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8978发布日期:2022-08-19 23:0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设备在生物医学检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使用自动化设备能代替绝大部分繁琐的人工操作,测试速度更块,效率也比较高,所以出现了一种自动输送式试剂条检测机构自动的对试剂条进行检测,方便对试剂条进行检测。
3.现有技术中,自动输送式试剂条检测机构无法按照顺序将试纸条自动输送到输送带上,也无法对已经经过检测过的试剂条进行自动收纳,局限性较大,无疑会对自动输送式试剂条检测机构的使用造成影响。此外,现有的自动输送式试剂条检测机构结构复杂,自动程度低。
4.目前,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输送式试剂条检测机构无法自动将试纸条输送到输送带以及无法自动收纳经过检测的试剂条而导致的自动程度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输送式试剂条检测机构无法自动将试纸条输送到输送带以及无法自动收纳经过检测的试剂条而导致的自动程度低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包括:
7.底座单元;
8.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沿所述底座单元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部,用于传送试剂条;
9.容纳单元,所述容纳单元设置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游,用于储存试剂条并向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所述试剂条;
10.传递单元,所述传递单元设置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游、所述容纳单元的下游,用于在所述传送单元的带动下将所述容纳单元的所述试剂条传送到所述传送单元;
11.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中端,并架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试剂条;
12.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设置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下游,用于引导经过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检测的所述试剂条;
13.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设置于所述引导单元的下游,用于收纳经过所述引导单元引导的所述试剂条;
14.若干驱动单元,若干所述驱动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容纳单元和所述收纳单元,用于推动所述容纳单元或所述收纳单元内部的试剂条;
15.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并分别与所述传递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以及所述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16.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底座单元包括:
17.底座元件,所述底座元件呈u形,所述底座元件的开口朝向所述传送单元的下游,所述底座元件的开口内用于安装所述传送单元;
18.第一支撑元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元件的第一端的下侧;
19.第二支撑元件,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开口朝上设置为u形,并竖向安装于所述底座元件的第二端的下侧,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开口内用于安装所述引导单元。
2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传送单元包括:
21.第一电机元件,所述第一电机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22.两传动轴元件,两所述传动轴元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位于所述底座单元的第一端的所述传动轴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元件的传动轴设置,且位于所述底座单元第一端的所述传动轴元件距离水平面的高度高于位于所述底座单元第二端的所述传动轴元件距离水平面的高度;
23.传送带元件,所述传送带元件的两端对应套设于两所述传动轴元件,用于随所述传动轴元件进行转动;
24.若干驱动块元件,若干所述驱动块元件沿所述传送带元件的周向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元件的外表面,并与所述传递单元配合布置,用于配合所述传递单元将所述容纳单元内部的所述试剂条传送到所述传送带元件上。
25.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容纳单元包括:
26.容纳元件,所述容纳元件设置于所述传递单元的顶端;
27.出料元件,所述出料元件开设于所述容纳元件的底端,并与所述传递单元对应设置,用于将所述试剂条掉落到所述传递单元上;
28.两第一滑槽元件,两所述第一滑槽元件相对开设于所述容纳元件的底端,并位于所述出料元件的两侧;
29.两第一安装槽元件,两所述第一安装槽元件相对开设于所述容纳元件的底端,并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元件;
