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头机用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4159发布日期:2022-06-04 06:1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头机用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头机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打头机根据使用的行业不同,可以分为鞋带打头机和螺丝打头机。一般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一般不会以独立形式出现。比如半自动单刀机械送胶鞋带打头机,全自动双刀电脑送胶鞋带打头机,全自动双刀机械送胶礼品带打头机。
3.打头机一般对杆状原料进行加工,现有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杆状原料的过程中容易跑偏,使用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打头机一般对杆状原料进行加工,现有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杆状原料的过程中容易跑偏,使用十分的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打头机用进料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打头机用进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打头机用进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其中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滑槽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输送轴和第二输送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输送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二输送轴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二输送轴连接的所述转轴的外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7.所述支撑架内侧壁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外表面上套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8.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留设有间隙,该间隙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输送轴和所述第二输送轴的长度。
9.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轴和所述第二输送轴均呈圆形,所述第一输送轴的中间端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输送轴两端的直径,且所述第二输送轴的中间端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输送轴两端的直径,所述第一输送轴和所述第二输送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轴两端转动连接的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滑槽内部,所述转轴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架外侧壁固定连接。
12.可选的,所述输料管呈圆管状结构,所述输料管的底部内壁高度与所述第二输送轴中间端顶部高度齐平。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螺接有螺栓。
14.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的所述滑槽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
底部与所述第一输送轴两端的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15.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16.本技术通过第一输送轴、第二输送轴、连接杆、竖杆和输料管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第一输送轴和第二输送轴滚动带动原料进入输料管内部,并通过输料管进行位置限定,防止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跳动或位置偏移,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杆状原料的过程中容易跑偏,使用十分的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电机与第二输送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滑槽内部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2、支撑板;3、滑槽;4、转轴;5、第一输送轴;6、第二输送轴;7、电机;8、连接座;9、连接杆;10、竖杆;11、输料管;12、连接板;13、螺栓;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请参阅图1-3,一种打头机用进料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架1,支撑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1之间留设有间隙,支撑架1其中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开设有滑槽3,滑槽3内部设有转轴4,转轴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转轴4均与滑槽3转动连接,四个转轴4上设有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的长度等于两个支撑架1之间留设的间隙的宽度,其中两个转轴4位于第一输送轴5的两端,并与第一输送轴5转动连接,另外两个转轴4位于第二输送轴6的两端,并与第二输送轴6固定连接,与第二输送轴6连接的转轴4的外端设有电机7,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7的输出端与转轴4固定连接,当电机7与外部电源连接后,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轴4转动,从而带动与转轴4固定连接的第二输送轴6转动,此时将呈圆杆状的原料放置在第二输送轴6和第一输送轴5之间的空隙内部,即可通过第二输送轴6转动将原料向打头机的进料口处输送。
23.两个支撑架1相邻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1固定连接,连接杆9外表面上套设有竖杆10,竖杆10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竖杆10远离连接杆9的一端上设有输料管11,输料管11的其中一端对准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之间的间隙,输料管11的另一端对准打头机的进料口,输料管11与竖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当圆杆状的原料经过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之间的间隙后,立即进入输料管11中,并沿输料管11向打头机的进料口处移动,通过输料管11限制原料的运输,尽量避免了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跑偏,影响原料运输的问题。
24.参照图1和图2,第一输送轴5两端转动连接的转轴4位于滑槽3内部,转轴4与滑槽3滑动连接,第一输送轴5通过转轴4与滑槽3滑动连接,使用户可通过滑槽3上下滑动第一输送轴5,调节第一输送轴5与第二输送轴6之间的间距,方便用户将圆杆型原料放入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之间的空隙内部,从而使用户使用更加的方便。
25.参照图1和图2,电机7的底部设有连接座8,连接座8与电机7固定连接,连接座8通过螺钉与支撑架1外侧壁固定连接,在电机7的底部设置连接座8,用于将电机7通过连接座8
与支撑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采用螺钉螺接的连接方式,便于对电机7进行安装和拆卸,当电机7出现故障后,方便对电机7进行维修工作。
26.参照图1,支撑架1底部设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连接板12底部螺接有螺栓13,设置连接板12和螺栓13用于将进料装置与打头机相连接,采用螺栓13螺接的连接方式,使进料装置与打头机的连接更加稳定。
27.参照图2,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均呈圆形,第一输送轴5的中间端直径小于第一输送轴5两端的直径,且第二输送轴6的中间端直径小于第二输送轴6两端的直径,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将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中间端的直径设置较小,使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中间出现弧形凹面,便于与圆杆状原料的表面贴合,将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使第一输送轴5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将圆杆状原料挤压贴合在第二输送轴6上,尽量避免圆杆状原料底部与第二输送轴6之间产生间隙,导致第二输送轴6转动时无法传输圆杆状原料的问题。
28.参照图1和图2,输料管11呈圆管状结构,输料管11的底部内壁高度与第二输送轴6中间端顶部高度齐平,使原料通过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之间的间隙后,能够迅速直接进入输料管11内部,通过输料管11对原料进行限位,尽量避免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跑偏的问题。
29.参照图3,支撑板2上开设的滑槽3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的底部与第一输送轴5两端的转轴4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上开设的滑槽3内腔顶部设置弹簧14,用于对第一输送轴5提供向下的压力,尽量避免圆杆状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跳动,影响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对原料进行输送的问题。
30.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然后将圆杆状原料放置在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之间的间隙内部,通过电机7带动第二输送轴6转动带动圆杆状原料进行输送,圆杆状原料经过第一输送轴5和第二输送轴6之间的间隙后,立即进入输送管11内部,通过输送管11对原料进行位置限定,尽量避免了现有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杆状原料的过程中容易跑偏,使用十分的不方便的问题。
3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