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自动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8755发布日期:2022-06-07 21:5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自动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下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自动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2.梅菜扣肉,汉族传统名菜,属客家菜,制作材料有五花肉、梅菜、葱白、姜片等,通常是将五花肉上汤锅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后加葱、姜等调料炒片刻,再下汤用小火焖烂,五花肉盛入碗里,上铺梅菜段,倒入原汤蒸透,走菜时,把肉反扣在盘中,成菜后,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在进行梅菜扣肉的批量生产加工时,通常采用人工下料对进行加工,导致下料效率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增加,下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自动下料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梅菜扣肉的批量生产加工时,通常采用人工下料对进行加工,导致下料效率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增加,下料成本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自动下料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料槽,两个所述导料槽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两个传送链轮,对应两个所述传送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链条,两个所述输送链条相对的一侧均传动连接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转动设置有提料斗,设置在底端的两个传送链轮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传送链轮之间的从动链轮,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
5.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下料滑轨,两个所述下料滑轨的底部均与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料滑轨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轴,两个所述移动轴分别与提料斗两侧的顶部转动连接,通过下料滑轨对提料斗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
6.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设置有位于两个下料滑轨顶部的斜下料板,所述斜下料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斜下料板的底部设有下料桶,且所述下料桶与斜下料板相连,倾倒出来的料落至斜下料板上,在挡板的作用下通过下料桶进行下料。
7.优选的,两个所述下料滑轨背离固定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杆,两个所述支撑斜杆的底部均与底座顶部背离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斜杆增强固定架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的紧密性,加强二者之间支撑的稳定性。
8.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斜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支撑斜杆与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杆,其中一个所述横向支杆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盒。
9.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连接有垫块,四个所述垫块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孔,通过垫块对底座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底座与地面进行直接接触,减少底座磨损。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的相互配合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传送链轮和输送链条的相互配合驱动提料斗上升,提料斗在提升的过程中顶部的两侧顺着下料滑轨顶部的弧向导料端移动,与此同时,提料斗底部的两侧在连接轴移动到一定的高度时,带动提料斗的底部进行翻转,从而将物料倾倒至斜下料板,在挡板的作用下漏至下料桶对其进行下料,实现了整体机械化自动作业,不需要手动下料,提高了下料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连接图。
16.图中:1、底座;2、固定架;3、导料槽;4、传送链轮;5、输送链条;6、连接轴;7、提料斗;8、转动轴;9、从动链轮;10、驱动电机;11、主动链轮;12、下料滑轨;13、移动轴;14、斜下料板;15、挡板;16、下料桶;17、支撑斜杆;18、连接板;19、横向支杆;20、控制盒;21、垫块;22、传动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自动下料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料槽3,两个导料槽3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两个传送链轮4,对应两个传送链轮4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链条5,两个输送链条相对的一侧均传动连接有连接轴6,两个连接轴6之间转动设置有提料斗7,设置在底端的两个传送链轮4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转动轴8上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传送链轮4之间的从动链轮9,底座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11,主动链轮11与从动链轮9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22。
19.使用时,将物料注入提料斗7内,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带动主动链轮11转动,主动链轮11通过传动链条22带动从动链条转动,从动链轮9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底部的传送链轮4转动,通过输送链条带动顶部的传送链轮4转动,进而输送链条带动提料斗7上升。
20.固定架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下料滑轨12,两个下料滑轨12的底部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两个下料滑轨12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轴13,两个移动轴13分别与提料斗7两侧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架2上固定设置有位于两个下料滑轨12顶部的斜下料板14,斜下料板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5,斜下料板14的底部设有下料桶16,且下料桶16与斜下料板14相连。
21.使用时,下料滑轨12的顶端设有弧形下料端,当输送链条通过两个连接轴6带动提料斗7上升时,提料斗7两侧的底部在移动轴13与下料滑轨12的限位下,进行平稳移动,当移
动到下料滑轨12的弧形下料端时,提料斗7的顶部不懂,提料斗7的底部在输送链条的持续作用下带动提料斗7进行翻转,倾倒出来的料落至斜下料板14上,在挡板15的作用下通过下料桶16进行下料。
22.两个下料滑轨12背离固定架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杆17,两个支撑斜杆17的底部均与底座1顶部背离固定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斜杆17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8,两个支撑斜杆17与固定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杆19,其中一个横向支杆19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盒20,底座1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连接有垫块21,四个垫块21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孔。
23.通过支撑斜杆17增强固定架2和底座1之间的连接的紧密性,加强二者之间支撑的稳定性,通过垫块21对底座1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底座1与地面进行直接接触,减少底座1磨损。
24.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将物料注入提料斗7内,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带动主动链轮11转动,主动链轮11通过传动链条22带动从动链条转动,从动链轮9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底部的传送链轮4转动,通过输送链条带动顶部的传送链轮4转动,进而输送链条带动提料斗7上升,下料滑轨12的顶端设有弧形下料端,当输送链条通过两个连接轴6带动提料斗7上升时,提料斗7两侧的底部在移动轴13与下料滑轨12的限位下,进行平稳移动,当移动到下料滑轨12的弧形下料端时,提料斗7的顶部不懂,提料斗7的底部在输送链条的持续作用下带动提料斗7进行翻转,倾倒出来的料落至斜下料板14上,在挡板15的作用下通过下料桶16进行下料,实现了整体机械化自动作业,不需要手动下料,提高了下料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