30.单向阻挡元件,所述单向阻挡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元件的外侧壁,并与所述出料元件对应设置,且与所述传送单元相配合;
31.挡板元件,所述挡板元件倾斜设置于所述容纳元件的外侧壁,用于阻挡所述试剂条。
32.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单向阻挡元件包括:
33.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的顶端合页设置于所述容纳元件的下端,所述阻挡板的底端与所述传递单元的顶端设置为平齐。
34.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传递单元包括:
35.安装板元件,所述安装板元件呈u形,所述安装板元件的开口朝向所述传送单元的下游,且所述安装板元件架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方;
36.两第二滑槽元件,两所述第二滑槽元件对应开设于所述安装板元件的开口端的两
侧;
37.从动板元件,所述从动板元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元件的内部,所述从动板元件的第一端的两侧对应设置于两所述第二滑槽元件的内部,所述从动板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传送单元对应且配合布置,用于在所述传送单元的带动下将所述容纳单元内部的所述试剂条传送到所述传送单元上;
38.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元件的内部,所述复位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元件的闭口端连接,所述复位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板元件连接,用于使所述从动板元件复位。
3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从动板元件包括:
40.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第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元件的开口端的一侧,且与所述复位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传送单元相对应且配合布置;
41.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滑板的第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元件的开口端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滑板的第二端形成盛放槽;
42.两调节槽,两所述调节槽对应开设于所述第一滑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滑板的第一端;
43.两滑块,两所述滑块的第一端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调节槽内,两所述滑块的第二端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元件的内部;
44.若干限位孔,若干所述限位孔沿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滑块的第一端;
45.两限位螺栓,两所述限位螺栓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且所述限位螺栓的第一端位于对应所述调节槽内,并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配合布置。
46.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引导单元包括:
47.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第二端;
48.引导板元件,所述引导板元件的上端设置为弧面,并分别与所述传送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对应设置,所述引导板元件的下端与所述弹性元件的顶端固定连接。
4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收纳单元包括:
50.收纳元件,所述收纳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单元的下游;
51.两第三滑槽元件,两所述第三滑槽元件相对且错位开设于所述收纳元件的底端;
52.两第二安装槽元件,两所述第二安装槽元件相对开设于所述收纳元件的底端,并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三滑槽元件。
5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54.第二电机元件,所述第二电机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单元或所述收纳单元,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55.螺杆元件,所述螺杆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单元的底端或所述收纳单元的底端,并与所述第二电机元件同轴连接;
56.限位块元件,所述限位块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单元的底端或所述收纳单元的底端,并螺纹套设所述螺杆元件;
57.推板元件,所述推板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单元或所述收纳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限位块元件连接。
