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3136发布日期:2022-05-07 15:1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电缆加工时需要使用到绕线装置,其作用将电缆进行绕卷。
3.市场上的绕线装置为单个工位,绕线效率较低,且平衡性较差,造成设备受力不均匀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包括底架和输出轴,所述底架的外部上方设置有螺栓一,且螺栓一的外部安装有角铁,所述角铁的外部安装有储液组件,且储液组件包括罐体、罐盖、螺栓二和封板,所述罐体的外部上方安装有罐盖,且罐体的外部前端设置有螺栓二,所述螺栓二的外部安装有封板,所述储液组件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的内壁安装有电机,所述壳体的外部上方安装有齿轮箱,且齿轮箱的内壁设置有减速齿组,所述输出轴固定于减速齿组的外部,所述输出轴的外部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轴承一和刻度杆。
6.进一步的,所述封板通过螺栓二与罐体固定连接,且封板的中轴线与罐体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罐体的形状为矩形。
7.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外部设置有冷却组件,且冷却组件包括硅脂贴片一、散热片、冷却管道、液泵、吸液管路和排液管路,所述硅脂贴片一的外部贴合有散热片,且散热片的内部固定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液泵,且液泵的下方设置有吸液管路,所述冷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液管路。
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道与排液管路相互贯通,且冷却管道的中轴线与散热片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散热片的右表面与硅脂贴片一的左表面相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储油罐,且储油罐的外部一侧贴合有硅脂贴片二,所述储油罐的外部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回油管路和输油管路,且输油管路的一端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的上方设置有喷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的一端连接有不锈钢滤芯。
10.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罐通过输油管路与油泵相互贯通,且储油罐的形状为矩形,并且储油罐右表面与硅脂贴片二的左表面相贴合。
11.进一步的,所述刻度杆的外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轴承二、压紧轮盘和轮盘固定
组件,且轮盘固定组件包括镂空轮辊、电缸一和弧形板,所述镂空轮辊的内壁设置有电缸一,且电缸一的外部安装有弧形板。
12.进一步的,所述电缸一沿镂空轮辊的圆心圆周排列,且镂空轮辊的形状为圆柱形,并且电缸一的中轴线与弧形板的中轴线相重合,而且弧形板的形状为弧形。
13.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二的外部设置有支撑杆组件,且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杆一、轴棒和支杆二,所述支杆一的外部设置有轴棒,且轴棒的外部安装有支杆二,所述支撑杆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电缸二,且支撑杆组件下方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部安装有滑轨。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一通过轴棒与支杆二转动连接,且支杆二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并且滑轨沿底架的中心位置对称设有两个。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为罐体内的机电设备提供一定的冷却效果,确保机电设备温度稳定,携带双工位,提升绕卷效率,并且起到平衡作用,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双工位平衡结构,提升生产效率,散热片能够吸收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带走散热片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该绕线装置具备高效散热结构,有效避免高温损坏机电设备,对齿轮箱内的减速齿组进行润滑,可供循环使用,流入前会被不锈钢滤芯进行过滤,滤除润滑油中的杂质,提升循环时的纯净度,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该绕线装置具备高效循环润滑功能,有效减缓设备工作时的磨损,对绕线辊精准限位,有效防止因绕线辊随意摆动,导致电缆绕卷打结,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精准限位结构,提升绕卷过程中的可靠性,避免电缆打结等现象发生,该绕线装置具备辅助支撑结构,提升绕卷时的稳定性,确保绕卷质量;1、本发明通过罐体、罐盖、螺栓二、封板、壳体、电机、齿轮箱、减速齿组、输出轴和轴承一的设置,打开罐盖往罐体的腔室内添加冷却液,为罐体内的机电设备提供一定的冷却效果,确保机电设备温度稳定,能够稳定运行,封板通过螺栓二与罐体安装,形成密闭环境,减少机电设备运行时的噪音,电机通过减速齿组驱动输出轴转动,能够减少电机工作压力,且输出轴为双向,携带双工位,提升绕卷效率,并且起到平衡作用,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双工位平衡结构,提升生产效率。
