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51491发布日期:2023-09-14 08:1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波纹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包装防护的,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波纹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波纹管(也称为“蛇腹管”)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工业制品,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波纹管可以在机械制造、车辆工程等领域广泛地用作长形构件的外保护件,用于保护长形构件免受冲击、磨损、腐蚀、异物入侵等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波纹管可以应用于在重型机械领域和/或船舶领域所使用的大型液压机的长形金属管或轴上,以防止在使用液压机时可能存在的异物入侵。

2、由于在这些重型机械领域和/或船舶领域中使用时波纹管通常要经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因此其容易损坏而需要经常更换。为了方便更换波纹管,传统的做法是在波纹管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拉链。这样,可以通过拉开拉链而将损坏的波纹管取下、并可以通过拉上拉链而安装新的波纹管。这样的拆装过程比较方便,因为其不需要拆卸液压机等设备本身。

3、在现有技术中,拉链通常沿着波纹管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波纹管上。比如,cn111998069a和cn212480098u公开了一种在动车组制动系统中使用的拉链式波纹保护套,其中,拉链沿着波纹保护套的轴向方向设置。us10036427b2公开了一种恒速关节波纹保护套组件,其中,拉链沿着波纹保护套的轴向方向设置且拉链的端部设置成能够进行卷绕以便于收纳。jpy1994014116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波纹保护套,该波纹保护套除了包括沿着波纹保护套的轴向方向设置的拉链之外,还包括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条带。jpa04156643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波纹保护套,该波纹保护套除了包括沿着波纹保护套的轴向方向设置的拉链之外,还包括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肋状部。

4、然而,沿着波纹管或者波纹保护套的轴向方向设置拉链存在着一些缺陷。众所周知,波纹管通常在其轴向方向上具有交替的脊部和谷部。拉链头需要不停调整方向以滑过这样的脊部和谷部,而这通常非常困难。比如,即便是大型的波纹管,其脊部和脊部之间的距离也很短,这导致拉链头在两个脊部之间的滑动和转向距离也很短,从而导致拉链头无法顺畅地滑动而将拉链牙分开。

5、针对上述问题,一种解决方案是将拉链沿着偏离波纹管的轴向方向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延长拉链头行进过程中所经过的相邻脊部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拉链头具有充分的转向空间并能够顺畅地滑过各个脊部。比如,jpy1993012524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拉链的波纹管,该波纹管由两个半部组成,这两个半部通过连接到彼此的沿着各自的接合线设置的拉链而组装到一起,并且其中,拉链沿着偏离波纹管的轴向方向的方向设置。

6、然而,不管如何设置拉链,目前的制造这样的波纹管的方法仍存在缺陷。比如,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拉链安装在波纹管上,通常是首先制造波纹管、然后在制好的波纹管上进行切割以形成用于安装拉链的切口。然而,由于波纹管存在众多的脊部和谷部、且在重型机械领域和/或船舶领域中使用的波纹管通常体积也较大,使用切割设备来进行切割存在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出于成本考虑,很多时候均是通过手工剪切来在波纹管上形成用于安装拉链的切口的。然而,手工剪切不仅工作效率低下,且良品率也得不到保障。

7、另外,如果是在制造好的波纹管上切割出偏离波纹管的轴向方向的倾斜切口,那么这样的切口在展开的波纹管上会呈现出交替弯折的锯齿形状而非呈现直线。锯齿形状的切口加大了安装拉链的难度,因为在安装(比如,缝纫)拉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拉链的方向,以使其与锯齿形状的切口对准。

8、因此,存在着对现有波纹管及其制造方法进行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或其它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问题。

2、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包括多个环状元件,每个环状元件包括适于容纳长形构件的内部孔和适于安装拉链的预先设置的切口,所述切口构造为从每个环状元件的径向最外侧边缘延伸至径向最内侧边缘的贯穿切口。所述多个环状元件以相邻的环状元件沿着外侧接合线或内侧接合线彼此接合的方式首尾交替相接;并且所述多个环状元件中的相邻环状元件的切口的径向外侧端部或径向内侧端部彼此对准。通过在环状元件中预先设置切口,避免了在形成波纹管之后使用切割设备对波纹管进行切割或手工地对波纹管进行剪切来形成用于安装拉链的切口。这样,既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波纹管的良品率。

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切口倾斜地设置,使得所述切口的延长线不经过所述环状元件的中心。倾斜设置的切口使得拉链能够在多个环状元件形成波纹管后沿着偏离波纹管的轴向方向的方向倾斜地设置在波纹管上,这能够延长拉链的拉链头行进过程中所经过的相邻脊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拉链头能够具有更大的转向空间并因此能够容易地滑过波纹管的脊部和谷部。

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环状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切口两侧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相较于所述第二边缘更远离所述环状元件的中心,并且其中,每个环状元件包括在所述切口的径向外侧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附近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与所述第一边缘成角度的第一对准线。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对准线与所述切口的第二边缘相对于一中心轴线彼此对称。

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环状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切口两侧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相较于所述第二边缘更远离所述环状元件的中心,并且其中,每个环状元件包括在所述切口的径向内侧位于所述第二边缘附近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形成与所述第二边缘成角度的第二对准线。