58.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59.(1)本发明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通过传送单元和传递单元将容纳单元内部的试剂条传送到传送单元上,以使数据检测单元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输送式试剂条检测机构无法自动将试纸条输送到输送带的问题,提高了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的自动能力;
60.(2)通过引导单元、收纳单元以及驱动单元对试剂条进行收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收纳经过检测的试剂条的问题,实现了对试剂条进行自动收纳;
61.(3)本发明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结构简单、合理,自动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输送式试剂条检测机构无法自动将试纸条输送到输送带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62.图1为本发明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63.图2为本发明的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的电路连接框图;
64.图3为本发明的底座单元和传送单元的装配图;
65.图4为本发明的底座单元的剖面图;
66.图5为本发明的容纳单元的仰视图;
67.图6为本发明的容纳元件的剖面图;
68.图7为本发明的传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69.图8为本发明的传递单元的爆炸图;
70.图9为本发明的引导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71.图10为本发明的收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72.图11为本发明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73.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74.100、底座单元;110、底座元件;120、第一支撑元件;130、第二支撑元件;
75.200、传送单元;210、第一电机元件;220、传动轴元件;230、传送带元件;240、驱动块元件;
76.300、容纳单元;310、容纳元件;320、出料元件;330、第一滑槽元件;340、第一安装槽元件;350、单向阻挡元件;351、阻挡板;360、挡板元件;
77.400、传递单元;410、安装板元件;420、第二滑槽元件;430、从动板元件;431、第一滑板;432、第二滑板;433、盛放槽;434、调节槽;435、滑块;436、限位孔;437、限位螺栓;440、复位元件;
78.500、数据采集单元;
79.600、引导单元;610、弹性元件;620、引导板元件;
80.700、收纳单元;710、收纳元件;720、第三滑槽元件;730、第二安装槽元件;
81.800、驱动单元;810、第二电机元件;820、螺杆元件;830、限位块元件;840、推板元件;
82.90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83.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84.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试剂条自动输送检测机构,包括底座单元100、传送单元200、容纳单元300、传递单元400、数据采集单元500、引导单元600、收纳单元700、若干驱动单元800以及控制单元900。其中,底座单元100水平放置,如放置于地面或桌面;传送单元200沿底座单元100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于底座单元100的内部,用于传送试剂条,以使数据采集单元500对试剂条进行检测;容纳单元300设置于传送单元200的上游,用于存储试剂条,并向传送单元200传送试剂条;传递单元400设置于传送单元200的上游、容纳单元300的下游,用于在传送单元200的带动下将容纳单元300内部的试剂条输送到传送单元200;数据采集单元500设置于底座单元100的中端,并架设于传送单元200的上方,用于检测采集试剂条上的信息;引导单元600设置于底座单元100的下游,用于引导经过数据采集单元500经过检测的试剂条;收纳单元700设置于引导单元600的下游,用于收纳经过数据采集单元500检测过的试剂条;若干驱动单元800对应设置于容纳单元300和收纳单元700,用于推动容纳单元300或收纳单元700内部的试剂条,以便于容纳单元300内部的试剂条进入传递单元400或对收纳单元700内部的试剂条进行分类;控制单元900设置于底座单元100,并分别与传递单元400、数据采集单元500以及驱动单元80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传递单元400、数据采集单元500以及驱动单元800进行工作,并获取数据采集单元500采集的信息。
85.其中,数据采集单元500为数据采集器,用于扫描获取试剂条上的信息。
86.具体地,试剂条上具有唯一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数据采集单元500用于采集试剂条上的条码信息或者rfid信息,且数据采集单元500上设置有操作系统,以处理数据采集单元500检测到的数据,同时数据采集单元500还具有wifi、gprs、蓝牙等移动数据传输功能模块。
87.其中,控制单元900包括但不限于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中央处理器等控制元件。