16.2、本发明通过硅脂贴片一、散热片、冷却管道、液泵、吸液管路和排液管路的设置,硅脂贴片一作为导热介质贴合于散热片和电机之间,散热片能够吸收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液泵启动后,通过吸液管路将罐体内的冷却液吸入冷却管道内,带走散热片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再通过排液管路排入罐体内,可供循环使用,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高效散热结构,有效避免高温损坏机电设备。
17.3、本发明通过储油罐、硅脂贴片二、输油管路、油泵、喷油管路、回油管路和不锈钢滤芯的设置,往储油罐内添加润滑油,油泵启动后,通过输油管路将储油罐内的润滑油吸入喷油管路,润滑油通过喷油管路喷入齿轮箱内,对齿轮箱内的减速齿组进行润滑,齿轮箱内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流入储油罐内,可供循环使用,流入前会被不锈钢滤芯进行过滤,滤除润滑油中的杂质,提升循环时的纯净度,且硅脂贴片二作为导热介质贴合于储油罐和罐体之间,为储油罐及润滑油提供一定的冷却效果,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高效循环润滑功能,有效减缓设备工作时的磨损。
18.4、本发明通过刻度杆、轴承二、压紧轮盘、镂空轮辊、电缸一和弧形板的设置,松懈螺栓取出外侧的压紧轮盘,将绕线辊装到镂空轮辊上,电缸一启动后推动弧形板,弧形板与
绕线辊接触,将其固定,移动刻度杆上的压紧轮盘,将绕线辊压紧固定,可基于刻度杆上的刻度精准移动压紧轮盘,将镂空轮辊上的绕线辊居中,对绕线辊精准限位,有效防止因绕线辊随意摆动,导致电缆绕卷打结,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精准限位结构,提升绕卷过程中的可靠性,避免电缆打结等现象发生。
19.5、本发明通过支杆一、轴棒、支杆二、电缸二、滑块和滑轨的设置,支杆一通过轴棒与支杆二转动连接,两组电缸二的输出轴分别与支杆一和支杆二活动连接,两组电缸二启动后推动支杆一和支杆二活动,随之支杆一和支杆二通过滑块沿滑轨滑动,实现支杆一和支杆二的交叉升降,支杆一和支杆二升起后,支撑刻度杆,减少刻度杆的受力,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辅助支撑结构,提升绕卷时的稳定性,确保绕卷质量。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轮盘固定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的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架;2、螺栓一;3、角铁;4、储液组件;401、罐体;402、罐盖;403、螺栓二;404、封板;5、壳体;6、电机;7、齿轮箱;8、减速齿组;9、输出轴;10、轴承一;11、冷却组件;1101、硅脂贴片一;1102、散热片;1103、冷却管道;1104、液泵;1105、吸液管路;1106、排液管路;12、储油罐;13、硅脂贴片二;14、输油管路;15、油泵;16、喷油管路;17、回油管路;18、不锈钢滤芯;19、刻度杆;20、轴承二;21、压紧轮盘;22、轮盘固定组件;2201、镂空轮辊;2202、电缸一;2203、弧形板;23、支撑杆组件;2301、支杆一;2302、轴棒;2303、支杆二;24、电缸二;25、滑块;26、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包括底架1和输出轴9,底架1的外部上方设置有螺栓一2,且螺栓一2的外部安装有角铁3,角铁3的外部安装有储液组件4,且储液组件4包括罐体401、罐盖402、螺栓二403和封板404,罐体401的外部上方安装有罐盖402,且罐体401的外部前端设置有螺栓二403,螺栓二403的外部安装有封板404,封板404通过螺栓二403与罐体401固定连接,且封板404的中轴线与罐体401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罐体401的形状为矩形,储液组件4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壳体5,且壳体5的内壁安装有电机6,壳体5的外部上方安装有齿轮箱7,且齿轮箱7的内壁设置有减速齿组8,输出轴9固定于减速齿组8的外部,输出轴9的外部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轴承一10和刻度杆19;具体操作如下,打开罐盖402往罐体401的腔室内添加冷却液,为罐体401内的机电设备提供一定的冷却效果,确保机电设备温度稳定,能够稳定运行,封板404通过螺栓二403
与罐体401安装,形成密闭环境,减少机电设备运行时的噪音,电机6通过减速齿组8驱动输出轴9转动,能够减少电机6工作压力,且输出轴9为双向,携带双工位,提升绕卷效率,并且起到平衡作用,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双工位平衡结构,提升生产效率;请参阅图1和图3,电机6的外部设置有冷却组件11,且冷却组件11包括硅脂贴片一1101、散热片1102、冷却管道1103、液泵1104、吸液管路1105和排液管路1106,硅脂贴片一1101的外部贴合有散热片1102,且散热片1102的内部固定有冷却管道1103,冷却管道1103的一端连接有液泵1104,且液泵1104的下方设置有吸液管路1105,冷却管道1103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液管路1106,冷却管道1103与排液管路1106相互贯通,且冷却管道1103的中轴线与散热片1102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散热片1102的右表面与硅脂贴片一1101的左表面相贴合;具体操作如下,硅脂贴片一1101作为导热介质贴合于散热片1102和电机6之间,散热片1102能够吸收电机6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液泵1104启动后,通过吸液管路1105将罐体401内的冷却液吸入冷却管道1103内,带走散热片1102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冷却管道1103内的冷却液再通过排液管路1106排入罐体401内,可供循环使用,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高效散热结构,有效避免高温损坏机电设备;请参阅图1和图4,壳体5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储油罐12,且储油罐12的外部一侧贴合有硅脂贴片二13,储油罐12的外部