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弹夹式整垛垫方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9267发布日期:2022-04-02 04:2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弹夹式整垛垫方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垫块设备领域,具体为全自动弹夹式整垛垫方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将自动将垫木(垫方)加到货物底部采用的是垫块仓,配合打带机使用,加入垫方以后,使用打带机将垫方和货物紧密捆扎在一起,垫块仓的垫方储存量大,储存规格柔性可调,能够起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作用。
3.在将垫木从垫块仓内带出时,易造成垫木松散甚至掉落,从而使得垫木无法有序移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全自动弹夹式整垛垫方供料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垫木从垫块仓内带出时,易造成垫木松散甚至掉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弹夹式整垛垫方供料系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底盘的顶端安装有垫块仓组件,底盘的顶端安装有横向移动组件,底盘的上方设有垫木移出组件,底盘的上方设有挡料组件;
6.垫块仓组件包括设于底盘上方的外部支撑单元和设于外部支撑单元内部的内部支撑单元,其中外部支撑单元包括设于底盘上方的底座,底座的顶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顶梁,两个支撑柱之间安装有中部梁;
7.内部支撑单元包括安装于其中两个之间的连接梁,连接梁位于中部梁上方,连接梁的一侧等距安装有顶部连接板,顶部连接板的底端等距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底部连接板,底部连接板等距安装于中部梁的底端。
8.优选的,两个所述顶部连接板之间等距安装有垫木,垫木的下方设有垫木移出组件,垫木设于两个底部连接板之间。
9.优选的,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对称开设于底盘顶端的滑槽,底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至滑槽的内部,滑槽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杆的外侧和转动轴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条,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底盘固定连接,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脚。
10.优选的,所述滑脚安装于底座的底端四角处,滑脚的底端开设有下通槽,滑脚的内部开设有上通槽,上通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链条,上通槽的两侧对称设有挡块,挡块与第一链条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垫木移出组件包括对称开设于底部连接板两侧的移动槽,相邻两个底部连接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垫木,支撑板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垫木的下方设有固定块。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对称安装有支撑座,固定块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滑轨,固定块的上方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滑板,滑板与滑轨滑动连接,移动块的顶
端安装有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与移动槽相适配,顶部支撑板的顶端与支撑板的顶端相平齐。
13.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对称安装有转座,转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两个第二链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条,其中一个转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链轮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底端开设有底槽,底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底端安装有套环,第二链条插接于套环的内部,套环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第二链条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挡料组件包括安装于顶部连接板一端的背部连接板,背部连接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曳引杆,曳引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第三电机与背部连接板固定连接,曳引杆的外侧安装有曳引绳,曳引绳的底端安装有挡板,挡板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套槽,套槽套接于连接杆的外侧,挡板的底端等距安装有挡料块,挡料块插接于相邻两个底部连接板之间,挡料块设于垫木的一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反转,继而带动顶部支撑板移出移动槽内部,从而使得顶部支撑板顶端的一个垫木随着顶部支撑板移出,从而进入到货物底部,实现自动化垫块,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包装效率;
18.(2)、该发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继而带动第一链条移动,带动底座上的设备整体移动,继而使得底座移动后,使第二个支撑板移动至顶部支撑板上方,从而方便垫木的继续使用,从而提高生产包装效率和连续性。
19.(3)、该发明,通过第三电机带动曳引杆转动,继而使得曳引绳向下卷出,从而使得挡板顺着连接杆向下移动至底端,从而使得挡料块对垫木进行卡位,从而防止在支撑板移动过程中,垫木随着支撑板一同移动,继而提高垫木输出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横向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滑脚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外部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内部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挡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垫木移出组件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底盘;2、支撑腿;3、垫块仓组件;301、外部支撑单元;3011、底座;3012、支撑柱;3013、顶梁;3014、中部梁;302、内部支撑单元;3021、连接梁;3022、顶部连接板;3023、连接杆;3024、底部连接板;3025、垫木;4、横向移动组件;401、滑槽;402、转动杆;403、转动