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对准线与所述切口的第一边缘相对于一中心轴线彼此对称。

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环状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切口两侧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相较于所述第二边缘更远离所述环状元件的中心,并且其中,每个环状元件包括在所述切口的径向外侧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附近的第一缺口以及在所述切口的径向内侧位于所述第二边缘附近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与所述第一边缘成角度的第一对准线并且所述第二缺口形成与所述第二边缘成角度的第二对准线。

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对准线与所述切口的第二边缘相对于一中心轴线彼此对称,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对准线与所述切口的第一边缘相对于另一中心轴线彼此对称。

10、通过设置第一缺口和/或第二缺口,不仅在将多个环状元件接合成波纹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准所述多个环状元件的切口,而且还能够在形成波纹管之后将拉链更容易地缝纫在波纹管上。

1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环状元件的切口构造成在所述波纹管展开时能够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

1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波纹管包括拉链,所述拉链在由所述多个环状元件形成所述波纹管之后安装于每个环状元件的所述切口处。

1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环状元件的所述切口的宽度介于0和所述拉链的宽度之间。

1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环状元件的所述切口的宽度等于所述拉链的拉链牙彼此啮合在一起时的宽度。

1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状元件通过手工裁剪、模切、或冲压而形成。

1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状元件由软质材料制成。

1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环状元件通过缝纫、粘合或热熔而彼此接合在一起。

18、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波纹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多个环状元件,每个环状元件包括适于容纳长形构件的内部孔和适于安装拉链的预先设置的切口,所述切口构造为从每个环状元件的径向最外侧边缘延伸至径向最内侧边缘的贯穿切口;将所述多个环状元件中的相邻环状元件的切口的径向外侧端部或径向内侧端部彼此对准;以及将所述多个环状元件以相邻的环状元件沿着外侧接合线或内侧接合线彼此接合的方式首尾交替相接而形成波纹管。

1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倾斜地设置所述切口,使得所述切口的延长线不经过所述环状元件的中心。

2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将所述多个环状元件以相邻的环状元件沿着外侧接合线或内侧接合线彼此接合的方式首尾交替相接包括以下步骤:i)将两个环状元件以第一面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并沿着第一接合线将所述两个环状元件接合在一起;ii)将第三环状元件与已经接合在一起的两个环状元件中的任意一个环状元件以第二面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并沿着第二接合线将所述第三环状元件和所述任意一个环状元件接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反,并且所述第二接合线与所述第一接合线处于不同的位置;iii)重复上述步骤i)和ii),直至利用所述多个环状元件首尾交替相接地形成所述波纹管为止。

2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合线为所述外侧接合线和所述内侧接合线中的一者,且所述第二接合线为所述外侧接合线和所述内侧接合线中的另一者。

2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将所述多个环状元件以相邻的环状元件沿着外侧接合线或内侧接合线彼此接合的方式首尾交替相接包括以下步骤:i)将所述多个环状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多个环状元件对,其中,每个环状元件对包括两个环状元件,并且每个环状元件对中的两个环状元件均以第一面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并沿着第一接合线接合在一起;ii)将任意一个环状元件对中的一个环状元件与另一个环状元件对中的一个环状元件以第二面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并沿着第二接合线接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反,并且所述第二接合线与所述第一接合线处于不同的位置;iii)重复上述步骤i)和ii),直至利用所述多个环状元件首尾交替相接地形成所述波纹管为止。

2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合线为所述外侧接合线和所述内侧接合线中的一者,且所述第二接合线为所述外侧接合线和所述内侧接合线中的另一者。

2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环状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切口两侧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相较于所述第二边缘更远离所述环状元件的中心,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每个环状元件的切口的径向外侧处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附近的第一缺口,使得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与所述第一边缘成角度的第一对准线。

2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第一对准线与所述切口的第二边缘相对于一中心轴线彼此对称。

2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沿着所述外侧接合线接合相邻的环状元件时,使所述相邻的环状元件中的第一环状元件的第二边缘与第二环状元件的第一对准线对准。

2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环状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切口两侧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相较于所述第二边缘更远离所述环状元件的中心,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每个环状元件的切口的径向内侧处设置位于所述第二边缘附近的第二缺口,使得所述第二缺口形成与所述第二边缘成角度的第二对准线。

2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第二对准线与所述切口的第一边缘相对于一中心轴线彼此对称。

2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沿着所述内侧接合线接合相邻的环状元件时,使所述相邻的环状元件中的第一环状元件的第一边缘与第二环状元件的第二对准线对准。

3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多个环状元件的切口构造成在所述波纹管展开时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

3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在由所述多个环状元件形成所述波纹管之后将拉链安装于每个环状元件的所述切口处。

3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手工裁剪、模切、或冲压形成所述环状元件。

3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缝纫、粘合或热熔将相邻的环状元件彼此接合在一起。

3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软质材料形成所述环状元件。

35、上面已提及的技术特征、下面将要提及的技术特征以及单独地在附图中显示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只要被组合的技术特征不是相互矛盾的。所有的可行的特征组合都是在本文中明确地记载的技术内容。在同一个语句中包含的多个分特征之中的任一个分特征可以独立地被应用,而不必一定与其他分特征一起被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