88.其中,数据采集单元500在扫描一试剂条之后,能够将试剂条上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900。
89.具体地,在对数据采集单元500需要对试剂条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控制单元900控制开启传送单元200,传送单元200配合传递单元400将容纳单元300内部的试剂条传递到传
送单元200的上端面,然后传送单元200带动试剂条移动到数据采集单元500的下方,使数据采集单元500采集试剂条上的信息,并将试剂条上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900,最后试剂条在引导单元600的引导下进入收纳单元700的内部,并由驱动单元800将试剂条均匀放置于收纳单元700的内部。
90.如图3所示,底座单元100包括底座元件110、第一支撑元件120以及第二支撑元件130。其中,底座元件110呈u形,底座元件110的开口朝向传送单元200的下游,底座元件110的开口内用于安装传送单元200;第一支撑元件120设置于底座元件110的第一端的下侧,用于支撑底座元件110,使底座元件110能够水平放置;第二支撑元件130的开口朝向设置为u形,并设置于底座元件110的第二端的下侧,第二支撑元件130的开口内用于安装引导单元600。
91.具体地,传递单元400和数据采集单元500均安装于底座元件110的上端面。
92.其中,第一支撑元件120和第二支撑元件130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93.其中,底座元件110为板元件。
94.其中,第一支撑元件120为支撑柱。
95.其中,第二支撑元件130为u形支撑柱。
96.其中,底座元件110的开口与第二支撑元件130的开口连通,从而形成l形凹槽,以便于传送单元200和引导单元600能够对应设置,且互相配合。
97.如图4所示,传送单元200包括第一电机元件210、两传动轴元件220、传送带元件230以及若干驱动块元件240。其中,第一电机元件210设置于底座单元100的内部,并与控制单元900电性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900的控制下进行工作;两传动轴元件220转动设置于底座单元1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位于底座单元100第一端的传动轴元件220套设于第一电机元件210的传动轴设置,且位于底座单元100第一端的传动轴元件220距离水平面的高度高于位于底座单元100第二端的传动轴元件220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传送带元件230的两端对应套设于两传动轴元件220,用于在传动轴元件220的驱动下进行转动;若干驱动块元件240沿传送带元件230的周向设置于传送带元件230的表面,并与传递单元400配合布置,用于配合传递单元400将容纳单元300内部的试剂条传送到传送带元件230上。
98.具体地,第一电机元件210设置于底座元件110的开口端的内侧壁,且其输出轴位于底座元件110的开口端的内部。
99.其中,由于两传动轴元件220并非位于同一高度,所以传送带元件230为倾斜设置,所以驱动块元件240在随传送带元件230移动的情况下,其高度会不断变化。
100.例如,驱动块元件240在随传送带元件230从底座单元100的第一端移动到第二端的情况下,驱动块元件240的高度会逐渐降低,以带动传递单元400将容纳单元300内部试剂条传送到传送带元件230上。
101.其中,传动轴元件220可以通过旋转轴和轴承转动设置于底座元件110的开口端。
102.例如,传动轴元件220与旋转轴同轴连接,旋转轴套设于轴承内,轴承嵌设于底座元件110的开口端的侧壁。
103.具体地,在控制单元900控制开启第一电机元件210的情况下,第一电机元件210带动与自身同轴连接的传动轴元件220进行转动,然后传动轴元件220配合另一传动轴元件220带动传送带元件230进行转动,继而传送带元件230带动驱动块元件240进行转动,驱动
块元件240配合传递单元400将试剂条传递到传送带元件230上。
104.如图5~6所示,容纳单元300包括容纳元件310、出料元件320、两第一滑槽元件330、两第一安装槽元件340、单向阻挡元件350以及挡板元件360。其中,容纳元件310设置于传递单元400的上端面,其内部用于放置试剂条;出料元件320开设于容纳元件310的底端,并与传递单元400对应设置,用于使试剂条进入传递单元400上;两第一滑槽元件330相对开设于容纳元件310的底端,并位于出料元件320的两侧,用于安装驱动单元800;两第一安装槽元件340相对开设于容纳元件310的底端,并连通对应的第一滑槽元件330,第一安装槽元件340用于安装驱动单元800;单向阻挡元件350设置于容纳元件310的底端,并位于出料元件320的侧部,用于阻挡试剂条随从动板元件430返回安装板元件410的内部;挡板元件360倾斜设置于容纳元件310的外侧壁,用于阻挡试剂条,避免试剂条飞出,无法落到传送单元200上。
105.具体地,容纳元件310设置于传送带元件230的上游。
106.其中,容纳元件310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容器,且设置于传递单元400的上端面,用于放置待检测的试剂条。
107.其中,出料元件320为出料孔,且与传递单元400上下对应设置。
108.如图6所示,单向阻挡元件350包括阻挡板351,阻挡板351的上端合页设置于容纳元件310的下方,阻挡板351的底端与传递单元400的顶端设置为平齐,也即阻挡板351的底端与第一滑板431的上端面平齐。
109.其中,在试剂条完全移动到单向阻挡元件350远离容纳元件310的一侧后,阻挡板351自动向容纳元件310的一侧转动,以阻挡试剂条返回容纳元件310的下方。
110.如图7~8所示,传递单元400包括安装板元件410、两第二滑槽元件420、从动板元件430以及复位元件440。安装板元件410呈u形,安装板元件410的开口朝向传送单元200的下游,且架设于传送单元200的上方,且安装板元件410与容纳单元300的底端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容纳单元300,并便于获取容纳单元300内部的试剂条;两第二滑槽元件420对应开设于安装板元件410的开口端的两侧,用于便于从动板元件430进行转动;从动板元件430滑动设置于安装板元件410的内部,从动板元件430的第一端的两侧对应设置于两第二滑槽元件420的内部,且从动板元件430的第二端与传送单元200对应且配合布置,用于在传送单元200的带动下在安装板元件410的内部滑动,并将容纳单元300内部的试剂条带出;复位元件440设置于安装板元件410的内部,复位元件440的第一端与安装板元件410的闭口端连接,复位元件440的第二端与从动板元件430连接,用于在传送单元200与从动板元件430分离的情况下使从动板元件430复位。