轴;404、第一链轮;405、第一电机;406、第一链条;407、挡块;408、滑脚;409、下通槽;410、上通槽;5、垫木移出组件;501、移动槽;502、支撑板;503、弹簧;504、支撑座;505、固定块;506、滑轨;507、移动块;508、滑板;509、顶部支撑板;510、底槽;511、转座;512、第二链轮;513、第二电机;514、第二链条;515、连杆;516、套环;517、限位块;6、挡料组件;601、曳引杆;602、第三电机;603、曳引绳;604、挡板;605、挡料块;606、套槽;607、背部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一,由图1-图8给出,本发明包括底盘1,底盘1的底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2,底盘1的顶端安装有垫块仓组件3,底盘1的顶端安装有横向移动组件4,底盘1的上方设有垫木移出组件5,底盘1的上方设有挡料组件6。
3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垫块仓组件3包括设于底盘1上方的外部支撑单元301和设于外部支撑单元301内部的内部支撑单元302,其中外部支撑单元301包括设于底盘1上方的底座3011,底座3011的顶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柱3012,支撑柱3012的顶端安装有顶梁3013,两个支撑柱3012之间安装有中部梁3014,内部支撑单元302包括安装于其中两个之间的连接梁3021,连接梁3021位于中部梁3014上方,连接梁3021的一侧等距安装有顶部连接板3022,顶部连接板3022的底端等距安装有连接杆3023,连接杆3023的底端安装有底部连接板3024,底部连接板3024等距安装于中部梁3014的底端,两个顶部连接板3022之间等距安装有垫木3025,垫木3025的下方设有垫木移出组件5,垫木3025设于两个底部连接板3024之间。
34.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横向移动组件4包括对称开设于底盘1顶端的滑槽401,底盘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02,转动杆402贯穿至滑槽401的内部,滑槽4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03,转动杆402的外侧和转动轴403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一链轮404,第一链轮404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条406,转动杆40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405,第一电机405与底盘1固定连接,滑槽4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脚408,滑脚408安装于底座3011的底端四角处,滑脚408的底端开设有下通槽409,滑脚408的内部开设有上通槽410,上通槽410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链条406,上通槽410的两侧对称设有挡块407,挡块407与第一链条406固定连接;
35.在使用时,开启第二电机513,从而使得第二电机513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链轮512转动,继而使得第二链条514移动后,将顶部支撑板509带入至上方的移动槽501内部,且移动槽501内部的支撑板502受到挤压后,使得支撑板502朝着移动槽501内部移动,继而使得顶部支撑板509移动至垫木3025下方,随后第二电机513的输出轴反转,继而带动顶部支撑板509移出移动槽501内部,从而使得顶部支撑板509顶端的一个垫木3025随着顶部支撑板509移出,从而进入到货物底部,实现自动化垫块,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包装效率。
36.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垫木移出组件5包括对称开设于底部连接板3024两侧的移动槽501,相邻两个底部连接板3024之间安装有支撑板502,支撑板502与移动槽
501滑动连接,支撑板502的顶端设有垫木3025,支撑板502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弹簧503,弹簧503的一端与移动槽501的内壁固定连接,垫木3025的下方设有固定块505,固定块505的底端对称安装有支撑座504,固定块505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滑轨506,固定块505的上方设有移动块507,移动块507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滑板508,滑板508与滑轨506滑动连接,移动块507的顶端安装有顶部支撑板509,顶部支撑板509与移动槽501相适配,顶部支撑板509的顶端与支撑板502的顶端相平齐,固定块505的顶端对称安装有转座511,转座5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512,两个第二链轮51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条514,其中一个转座5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513,第二电机513的输出轴与第二链轮512固定连接,移动块507的底端开设有底槽510,底槽5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连杆515,连杆515的底端安装有套环516,第二链条514插接于套环516的内部,套环516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517,限位块517与第二链条514固定连接;
37.当第一个支撑板502上的垫木使用完毕后,此时开启第一电机405,从而使得第一电机405带动第一链轮404转动,继而带动第一链条406移动,而第一链条406与底座3011底端的滑脚408固定,从而带动底座3011上的设备整体移动,继而使得底座3011移动后,使第二个支撑板502移动至顶部支撑板509上方,从而方便垫木的继续使用,从而提高生产包装效率和连续性。
38.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挡料组件6包括安装于顶部连接板3022一端的背部连接板607,背部连接板60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曳引杆601,曳引杆601的一端安装有第三电机602的输出轴,第三电机602与背部连接板607固定连接,曳引杆601的外侧安装有曳引绳603,曳引绳603的底端安装有挡板604,挡板604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套槽606,套槽606套接于连接杆3023的外侧,挡板604的底端等距安装有挡料块605,挡料块605插接于相邻两个底部连接板3024之间,挡料块605设于垫木3025的一侧;
39.当垫木3025安装在支撑板502上方后,此时开启第三电机602,从而使得第三电机602带动曳引杆601转动,继而使得曳引绳603向下卷出,从而使得挡板604顺着连接杆3023向下移动至底端,从而使得挡料块605对垫木3025进行卡位,从而防止在支撑板502移动过程中,垫木3025随着支撑板502一同移动,继而提高垫木3025输出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