗推板将餐具输送带上的餐具推动至箱体内;推碗推板将餐具推动至箱体后,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复位,第二气缸带动推碗推板复位,第二气缸复位后等待下一次推动餐具的命令。
46.所述推箱机构4包括固定于第一机架的固定板41、承托装置42和驱动装置43,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承托装置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承托装置通过驱动装置与固定板可升降连接,所述承托装置用于承托箱体。
47.所述固定板两侧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呈垂直设置,所述导轨的内侧开设有第二
槽体44,所述承托装置的底部穿过第二槽体与固定板的导轨活动连接。
48.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所述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支架,所述承托支架由金属材质制成,金属材质制成的承托支架具有良好的承托力。
49.所述箱体输送机构6设有至少两条箱体输送带,两条所述箱体输送带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箱体输送带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用于控制箱体输送带的是否运行。
50.所述箱体翻转机构5包括箱体定位装置和第四气缸,所述箱体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板51和定位背板,所述定位底板和定位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背板与第四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架连接,所述第四气缸设于两条箱体输送带之间,所述第四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机架的靠近推箱机构4的一端设有翻转承托柱81,所述翻转承托柱用于承托箱体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背板包括至少2根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所述支撑板52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3,所述连接板与第四气缸连接。
5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有3根,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箱体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箱体定位装置用于将固定箱体,所述定位背板用于固定箱体的侧面,所述定位背板用于固定箱体的底面。
52.当箱体放置于承托支架上后,第三气缸带动承托支架向上运动,承托支架带动箱体向上运动至指定位置处进行餐具的装箱工作,当箱体装好餐具后,第三气缸带动承托支架向下运动;当箱体装满餐具后,第三气缸带动承托支架向下运动至最低位置处。
53.当箱体完成装箱工作后,第四气缸带动箱体定位装置从推箱机构4处向箱体输送带处翻转,通过第四气缸设于两条箱体输送带之间,使得箱体定位装置上的箱体可以更稳定的落到箱体输送带上,避免箱体跌落箱体输送带而造成箱体内的餐具的损坏。通过设有翻转承托柱,同时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使得第四气缸带动箱体定位装置从推箱机构4处向箱体输送带处翻转时,箱体定位装置的一端以翻转承托柱为轴旋转,箱体定位装置的连接板随着第四气缸的运动逐渐向箱体输送带方向靠拢,最后箱体刚好落在箱体输送带上,随着箱体输送带运送到指定位置,完成自动装箱工作。
54.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面”、“下端面”、“顶部”、“底部”、“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方向的限制。
5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