111.具体地,安装板元件410设置于底座元件110的上端,并架设于传送带元件230的上方;从动板元件430的第二端与若干驱动块元件240对应设置,且驱动块元件240在从底座元件110的第一端移动到底座元件110的第二端的情况下能够带动从动板元件430在安装板元件410的内部进行滑动,并在驱动块元件240移动到指定距离之后,驱动块元件240由于高度降低会与从动板元件430分离。
112.其中,安装板元件410设置于容纳元件310的下方。
113.其中,复位元件440为弹簧。
114.具体地,在传送带元件230转动的情况下,传送带元件230带动驱动块元件240从底
座元件110的第一端向底座元件110的第二端移动,继而在驱动块元件240与从动板元件430的第二端的底端抵接之后,驱动块元件240带动从动板元件430沿第二滑槽元件420进行滑动,并在驱动块元件240由于高度降低而与从动板元件430分离之后,复位元件440能够带动从动板元件430进行复位。
115.如图8所示,从动板元件430包括第一滑板431、第二滑板432、盛放槽433、两调节槽434、两滑块435、若干限位孔436以及两限位螺栓437。其中,第一滑板431的第一端滑动设置于安装板元件410的开口端的一侧,且与复位元件440连接,第一滑板431的第二端与传送单元200对应且配合布置,用于在传送单元200的带动下沿第二滑槽元件420进行滑动,并在复位元件440的驱动下进行复位;第二滑板432活动设置于第一滑板431的内部,且第二滑板432的第一端滑动设置于安装板元件410的开口端的另一侧,第二滑板432用于随第一滑板431进行滑动或复位;盛放槽433形成于第二滑板432的第二端与第一滑板431的第二端,用于使试剂条从出料元件320进入到传送带元件230上;两调节槽434对应开设于第一滑板431的第一端和第二滑板432的第一端;两滑块435的第一端设置于对应的两调节槽434内,两滑块435的第二端位于对应的第二滑槽元件420的内部,用于便于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在安装板元件410的内部滑动;若干限位孔436沿滑块435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滑块435的第一端;两限位螺栓437螺纹设置于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限位螺栓437的第一端位于对应调节槽434内,且与对应的限位孔436配合布置,限位螺栓437用于配合限位孔436将滑块435限位于调节槽434的内部。
116.其中,第一滑板431的第二端设置有挡板,挡板用于在与驱动块元件240抵接的情况下,在驱动块元件240的驱动下带动第一滑板431进行滑动。
117.其中,盛放槽433与出料元件320对应设置,以便于试剂条进入到盛放槽433的内部,盛放槽433的内部用于放置容纳单元300内部的试剂条,且试剂条的上端面位于第一滑板431的上端面和第二滑板432的上端面的上方。
118.其中,滑块435用于对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进行限位,以便于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沿第二滑槽元件420进行滑动。
119.其中,限位螺栓437用于调节滑块435进入调节槽434内部的长度,继而在第二滑板432进入到第一滑板431内部的情况下,滑块435仍然能够对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进行限位。
120.具体地,在需要调节盛放槽433的宽度以放置不同尺寸的试剂条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限位螺栓437拔出并将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同时向安装板元件410的中心轴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均远离滑块435,但不脱离滑块435,从而工作人员只需将限位螺栓437插入对应的限位孔436内,就能够将滑块435和第一滑板431或第二滑板432进行固定,以使工作人员能够放置不同尺寸的试剂条。
121.更为具体地,在试剂条进入盛放槽433内之后,驱动块元件240带动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从容纳元件310的底端滑出,且由于试剂条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滑板431的上端面和第二滑板432的上端面,试剂条会推开单向阻挡元件350,使单向阻挡元件350向外侧转动,然后试剂条随第一滑板431向外移动,直至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带动试剂条完全移动到单向阻挡元件350远离容纳元件310的一侧后,驱动块元件240由于高度降低而与第一滑板431分离,从而第一滑板431和第二滑板432在复位元件440的带动下返回容纳
元件310的下方,也即返回安装板元件410的内部,但试剂条被单向阻挡元件350所阻挡而无法随第一滑板431返回安装板元件410的内部,从而会落到传送带元件230上,继而在传送带元件230的带动下被数据检测单元进行检测。
122.如图9所示,引导单元600包括弹性元件610和引导板元件620。其中,弹性元件610设置于底座单元100的第二端;引导板元件620的上端设置为弧面,并与传送单元200配合设置,引导板元件620的下端与弹性元件610的顶端固定连接,用于引导试剂条进入收纳单元700内。
123.具体地,弹性元件610设置于第二支撑元件130的开口端。