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回油管路17和输油管路14,且输油管路14的一端连接有油泵15,油泵15的上方设置有喷油管路16,回油管路17的一端连接有不锈钢滤芯18,储油罐12通过输油管路14与油泵15相互贯通,且储油罐12的形状为矩形,并且储油罐12右表面与硅脂贴片二13的左表面相贴合;具体操作如下,往储油罐12内添加润滑油,油泵15启动后,通过输油管路14将储油罐12内的润滑油吸入喷油管路16,润滑油通过喷油管路16喷入齿轮箱7内,对齿轮箱7内的减速齿组8进行润滑,齿轮箱7内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17流入储油罐12内,可供循环使用,流入前会被不锈钢滤芯18进行过滤,滤除润滑油中的杂质,提升循环时的纯净度,且硅脂贴片二13作为导热介质贴合于储油罐12和罐体401之间,为储油罐12及润滑油提供一定的冷却效果,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高效循环润滑功能,有效减缓设备工作时的磨损;请参阅图5,刻度杆19的外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轴承二20、压紧轮盘21和轮盘固定组件22,且轮盘固定组件22包括镂空轮辊2201、电缸一2202和弧形板2203,镂空轮辊2201的内壁设置有电缸一2202,且电缸一2202的外部安装有弧形板2203,电缸一2202沿镂空轮辊2201的圆心圆周排列,且镂空轮辊2201的形状为圆柱形,并且电缸一2202的中轴线与弧形板2203的中轴线相重合,而且弧形板2203的形状为弧形;具体操作如下,松懈螺栓取出外侧的压紧轮盘21,将绕线辊装到镂空轮辊2201上,电缸一2202启动后推动弧形板2203,弧形板2203与绕线辊接触,将其固定,移动刻度杆19上的压紧轮盘21,将绕线辊压紧固定,可基于刻度杆19上的刻度精准移动压紧轮盘21,将镂空轮辊2201上的绕线辊居中,对绕线辊精准限位,有效防止因绕线辊随意摆动,导致电缆绕卷打结,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精准限位结构,提升绕卷过程中的可靠性,避免电缆打结等现象发生。
23.请参阅图6-7,轴承二20的外部设置有支撑杆组件23,且支撑杆组件23包括支杆一
2301、轴棒2302和支杆二2303,支杆一2301的外部设置有轴棒2302,且轴棒2302的外部安装有支杆二2303,支撑杆组件23的一侧安装有电缸二24,且支撑杆组件23下方固定有滑块25,滑块25的外部安装有滑轨26,支杆一2301通过轴棒2302与支杆二2303转动连接,且支杆二2303通过滑块25与滑轨26滑动连接,并且滑轨26沿底架1的中心位置对称设有两个;具体操作如下,支杆一2301通过轴棒2302与支杆二2303转动连接,两组电缸二24的输出轴9分别与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活动连接,两组电缸二24启动后推动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活动,随之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通过滑块25沿滑轨26滑动,实现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的交叉升降,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升起后,支撑刻度杆19,减少刻度杆19的受力,使得该绕线装置具备辅助支撑结构,提升绕卷时的稳定性,确保绕卷质量。
24.综上,防打结的电缆加工用绕线装置,使用时,首先松懈螺栓取出外侧的压紧轮盘21,将绕线辊装到镂空轮辊2201上,电缸一2202启动后推动弧形板2203,弧形板2203与绕线辊接触,将其固定,移动刻度杆19上的压紧轮盘21,将绕线辊压紧固定,可基于刻度杆19上的刻度精准移动压紧轮盘21,将镂空轮辊2201上的绕线辊居中,对绕线辊精准限位,有效防止因绕线辊随意摆动,导致电缆绕卷打结,支杆一2301通过轴棒2302与支杆二2303转动连接,两组电缸二24的输出轴9分别与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活动连接,两组电缸二24启动后推动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活动,随之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通过滑块25沿滑轨26滑动,实现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的交叉升降,支杆一2301和支杆二2303升起后,支撑刻度杆19,减少刻度杆19的受力,提升绕卷时的稳定性,确保绕卷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打开罐盖402往罐体401的腔室内添加冷却液,为罐体401内的机电设备提供一定的冷却效果,确保机电设备温度稳定,能够稳定运行,封板404通过螺栓二403与罐体401安装,形成密闭环境,减少机电设备运行时的噪音,电机6通过减速齿组8驱动输出轴9转动,能够减少电机6工作压力,且输出轴9为双向,联动两组刻度杆19转动,随之镂空轮辊2201上的绕线辊完成绕线动作,硅脂贴片一1101作为导热介质贴合于散热片1102和电机6之间,散热片1102能够吸收电机6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液泵1104启动后,通过吸液管路1105将罐体401内的冷却液吸入冷却管道1103内,带走散热片1102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冷却管道1103内的冷却液再通过排液管路1106排入罐体401内,可供循环使用,往储油罐12内添加润滑油,油泵15启动后,通过输油管路14将储油罐12内的润滑油吸入喷油管路16,润滑油通过喷油管路16喷入齿轮箱7内,对齿轮箱7内的减速齿组8进行润滑,齿轮箱7内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17流入储油罐12内,可供循环使用,流入前会被不锈钢滤芯18进行过滤,滤除润滑油中的杂质,提升循环时的纯净度,且硅脂贴片二13作为导热介质贴合于储油罐12和罐体401之间,为储油罐12及润滑油提供一定的冷却效果,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有效减缓设备工作时的磨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