12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610包括第一支撑柱、弹簧以及第二支撑柱。其中,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开设有活动槽,底端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元件130的内部;弹簧设置于活动槽内;第二支撑柱的底端设置于活动槽内,并与弹簧固定连接,顶端与引导板元件620固定连接。
125.具体地,在驱动块元件240与引导板元件620抵接的情况下,驱动块元件240会挤压引导板元件620向下移动,并在驱动块元件240与引导板元件620分离的情况下,引导板在弹性元件610的作用下向上升起以引导试剂条进入到收纳单元700的内部。
126.如图10所示,收纳单元700包括收纳元件710、两第三滑槽元件720以及两第二安装槽元件730。其中,收纳元件710设置于底座单元100的第二端的侧部,用于收纳试剂条;两第三滑槽元件720相对开设于收纳元件710的底端,并错位设置,用于安装驱动单元800;两第二安装槽元件730相对开设于收纳元件710的底端,并连通对应的第三滑槽元件720设置,用于安装驱动单元800。
127.具体地,收纳元件710设置于底座元件110的第一端的上侧。
128.其中,收纳元件710为收纳容器,如收纳盒。
129.如图11所示,驱动单元800包括第二电机元件810、螺杆元件820、限位块元件830以及推板元件840。其中,第二电机元件810设置于容纳单元300或收纳单元700,并与控制单元900电性连接;螺杆元件820设置于容纳单元300或收纳单元700的底端,并与第二电机元件810同轴连接,用于随第二电机元件810移动;限位块元件830设置于容纳单元300或收纳单元700的底端,并螺纹套设螺杆元件820,用于在螺杆元件820转动的情况下,沿螺杆元件820移动;推板元件840设置于容纳单元300或收纳单元700的内部,并与限位块元件830连接,用于推动试剂条。
130.其中,第二电机元件810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元件340或第二安装槽元件730内,螺杆元件820和限位块元件830安装于第一滑槽元件330内或第三滑槽元件720内。
131.具体地,在控制单元900控制第二电机元件810工作的情况下,第二电机元件810带动螺杆元件820转动,螺杆元件820带动限位块元件830沿第一滑槽元件330或第三滑槽元件720进行滑动,以带动推板元件840推动试剂条。
13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驱动单元800安装于容纳单元300内部的情况下,若容纳单元300的内部放置有三列试剂条,在出料元件320上方的一列试剂条完全被数据检测单元检测过之后,控制单元900能够控制第二电机元件810工作,使推板元件840推动其他列试剂条移动到出料元件320的上方,以使试剂条继续传送到传送单元200上。
13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驱动单元800安装于收纳单元700内部的情况下,两第
二电机元件810分别将推板元件840移动至收纳元件710的第一端,在收纳元件710的中端收纳有足够的试剂条的情况下,两第二电机元件810分别将推板元件840移动到收纳元件710的第二端,同时推板元件840也将收纳元件710中端的试剂条推到收纳元件710的第二端;此时,收纳元件710的中端可以继续收纳试剂条,在收纳元件710的中端再次收纳有足够的试剂条的情况下,收纳元件710的第一端的第二电机元件810转动以使推板元件840推动试剂条移动到收纳元件710的第一端,从而收纳元件710的中端可以继续收纳试剂条。
13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135.在对容纳元件310内部的试剂条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控制单元900控制第二电机元件810将容纳元件310内部的试剂条推到出料元件320的上方,以使试剂条进入从动板元件430的盛放槽433内;
136.然后控制单元900控制开启第一电机元件210,第一电机元件210通过传动轴元件220带动传送带元件230进行转动,继而传送带元件230带动驱动块元件240转动,以使驱动块元件240带动从动板元件430的第一滑板431、第二滑板432向传送单元200的下游方向移动,从而将盛放槽433内部的试剂条带出;
137.由于试剂条的顶端高于单向阻挡元件350的阻挡板351的顶端,从而试剂条在向传送单元200的下游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挤压阻挡板351向外翻转,直至试剂条越过阻挡板351,阻挡板351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并阻挡试剂条向传送单元200的上游方向移动;
138.在驱动块元件240向传送单元200的下游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若驱动块元件240与第一滑板431脱离,此时第一滑板431能够在复位元件440的作用下返回出料元件320的下方,试剂条由于无物支撑会落到传送带元件230上,并随传送带元件230移动到数据采集单元500的下方,以使数据采集单元500采集数据;
139.然后经过数据采集单元500采集过数据的试剂条能够通过引导板元件620进入到收纳元件710的内部;
140.在收纳元件710对试剂条进行收纳的情况下,两第二电机元件810分别将推板元件840移动至收纳元件710的第一端,在收纳元件710的中端收纳有足够的试剂条的情况下,两第二电机元件810分别将推板元件840移动到收纳元件710的第二端,同时推板元件840也将收纳元件710中端的试剂条推到收纳元件710的第二端;此时,收纳元件710的中端可以继续收纳试剂条,在收纳元件710的中端再次收纳有足够的试剂条的情况下,收纳元件710的第一端的第二电机元件810转动以使推板元件840推动试剂条移动到收纳元件710的第一端,从而收纳元件710的中端继续收纳试剂条。
141.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42.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